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
(张家口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张家口 075000)
我国几种常用松毛虫防治方法综合评述
李硕
(张家口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张家口075000)
松毛虫是林业有害生物中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全国每年发生面积约130万hm2以上。该文简要介绍了喷雾喷粉法、喷烟放烟法、生物防治等常用的松毛虫防治方法,并对其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松毛虫综合防治的策略,以期为松毛虫防治生产提供参考。
松毛虫;防治方法;优缺点
松毛虫通常是指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的昆虫。全世界松毛虫属共有30余种,我国分布有27种[1],其中在我国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有6种: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落叶松毛虫(D.superans)、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思茅松毛虫(D.kikuchii)、云南松毛虫(D.yunnanensis)等[2]。松毛虫主要以取食松柏科树木针叶危害,大面积暴发时,针叶全部被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我国松毛虫年均发生约130万hm2,发生区几乎覆盖全国所有松林分布区。河北省常发生的松毛虫有三种: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3],年发生面积约2万多公顷。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主要发生在河北北部张家口、承德地区,赤松毛虫主要发生在河北东部秦皇岛、唐山等地。
常用的松毛虫防治方法按防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喷雾喷粉法、喷烟放烟法、阻隔法、生物防治、诱杀法、人工防治等几大类别,而每一种防治类别按所用药剂药械的不同又可进行细分,见图1。
图1 松毛虫防治方法
1.1喷雾喷粉法
喷雾喷粉法,根据所喷药剂的剂型不同可分为喷雾法和喷粉法。
1.1.1喷雾法
利用喷雾设备喷洒液体制剂称喷雾法。喷雾法又可根据喷雾方式的不同分为超低容量喷雾与常规喷雾。
超低容量喷雾是将农药原药溶解在油溶液中,这种油溶液通过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就会喷出极小的雾滴,其雾滴直径为15~120um,能均匀沉降于树木、植物表面。常规喷雾方式是用传统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或机动喷雾器喷洒水剂,通过喷雾工具喷洒出来的水剂雾滴直径在200um以上[4]。
喷雾防治所用喷雾器种类很多,其搭载工具的种类也很多。有利用飞机搭载大型机载喷雾器,进行空中飞行喷雾的称为飞机防治(简称飞防)。目前运用于防治的飞机类型主要有:运五、R44、运十一、蜜蜂3型、海燕650-B、AT-402B(空中拖拉机)等机型[5]。也有利用机动车搭载的大型喷雾器,称车载喷雾器。此外,还有担架式机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等。
1.1.2喷粉法
利用喷粉设备喷洒粉剂、颗粒剂的防治方法称为喷粉法,喷粉法防治是利用喷粉器械所产生的风力,把农药粉剂吹散在空中,然后落在树木叶片上起到防治作用。喷粉法防治所用的药剂须是喷粉专用型粉剂。如:喷洒白僵菌粉剂,每公顷喷4~7kg;喷洒“森得保”粉剂,每公顷喷洒22.5~30kg。
1.2喷烟放烟法
烟雾载药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施药方法将农药转变为烟雾浮于空中,均匀地附着于防治目标植物上,对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6]。烟雾载药技术按施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喷烟法和放烟法。烟雾载药防治的首要条件是大气出现“逆温”。在逆温产生的时间里,逆温层能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从而使烟雾聚集在逆温层下,保持一定的时间不散开。逆温现象最常出现在冬春时节的早晨或傍晚,所以,喷烟放烟防治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7]。
1.2.1喷烟法
喷烟防治是通过烟雾机产生的高速热气流,将适宜的药液在瞬间雾化成小微粒,飘移至害虫体表,使害虫中毒死亡[8]。喷烟防治所用的药剂为油雾剂或喷烟型。如:用烟雾机施放0.05%溴氰菊酯油雾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烟型)、1.2%烟碱·苦参碱乳油[9]。也可自行配制喷烟剂,原药与柴油按容积比1颐(10~20)的比例配制。
1.2.2放烟法
放烟法防治是通过引燃方式使农药烟雾化,弥漫于林间,使害虫中毒死亡。如:1.2%苦参·烟碱烟剂,用药量为15.0kg/hm2。
1.3阻隔法
阻隔法防治是利用松毛虫幼虫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早春经过树干上树取食松树针叶,晚秋经过树干下树越冬的习性,在树干上设置毒环或障碍物,使松毛虫中毒致死或上树受阻饥饿而死的一种防治方法[10-11]。阻隔法根据阻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塑料裙、毒笔、毒纸环、毒纸绳、喷毒环、粘虫胶等。
1.3.1塑料裙法
用宽度为10~15cm,长度大于所防治松树周长约10cm左右的塑料布环绕树干一周,在下端1cm处用线绳捆紧,然后将塑料布上端向下翻,形成裙状,以阻止松毛虫上树取食。
1.3.2毒笔法
将农药原药,如4.5%高效氯氰菊酯加入石膏粉、滑石粉、机油等添加剂中,制成粉笔状的毒笔,用毒笔在树干划一闭合环,使松毛虫上下树时接触毒环,中毒死亡。
1.3.3毒纸环法
将2~3cm宽的牛皮纸条浸入配制好的药液中(原药+柴油,1颐10~20),制成毒纸条,将毒纸条围在树干上成闭合环,用大头针在接口处固定在树干上,在松毛虫上下树时,经过毒纸环,触毒死亡。
1.3.4毒纸绳法
将纸绳浸入配制好的药液中(原药+柴油,1颐(10~20)),浸透后,取出晾干,制成毒绳,将毒绳围在树干捆绑2~3圈,当在松毛虫上下树时接触毒绳,中毒死亡。
1.3.5喷毒环法
用小型喷雾器将配制好的药液在树干上喷一闭合环,当松毛虫上下树时经过毒环而中毒死亡。
1.3.6粘虫胶法
使用宽度为4~5cm的胶带纸,胶面向里绕树干一周,粘实封好接口,然后在胶带纸上均匀涂上一层粘虫胶,用胶量根据树的粗细而异,平均1.5耀2g。当松毛虫经过时被粘在胶上死亡。
1.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3大类。
1.4.1以虫治虫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是松毛虫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松毛虫卵期按放蜂量150~ 300万头/hm2放蜂,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13-16]。
1.4.2以鸟治虫
保护和招引鸟类,营造针阔混交林,形成植物种类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为鸟类创造适生的栖息条件。悬挂人工鸟箱、设置喂食台、立招引架,每公顷各设置2~3个,以招引鸟类栖息。
1.4.3以菌治虫
利用白僵菌或Bt(苏云金杆菌)进行喷雾或喷粉防治是应用较广泛的以菌治虫方法。利用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也属以菌治虫范筹[13,17]。
1.5诱杀法
诱杀法防治是利用松毛虫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的特点,在林缘、山坳、路边、河旁等开阔地带设置诱虫灯或高压杀虫灯进行诱杀。诱杀法又可分为灯光诱杀法和性信息素诱杀法[13]。
1.5.1灯光诱杀法
在松毛虫成虫期,悬挂诱虫灯或高压杀虫灯进行诱杀。诱杀时间一般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开灯时间为每晚8时至凌晨3时。每盏诱虫灯每天诱虫量多达6000头。
1.5.2性信息素诱杀法
在松毛虫成虫羽化的高蜂期,将诱芯放入诱捕器中,将诱捕器等距离悬挂在林地内,诱捕器间隔距离为50m,次日检查诱捕器内的雄虫数,每3d换1次诱芯。
1.6人工防治
在松毛虫蛹期组织人工摘蛹或采取收购的方式发动群众上山摘蛹,然后集中消灭。
2.1喷雾喷粉法
常规喷雾防治是以水为载体,将农药加入水中进行喷雾,这种方法是生产中应用最多最广的防治方法,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见效快,防治效果好、是应急防治最理想的方法。其缺点:一是需要大量的水,在水源缺乏的地方不适用。二是在山高路远、地势险要、树木高大、林下植被茂密、行走困难的地方不适用。采用飞机防治虽然可以克服这些缺点,防治速度快、效率高,但飞防只能适用于大面积发生时使用,而且飞机防治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很大,防治手续繁琐,很难做到适时防治。使用超低量喷雾可以解决缺水问题,且具有工效高、省药、成本低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因雾滴较小,易受风和上升气流的影响;二是防治作业时也受射程和地形的限制;三是超低容量喷雾对农药的使用条件较为严格,不是所有农药都可以作超低容量喷雾使用[4]。
与喷雾法相比喷粉防治优点是能解决缺水问题,但其缺点除与常规喷雾同样受地形地势、林分状况和风力影响相同外,还具有药粉容易被风吹失、耗药量较多,易污染作业人员,出现中毒现象等缺点。
2.2喷烟放烟法
烟雾载药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高效的施药方法,特别适合于交通不便、林木高大、水源缺乏的林区使用。具有高效率(每台每小时可防治3~7hm2左右)、低成本、防治效果好等优点。其缺点是不适用于疏林地,林分郁闭度应大于0.7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受气象因子影响很大,必须在风力小,有逆温现象出现的时候使用,才能保证形成的烟雾在林内滞留3min以上。
2.3阻隔法
阻隔法是松毛虫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省药、不污染环境,防治目标精准、不伤害天敌,防治效果好等优点。其缺点:一是需要大的人工,进行逐株防治操作。二是不适宜于10a生以下的幼树及树干胸高部位有大量侧枝或桥接物的林分。这种林分松毛虫可以不经过松树主干而通过侧枝、灌丛上下树。三是适宜防治的时间短,必须在越冬松毛虫上树始见期开始到始盛期到来前完成作业,防治太晚大部分松毛虫已上树,过早又会导致药效降低起不到防治作用。四是防治所用药剂必须是触杀性强,持效期长的农药,药效必须保证能覆盖松毛虫上树期的绝大部分时间。
不同阻隔法除具有共同的优缺点外,还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塑料裙法虽然在防治时间上较为宽松,可以提前进行,但操作复杂,费工费时。由于塑料裙没有毒杀作用,松毛虫在塑料裙下聚集到饥饿而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期间个别松毛虫有可能会翻越塑料裙而上树。所以塑料裙法在大面积防治中很少用,而在测报中,调查统计松毛虫上下树时间和虫口数量时常用。毒笔法防治,有携带方便的优点,但制作毒笔比较费事,而且在树干上划闭合环时,由于树皮粗糙很难划均,漏划的地方起不到阻隔作用。毒纸环法与毒纸绳法相比,纸环比纸绳跨度宽,松毛虫通过时接触的时间长,中毒较重,防治效果好,但纸环比纸绳操作费工。喷毒环法用手持小喷雾器喷油质药液,装换药费事,喷药量也不易控制。粘虫胶法松毛虫虽很难通过胶面,防治效果好,但涂胶费时费工,且风沙较多的地区,沙尘和枯枝落叶会粘满胶环,影响粘虫效果。虫口密度高时,胶环上粘满虫后,后面的松毛虫会从被粘的虫体上越过,必须及时清除胶上虫体,重新涂胶才能有效防治。
2.4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防治手段防治松毛虫不会产生环境污染,而且能够实现持续控制,这是使用化学方法防治所无法比拟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生物防治具有滞后性,防治速度慢,效果不显著等缺点[18]。在大面积暴发时,只能做为辅助方法使用。
2.5诱杀法
诱杀法虽然也具有不污染环境的优点,但只能在成虫期使用,只对下一代虫口密度有一定降低作用,但对当代松毛虫没有防治作用,故只能作为防治的一种辅助手段。
2.6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主要是采用人工摘蛹。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在松毛虫蛹期发现有大量松毛虫在松树上结茧化蛹的时候,此时,如不及时摘除这些茧,将会导致下一代松毛虫大发生。这种情况下及时组织人工摘蛹是一种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的有效措施。但其缺点是费工费事,而且摘除不彻底,尤其是高大松树不便摘除。所以,人工摘蛹只是一个应急措施,事后还必须采取其他方法防治。
任何一种防治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松毛虫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这些防治的具体方法只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这项系统工程应该是从预防开始贯穿于从造林设计到成林管护的全过程。从造林设计开始就应该考虑到如何预防松毛虫的发生。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以生态控制为主,实现自控。对现有林地要加强森林管护,保护天敌,加大监测的力度,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发现松毛虫的发生有上升趋势时,要及时进行治理。早期采取一些无公害措施,如灯光或信息素诱诱、释放天敌、喷洒白僵菌及松毛虫病毒等措施,就会有效地控制其暴发。在发生高峰期,上树前采取阻隔法防治,上树后要及时进行喷烟喷雾防治,大面积发生时可进行飞防,迅速压低虫口密度。之后再辅以其他防治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方能实现持续有效控制松毛虫灾害的发生。
[1]曾菊平,戈峰,苏建伟,等.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的灾害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10,47(3):451原459.
[2]候陶谦.中国松毛虫防治研究进展[J].森林病虫通讯,1993(2):40原42.
[3]屈金亮,李梅,王玮,等.河北省2014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和2015年发生趋势预测及治理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5(1):50原53.
[4]王佳建,马铁.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防护林科学,2014(5):77原78.
[5]魏东晨.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新手段-飞机防治[J].中国林业,2004(5):37.
[6]李周直.烟雾载药技术防治病虫害的研究进展[J].卫生杀虫药械,1997,3(2):1原3.
[7]牟兆军,肖德华,李继军,等.释放烟剂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条件及时间[J].林业科技,1997,22(5):30原32.
[8]胡维华,俞贵庆,柳庆生,等.烟雾载药技术在森林病虫防治中的应用与展望[J].池州师专学报,1998(3):71原72.
[9]茅水旺.几种烟雾剂防治波纹杂毛虫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14,41(2):16原19.
[10]尤德康,柴守权,曲涛,等.GB/T24882-2010松毛虫防治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11]周建波,边东波.树干阻隔法防治油松毛虫幼虫应用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6):106原107.
[12]李硕,翟金玲,姚圣忠,等.赤眼蜂不同放蜂量对松毛虫防治效果的影响[J].河北林业科技,2015(1):1原3.
[13]赵秀莲,王云华,吴迪,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松毛虫防治中的应用[J].辽宁林业科技,2006(3):48原50.
[14]张学民.松毛虫赤眼蜂林间释放技术[J].森林保护,2012(9):46-47.
[15]韩冰,等.松毛虫赤眼蜂在落叶松毛虫防治中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4(圆):118-119.
[16]吴钜文,方惠兰,杨牡丹,等.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应用技术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79(2):54-74.
[17]余婉清.白僵菌不同方法防治松毛虫试验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0,37(3):33原35.
[18]宋韶彬,杨聪慧,张爱兵.松毛虫的生物防治[J].生物学通报,2014(5):1-2.
A Deview on Several Control Approaches for Dendrolimi in China
LI Shuo
(The Forest Quarantine Station of Zhangjiakou,Zhangjiakiu,Hebei 075000)
Dendrolimi is one of the most harmful pests in forestry whose disaster area is more than 13 million squares per year.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control approaches for Dendrolimi,and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ir advantages,disadvan原tages and applicabilities.In addition,relevant integrated strategies are suggested in our paper to provide production and managerial method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endrolimi.
Dendrolimi;The control approach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763.421
A
1002-3356(2016)03-0076-04
2016-02-29
李硕(1989-),女,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