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孙惠芬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500)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秋月,孙惠芬*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50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65例,设为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脑出血急性期的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13例,设为干预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5.6±3.6)d、(23.3±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主要为静脉炎、尿路感染、肺炎等,合计并发症发生率为9.39%%、5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98.30±0.92)分、(85.51±3.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程度,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
预见性护理;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安全
急性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突然破裂而引发的颅内出血,往往迅速形成血肿,导致颅内压骤升[1],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应予以积极、采取的诊疗护理措施,以迅速控制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工作,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2]。近年来,本科室将预见性护理引入至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实践表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科室于2014年1月正式将预见性护理引入至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工作,选取未开展预见性护理之前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65例,设为对照组,男95例,女70例;年龄39~78岁,平均(61.3±8.9)岁。选取实施预见性护理之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213例,设为干预组,男121例,女92例;年龄37~77岁,平均(61.0±9.3)岁。所有患者均能配合研究,并排除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存在颅脑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意识不清或有精神疾病患者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脑出血急性期的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评估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②急救设备及药品等准备:使用有防护栏的医用床,病房配备吸氧、吸痰装置、床旁监护仪、颅脑降温仪、输液泵等急救设施以及急救药品;③预防脑水肿、压疮等并发症:持续颅脑降温以保护脑细胞,留置胃管前主要保护鼻腔和咽喉部的黏膜,降低敏感者对留置管的不适,预防颅内压瞬间骤升导致的脑疝。重症患者使用防压疮气垫,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④控制高热,预防再出血:对于中枢高热患者,予以冰帽、冰毯降温,必要时使用亚低温疗法,维持3~5 d,将体温在37℃以下;⑤呼吸道护理:做好患者口腔、咽部护理;痰液黏稠者,予以雾化吸入辅助排痰,必要时予吸痰;⑥留置尿管护理:留置尿管时无菌操作,留置期间患者多饮水,及时更换尿袋,引流袋低于耻骨联合,防止逆流感染;⑦留置胃管护理:留置胃管比实际长度增加3~5 cm,预防食物反流;喂食时床头抬高到30~45°,尽量于翻身和吸痰后进行,以防呕吐、窒息;⑧心理干预:与患者沟通时,注意安抚患者情绪,消除其负性心理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治疗。
1.3 评价内容
①住院时间;②并发症情况: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静脉炎、压疮、肺部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③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分,由患者或家属自行作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干预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6±3.6)d、(23.3±5.1)d,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9%%、58.18%,主要为静脉炎、尿路感染、肺炎等,干预组静脉炎、尿路感染、肺炎、压疮、关节畸形等以及合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0±0.92)分、(85.51±3.66)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急性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变化急剧,且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干预组所采用的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根据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特点而制定的具有风险预防效果的护理模式[3],对预防并发症,促进恢复及改善预后有明显作用。在预见性护理中,干预组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并结合临床经验,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等,提前进行干预,进而消除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也是风险管理、前馈控制的理念和要求所在。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与类似文献[1-4]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程度,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知识价值。
[1] 李 琼.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114-115.
[2] 周秀鸾,杨秀菊,周秀兰,等.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的预后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28-2030.
[3] 郑荣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23-24.
[4] 刘肖红,黄德燕.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2,10(18):1653-1654.
本文编辑:白 璐
·综述·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06.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