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瑞峰,刘俊,李敬川,宫英振,张东风,于祎飞
(1.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61;2.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石家庄地区葡萄品种引进与筛选
汉瑞峰1,2,刘俊1,2,李敬川1,2,宫英振1,2,张东风1,2,于祎飞1,2
(1.河北省林木良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61;2.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该文通过引进不同种群、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种,调查其果实品质、成熟期、抗病性等指标,筛选出适宜石家庄地区种植的欧美葡萄种群,为广大葡萄种植者的引种和栽培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石家庄;葡萄品种;引种;葡萄栽培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葡萄产区,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第二位,石家庄地区属于河北三大产区的冀中南产区[1]。据2012年统计,石家庄市葡萄种植面积4900多公顷,产量9万多吨,分别占冀中南产区的15.4%和2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葡萄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葡萄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较高的经济效益引起了广大农户的重视,以至于大量的从外地引进葡萄品种,但由于没有进行前期的引种试验,葡萄品种在石家庄地区表现良莠不齐。课题组通过本项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宜石家庄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不但丰富了石家庄地区葡萄栽培品种,又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葡萄品种引进的理论依据。
石家庄市位于北纬37毅27忆耀38毅47忆,东经113毅30忆耀115毅20忆,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辖区内河流分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和子牙河水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益,年总日照时数为1916.4耀2571.2h[2],10益以上年活动积温4400益,其中6~8月昼夜温差分别为12.2、9.4、8.7益。年降雨量550mm左右,且6~8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耀70%。无霜期180耀200d。
1.1材料
1.1.1供试品种
共引进鲜食葡萄品种9个,其中欧美种5个,欧亚种4个[3],各品种具体情况见表1。
1.1.2试验仪器
天平、手持测糖仪、游标卡尺。
1.2方法
1.2.1葡萄果实品质调查
分别记录各品种果实成熟期、颜色以及果实形状,并测定果实单粒重、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样方法如下:在园中靠近中部位置随机选取30穗果穗,利用天平进行测定,求平均值;在30个果穗中随机选取10穗,在穗基、穗中、穗尖各选1粒,共计30粒,利用分析天平进行测定,求平均值;30粒果实称重后,利用手持测糖仪器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求平均值。
表1 引进葡萄品种概况
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484耀2002《优质鲜食葡萄》[4],对采摘园各品种果实进行等级评比,评比方法见表2。取样方法:随机选取100穗果对其果粒着生紧密度、着色度、果粉完整度、果面缺陷进行调查;在上述100穗果实中随机抽选100粒果实,就其果粒重进行调查。其中着色度调查标准见表3。1.2.2葡萄品种抗病性调查
表2 优质葡萄质量等级要求
表3 葡萄着色度分级标准
(1)病情指数[5]。各品种随机选取30株,每株分别在架面50、100、160处新梢基部2~4节位随机选取1叶片,调查病害级数,分级标准和计算公式如下:
0级:叶片完好无病害;1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臆25%;2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25.1%~50%;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0.1%~75%;4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逸75.1%。
病情指数=移(各级病叶数伊级数代表值)伊100%调查总叶数伊发病最高级代表值
(2)虫口密度。每个品种随机选取10株,调查总虫数,通过百株虫数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1.2.3数据统计
全部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软件统计分析,计算标准偏差(SE)。
2.1葡萄果实品质调查
2.1.1果实性状
葡萄果实性状调查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所引进葡萄品种均能正常达到果实性状标准,且各品种果实形状、颜色、香气等均有不同表现,从8月中旬至9月下旬均有不同葡萄品种成熟,供应期达到50多天,极大的丰富了葡萄园品种的多样化,延长了葡萄园整体采摘时间。
表4 各葡萄品种果实性状调查
2.1.2果实等级
结合河北省优质葡萄地方标准质量等级标准调查,试验品种等级果率较高,除意大利外二等果均达90%以上;一等果率以香悦最高,但与巨玫瑰、峰后、瑞丰无核、维多利亚之间差异不显著,意大利、美人指、无核白鸡心3个品种一等果率较低,均不足70%;各品种中巨峰、巨玫瑰、香悦、峰后、瑞丰无核、维多利亚二等果率均达到95%,且无显著性差异;欧美品种等级果率均较高,但巨峰较低,主要是高温影响使果实着色度较难达到紫黑色的标准;欧亚种维多利亚等级果率较高,意大利、美人指、无核白鸡心较低,见表5。
2.2各葡萄品种抗病性调查
表5 葡萄园各品种果实等级调查
由于石家庄地区气候特点,即在葡萄生长季8、9月份雨水较多,导致在葡萄采收时期病害较多,所以在品种引进时,品种的抗病性尤其重要。针对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葡萄示范园中主要病虫害(霜霉病、绿盲蝽象)进行了调查,各引进葡萄品种抗病虫害能力见表6、表7。
2.2.1不同生长时期霜霉病病情指数调查
表6 不同生长时期各品种霜霉病病情指数(%)
表7 不同时期各品种绿盲蝽象危害率调查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时间不同霜霉病发病情况不同,7月份石家庄刚进入雨季,降雨量较少,无霜霉病发生,随着8、9月降雨量的增加,各品种病情指数逐渐增大,呈上升趋势,无核白鸡心病害最重,达到了38.13%。品种不同发病情况各异,品种间病情指数差异较大,其中峰后病情指数最小,无核白鸡心病情指数最高。整体上看欧美杂交品种抗病能力明显高于欧亚品种,欧美杂交品种病情指数在6%耀15%之间,而欧亚品种除美人指为19.25%,其他品种均在20%以上。
2.2.2不同时期绿盲蝽象危害率调查
从表7可以看出:生长期不同绿盲蝽危害不同,前期重于后期,展叶期危害比果实膨大期重。葡萄品种不同危害不同,无核白鸡心受害最重,展叶期被害率达到40.95%,果实膨大期达到了15.15%,峰后在两个生长时期受害率较轻,均不足10%。同时,欧美种对绿盲蝽象的抗性均强于欧亚种葡萄。
从引种表现来看,所引进各品种均能在石家庄地区正常生长,且品种类型多样,成熟期分散,基本可满足不同时期消费者需求。但是各品种果实等级调查结果显示,香悦最高,意大利最低,总体上欧美种等级果率要比欧亚种高。同时,各品种在抗病性表现上差异较大,整体上欧美种抗病性强于欧亚种,其中抗病性最低的是欧亚种无核白鸡心,分析原因主要是各葡萄品种生长后期6耀9月份正好是石家庄地区的雨季,较多的雨水导致葡萄在成熟季节病害较多,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通过此次引种试验,并结合石家庄地区气候条件,提出石家庄地区发展鲜食葡萄的建议,即以欧美种品种为主,欧亚种品种为辅,且成熟期以早熟和晚熟为主,目的是避开雨季,降低病害发生率。同时,有条件的果园可发展避雨栽培,避雨栽培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也是石家庄地区鲜食葡萄种植的发展趋势。
[1]刘俊,李敬川,等.河北省葡萄栽培历史、种质资源及现状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0(5):23-26.
[2]牛帅科,陈展,等.石家庄地区葡萄生长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河北果树,2015(5):33-34.
[3]孔庆山.中国葡萄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晁无疾,刘俊.DB13/T484~2002,优质鲜食葡萄[S].2002.
[5]孙其宝.高温多雨地区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Int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Grape Varieties in Shijiazhuang
HAN Rui-feng1,2,LIU Jun2,LI Jing-chuan2,GONG Ying-zheng2,ZHANG Dong-fong2,YU Yi-fei2
(1.Hebei Tree Vareitie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Shijiazhuang,Hebei 050061;2.Hebe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hijiazhuang,Hebei 050061)
Different grape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ripening period was introduced,and selected by using fruit quality,ripening period,disease resistance as indicators for selection in Shijiazhuang.The suited ripening period was determined.This work can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rape grower in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grape varieties.
Shijiazhuang;Grape varieties;Introduction;Selection
S602.2
A
1002-3356(2016)03-0021-03
2016-04-28
石家庄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07152036A)
汉瑞峰(1982-),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E-mail:lkyhrf@163.com。
刘俊(1959-),男,学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