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霞
古道上的名镇
——宾川州城
●张云霞
名为“州城”,乍一看是一个州府所在地的名称,实际上确实有关。史料载,1382年,明朝军队在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下攻破大理,东屯驻重兵于洱海以东,宾川当时叫大罗卫,以大罗卫为中心安置了大量汉族移民,有“九官十八营,前后两把锁(所),铁打一座城”之说。后来为了加强管理,1494年明朝政府在原有基础上,割太和县(今大理市)9里,赵州(今大理市凤仪镇)1里,云南县(今祥云县)2里置宾川州,规格是高于周边各县,以大罗卫为中心建筑城池,州城之名始于此。相传,州城的选址原来在州城西北3公里古城山上,临河耸立,扼上、下川坝子的交通咽喉,形势险要。开工那天,一头已经杀翻的黑毛猪一骨碌翻身跑下山去,游过河继续向东南面的缓坡跑去,而后钻进一眼井里就不见了。州守感到十分奇怪,就亲自到河东缓坡察看,发现这里跟古城山顶一样,往南望见上川坝,往北望见下川坝,扼整个宾川葫芦形坝子的腰部,地势比古城山开阔得多,于是州城就建在了这眼井周围的缓坡上。这就是“黑龙点地”的民间故事,传说中的黑龙井就在今天镇政府的大院里。早期的州城为四方形,周长四里,城门上建楼,城内四街八巷,州衙和军政机关居城中。开四门,东门“迎晖”,南门“永安”,西门仍袭“西门”,北门“柔远”,后来“永安”改名“南薰”。四门之上建城楼,南北二门外各有月城,月城即瓮城,古时候用于城池防御,城四角各有角楼。城墙曾于清嘉庆、光绪、民国年间多次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城墙大部分被拆除,现有200多米城墙保存较好,城砖上的“咸丰二年知州造”、“曹”等字仍清晰可见。1913年,宾川撤州改县,州城仍为宾川县城所在地,1956年,宾川县委、县政府北迁石榴村,1958年又迁牛井。如今,州城成为宾川县下辖的一个镇,距县政府所在地牛井8公里。
州城既是古代大理地区的军事重镇,也是大理经楚雄达四川,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重要的经商转运中心。从宾川至昆明的驿路,由州城出发,经云南驿、楚雄、禄丰、安宁等12站约380公里到达昆明。1494年后,城内先后建设了文庙、武庙、城隍庙、武侯祠、文昌宫等各种寺庙,并设立庙学和书院,开科取士,成为宾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的古州城,以四层六角攒尖过街钟鼓楼为十字街中心,分为四街八巷,东街长390米,西街长250米,南街长320米,北街长388米,与相连一片的文武庙、城隍庙、忠烈祠、报国寺、文昌宫交相辉映,忠烈祠与秀峰书院,文武庙与天主教堂,观音阁与文昌宫、报国寺等呈组团式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崇文尚武”、“众神同尊”的理念。
周六,是州城的传统街天,街天即开大集的日子。州城街天由来已久,据雍正《宾川州志》的记载,州城街天又称“城中市”,以一月之中的寅、申、己、亥四日为街天,延续至今改为逢周六为街期。相对于周边村落街天而言,不仅间隔时间长,而且交易量大,农副产品种类多,所以当地人称之为“大街”。每逢街天,以菜市场为中心,文武路为主街道,摆满了四面八方来的农副产品,不仅有附近村寨的农民,祥云、挖色、海东、凤仪、下关等地的商贩也来采买,将州城的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外地。钟鼓楼南侧,是家养土鸡、鹅、鸭及其蛋类的固定出售点,装着鸡鸭鹅的箩筐摆放成排,旁边挤满了人,讨价还价挺热闹,还时不时传来大红公鸡的引吭高歌。钟鼓楼西侧约30米,有一家狗肉馆,街天定时经营,得赶早,去晚了就不得吃。旁边的凉粉、卷粉以及白米酒摊,从早到晚都有人光顾。
钟鼓楼,原名宾兴楼,始建于1924年,为三重檐攒尖顶亭阁式建筑。钟鼓楼通体分为四层,下层贯通街衢,四方形,中间立四根合抱木柱,每方有券形石洞拱门一道,四面为通道。第二层仍为四方形,四道券形拱门上方分别镶嵌“东枕蟠龙”、“南襟洱海”、“西屏鸡足”、“北带金江”四通石刻,三、四层逐渐收缩,呈八角形,斗拱造型别致,四面悬挂风铃,清风徐徐,铃声悦耳。楼顶为攒尖顶,顶盖琉璃瓦,分外耀眼,整个建筑庄重大方,抗震性强。楼上有明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铜钟,重约600公斤,上刻建造者名称及各种铭文。民间还在传说着钟鼓楼建成之时,县长杨春霖与举人李荫华曾合撰一联悬于楼上,杨春霖撰上联:钟与鼓谐音,大叩大鸣,小叩小鸣,统千年而响应。李荫华对下联:楼缘木振起,长才长用,短才短用,合十四耆以增光。上下联对仗工整,寓意深远。钟鼓楼是宾川县的最高土木建筑,登临其上,州城古镇尽收眼底。
钟鼓楼的西南角,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武庙。文庙坐东向西,占地约8千平方米,为四进中轴式建筑。据雍正《宾川州志》记载,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后历经嘉靖、康熙、咸丰、光绪数次大修,终于形成现在四进中轴式结构的宏大规模。可见,文庙作为一项大型的建筑工程,是在明清以来历任官员的不断开拓完善下而形成的。棂星门结构精巧,牌楼式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布局紧密。主体建筑大成殿建于天子台上,五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檐下施斗拱,虽然年代久远,但房檐斗拱、额坊梁柱依然紧密有致,彩画装饰依稀可辨,不难想象当年施工者的独具匠心和高超的技艺。走进文庙建筑群,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从低而高分布,巍然屹立,气势恢宏,游离其中而使人肃然起敬,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充分利用空间设计理念体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宾川笔山书院何国松摄
与文庙靠南紧紧相依的是武庙。武庙坐北朝南,占地约5千平方米,四进中轴式结构,与坐东向西的文庙在构建布局上形成一把丁字曲尺。武庙于清康熙初年知州张瑞扬始建,始建年代比文庙晚约160年。武庙的建筑布局、风格与文庙相似。文庙由西向东,逐级上升,有青云直上之气势,武庙则由南向北,粗犷雄浑,颇显雄武之风。武庙大门、武成门、武成殿沿中轴线均衡对称布置,严谨规整,整体风格参照文庙。2013年底,武庙完成修复工程,修复后的武庙更显大气厚重。武庙建筑群前有大照壁,长40米、高13米、宽1.6米,是云南省现存最大的照壁之一。照壁中间有一圆型天窗,传说是为了纪念乾隆年间武进士、曾任乾隆皇帝御前侍卫李根长而开的。照壁旁是一株几百年树龄的大榕树,荫翳遮天,据说过去人们根据大榕树的枯荣来判断年景旱涝情况。武成门前有一口井,过去无论旱涝都保持一样的水位。东西两侧围墙北端各建一座门楼,二进内东西各两栋厢房,中堂再升高一台,两侧为月洞拱门、漏阁,通过中堂进入第三进,北面是三开间大殿,大殿前为祭台,东西两侧为五开间配房,配房与大殿之间各开一旁门直通后院,后院宽敞平坦,是习武生员操练的场所。文武庙是大理地区建筑年代早,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对研究明清时期云南的建筑具有重要价值。
钟鼓楼的西大街有笔山书院,位于今宾川一中校园内。笔山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是知州甘国辅在明代进士何邦宪规划的基础上完成的。书院背靠钟英山而取“钟英毓秀”之义,初定名为“育英书院”。雍正四年(1726年),知州周钺捐资重建,并扩大规模,因书院面对笔架山,遂更名为“笔山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书院改为宾川公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学校;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筹建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3月,时任云南省盐司司长、参政员李培炎,云南省民政厅厅长李培天两兄弟,捐资国币50万元设立“正惠高级中学”,自此,宾川青年学生读高中不再远走他乡。1950年,建成宾川县人民中学。笔山书院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现存大殿、南北厢房、过厅等建筑,大殿坐东向西,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过厅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从秀峰书院、笔山书院到宾川一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服务桑梓、教书育人宗旨一以贯之,故而人才辈出,代有传人。
古城东南角有四川会馆,宣统二年(1910年)建,现仅存大殿和门楼建筑。大殿坐东向西,为二层单檐歇山顶建筑,门楼为二层阁楼式建筑,兼具大门和戏台功能,上有阁楼凸出为戏台,下为大门通道,是四川建筑风格与本地民居建筑风格相融合的特色建筑。清末民国时期,宾川对外贸易经济来往频繁,南来北往客商在宾川停留,商客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会贯通,成为州城特色的地方文化,四川会馆的戏台门楼就是应当时需要而产生的。州城是当时花灯演唱最为盛行的地区之一,差不多每个村寨都有灯班,秋收秋种结束,各村灯头即着手筹集资金,编扎龙、狮,制作灯彩道具,排练节目。正月初一傍晚,灯班在村中宽敞的场坝里开灯,开场表演为舞龙、舞狮,还表演鹤、鹿舞。花灯演唱常见的歌舞曲调有《采花调》《十二月采花》《采茶调》《绣荷包》《访亲调》《鲁班调》《绣金匾》《走板》等数十种,步法、队形有圆形、横排、对穿直花和穿团花等。可以想象,当年的四川会馆该有多热闹。2003年8月,四川会馆列入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标志性的建筑,显得最有灵气的还是成片的古民居。州城的古民居建筑以钟鼓楼为中心,分布在向东、西、南、北延伸的古街道上,旧时街道路面用鹅卵石铺成,街道中心嵌有40厘米宽的走马石,走马石两边的鹅卵石路面各宽2.33米,街道两旁古民居铺面鳞次栉比,多为两层土木结构楼房。随着时代发展,古街道消失,变成了方便车辆出行的石板或水泥硬化路面。街道两旁的古民居,青砖碧瓦,古朴素雅,正面多为木门、木窗,额、枋、檩雕有龙头、狮头和各种花鸟,后墙檐下、山墙、大门两侧及上方绘有祥兽、花草、鸟鱼等壁画,墙上石灰虽经历百年风雨,有些斑驳,但匠师们的精湛技艺仍令人叹为观止。古民居中,当以北街曹家大院最为著名,保留最为完整,是民国年间州城人曹瀛的长子任景东县县长时建盖的。这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建筑,坐西向东,由主房、漏阁、两侧厢房、照壁、大门等构成。主房、两侧厢房为五开间单檐歇山顶二层楼房,三幢房子走廊相连,共有两把楼梯,称“走马转阁楼”。主房走廊两头山墙上各开三个小门洞,主房正对的是大照壁,照壁威严华丽,两侧各有一道二门,二门前有五级半圆形台阶。照壁正前面便是大门,大门古色古香,门顶为飞檐式,门后有门房,门前有三级横条石阶。大门、二门、小门等随处可见,门洞为半圆形翻拱,壁画技艺高超,内涵丰富。整栋建筑是汉族、白族风格与法式风格的融合。
古城南门原称“永安”,后改名“南薰”,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南门外有钟良溪环城而过,为百姓出入方便,州府决定在南门外建一座桥,该桥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正月甲子破土动工,三月初一竣工。三月初二,全州官绅士子在桥上集会举行庆典,并向时任知州朱官敬酒祝贺。其时春风和煦,阳光灿烂,朱知州兴致很高,在庆典上跟与会的士子们放歌吟唱先秦古歌《南风歌》。现场有人倡议,如果以“南薰”为桥名,知州大人惠民之德政,将会永远地留在这块土地上,众人当即附议,于是就派人请何邦宪题写桥名,李元阳撰写《南薰桥记》。故此,南门遂改名“南薰”。南薰桥为单孔石拱风雨桥,全长15.6米,宽5.16米,建筑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历经数百载风雨,仍然十分坚固。此桥又称“红军桥”,1936年4月20日,贺龙、萧克率领的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过宾川时,在此打响了攻打宾川县城的战斗,此役堪称红二方面军在云南境内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红军将士血染南薰桥头。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红军主攻团团长,时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的黄新廷将军,专程来到南薰桥,抚摸桥栏,百感交集。桥头牌楼上镶嵌着宾川籍老红军赵镕中将亲笔题写的“南薰桥”匾额。1988年,南薰桥列入大理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为大理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门外有观音阁,正方形歇山顶阁楼式建筑,1999年进行了翻修,现为琉璃瓦顶。左右有硬山顶偏殿,两侧为三开间硬山顶厢房,西部为花园,名霞城公园。观音阁正殿为两层,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供奉观音,南边偏殿和两侧厢房有儒、释、道塑像近20余尊,西边东岳宫单列一殿。如今的观音阁成了州城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阁内观音成了主神,释迦牟尼相反安排在偏殿,此外,还有儒释道诸神、十殿阎王共处,充分反映出大理地区三教同源、万法归宗的宗教思想理念。观音阁常年香火不断,参加庙会活动的多为妇女,因人数太多,参会者还有一定的年龄限制。观音阁是古镇州城至今仍保持宗教活动的唯一场所,在这里,儒、释、道有机融合在一起,各种信仰的人们都可以进来祭拜,包容量大。现在的观音阁里还成立了鸣盛社,会员200多人,设有专门的管事人员,轮流管理各项事务,组织的活动主要有朝斗会等。
此外,古州城周围尚有报国寺、龙王庙、五圣殿、济川桥、知政桥以及烈士陵园等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文物古迹分布于深山密林之中,要遍访古州城的历史文化古迹,是要花费一点时间的。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发起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在国民党一路的围追堵截下遭受重创,在未能成功反击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情况下,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开始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萧克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贺龙在出发前有计划地组织了陈家沟战役等几次漂亮的伏击战,部队装备大为改善,所以一路夺关斩将,越战越强。红二、六军团在长征途中经过大理,前后10天的时间里,先后经过大理州境内祥云、宾川、鹤庆3县的25个乡镇,329个村落,行程300余公里。一路上,红军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打土豪、惩贪官,为民除害,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时时事事体现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质特征,受到了沿途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1936年4月19日夜晚,二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率领下,沿着迤西大道占领楚雄南华县,过英武关,攻下祥云县城后进入宾川县与红六军团会合。4月20日拂晓,负责攻城的红二军团经过10个小时的激战,攻破州城西门、北门,占领州城,打开监狱救出40多名受害者,同时开仓放粮,救济穷苦百姓。红二、六军团长征过宾川前后4天3夜,沿途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宗旨和抗日救国的主张,留下了大量的遗物、遗址、标语和许多革命故事,有300多名宾川籍人参加了红军。4月22日,红二、六军团经炼洞、鸡坪关出宾川,23日,进入鹤庆县境内,最后由丽江石鼓渡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军每到一处都和劳苦大众打成一片,亲如一家,处处维护群众的利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4月20日,红军来到了距州城约两公里白庄帽村,有20多个干部战士住进了张锦文家大院,红二军团司令部就设在这里。一位首长派战士找个老乡来谈话,了解宾川的风土人情,红军战士找到了吴焕章。看到张锦文家大院戒备森严,吴焕章心里十分害怕。这时,堂屋里走出两位首长,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身材魁伟的男子,穿灰色军服,头戴一顶大沿帽,帽子上的五角星闪闪发亮,黑里透红的脸膛上长着一对翘翘的八字胡。他亲切地喊吴焕章:“老乡,来,来,来,屋里坐。”吴焕章见首长态度和蔼可亲,惶恐之心渐渐消除。首长给他递烟并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问道:“老乡,这里去下关有多少里?”吴焕章回答:“有多少里我也说不上来,早上走,下午就到了。”
“到牛井呢?”
“一早上的路程。”
“到炼洞有多远?”
“半天可以走到。”
“到金沙江要走多少时间?”
“金沙江我没有去过,听去过的人说三天可以打个回转。”
刚说到这,大院里走进来两个指挥员模样的军官向首长敬礼,“报告贺军长,城没有攻下。”“怎么,一个小小县城都没有攻下!”这时,其中一位指挥员说:“军长,调炮团,用炮轰。”“不,不行!城内多是老百姓,怎能用炮轰,去告诉攻城部队,要多想想办法,尽量减少城内老百姓的伤亡,天黑以前一定要拿下州城。”
惊呆了的吴焕章回过神来,“你,你就是贺……贺军长?”首长拍拍吴焕章的肩膀,拉着他的手,微笑着说:“我就是贺龙贺胡子,老乡,谢谢你了。”这就是在宾川广为后代流传的《贺军长就是他》的故事。
部分红军战士在白庄帽村吴朱氏家住了一夜,就送给她一床被面、一件皮衣、一只玉镯、一个镀金八宝盒和一件背心,有的战士还把自己的干粮拿出来送给她。红军对百姓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现钞兑现,绝不让百姓吃亏,百姓深受感动。红军过宾川时分别驻扎在州城以南的十几个村庄,贺龙军长的指挥部就设在白庄帽一张姓村民家里。
有一队红军进驻城西大山后村,其中有10多个战士住在周应贤家。红军攻克州城后,住在周应贤家的红军送给周家一盏行军灯。这盏行军灯,小巧玲珑,三面镶玻璃片,一面是铁皮,铁皮正中焊有一条弯形插片,顶端有一个提扣,夜里行军时可以提着,也可以插在腰带上照明行进。这盏行军灯的保存者叫杨光显,大山后村人,原姓周,叫周八士,红军长征过宾川时年仅9岁,但对当时的事情却记忆深刻。红军到宾川前,当地老百姓纷纷离家躲避,只留下老弱病残的守家。年幼的八士跟着父亲、哥哥到山上去了,家里只留奶奶看守。红军走后,八士跟着父亲哥哥回了家,奶奶就给家人讲,那天(4月20日),有10来个红军战士跨进我们家院子,我很害怕,但也不得不出来招呼。但真料想不到,他们一进门就喊:“老大娘,别害怕,我们是工农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绝不伤害老百姓。”有一个红军战士看见我穿的破烂,觉得很可怜,就从口袋里抓出一大把镍币给我,我因为害怕,不敢接,几个战士就七手八脚把我的围腰挽起来硬塞给了我。并安慰说:“我们是工农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是为解放穷苦人民才来的,请收下吧。”我见红军战士这样诚挚,于是转忧为喜,赶忙给他们布置住处,烧水做饭。第二天,红军在各村开仓放粮救济穷人,还扛了一袋粮食给我们家。红军攻克州城后,迅速安抚百姓,掩埋了牺牲的战士,匆匆离开了宾川,临走时,他们就给周家送了这盏行军灯,作为纪念。后来,周八士的父亲就用这盏红军灯来照明,夜晚到田间放水,照料牛马,受益不小。新中国成立前夕,周八士到排营西村杨家立嗣,改名杨光显,他把这盏灯也带到了西村。1987年,杨光显把红军灯捐给了宾川县文管所,现保存完好。
4月21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乔甸磨石臼村的周德明老汉扛着锄头,正要出门下田劳动。忽然看见观音箐(乔甸)那边有一支长长的队伍,沿着山路开了过来。周老汉以为又要来拉夫了,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腿一弯,顺势蹲在家门口草堆旁边。等队伍走近后,周老汉仔细一看,排头的扛着红旗,跟在后边的队伍齐齐整整,威武雄壮,一路还唱着歌呢!眼看就到了村口。有几个村民正慌乱地往村外跑,队伍中的几个人喊话了:“老乡们,不要怕,我们是工农红军,是穷苦百姓的队伍,是来打富济贫的。”许多想跑的乡亲站住了,看到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和蔼可亲,讲的都是老百姓的心里话,大家便主动给红军送茶递水,有的还回家拿出麦面粑粑,但红军不轻易接受群众的东西,最多就喝上几口水,还马上付钱呢!周德明老汉看到这支有仁有义的军队,十分感动,便自愿给红军带路。他领着红军从吃凉水箐北边的山路走,顺顺当当地过了公鸡竹树坡,州城已遥遥在望了,周老汉再三详细给红军讲明了去州城的路径后才和红军告别。临别前红军给他四块银元和一包冰糖。他手捧冰糖和银元激动得两眼含泪,目送红军向北走去,直到听不见红军的歌声,看不清红军的背影才返回磨石臼村。
红军经过蹇街村,田里长着茂盛的甘蔗。4月的州城,炎热难当,烈日晒得红军汗流浃背,热气闷得红军口干舌燥。杨世新的父亲正在路旁甘蔗田里干活,心想这么热的天还要行军,肯定需要甜蜜的甘蔗去润润喉咙,他的甘蔗地说不定要遭殃了。可是,队伍整齐前进,对路边的甘蔗地看都不看一眼。“世上哪里找这么好的队伍啊!”杨世新的父亲很感动,想想这些年轻人与自家的娃娃也大不了多少,于是赶快砍下一捆甘蔗,亲手递给红军。红军战士感激地一手收下甘蔗,一手拿给老大爹一些银毫,坚持要大爹收下。一个红军看到杨大爹帽子破烂,便拿出一顶新毡帽送给他,杨大爹顺便拿来装银毫。红军每收一根甘蔗就要送下一、二个银毫或几个镍币,不一会毡帽就装满了。
红军四师指挥部就入住周官营的李家大院,这是一座典型的白族三合院,宽厚的照壁,平整的铺砖天井,精雕细刻的门窗、梁柱现在依然完好。听老辈人说,大院后面还有一座很大的花园,园中还建有一座精致的亭子,这在当时是十分殷实之家。李家大院的主人李荫华,清光绪庚子、辛丑科举人,曾任笔山书院山长,先后担任宾川县立高等小学学堂、师范讲习所、私立德臣中学国文教师,诲人不倦,为地方培养了许多人才。李荫华的大儿子李璠,192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到州城,在县立高等小学堂宣传进步思想,对宾川进步学生后来投奔革命产生很大影响。当时贺龙军长把攻克州城的任务交给四师,4月20日晚,四师师长卢冬生召集十、十二团团长刘开绪、黄新廷研究作战计划,并交代贺龙军长的作战意图,力争和平通过,尽快北上与中央红军汇合,不得已再进行强攻。先派代表与守城民团谈判,谈判不成则由刘开绪团长带领十团从城西发起攻击,黄新廷带领十二团以及师侦察连过南薰桥从城南发起攻击,留下城的东北方向给守城民团逃生。由于派出谈判的5位代表被守城民团打死,最后只能实行强攻,红军血染南薰桥头。红四师在李荫华家北漏角的山墙上写下了“打倒卖国的南京政府红二政宣”的标语,至今保存完好,这是大理州境内唯一保存的红军标语,也是云南省境内保存完整的两条红军标语之一。1988年,红军标语与南薰桥一起列入大理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与南薰桥一起列入大理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年红军离开宾川继续北上抗日的时候,李家大院主人李荫华的儿子李璠带着弟弟李璞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李璠被任命为红六军团政治部任宣传科长,李璞被任命为红六军政治部青年队长,两兄弟先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长眠着李家兄弟的伟岸身躯,他们的名字也永远刻在宾川这块多情的土地上。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二、六军团为主组成了红二方面军。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但历史总会给人留下缺憾,80年前,当贺龙元帅经过大理时,由于历史原因,他并不知道自己血管里流淌着白族人民的血液,直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离开大理700多年的桑植白族才认祖归宗,人们也才了解贺龙元帅的母亲王金姑是桑植白族。贺龙元帅的出生地桑植县洪家关,是桑植县的七个白族乡之一,是桑植白族妇女王金姑为共和国养育了贺龙元帅。历史不会忘记,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最困难的时候,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贺龙,义无反顾地将一个军送给革命,从而打响了南昌起义第一枪。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是贺龙率领强大的第二、第六军团在甘孜地区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从而开创了抗日战争新局面,这种忠肝义胆,追求光明,识大体,顾大局的气度和胸襟永远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象征。
1962年,印度尼西亚掀起严重排华事件,华人华侨在异乡受排斥,财产被掠夺,遭遇驱赶甚至屠杀,很多华侨、侨眷万里迢迢回到祖国,中国政府积极出台政策,迎接归国华侨、侨眷,妥善安置。云南省先后建有13个华侨农(林)场,宾川独特的气候环境成为安置归难侨的首选地之一,在宾川县先后设立了宾居、太和、彩凤三个华侨农场。太和华侨农场的前身太和农场,是1958年为安置下放干部而设立的,实行军事化编制,初建制为4个队,隶属云南省农垦局。1962年起相继接待安置印尼、印度、缅甸等国的归难侨,隶属云南省侨务处,遂改为太和华侨农场,侨眷占半数以上,场部设柳家湾。以后经历多次改制,现成为宾川县的县管企业。彩凤华侨农场由原牛井劳改农场改建而成,1979年开始接收安置越南归难侨,全场下设1个分场,8个农业生产队,2400多人,其中归难侨占87%,场部驻地大龙湾。1989年,彩凤华侨农场划归宾川县政府管理,2001年,成为宾川县属县管农业企业。
宾居华侨农场的前身是1956年云南省委批准建立以生产棉花为主的机械化农场。1962至1964年间,先后接收安置印尼、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归难侨,改为“国营宾居华侨农场”。1970年3月,成立建设兵团,1978—1979年,随着中越边境战事关系的紧张,又接收安置大批越南难侨。2001年3月,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县属县管的国有农业企业。2009年3月,实施了华侨农场领导体制改革,改制为宾川县人民政府宾居华侨管理区。2010年12月,并入州城镇,成立了州城镇华侨社区,有9个居民小组,场员职工890多户,2500多人,其中归侨、侨眷1900多人。区内有学校、医院、信用社、邮政、电信等多个在驻单位。目前,除少量归侨已离开农场前往港澳地区及海外第三国家定居外,还有印尼、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归侨依然留在州城,关系遍布全世界,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宾居华侨农场首任场长段伯苍,如今已是90高龄的耋耄老人。1956年,时任邓川县委副书记的段伯苍,受组织派遣到黑龙江友谊农场五分场任场长助理,学习建设管理现代机械化农场。1957年回云南后担任国营宾川机械农场场长,与侨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国营宾川机械农场最初是由宾川籍职工组成,随后又招收了部分大理籍知青,同时接收下放干部、转业军人。1962年,很多华侨、侨眷万里迢迢回到祖国,为了做好归侨、侨眷的接待安置工作,各级政府专门下达文件,当时的宾居农场全力以赴地迎接亲人归来。随后又有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归侨、侨眷陆续回国,住房很紧张,农场一边组织抓紧建新房,一边动员领导带头将条件相对较好的房子让给归侨、侨眷。当时段伯苍一家三口就住在没有窗户,白天都要点油灯的一间小茅草房里,隔壁住着部队营级转业的副厂长和党办秘书。段场长(兼书记)的儿子正在上学,没有因为父亲当官而享受特殊待遇,同广大归侨子女一样,一起玩,一起步行从宾居走到州城读书、生活。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一些同学又到香港等地创业,但每次回来,都要来看望他和父亲,可见,在艰苦岁月中结下深厚友谊是多么的珍贵!如今,段老一提起宾居华侨农场的往事,还历历在目,激动无比,嘴里还哼起了当年的歌。
归侨、侨眷在国外多数都是经商,或从事手工业,回国后改行干农业,但他们都能怀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努力适应。他们中有的被培养成农场各级干部、共青团全国代表,省、州、县人大代表,各级劳模、教师、医生等,他们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归侨、侨眷还带回来异域文化,当时华侨农场的足球队、羽毛球队经常代表大理州参加比赛并不断捧回大奖。由于国家对归侨、侨眷的关心,在当时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宾居商店物资供应充足,所以宾居街比县城街还热闹。当地的年轻人很喜欢到宾居等华侨农场观看归侨、侨眷跳舞唱歌,有时自己也加入到歌舞的行列,分享异域文化带来的欢乐。归侨、侨眷讲卫生,重文明,爱好体育运动,他们勤洗澡,劳动服、休闲服分别穿戴,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地人,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习惯。1980年初,随着农场子弟学生人数的增加,原有场部校舍满足不了需要,农场领导决定在场部学校南面建一幢教学楼,国家对华侨家园的建设十分关心,拨专款16万元,建起了一幢三层16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是当时宾川地区最高的教学楼,新教学楼教学设施齐全,还开辟了一个标准足球场、两个篮球场,400米跑道。1988年,联合国捐款6.5万美元,又新建1200平方米的教学楼,同时,农场自力更生建盖了小礼堂等,学校的活动都有保障。
归侨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印尼归侨喜欢素炒空心菜,通常用印尼土特产“嗒啦西”(音译)为佐料。“嗒拉西”是用虾子发酵加盐制作而成,在国内很少有人知晓。素炒空心菜虽是一道极为普通的大众菜,但烹调时以“嗒啦西”、辣椒、大蒜等作料,便成为一道独具印尼风味的特色小菜。华侨旅居海外,靠海吃海,各式海味如鱼、虾、蚝、蚌、蟹等便成为他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归侨吃鱼,除采用传统的煮、煎、炸、焖、炒、煲、熘等烹调方法外,最具特色的要数烧烤鱼。制做烧烤鱼,通常要选择品种上好的鲤鱼、鲭鱼等作主料,经用酸角、芫荽籽、香茅、盐、味精等腌制后,用芭蕉叶包好,放在小炭火架上慢慢烧烤,直到把芭焦叶烤黄鱼熟且鱼味散发而出便可打开食用。归侨对于肉食的风味爱好非常广泛,较有特色的主要有白斩鸡、扣肉、沙嗲、咖喱、仿燕窝汤、龙虎汤、龙凤汤等。白斩鸡属闽、粤、桂等省的传统风味;扣肉属两广风味;沙嗲则是印尼风味,其主料为猪、牛、羊肉;咖喱属印尼、印度风味,主料为鸡、牛、羊肉;仿燕窝汤的主料为鸡肉丝、银耳、鸡蛋。归侨日常的饮品,除了大众化的茶之外,许多人有长期饮用咖啡的习惯,个别人嗜好如命,喝咖啡不放糖,甚至连渣渣都嚼吃了。印度归侨爱喝姜奶红茶,潮州籍的归侨还喜欢喝功夫茶,闲暇时,三五朋友聚会侃大山品“功夫茶”,别有一番风味。印尼归侨擅长制做糕点,逢年过节,他们都有自已制做糕点的习惯,其花色品种之多、质量之高、工艺之精,可与昆明冠生园的糕点媲美。
归侨的服饰习俗,从文化现象上分析,应属多元结构的服饰文化。一些归侨至今还保留着穿唐装的习惯,一些归侨受侨居国习俗的影响较深,他们也爱当地人的传统服饰。如一些印尼归侨,不论男女都喜欢穿“纱笼”,只是穿法有所不同,男的把“纱笼”只当筒裤来穿,女的则既当筒裤(结在腰部)又当筒裙(结在胸部)。一些缅甸归侨,男的穿“龙基”(同“纱笼”),女的穿“特敏”(一种筒裙)。一些印度归侨,男女都爱穿“龙基”,女的还爱穿“纱丽”,用一块约6米长,宽近2米的颜色艳丽的或素雅丝绸布料在身上裹绕成连衣带裙外加头巾的服饰。还有一些归侨,男的头戴越南军帽,女的头戴葵叶帽,一看便知是来自越南的归侨。归侨普遍爱趿人字拖鞋和木屐,农场归侨回国初期所趿的人字拖鞋均从国外带回,木屐则多系就地取材自己制做。
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归侨给宾川带来了新的生机。陈彩云,1964年12月回国,安置在宾居华侨农场七队。1970年大战“红五月”的春耕生产开始不久,班长生病住院,全班力推她出任班长。她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团结带领全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苦干实干,出色地完成了春耕生产任务,受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二营党委的表彰奖励。1975年,陈彩云调到队上担任保管员,仓库各种物资管理得井然有序,深受群众好评。她还负责队上妇女工作及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深入细致地宣传计划生育的有关政策,注意掌握思想动态和观察育龄妇女的情况,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大理州、宾川县“三八”红旗手,出席了全国和云南省归侨、侨眷和侨务工作先进代表会议。1983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陈彩云省级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吴振强,印度尼西亚归侨,1962年2月回国,安置在宾居华侨农场。曾任队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等职。1986年,吴振强带头响应农场号召,自愿申请举办家庭农场,实行工资脱钩。从1987年开始,风里来雨里去,精心管理家庭农场,实现全年总收入2.85万元,纯收入1.25万元,与当时职工人均工资相比,增加收入近10倍,成为全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在逐步走向勤劳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队上的困难户,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帮助困难户发展生产,深受广大职工群众的好评。1988年4月,吴振强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经营者称号,并荣获“五一劳动”奖章一枚。
广大归侨、侨眷用勤劳和智慧将华侨社区建成了“宾川县绿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中国优质柑桔基地”,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走进州城华侨社区,不仅有州城常见的风俗特产,还有南亚、东南亚的风俗文化。炎热夏天的夜晚,归侨穿着凉快的衬衣,拖着木屐,悠闲自得走在街上,或坐在烧烤摊旁,吃着烧烤,喝着冰镇咖啡,一切都是很享受的样子,也让当地人学会了什么是休闲,什么是享受。来自外来文化的咖啡,也是具有侨乡风味的饮品,早期由法国传教士引进,经印尼越南泰国归侨采用纯正的宾川小粒咖啡,用特殊工艺炒制而成,归侨情有独钟的冰镇咖啡,原汁原味,味香而纯,是绝佳上等饮品,如今,喝咖啡是来到州城必尝的风味饮品。
宾川冰咖啡何国松摄
有人说,每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说者自然有其道理。实际上,一个古村落就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单元,是物质与文化的综合体,也是民族民间文化的载体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源泉。古村镇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和空间,完整的古村镇包括民宅建筑、桥梁、庙宇、祠堂、古树、亭台楼阁、古戏台、碑廊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应包括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种民俗、生产生活、婚丧嫁娶、民间信仰崇拜以及民间神话、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歌谣等口头的、无形的民间艺术、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州城有460多年是宾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了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红色文化、侨乡文化独具特色。州城因明朝驻军而兴,建州以后,大量汉族移民的进入,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与统一,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36年4月,红军长征过宾川,在州城留下了生动的红军爱民佳话和遗物遗迹。20世纪60年代,在面对选择侨居国与祖国国籍问题中,归侨、侨眷义无反顾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所有这些,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革命传统教育难得的生动教材。但1956年宾川县城迁徙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州城的文物古迹损毁严重,曾经拥有24座庙宇宗祠的古州城,如今我们见到的不足三分之一,有的文物古迹还继续在消亡之中。当年贺龙军长率军过州城留下的遗迹遗物,也因自然等原因很难保存,若不加以保护,先人留下的大量文物古迹将会毁于一旦。
我们将乡村古镇里的遗存物称之为古迹,是给这些遗存物赋予了历史意义上的生命。因为真正的古迹,它能使人留恋,它之所以能使人留恋,是在于它能历经沧桑直至如今,人们生活在它身边,会觉得历史还活着,会感觉到自己是属于那个区域那个民族的人。但古迹如果被随意翻盖了,那就等同于把历史当作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随意捏造的东西往往就失去了真善美,人们生活在它身边,也就失去了存在感和归属感,没有了存在感和归属感,那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就只能成为“无处摆放的乡愁”。古村落在中国社会的结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就承载在众多的村落之中,一个村落的“终结”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从1985年到2001年,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中国村落的个数从940617个锐减到709257个,直至今天,中国古村落仍然在不断消亡之中。
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很多充满温馨、充满诗意的村庄,是一片片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唤醒了人们对古村落的重新认识。田园牧歌式的居住环境不仅仅只是古代人们的理想生活,更是当代人的精神追求,我们在渴望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希望留住那些曾经养育了我们的祖辈,温暖了我们心灵的原生态、多样性的古村落。我想,这是中国经历近几十年的发展后应该达成的一种共识。
编辑手记:
州城古镇,因出现过白霞焕彩的奇景又名“白霞城”,是古时云南通往中原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因其方正的城市格局和保存完好的明清风貌而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本文作者主要是从建筑风格和近代文化对其进行描述。
州城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笔财富,而同时留给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这笔财富不断增值并不变味儿地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