李艳杰
摘要:智库又称“思想库”或“智囊机构”,是指由多学科专家组成,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旨在提供最佳理论、政策、方法和思想并最终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营利性机构。本文将从机构属性、研究领域、政治倾向、功能作用、规模几个方面,谈论智库种类的划分。
关键词:智库;种类;划分
中图分类号:D6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45-02
当今社会,智库不仅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国际话语权乃至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智库的不断发展,智库的类型日渐复杂,对智库进行科学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准确定位智库的发展方向,提升智库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但目前为止,国际学术界对智库的分类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共识,不同的专家学者大多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维度对智库种类进行划分。
一、根据机构属性的不同划分
1.国际性智库。国际性智库一般是由数个国家联合设立或在联合国领导下设立的综合性智库机构,用以研究解决某些国家、某个区域或全球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如1983年成立的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是一个致力于研究整个欧盟政策的独立的非营利性智库机构,其研究使命是服务于欧洲一体化进程,其在经济政策、能源与气候、贸易发展与政策、“大欧洲”等方面杰出的研究成果,为欧洲一体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政府官方智库。政府官方智库指政府通过立法或依照行政组织条例而组建的,为政府首脑和各级部门领导层提供决策服务的智囊机构。官方智库存在于政府体系内部,其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内部渠道直接向领导人提供决策参考,或直接参与各部门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因此发挥着决策“内脑”的职能。根据隶属关系的不同,该智库可划分为中央政府型智库和地方政府型智库;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该智库又可划分为服务于最高决策者的智库、服务于最高决策部门的智库和服务于其他行政部门的智库。在我国,政府官方智库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其典型代表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
3.政府半官方智库。政府半官方智库指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但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非政府机构。这类智库既具有官方的背景,又具有民间的性质,他们虽然不隶属于某些政府部门,但与政府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或通过直接接受政府部门的资助来进行相关研究和咨询服务活动,或通过与政府部门签订长期或短期的研究合同。日本的综合研究开发机构(NIRA)就是典型的半官方智库,它是1974年由产业界、学界、劳动界发起,由日本国会通过《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而设立的研究咨询机构。
4.民间智库。民间智库指依靠政府以外的社会资金(如基金会、企业、个人捐助以及研究收入等)而运转,为政府或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私人或民间团体组织。他们在组织上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一般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或企业法人资格,具有自筹资金、独立运作、自负盈亏的特点。现对于官方智库而言,民间智库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民间性”,这种民间性体现在其专家构成的民间性、经济来源的民间性、代言群体的民间性等多个方面,但同时,民间智库又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政府决策,是智库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绝大多数智库都属于民间智库。有的民间智库不仅规模庞大、人员众多、资金雄厚,而且接近美国权力中心,对美国政府决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5.大学附属型智库。该智库是指隶属于某个大学而建立的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的组织,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校方拨款和一些基金会、企业组织、社会团体的资助或个人捐助,其研究人员大多是来自校内各学科的学者和从其他研究机构或大学等聘请的专家。由于隶属于大学,因此这类智库不但承担着政策研究的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与独立法人型智库不同的是,该类智库一般不具有与校外独立法人签订合同的权利,财务上也不能独立核算。但由于该类智库建立于大学内部,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密集的高层次人才、良好的研究氛围,这些特点使得该类智库成为最易于产生创新性思想和成果的地方。在美国,很多著名的智库都与大学密切相关,如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思想库”胡佛研究院是于1919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
二、根据智库研究领域的不同划分
1.综合型智库。综合型智库指涵盖多种领域的政策与理论研究咨询机构。综合型智库的研究课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它们通常拥有雄厚的财力物力、庞大的研究团队、强大的综合实力,以便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入研究。如美国乃至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智库兰德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经过多年发展,每年有700~800个项目在同时进行研究,其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思想库,它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乃至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专业型智库。专业型智库指那些围绕某些重点领域的特定问题进行研究和咨询的机构。这类智库多是关注和研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中的某一方面,因此其典型特点是研究范畴较为集中,多是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纵向深入性研究。当今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分工越来越精细化,智库的发展也越来越专业化。如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是美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
三、根据政治倾向的不同划分
1.党派倾向型智库。党派倾向型智库一般具有明显的政治立场,表现出对某个政党理念的拥护与支持。党派倾向型智库或由某个政党专门设立而服务于本政党的政策目标,或得到政党支持在政策观点上支持该政党。由于党派倾向型智库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本党派的立场、观点,因此,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传统基金会是美国新右派的主要政策研究机构,代表美国西南部财团和保守势力的利益,曾积极支持并影响过里根政府;克林顿担任民主党领导委员会主席期间,就与该所关系非同寻常。
2.中立型智库。中立型智库不属于任何党派,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在立场上强调政治中立性。虽然它们在政坛上的作用不如那些隶属于政府或大政党的党派倾向型智库,但它们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也能施加一定的压力和影响。并且由于它们相对中立,其自身的命运也不会受到政党跌宕起伏的激烈影响。这类思想库规模通常不大,但各自均有自己的特色,如英国的海外发展研究所主要关注和研究国际发展和人权问题,属于典型的中立型智库。
四、根据功能作用的不同划分
1.学术研究型智库主要指那些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并以此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很多高校智库都属于学术研究型智库,但与一般性学术研究机构不同,这类智库的研究成果重心不在于教学、学科建设或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更加注重研究成果对政策制定者或社会大众产生的影响。
2.政策方案提供型智库。政策方案提供型智库指承当政府部门的委托合同,根据政府部门的目标需求,为政策决策者提供备选政策方案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智库。智库作为决策咨询机构,具有为权势集团提供沟通信息、集中意见、进行表达的系统功能,他们将权势集团的想法,通过专家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论证,形成具体的对策建议进而形成可行性方案,供决策者参考和选择。
3.政党代言型智库。该智库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服务于某一政党,为该政党的政策观点代言。因此,该类智库的典型特点是依附于某一政党来实现对权力和决策的影响,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政党代言型智库在西方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普遍存在,成为政党竞选和执政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为所代言的政党提出适应形势发展、为选民、公民所能接受的政策方案,是该类智库发挥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公众利益倡导型智库。公众利益倡导型智库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该种智库以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作为其学术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敢于公开辩论、宣扬观点、监控政府行为和批评政策。公共利益倡导型智库为了更有效地影响政府决策,扩大公众影响,通常将工作重点放在与媒体的联系上,通过与媒体的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进入政策决策者的视野,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表达。
五、根据智库规模的不同进行划分
1.大型智库。大型智库是指科研人员超过100人,年度经费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智库。大型智库由于其规模庞大、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等特点,在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美国著名的公共政策智囊机构胡佛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约250多名,其中约100多名为研究人员,70多名为图书馆和档案馆管理人员及专家、80多名为行政管理及研究辅助人员,每年的经费预算达到2500万美元。
2.中型智库。中型智库的科研人员一般在十余人至几十人左右,年度经费在10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中型智库对政策制定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对某一特定问题、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还有着大型思想库难以比拟的优势。但从长期来看,其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还远远不及大型智库。
3.小型智库。小型智库的科研人员一般只有十余人或以下,年度经费基本上在100万美元以下。目前,这种小型智库占美国智库总量的80%左右。小型智库由于研究人员和财力物力的有限性,往往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问题的专门性研究工作,在这一专门性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凌.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J].社会科学,2014,(04).
[2]李安方,王晓娟,张屹,沈桂龙.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