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实证研究

2016-10-28 22:21许明舜叶陈刚
国际商务财会 2016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信息企业

许明舜 叶陈刚

【摘要】本文研究的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5年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效率市场理论等四个相关理论,从公司的基本特征等四个方面,从中再选取九个因素进行分析。把内控信息披露分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从各种渠道采集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同时结合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评价表进行量化打分,确定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上市地点、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完全两职分离、成长速度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5F276.6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上市公司也呈现出一派繁荣之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上市公司,然而,接二连三发生的琼民源、银广厦等由于财务报告造假致使企业破产的案例也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财务报告造假是多方面工作不到位造成的,而这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便是内部控制的建设不到位。

证监会于2000年11月颁布的《要求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首次强制要求符合条件的公司披露其内控信息。证监会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指出,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且披露经独立第三方核实的内控信息。深交所于2006年出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这标志着内控政策转向以鼓励的方式要求符合条件的公司披露内控制度,并对其内部控制在内部进行自我评价,而且需要出具相应的鉴证报告。但是由于这两个交易所对内控的要求不一,所以在内控政策推行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2010年,我国综合了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一套一致的准则,这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更加系统,更加全面。

有效的相关信息披露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的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于监管者而言,在了解了哪些动因会影响其披露内控信息的有效性后,便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进行监督或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期提高其有效程度。于公司管理当局而言,提高其内控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持续成长具有现实意义,也可以为生产经营提供保障。于投资者而言,如果其有效程度高,值得信赖,投资者才可依据其决策有用性的特点就此进行投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概况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较美国迟缓许多,相关法律法规也不甚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披露现状可归纳为以下两点:选择性披露较严重,缺乏自愿性。

就全球范围内来对比内控制度建设的情况,由于美国的经济较发达,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更是处于世界前列,所以就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而言,应属美国的最为典型,其他各个国家都有受其影响,讨论较中国更加成熟的内控制度与体系对本文有指导意义。《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美国从此进入了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时代[2]。但是经长期的实践发现,践行此法案的成本巨大,不少上市公司无法承担巨额成本只有选择退市,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完善之中。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关理论

(一)相关理论

1.信息不对称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市场中,卖方往往比买方更加清楚该商品的信息,例如真实的性能、使用年限、磨损程度等情况,买卖双方中掌握信息较少者会想办法从另一方获取更多的信息,而掌握更多信息的卖方可以通过传递给信息较少的买方信息而获得额外的利益,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通病,这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所产生的问题,而如果想要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例如减低运行效率,花费更多的成本,市场可信度降低等问题,政府应该发挥相应的作用,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2]。

2.信号传递理论

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對称的情况下,公司如何向外界传递公司的内部信息显得至关重要。罗斯(1997)最先把信息传递理论引入财务理论,认为财务质量较高的企业会选择信号传递,将本公司与其他财务较低质量的企业区分开来,不披露信息的话,就会被市场或者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认为是坏消息。所以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有动力充分披露信息,告诉市场自己的企业状况良好,从而避免公司价值被低估,进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及资本成本[3]。

3.效率市场理论

效率市场理论是由尤金法玛以前人的理论和实证为基础,借助萨缪尔森(1965)的分析方法和罗伯特(1967)提出的三种有效形式,于1970年提出的。尤金法玛认为,在有效市场中,当前证券的价格客观公允的反映了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并且会随信息的变化迅速的调整,不存在套利空间。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设很难同时满足,但是也应对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三、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因素及相关假设

考虑到我国内部控制的基本现状和制度规范,同时借鉴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总结出九个影响内控披露的因素。

(一)公司的基本特征因素及相关假设

1.企业规模

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更强的意愿和能力寻求长期发展,也会有更多的人、物、财投入到内部控制相关程序中去,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Richardson等指出,具有较大规模的公司一般情况下社会地位较高[4],McKeown等认为如果大客户施压,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往往倾向于不驳回其要求,所以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也有相应的动机与能力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所以综合来看,仅从理论层面分析不出企业规模如何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5]。一般上市公司的总资产的数量级都较大,如果直接以其实际资产总额作为自变量不利于分析,故本文以公司总资产的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作为衡量标准。

H1-1: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与企业规模相关。

2.上市地点

中国大陆现有的证券交易所是上交所和深交所。两所出台相关《指引》的时间有所差异,而且在要求的严格度上差异也是很明显,具体体现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更严格[6]。因此,本文假设,在深证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内控披露的有效程度更高。

此处采用虚拟变量,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赋值为0,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赋值为1。

H1-2: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与上市地点负相关。

(二)公司的财务特征因素及相关假设

1.盈利能力

由前文所述的信号传递理论可知,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为了把自己和那些盈利能力一般甚至较弱的公司区分开来,有动机披露有关内部控制有效、健全的信息,来向市场传递本企业十分可靠的信号,以此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带来股价的上涨,企业的筹资成本下降,又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业绩。所以本文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对公司信息披露有效程度的影响显著,并用ROA来衡量该指标。

H2-1: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与企业的盈利能力正相关。

2.企业成长速度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一套完整的规范,进行修改、完善需要进行咨询、调查、反馈、商讨、实施等一系列程序,所以改变起来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企业发展迅速,上市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很容易出现原有的内控规范体系不能适应当下企业的规模这一情况。因此,成长速度越快的企业,无法保证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可能性越大。资产是企业的基础,总资产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成长速度,本文以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中的总资产增长率作为评价企业成长速度的指标。

H2-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与企业成长速度负相关。

(三)公司的治理特征因素及相关假设

1.独立董事占比

独立董事有义务对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由于其与公司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可以从更加公平公正的角度进行判断,增强了内部控制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本文改进了以往用独立董事绝对数作为衡量指标的不足,采用按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比例来衡量。

H3-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与独董比例正相关。

2.股权集中度

以往学者研究认为,大股东持股所占比例越大,股权就会越集中,这种情形在我国监管制度并不健全的情况下,大股东倾向于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这就产生了不充分披露的动机。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来讲,当股权较分散时,由于成本效益原则,就算占比最高的股东可能也不会对企业进行充分的监督。鉴于此,并不能确定股权集中度是如何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

H3-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股权集中度相关。

3.第一大股东的性质

这里所指的第一大股東的性质主要是区分最大控股股东是否是国家。从理论上来看这很容易引发二次代理所产生的问题,可合理假设,国有控股的股份越高,代理人越可能不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但从委托代理理论来看,如果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管理层从成本效益、道德风险、社会影响角度出发会倾向于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综上,本文认为,从定性方面来分析,不易得出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国有法人如何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本文对该影响因素采用虚拟变量,即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取值1,否则取值0。

H3-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为国有正相关。

4.上市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是否两职完全分离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监督和执行分开的模式,总经理是进行日常决策与实施,而董事长是对以总经理为核心的领导层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与核查。若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担任,容易形成一言堂,权力过度集中,以至于有可能会削弱董事会应有的作用,也会导致内部操作,容易产生损害股东利益。综上,本文认为,上市公司董事长职位和总经理职位两职合一(即由同一人担任)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程度有不利的影响。

H3-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与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正相关。

(四)公司的审计机构特征因素及相关假设

1.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由于注册会计师本身对于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而且会计师事务所实力越强,其在职员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做得更加出色,相应的,其能发现并报告内控缺陷的可能性也越高。本文的样本数据来源于湖北省上市公司,由于湖北整体的经济水平并不是特别发达,所以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公司占比太少,故本文以是否聘请国际四大(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和安永(EY))和国内前四(睿达中国、均富国际、天职国际、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较好的标准。

H4-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与进行审计的事务所声誉正相关。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设计

1.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为剔除地区因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程度的影响,对2015年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整理收集数据期间,部分公司由于重组而豁免不予披露内控信息、信息不完整等情况特殊的公司被剔除,最终选取了48家数据有效的公司作为样本。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手工查阅和统计样本公司年度报告里面的相关信息,运用EXCEL进行初步的信息统计,再运用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变量定义

因变量为内控信息披露程度(ICDD),是一个本身不可具象化的概念,但是若要进行实证研究则必须对其进行量化。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评价,即内部审计机构对内控的意见、外部审计机构对内控的意见、监事会对内控的意见、内控进一步工作计划和内控信息披露制度,最后汇总得出企业的内控信息披露水平。具体评分细则如表1。

根据前面的假设,本文共设置了9个解释变量,分别是属于基本特征的企业规模、上市地点,属于财务特征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企业成长速度,属于治理特征的独董比例、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性质、独董比例、上市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是否两职分离和属于审计特征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具体衡量标准如下表2。

3.回归模型

本文利用SPSS20.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回归拟合与参数检验来确定变量之间的显著性。依据前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二)对SPSS回归分析

1.第一次建模

运用SPSS20.0输入源数据,用线性分析,可得出表3,说明:上市地点、企业成长速度、是否两职分离、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和企业规模的偏回归系数与0有显著差异。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的性质、独董比例和盈利能力的偏回归系数与0无显著差异,它们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是不显著的,不应该保留在方程中。由于该模型中保留了一些不应保留的变量,因此该模型目前是不可用的,应重新建模。

2.第二次建模

剔除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的性质、独董比例和盈利能力这四个变量之后,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ICDDi=β0+β1QYGMi+β2SSDDi+β3CZSDi+β4LZFLi+β5AFSYi+§i(2)

其中:i=1,2,3……48,β0为常数项,β1……β5为各自变量的待估系数,§i为误差项。

运用SPSS20.0输入源数据,用线性分析,可得出表4,说明:企业规模、上市地点、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完全分离、企业成长速度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这五个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三)实证分析结论

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企业规模正相关

企业规模对内控信息披露有效程度的影响为正相关,而且相关性很强。这说明在前述的两个原因中,前者可能起了更大的作用,总经理等为了降低代理问题所产生的成本,很有可能将选择更充分的披露有关信息。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上市地点负相关

根据前文对变量的定义,这里的负相关指的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较高。由前文分析可知,两者要求的严格度上差异很明显,具体体现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更严格,所以有效性更高也很正常。

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與盈利能力的相关性不显著

上述分析表明,两者的相关性不显著,盈利能力也可以用其他多种方式来衡量,例如净资产收益率,EPS等,不同的衡量标准可能对研究结果会产生影响,所以盈利能力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影响还有待于考证。

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企业成长速度负相关

企业成长速度对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与前文假设一致,为负相关,而且相关性很强。这说明企业成长速度越快,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无效性的程度越高,所以相关部门应对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核查其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5.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独立董事占比的相关性不显著

上述分析表明,两者的相关性不显著。存在以下两种可能:其内在关系本身不显著,理论分析存在漏洞;有相关性,但是本文选取的样本量不大,难以发现内在规律。具体属于哪一种情况,有待于后续研究探讨。

6.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股权集中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上述分析表明,两者的相关性不显著。存在以下两种可能:其内在关系本身不显著,影响因素太多太杂;有相关性,但是本文选取的样本量不大,难以发现内在规律。具体情况属于哪一种,有待于后续研究探讨。

7.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第一大股东性质的相关性不显著

上述分析表明,两者的相关性不显著。存在以下两种可能:其内在关系本身不显著,理论分析存在漏洞;有相关性,但是本文选取的样本量不大,难以发现内在规律。具体属于哪一种情况,有待于后续研究探讨。

8.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分离正相关

是否两职分离对其的影响与前文的假设一致,为正相关,而且相关性很强。这说明两职分离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还是有帮助的[7]。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可以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9.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正相关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其的影响与前文的假设一致,为正相关,而且相关性很强。这说明选择执业能力较强的事务所是有助于增强其有效性的。

五、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根据上文所述,属于企业基本特征的企业规模和上市地点、属于企业治理特征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完全分离、属于企业财务特征的企业成长速度和属于企业审计特征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这五个方面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显著性的影响,所以这里从这五个方面来给予建议:

(一)对规模较小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关注

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说明,越小的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程度越低。所以投资者在分析较小的公司时,应注意其信息的有效程度,注意其可信程度。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应考虑小公司的特殊之处

(二)对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情况予以控制。

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两职合一的情况会降低内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于公司而言,应认识到这一职位安排的弊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应避免此种情况。由于特殊情况实在无法两职分离的企业应该制定其他的监督措施来降低其带来的危害。于监管者而言,应对具备此种特点的公司在审查时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对于成长速度过快的公司应给予关注并加以引导

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成长过快的公司,其内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但并不能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而限制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反,应该鼓励公司发展,但与此同时带来的信息有效性可能缺失的这个问题,应总结相关方面的经验,加以引导,在保证发展速度的前提下,也尽量增强信息的有效性,也有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四)监管部门应采用“箩卜加大棒”的政策进行规范治理

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如果不披露甚至披露虚假内部控制信息的成本大于其利益,则企业会选择披露更加真实有效的内控信息,这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另外政府也需拟定相应的奖励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公司正确认识披露内控信息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提高其决策有用性。

(五)加强公司自身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

不少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建设存在误区,认为相关成本过高,能省则省,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最终影响披露水平。其实从长远发展来看,内部控制建设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公司还未有动机主动加强认识之前,应采取强制性措施,要求上市公司管理层学习相关知识,辅之以鼓励和宣传,最终达到强化管理层认识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宗武,夏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5:25~30

[2]马骋.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J].中国外资.2010,14: 79~79

[3]刘彬.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4,3:14~18

[4] Richardson,S.,Tuna,I.,WU,M.Predi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The Case of Earnings Restatements[J/OL]. http://papers.ssrn.com,2003-01-30

[5] McKeown,J.C.,Mutchler,J.F.Hopwood,W.Towards an Explanation of Auditor Failure to Modify the Audit Qpinions of Bankrupt Companies[J].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1991,10(1):1-13

[6]沈征.證券交易所在证券市场中的监管问题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7-60

[7]王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33-70.

猜你喜欢
有效性信息企业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订阅信息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展会信息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