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一座城

2016-10-27 06:11田蓓蓓
大理文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塔观音大理

●田蓓蓓



重游一座城

●田蓓蓓

引子

在一个风大的城市生活,必然会习惯顶着凌乱的头发,如风一样的女子疾步在街市巷道,虽然也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在其中。但因为对所居住的城市有熟悉感,加之生活的平凡与重复,让我很难去注意其中的新意,每天重复的工作生活使我更想生活在别处,思想在远方。

不过,一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了我所生活的地方。我陪表妹重游大理,相比第一次她更从容,而我也全程陪同,记录下了这个城市的游记,也让我重新体会了旅游的意义。

早在多年以前,生活在北方寒冷城市的她就一心向往着南方的春暖花开,从每一年我们的照片里她看到的是南方的花红柳绿,北方萧瑟的冬风带来的是满眼的凋零,所以她对我生活的城市——大理,有着无比的憧憬。两年前她来了一次,不过那次时间仓促,加之她的行程过多,走马观花一遍后留给她的是无比的遗憾与不舍。今年她趁着公休之际,再次来到大理这个内心向往的城市。

古城

因为这次她有三四天的时间可以在大理好好地走走,第一天,我带她游古城,体味那里悠闲的生活,品味大理的特色美食,领略白族特色风情。古城是第一站,必然有其重要的意义,也是她最向往的地方。在火车站接到她后,我们回家放了行李,就登上八路公交车直抵古城。在风花雪月大酒店一站下车,顺着现在热闹的人民路一路奔向古城的核心。一路上各色客栈,各色小店吸引了她的注意,在青石板的路上,在两边流水潺潺的乐音中,充盈着安静和惬意。两边的各色客栈有着不同的风格,从明亮的玻璃窗户向内看去,是丰富的休闲状态:悠悠地品味茶的芬芳,细细地咀嚼阅读的快乐,懒懒地窝在沙发里晒太阳。她开心地大声说:“这才是生活该有的状态嘛,做自己想做和喜欢做的事。”而最吸引她的是大理各条路上的一树树花开以及路边打着盹的狗狗,她的相机记录着每一个心动的瞬间。满树的花让她惊喜,老屋房檐上的草让她欢乐,曲折迂回的巷道让她惊奇。我们一路穿梭在主街和小巷。她总是对开满花的树产生好奇。我寻思着难道是北方的行道树不开花,让她如此惊奇。她却说,主要是这花开得太多太灿烂,与北方的相比完全两个样。让她更惬意的是古城蓝蓝的天和温暖和煦的微风,她说她生活的城市被雾霾占据,哪会有蓝天和白云。大理的天蓝得纯洁无瑕,她拍下这蓝天,立马上传朋友圈。我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她动态中的标注:“大理蓝。”她到来的时间正好是古城的一月,本应是最为寒冷的时节,可是古城迎接她的却是温暖的春风,这让她欣喜不已。

我们一起爬上古城南门两边的护城墙,走在绵延的墙道上,她爬过长城,似乎人走在这样的护城墙上只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历史和现实完美地融合了,在天地之间,人类进入了自己的历史与当下。我望着没有一丝云的蓝天,忽然体会到了从前不曾体会过的感受。往常见惯了的大理城门忽然向我打开了另一扇不同的门,在这里,我走进了它的历史和往事,金戈铁马的南诏古都里有着另一派历史的容颜。但相同的是,我们穿越千百年,却都是在同一片洁净的蓝天下,沐浴着相同和煦的微风。

人民路的市井生活也是该体味一下的,看看街边的小摊,有着各色新奇玩意。较之原来就有大名气的洋人街,古城的人民路如新星一般红遍了大江南北。街上的店铺充满着时尚的气息,南北中外美食都有,街上的行人也是南腔北调。表妹说,看着这街上的人行色缓慢,安静有序,充满自由和安宁的气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人人都怡然自得。就是书店门口趴着晒太阳的狗都是那么地安静。听了她的话,我似乎重新发现了人民路的美,这是一种和缓、安详充满生活姿态的美,每个人都像剧本里的角色,在这里过着自己的生活,有背着背篓的白族妇女,有时髦美丽的外地女郎,还有夹着书本的学生。傍晚时分闲居在这条街上的艺术青年们纷纷出来,他们或在屋檐下弹吉他,或在酒吧里喝酒,或在书屋里看书……

我和她一起,放慢了脚步,放缓了内心,在古城的小路上寻访一树花香,和每一个生灵打着招呼,在每一个温暖的角落里留下影子,品味着惬意悠闲的生活之美。发现了原来没有发现的美好生活,安静祥和永远是生活的本真。

佛寺

南诏大理国崇佛。尤其是大理国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皆信仰佛教。大理国的22代君王中,就有7位不爱王位爱僧衣。所以到了大理必然得去拜访一下大小佛寺,听听南诏佛音,看看佛影圣火。所以我们第二天的行程就是佛寺之旅了。但时间不充裕,只有去几个有代表性的佛寺。

乘坐公交车,可以在观音塘站下,这是最先经过的寺庙。我原来来过几次,但都只算走马观花,观音塘原名大石庵,曾有传说观音化身为一老妇人,背负巨石,吓走了偷袭大理的入侵者,这便是“负石挡兵”的故事。记忆中的观音塘古朴,香火旺盛,只是一个小小的寺庙。现在经过重新修建,已经焕发新的容颜,建起了山门,两边还有塔。周围还有美食一条街,张家花园也在一旁。观音塘已经成为生活气息浓郁的一座寺庙,在这里礼佛与生活相融相通,在崇敬信仰的同时也有着世俗生活。

我们路过观音塘直奔向最有名的“佛都”——崇圣寺。崇圣寺我来的次数最多,每每都是陪着友人来,虽然这次也一样,但是因为预留的时间多,所以和表妹决定认认真真在佛都寻访一番。先看塔,三塔可谓大理的名片,很多人认识大理都是先从三塔开始的,我们漫步在三塔下,抬头仰望这瑰丽的历史遗迹,心里充满了崇敬。三塔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期间,先建的是大塔,也即千寻塔,后又建造了南北小塔。经过千年的光景,三塔还是千年前的三塔,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以及两次地震的破坏,仍然屹立不倒,虽然千寻塔的塔顶被震落,但主体建制仍然保存,亦可谓之“永镇山川”。塔檐上的响铃,在风中摇曳多姿,散发出旷古久远的佛音。顺着大路,一殿一殿地上,步步是坡,殿殿是台,我们在每一个殿里拜佛,祈愿。表妹觉得大理的佛像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北方的佛像,似乎大理的佛更有印度佛的特点。每跨进一个大殿,必然被其中的肃穆庄严所震撼,自觉产生一种虔诚的态度,双手合十,一拜再拜。现在的崇圣寺是2002年经过大规模恢复重建的,传承了唐、宋、元、明、清历代大理建筑特色,规模颇大,顺次为三塔、山门、弥勒殿、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以及写有“滇云拱及”的观海楼。而且是东南亚唯一一座开过金光的佛寺,真可谓是“佛都”。但细究之下,才发现现在的崇圣寺仅为其盛年规模的六分之一,可以想见大理国时崇佛礼佛之兴盛。

吹着徐徐的山风,在蓝得透亮的天际下,在雄伟巍峨的佛殿里,顿感人生之渺小,信仰的力量之大。表妹说:“佛音荡涤了灵魂,风吹散了烦忧、云扰动了心灵。”是啊,苍山掩映了霞光,佛堂的咏经声回荡着,崇圣礼佛,心之向善。瞬间,我感受到了佛音的震撼,体会到了平凡生活中人向善的力量,悠远而宏大。

三塔倒影苏作栋/摄

美食

旅游,美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特色美食是一个地方旅游的重头戏。所以其余时间,表妹说要好好当回大理人,吃大理家常饭,品大理的特色美食。作为本地人的我带着我的外地表妹,在古城的街巷里寻找着大理的美味。小吃是不可少的,古城里散落着各色小吃,天南地北都有,可是什么是特色呢?我冥思苦想。

古城里随处可见的烤乳扇也是必尝美食,乳扇是大理白族特色的乳制品,相传是忽必烈远征大理时带给这里的美食,与当地的白族风俗融合之后,大理乳扇名扬天下。古城里的乳扇是烤好后在里面涂抹上豆沙酱,吃起来香脆可口。不过乳扇更多的作法是油炸,撒上白糖,炸好的乳扇表面满是气泡,和蔗糖一汇合后会有奇异的美味。古城里还有各色的美食,如泡梅子、泡萝卜、酸梅汤、卷粉等等,我们都一样品尝一点。这些小吃平凡但却最具有特色,是大理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出门在外的人可能最想念的还是这些小吃吧,这便是舌尖上的乡愁了。

不过,让我感到最奇特的是我这个北方来的吃面食的表妹居然那么爱米食,爱饵,而且最爱米线。米线是大理的特色之物,什么时候都可以拿来吃,煮、炒、卤、凉什么做法都有。我表妹最爱的是煮米线。加了各种作料的米线在肉汤的搭配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来,她说入口是爽滑劲道的,带着米的香味和肉的美味,滑溜溜地一下子就进入胃里,十分温暖。拍完照上传朋友圈让她的伙伴们羡慕她,还配文:“没有最爱,只有更爱。”她吃着就停不下来,一连两碗,着实惊讶了我和周围的人。

在观音塘的时候,我带着表妹品尝了大理最有名的大理生皮。她刚看到时真是吓一跳,大叫这不是生肉吗,怎么能吃。和之前来过的友人反应一样,我只能一边夸赞着生皮的美味一边各种劝说。表妹这才敢拿起筷子夹一点点慢慢地放进口中。美食果然是会俘获人心的,她一边叫着这肉好有嚼劲,富有弹性。

美食真是有抚慰人心的作用,我和她一起重新领略了我经常在吃的平凡之物,在她的惊讶和夸赞之下,我忽然觉得这些食物变得比平时更好吃,入口也是不一样的味道,美味的层次丰富了起来,一种满满的温暖的意义在胃里流动。

尾声

三四天的旅行只选取了几个重要的点,没有再上车睡觉、下车照相,更多的是品味一个地方的生活、美食以及信仰,我在陪同之旅中忽然体会到了曾经没有发现的东西,以前只是觉得陪人游玩实在辛苦,别人眼里的新奇在我眼里是平凡,可是这次我才发现,生活是美的,只是我忽略了。想来,旅游的真谛应该是在一个地方,慢慢地走一走,体会一下不同往日的别样生活,看看不同往时之景,回味了生活的真谛。我在这次的陪行中,更是梳理了一遍自己生活小城的瑰丽多姿,吃了可口的美食,将心灵放飞了一次,瞬间,景物的瑰丽、生活的美好、平凡中的惊喜向我袭来。

猜你喜欢
三塔观音大理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观音送子图
想念大理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三线合一、三塔悬索桥两设计方案静风稳定性对比研究
吃货康熙定三藩
吃货康熙定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