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化痰汤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2016-10-26 01:27:52陈丹王建康王继新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湿型支气管炎体征

陈丹,王建康,王继新

补肺化痰汤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

陈丹,王建康,王继新

目的探讨补肺化痰汤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肺虚痰湿型患者140例,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干预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痰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评分、CRP、WBC及随访6和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补肺化痰汤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可有效减轻呼吸道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率。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药;肺虚痰湿型;疗效

作为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类型之一,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由有害气体、颗粒、感染及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所诱发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者以咳嗽、咳痰及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1-2]。目前慢性支气管炎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祛痰剂及平喘剂等对症干预,近远期疗效欠佳,复发率居高不下[3]。近年来中医药开始被广泛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并取得令人满意疗效。本文以140例慢性支气管炎肺虚痰湿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西医干预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痰汤辅助治疗,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宁波市江东区东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虚痰湿型患者140例,纳入标准:(1)符合《内科学》慢性支气管炎西医诊断标准[4];(2)符合《中医呼吸病学》“喘证”肺虚痰湿型中医诊断标准[5];(3)年龄>18岁;(4)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严重肺部感染;(2)其他原因诱发慢性咳嗽;(3)严重脏器功能障碍;(4)恶性肿瘤;(5)严重精神系统疾病;(6)药物过敏;(7)妊娠哺乳期女性;(8)临床资料不全。入选患者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43例,女27例;年龄46 ~74岁,平均(56.30±6.51)岁;病程2~16年,平均(7.29±1.86)年。观察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47~76岁,平均(56.39±6.53)岁;病程2~17年,平均(7.36±1.89)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干预,包括持续吸氧、祛痰、抗感染、平喘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痰汤辅助治疗,方剂组分包括黄芪20 g,人参20 g,熟地黄15 g,白术15 g,茯苓15 g,浙贝母15 g,桑白皮10 g,紫菀10 g,当归10 g,北沙参10 g,麦冬150 g,玉竹10 g,百合10 g及地龙10 g,1剂加水300ml留汁150ml,每天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共行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进行症状体征积分计算,包括咳嗽、咯痰喘息、发热及肺部体征,每项分值0~3分;生活质量评价参照《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7]进行,包括喘息、疲劳、情感及控制能力4项;炎症反应程度评价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记录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患者复发例数。

1.4疗效判定标准[6]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症状体征积分减分率>7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症状体征积分减分率为50%~75%;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3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4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14,<0.05)。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0.05)。见表1。

2.3两组治疗前后CRP和WBC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RP和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5)。见表2。

2.4两组随访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84、9.26,均<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RP和WBC水平比较

3 讨论

目前医学界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部分学者认为与有害气体、颗粒直接刺激、感染、免疫及气候等因素关系密切[8]。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空气污染加重及吸烟人群扩大,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呈明显年轻化趋势[9]。目前西医常规对症干预治疗慢性支气管仅能部分缓解临床症状体征,远期疗效欠佳,而长期应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亦不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0]。

表3 两组随访复发率比较例(%)

祖国传统医学将慢性支气管炎归于“咳嗽”、“喘证”范畴,病位居于肺、脾及肾,外感风寒湿邪以致脏腑功能失调为该病病机之关键,其中肺虚痰湿型为较为常见辨证分型[11]。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应以补肺化痰、益气祛湿及宣肺镇咳为主。本研究所用补肺化痰汤组分中黄芪补中固表,人参养阴益气,熟地黄滋阴补肾,白术补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浙贝母化痰散结,桑白皮祛痰润肺,紫菀化痰镇咳,当归补气行血,北沙参养阴清肺,麦冬滋阴生津,玉竹润燥养阴,百合健脾利湿,而地龙则平喘止痉,诸药合用可共奏滋阴补肾、润肺镇咳及健脾燥湿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12-13],补肺中药可有效降低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水平,促进气道受损组织修复;黄芪、人参及北沙参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拮抗气道炎症反应水平;桑白皮提取物中黄酮类、香豆素类及生物碱类类物质具有祛痰镇咳、抗炎止痛等多方面作用;而紫菀中萜类皂苷、黄酮类、蒽醌类及甾醇等在抗菌、抗病毒及舒张支气管方面作用亦被证实。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评分、CRP、WBC及随访6和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0.05),说明补肺化痰汤治疗肺虚痰湿型慢性支气管炎可有效减轻呼吸道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率。

[1]李夏林.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7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 (6):50-51.

[2]刘陈.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0):932-934.

[3]崔晓,邢淑丽,李靖靖,等.邢淑丽从痰论治慢性支气管炎[J].河南中医,2014,34(7):1318-1319.

[4]马爱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17.

[5]欧阳忠兴,柯新桥.中医呼吸病学[M].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453-454.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01-303.

[7]薛瑜峰,薛佳茜.温肾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1):21-22.

[8]刘秋杨,周燕,苑云杰.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48.

[9]赵雯宇,柏晋梅.止咳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5(6):300-303.

[10]张炜,袁福宁,陈云龙.止嗽散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0例[J].广西中医药,2015,38(4):31-32.

[11]景王慧,吴文进,燕茹,等.归肺经中药桑白皮的化学、药理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4,9(1):109-112.

[12]黄云辉.参苓白术散加减合穴位贴敷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57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8):30-31.

[13]李冀.方剂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03.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8.014

R562.2

A

1671-0800(2016)08-1005-03

2015-12-10

(本文编辑:陈志翔)

315040宁波,宁波市江东区东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丹);宁波市中医院(王建康、王继新)

陈丹,Email:cd447367194 @163.com

猜你喜欢
湿型支气管炎体征
刘万里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便秘伴无便意症经验及验案浅析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自拟化痰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