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2016-10-28 06:57
文化遗产 2016年5期
关键词:活态遗传文化遗产

张 毅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张毅

在理论研究业已取得相应成果的基础之上,非遗的“继承和发展”问题重在实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才是非遗的活态化传承路径,而非遗传承人群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的提升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传承人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

近日细细品读苑利老师《救命的“脐带血”千万要保住——从非遗传承人培训说开去》(《光明日报》2016年1月22日)一文,颇有马上拿起笔的意愿。

“脐带血”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自我更新、增殖分化能力强的造血干细胞,医学上目前主要利用给患者外输健康的造血干细胞,以达到治愈血液疾病目的。

作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比作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文化DNA”和“一个民族必备的“脐带血””,仔细研读以上论断,一个民族是否存在最稳定的文化DNA命题暂且放下,科学实验表明“脐带血”治疗的前提是必须外输健康造血干细胞,且随着外输“脐带血”的介入,被治疗者血液检测的DNA表达会发生改变。这个实验的结论恰恰与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某些历史阶段相吻合,而与《救命的“脐带血”千万要保住》一文中“文物不能变,非遗当然也不能变”;“一切改造都是“画蛇添足”;“将祖先所传传统技艺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继承传承下去” 等结论完全相悖。

因此研读苑利老师的文章后,作为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和纺织品文化的研究者,国家艺术基金2014人才培养规划项目“刺绣艺术创新青年人才培养”的项目负责人和执行者,感到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把我们长期实地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研讨后的思考,用文字理性地展现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以文化优越者语境来研判非遗传承的走向将使其永远走进博物馆

欧洲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工业革命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毋庸讳言是当代世界的主流文化,1980年代之后的文化全球化,随之互联网络等通讯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更加巩固了西方文化的主流地位,而文化多样化实则是站在西方主流文化视角之下的文化多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各地域独立文化的多样化,相反,全球化恰恰是再次强化了西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在全球的覆盖并加快了各地域独立民族文化的弱化甚至灭失。正是基于这样的全球化大背景之下,才有了2003 年10 月17 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随即成为全球率先批准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

当代中国是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建立了现代社会制度,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飞速发展,然而,同样毋庸讳言的是,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与我们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密不可分,甚至是完全西式的教育,只是我们创造性地建设了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

因此,在我们的思维定式中西方文化强加的惯性,使我们的思维模式完全是西方式的。发达国家站在西方主流文化的角度审视文化多样性,而中国文化精英以社会主流文化的角度审视文化多样性,这无异于落入了一个被精心设计的文化陷阱。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文化陷阱?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的灵魂是品牌,而品牌的灵魂则是文化,以我所从事的纺织行业来说,以ODM贸易(产品的设计、材料、生产均来自中国企业)出口到欧洲的服装,挂上欧洲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会提升数倍,而同样的产品挂上国内品牌,产品的附加值却无法有很大的提升,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对西方主流文化的认同甚至崇拜,其品牌附加值来源于品牌文化,其实就是文化软实力的溢价。

文化软实力的物化便会演变为文化的话语权,比如国际时尚流行趋势的话语权目前就牢牢地掌握在欧洲人手里,他们每年会定期发布流行趋势,近几十年以来这个趋势无论其用什么语言包装,其核心一般不外乎由四个主题方向构成:“经典”、“科技”、“城市”、“非主流”,前三个都是有关欧美的历史或生活方式,非主流就是不时地会有“中国风”、“南亚风”、“伊斯兰风”等欧洲以外的设计风格轮流交替。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任何时候,欧美以外发出的声音都只能是“非主流”。窥一斑而见全豹,文化的话语权是他们自文艺复兴以来争取来的,绝不可能放手,而且,当代欧洲经济的一切,从汽车到纺织品,无不依赖其品牌文化以高昂的价格畅销天下。面对这样一种不对称的文化竞争,我们还用不能吸引我们年轻人和全球消费者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应对与西方主流文化的文化话语权竞争?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核心实际上是“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一带一路是走不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和形式告诉他们。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自信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文化新的风貌新的魅力。试想,我们如果仍然以社会主流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优越者语境的角度审视文化多样性,只是静止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价值,以“文物不能变,非遗当然也不能变”的心态进行保护,而不是以尊重非遗传承人群生活方式的选择,不是以发展的眼光审视“非遗”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的相互关系,实际上是不经意间进入了预设的“西方主流文化”轨道,最终将使“非遗”永远地被锁在博物馆里展示,而不是活态化地进入当代人民生活。

试想,一种脱离当代人民生活的“非遗”如何才能活态化地生存和发展?

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才是非遗的活态化传承路径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并于当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的“非遗”实则上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并在日常生活中延续并不断发展的中国生活方式。对于“非遗”,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待其传承与保护,应该认识到世代相传至今的“非遗”,仅仅是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传统中极少一部分,由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很多已经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浩荡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其内容和形式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均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尽相同,是其在相当长时期内从形式到内容、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发生发展结果。因此,苛求“将祖先所传传统技艺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继承传承下去”并不是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均与我们所能见到的传统非遗文化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及生产力水平决然不同。如何使绝大多数发轫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遗产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并融入现代生活,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发展?

需要对“非遗”的生存和发展要素进行客观分析,对于依赖非遗文化产品作为谋生手段的传承人来说,其生存与发展状态如下图所示:

图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生态图示(制图:张毅)

传承人为社会提供服务(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其产品创造新的以物化表现的价值,以提供其社会生存必备的物质生活条件,而良好生活环境会激发传承人创造新的非遗文化产品,以此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而当传承人所提供的非遗文化产品脱离了现实生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那么其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就不能够获取足够的物化价值,既然传承人不能以此为生,社会也没有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那么他必然会选择其它能够使其有尊严地生存下去的生活方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无锡精微绣赵红育大师在论及非遗传承时一针见血:“首先是生存”。

因此,在非遗传承中“人”是核心问题,如何使传承人创造的产品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当代人民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形成从“传承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其服务创造价值,而价值的物化可以为“传承人”提供有尊严的社会生存空间,从而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中不断创新发展,这才是非遗真正实现活态化传承的可行路径。

三、非遗传承人群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的提升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其学识主要由技艺、素养、阅历三个方面构成,技艺知识主要来自于师承学习,是师傅心传口授示范与个人天赋悟性研习的结合,为传承人知识结构的核心。一般来说,当传承人技艺达至一定水平之后就会面临事业发展不进则退的瓶颈阶段,技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则依赖于其个人素养和阅历,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也就是说“非遗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对其知识结构中的“素养”和“阅历”两个方面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以提高实践创新的能力,其培养路径与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知识结构与实践创新图示(制图:张毅)

因此,当传承人在个人素养,即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新的提升,并在个人阅历上增加对各门类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才有可能在其所传承的非遗文化发展上有新的发现和突破,才有可能创造出与当代审美合拍的,“专家点头群众鼓掌”的,并真正进入社会生活的好作品,以推动“传承人”个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4人才培养规划项目“刺绣艺术创新青年人才培养”的项目负责人和实践执行者。立项之后,经过全国青年刺绣非遗传承人才遴选、教学计划修订论证、教学团队构建、教学场地落实、经费预算审核等,从2015年4月8日开班,历经基础理论与实践、刺绣作品创作、艺术素养提升三个阶段的学习,至9月30日完成课程学习,在校学习七十五天,整个周期时间跨度六个月,学员们通过三大课程结构模块群(艺术养成、专业素质、艺术创新)的学习,在艺术养成、专业素质、艺术创新等方面均得到很大提升,创作了刺绣艺术创新作品并举行了两次展览,获得业界及国家艺术基金评委的好评。

正是基于此,目前正式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目的在于:“着眼于“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就业增收。”,该计划在扎实的理论建构和前期充分调研与试点实践的基础之上正式开始启动,立足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脚踏实地的实践计划,该计划的前期试点实践经受了检验并获得丰硕成果。随着计划的全面落实,未来五年全国将会有五万非遗“传承人”得到培训机会,将进一步增强“传承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问题上,“传承人群”的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等素养阅历的提升和丰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察全国非遗传承发展工作开展地卓有成效的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们的成长经历,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普遍地拥有多次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经历,这使得他们能够站在比同行更高的角度,思考事业的创新和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是已经被实践所充分证明的共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凝固和不变的文化形态,相反,在深入考察非遗的变化发展和生存形态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是动态和活态的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是其发展的主线。而传承发展的核心则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文化素质及相应艺术修养,才有可能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看清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有可能使他们创造的非遗文化服务能够真正地融入时代进入生活,才有可能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使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得到现实的提升。

综上,鉴于《救命的“脐带血”千万要保住——从非遗传承人培训说开去》一文已经产生一定社会影响,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思考,有必要以此文告诉他们来自非遗田野调研和“计划”实践者的声音:在理论研究业已取得相应成果的基础之上,非遗的“继承和发展”问题重在实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才是非遗的活态化传承路径,而非遗传承人群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的提升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责任编辑]王霄冰

张毅(1967-),男,江苏南通人,江南大学教授。(江苏 无锡,214122)

G122

A

1674-0890(2016)05-008-04

*本文系2015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汉族纺织服饰文化遗产价值谱系及特色研究”(项目编号:15AG004)的阶段性成果,并受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南大学)资助。

猜你喜欢
活态遗传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
名医名家活态传承的现状及研究思路
与文化遗产相遇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