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议中站队是有风险的,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尤甚。但眼下这场关于大型对撞机的争论无关乎是非黑白,在准确、公正报道事件真相的同时,我认为可以亮明自己的态度。我的立场,来自于那本花了自己89块大洋的丘成桐新著《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一书,及对美国超导超型对撞机(SSC)的了解。
丘成桐在他的那本书里,介绍了这一项目从萌发倡议到落实为一项具体计划的详细过程,甚至连他费尽周折向一位中国政府高层领导人递信的细节都不讳直书。这种透明公开的程度,是过去中国那些大科学项目在立项过程中从来没有过的。在从事科学报道的十余年生涯中,我接触过一些别的所谓“大项目”,但往往是“拉大旗扯虎皮”,投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经费,最终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闷声发大财”,默默地立项,又默默地结项,花掉纳税人的钱,却丝毫不受公众与媒体监督。相比之下,大对撞机团队实在是太“实诚”了!项目还没立项,就高调出书;在杨振宁公开发难后,团队里主要的几位科学家相继出来发言,掰着指头算经济账,把自己的盘算解释得几乎连死角都没有……我当然明白,科学家们的种种努力,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游说政府与公众的意图,但,即使是这样的努力,在过去那些大项目立项时,他们也没有做过啊!
中国总是要上马大科学项目的,没有对撞机,也会有别的领域的“对撞机”。与其把钱不清不楚地花掉,还不如选择这样透明公开的团队与项目。
至于现在的讨论,在董丽丽与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合著的论文《1986—1993年美国国会听证会中关于SSC的争论》一文中有一段话说得好:“看起来,争论的焦点集中在SSC的科学意义、对美国在国际物理学界的竞争力的作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其实,无论是支持SSC一方还是反对方或是中立方, 除了文中提及的看似客观的理由之外,在其观点的背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如各学科之间的研究经费之争、大科学和小科学项目之间的优先权之争、国防项目和科研项目之间的优先权之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