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宾 肖少华
[摘要]电影《大地惊雷》是典型的美国西部片,讲述了14岁的女主人公玛蒂与警官郭洛达合作,为其父报仇的故事。2010年,美国著名导演科恩兄弟对该西部片进行了彻底改编,在影片中采用了阴郁的视听语言、反传统性的人物刻画及沉重的故事结局对故事进行重新设计,摒弃了旧版本电影的西部元素,为其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也让其成为具有现代特色的黑色影片,为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观影感受。
[关键词]《大地惊雷》;科恩;西部片;黑色影片
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一直是美国社会文化的镜子,折射了美国特定社会某种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在众多类型电影中,美国西部影片在世界电影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曾影响了一代代的美国观众。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多题材影片的发展,西部影片逐渐受到多种元素的影响而日趋没落。1969年版本电影《大地惊雷》曾经作为经典的西部影片讲述了勇敢的14岁西部女孩玛蒂在警官郭洛达的帮助下,追踪其杀父仇人的故事。而在2010年由美国著名黑色影片导演科恩兄弟对该影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影片中科恩兄弟以阴郁的画面、晦涩的内容以及愤世嫉俗的黑色元素展示了人性的危机。电影将旧版《大地惊雷》中明显的西部元素予以改编,将其演绎融合了西部片、强盗片等多种元素相结合的现代黑色电影。
一、阴暗深邃的视听语言
传统西部影片在视听语言上讲究宏阔欢快,而黑色电影的空间层次感非常强烈,事物微妙的逻辑关系通常通过画面来展示。科恩兄弟的黑色电影场景多以夜景布光为主,影片人物一般在黑暗中出现或隐藏,让观众感受到恐怖阴森的心里感觉。
1969年版的《大地惊雷》在视觉语言方面,主要以较为明朗清晰的彩色为主基调,场地和布景都基本上是白天和室外,尤其是西部非常辽阔的野外远景充分代表了传统西部影片的特色,将美国西部地理、空间、季节变化等具象完整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但是,1969年版本影片的空空远景及彩色色调让电影过于轻松明快,难以让观众在心理上形成与主人公玛蒂一样沉重的复仇意识。所以2010年版本的《大地惊雷》中,导演科恩兄弟摒弃了传统好莱坞西部影片中常见的西部元素,同时将黑色元素融于故事中来营造适合复仇意味的黑色故事氛围,其场地和布景也常以夜景和室内为主,叙事场面也以烟雾、阴影、雨夜居多,同时选取中景、近景为主要景别,晦暗阴郁的场景搭配上强烈的复仇主题,让整个故事显得压抑和深沉。
在听觉语言方面,1969年版本的《大地惊雷》的音乐特征以抒情的轻快音乐为主,符合美国西部辽阔宏大的远景特色,而且搭配上色彩鲜艳明朗的远景,让观众备感欢快舒畅,也极为容易引导观众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但是在科恩兄弟的版本里,电影的主题音乐则是基督教中经典的忏悔之歌,也就是“倚靠的永恒之臂”乐章,这具有非常深邃的心理忏悔意味,极为符合黑色的复仇主题与氛围。同时导演科恩兄弟在电影的片头在黑色基调的银幕上,完整地显示了西部荒野上的风声由萧萧瑟瑟转为安静,伴随着钢琴的圣歌画面转向玛蒂父亲被凶手刺杀的场景。科恩兄弟在电影中让镜头在幽暗的房间灯光中逐渐地推近,伴随着闪闪烁烁的昏暗灯光,玛蒂幽怨的画外音断断续续地讲述着自己的复仇之路,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时而凝重。电影《大地惊雷》在展示郭洛达与玛蒂离开西部的印第安人居住地的场景时,1969年版本的影片多以白天及全景来展示两人行走过程,只有到了郭洛达的家,天色才逐渐转暗。而在新版的科恩兄弟影片中,导演充分利用阴影来切割两人的脸庞,采用反差明显的明暗效果来故意扭曲观众的视觉感受,并且在黑夜的场景中予以两人和所骑的马特写镜头,如马在黑夜中沙哑呻吟,规律急切的马蹄声变得逐渐无力而紊乱。郭洛达却依然骑着马飞奔,玛蒂的脸庞被汗水浸湿,在阴影的衬托下异常扭曲,她无奈地央求着停下来,可是郭洛达根本不听。直到小马累躺在阴暗的黑夜中,一声刺耳沉闷的枪声结束了小马的生命,此时玛蒂第一次痛苦地哭泣并不断拍打着郭洛达,也拍打着观众脆弱的心。相较于老版本电影中轻松的回家之路,科恩兄弟让这段旅途变得异常特殊,极具黑色影片心理冲击的特点。
虽然,科恩兄弟执导的新版《大地惊雷》多以黑色影片的视听语言来展示影片的沉重感,但也没有完全摒弃西部元素。如在玛蒂复仇之后两人骑马归家的时候,突然在视觉上将之前阴暗的夜景和室内景变为西部辽阔的远景,天空在远方夕阳的映衬下显现出红色、紫色,而玛蒂两人也突然融于天地之间。虽然新版电影中西部元素的显现非常罕见而短暂,只是在此时稍微显现,镜头又很快重新回到了深邃的夜景中,但是此时导演将西部元素运用得异常恰当,突出了主人公复仇之后的快感。而1969年版的影片中由于一直沿用的是辽阔的全景,没有展示出复仇之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在表现这一画面时多用全景而非宏阔的大远景,少了复仇成功的开朗之感。
二、反传统的女性与英雄人物刻画
在美国传统西部影片中,多数女性处于附属和被动的地位,女性一般柔弱、依赖性强,同时西部英雄则多为男性,高大勇敢。但是在新版黑色电影《大地惊雷》中,科恩兄弟完全颠覆了女性和英雄的形象,他们让女性变得硬朗独立,而英雄则展现出道德的模糊性。
1969 年西部片《大地惊雷》基本上是立足于英雄警官郭洛达的视角来看待玛蒂的复仇的,而并不是从女主人公玛蒂的视角出发,极为明显地展示美国传统西部影片强烈的男性个人英雄主义。而相比之下,2010年科恩兄弟执导的电影《大地惊雷》则不仅尊重原著小说完全从女主人公玛蒂的视角出发,而且还将中代表女性个性特征的黑色元素融于其中。尤其是在故事中玛蒂杀父仇人被杀的场景,旧版本的西部影片安排玛蒂不小心掉入蛇洞中正无可奈何之时,警官郭洛达挺身而出开枪为玛蒂报了杀父之仇,虽然大仇得报,但旧版电影突出了男性的勇敢和无畏,女性仍然要依附于男性,仍然处于被伤害和保护的地位。但是,在2010年新版的电影中,影片故意改编了原有剧情,让玛蒂手刃仇人汤姆,这种改编充分地展示了黑色电影对女性个性的颠覆,其硬朗勇敢的性格让观众极为震撼。
尽管科恩兄弟的《大地惊雷》中和1969年版本一样出现了极具个人英雄意味的情节,但是其个人英雄却对西部影片予以了改编。1969年传统的西部片《大地惊雷》中男性为故事中心,为了表现男性英雄的视角和观点,经常依靠警察郭洛达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并维护个人英雄主要的迷信。但是在新版的《大地惊雷》中,只是为自我生活才与罪犯进行对抗,即使明知自己难以力挽狂澜,但在荣誉、生存等压力下只能单枪匹马挺身而出,可以说新版电影中男性英雄具有明显的颓丧感和挫折感,甚至悲观的消极情绪。例如,在新版电影《大地惊雷》中,导演科恩兄弟就把黑色元素融入警官的形象刻画中,相较于旧版电影中英勇无畏、枪法如神的英雄形象而言,此时的警官则显得颓丧消极,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物质生活才不得不与凶手对抗,时刻都带有明显的悲观人生态度。1969年版本的电影中,警官郭洛达的家庭条件富裕,房子干净整洁,里里外外井井有条。家中还有老父亲和一只猫与之相伴,他不需要为钱财而费心费力,所以他并不是为钱财而帮助玛蒂复仇。但是在新版影片中,导演将其生活条件设定为极贫穷。他独自生活在狭小破败的小房子里,身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甚至只能睡在吊床上。此时警官并不是因为英雄气概而去帮助小女孩,而是因为女孩的钱能让他维持生活才被迫帮助玛蒂,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西部英雄,相反更像是苦于生计的伪英雄。新版《大地惊雷》通过这种形象的改编让传统男性英雄的形象瞬间崩塌,以一个窘迫孤独、颓丧消极的警官形象颠覆了西部影片的认识和传统。不仅如此,不同于1969年《大地惊雷》中英雄黑白分明的清晰价值判断标准,新版影片中警官等英雄却面临着模糊的道德标准,与西部影片中的英雄意识截然不同。例如,新版《大地惊雷》中警官一直处于道德的模糊境地,他为了追杀不法之徒而枉杀路人。当法庭上法官询问他究竟在履行所谓的职责过程中杀死了多少无辜之人时,他一开始百般狡辩,最终在不断追问下,才模模糊糊地说大概是23个人。在影片中,警官为履行自己的职责,枉杀了20多名路人,这与传统西部片中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英雄截然不同。可以说科恩兄弟在新版《大地惊雷》中让英雄面临着道德的审判,同时也让观众陷入了对英雄的思考中。
三、孤独沉重的故事结局
1969年版本的电影《大地惊雷》遵循了西部片固定的故事模式,即“安稳平静的生活、被破坏干扰、英雄出现团结对外、复仇、恢复原来的秩序和生活”,可以说西部片基本上开始是美好安稳的生活,结局也是皆大欢喜的。但是2010年版本的影片《大地惊雷》却以黑色的故事模式重新演绎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一故事框架下,复仇之路成了窥探当时黑暗欲望世界的过程,整个电影从始至终都一直笼罩在极为阴郁的沉重氛围内,颓废和压抑从来没有减弱或消失过。
在1969年版本的《大地惊雷》中,一开始玛蒂和父亲生活安逸欢乐,无忧无虑,故事最后警官杀死凶手汤姆后获得了政府及女孩的感谢和奖励。电影以“有时间来看看我这个胖老头吧”这一段温馨的台词为完结,生活又重新归于稳定和平淡。但是在新版的《大地惊雷》中,导演科恩兄弟从一开始玛蒂父亲被汤姆杀掉时,就让整个故事充满沉重的复仇情绪,观众能直接感受到主人公身上难以化解的仇恨。即使在影片最后,女主人公在警官的帮助下,报了杀父之仇,但警官和女孩没有任何的解脱,结局和开始一样沉重而阴郁。尤其是在玛蒂的结局方面,新版电影与1969年版本有着明显区别,也让影片和观众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中。影片中,玛蒂终于杀死了汤姆,但是镜头突然转换,玛蒂一下从西部阳光明媚的峡谷掉入了可怕黑暗的无底洞中。玛蒂在洞中被毒蛇咬伤,这种不同的设计似乎寓意着玛蒂的复仇其实也代表了某种罪过。玛蒂在影片中好像从走上复仇之路开始就踏上了罪恶之路,尽管最终得偿所愿报了仇,却还是掉入无底的罪恶深渊。虽然导演科恩兄弟在影片中让上帝赦免了玛蒂的罪恶,在被蛇咬伤的伤口处画上了代表心灵救赎的十字架,但是她的手最终仍由于蛇毒而留下残疾。电影这种黑色影片风格让观众意识到玛蒂本身将会一生背负罪恶带来的痛苦。这种深沉的结局与旧版电影中玛蒂复仇后,在父亲墓碑前畅想未来,回忆美好生活的景象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玛蒂在导演科恩兄弟的设计下,身上具有黑色影片中黑寡妇的特征,尤其是当她近40岁时仍然孤身一人,身着黑衣来到父亲墓前,伴随着萧瑟的寒风和雪花,表情麻木僵硬,发人深省。新版电影《大地惊雷》异常深邃的故事结局,让无数观众在影片放映结束后,仍然沉浸在对复仇伦理的无限思考中,可以说黑色影片带来的伦理性思考,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西部片。
四、结 语
科恩兄弟2010年执导的电影《大地惊雷》将西部复仇故事演绎出独特的黑色影片风格,通过与1969年版本《大地惊雷》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导演科恩兄弟从视听语言、人物刻画及故事结局等方面赋予西部复仇电影更深层次的内涵。可以说,科恩兄弟执导的《大地惊雷》以更加个性化的电影元素代替了美国好莱坞传统西部片中常见的故事元素,甚至故事主题也随着这种改编而具有黑色意味,引导着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审视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从而获得不同的观影感受。
[参考文献]
[1]马坷.科恩兄弟黑色电影风格探析[J].电影文学,2011(20).
[2]陈冰凌.新闻的选材、叙事及构图——科恩兄弟导演的电影引发的思考[J].新闻前哨,2013(05).
[3]王霄.超现实的荒诞之梦——评科恩兄弟影片《巴顿芬克》[J].今传媒,2013(05).
[4]张峰圣.科恩兄弟电影中的类型特征[J].剧影月报,2010(06).
[作者简介]王立宾(1980— ),男,河北石家庄人,英美文学硕士,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化。肖少华(1982— ),女,河北石家庄人,英美文学硕士,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