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隐的士

2016-10-27 21:55冯磊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公爵不争贝多芬

冯磊

杨绛先生辞世,民间一片哀悼的声音。有媒体因此开出标题,称其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我感觉,这标题似乎特别符合中国人或者说东方人的口味。但要我说,杨绛的可贵,还在于她是“最隐的士”。

杨绛曾经挂在嘴边的一些话,长期被人传颂。她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一种绝世的不俗。当年,贝多芬曾经写信给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贝多芬的倔强,与杨绛的“不争”其实是一回事。在更为久远的历史长河里来看,或许杨绛老人算不上“伟大的”或者“×××”的作家学者。但是,在一个红尘滚滚、喧嚣尘上的重商重利又讲究实惠的时代,她的存在就是一壶凉茶、一针清醒剂的存在。她的处世哲学,让人禁不住想起老子的一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朱小棣在文章中说,杨绛曾屡屡被孤立和边缘化。《堂·吉诃德》译完之后,《世界文学》杂志要求连载。对此,有人说,“此非新书,译的很多,不用登了。”出版社要求译者写序,据杨绛说,有人体谅她“下笔即错”没让她写,以至于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成为整个丛书中“唯一的例外”。

这种种文化圈子里的小事,几十年之后来看或许真的不值一提。但是,在具体时间段和具体环境中,对当事人来讲则是一种极深的伤害。不过,这种事情遇到的多了,也就和“今天天气哈哈哈”一样,成为一种读书生活中的边角料。文人之间的恩怨和争执,有时确实是很可笑和无聊的。不争,确实是一种明智的态度。

杨绛八十岁那年,没有做寿。为此,夏衍特地送来亲笔写的贺词“无官无位,活得自在;有胆有识,独铸伟词”。撇开后半句不谈,单看前半句,确实非常耐人寻味。

在文字里,她说:“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能有成绩,就是不虚此世了。”真的隐士,总是秉持着超然的生活态度的。但是,这种超然绝非自暴自弃和浑浑噩噩。她嫁了世间号称最有学识的男人,经历过最曲折的时代叙事,读过最厚重的书本,写过最朴实的文字。我想,对短短的百年而言,这就足够了。

猜你喜欢
公爵不争贝多芬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贝多芬只有一个
大度也是一种美德
不争与争
“没良心”的贝多芬
不 争
离奇的绑架案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
别开生面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