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贤贵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宿迁 223800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患者X射线辐射评价与剂量控制方法
卢贤贵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宿迁223800
目的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患者X射线辐射评价与剂量控制方法的关系。方法抽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入住该院的30例脑血管病变并拟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A组和B组)。A组、B组患者分别实施人工设定曝光条件、机器默认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比较两种剂量控制方法下的X射线辐射剂量。结果A组组间基值管电压(81.27±0.32)kV、总面积剂量乘积(6889.58± 2269.58)cGy·cm2、摄片总帧数(375.24±99.11)及总入射表面剂量(429.234±152.62)mGy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有效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降低检查过程中X射线的辐射剂量,应适当提高管电压,降低摄片数量,选用低频率脉冲透视。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X射线辐射;剂量控制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属于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目前,临床已经将该检查作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临床研究发现,该种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易对患者造成损害[1-3]。为此,该院选取了该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脑血管病变并拟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分为A组与B组,并且分别实施人工设定曝光条件、机器默认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抽取入住该院的30例脑血管病变并拟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2015年11月—2016年6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3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A组和B组)。3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均签署相关协议。A组15例患者男女分别为10例、5例,最小和最大患者的年龄分别为38岁、69岁,15例患者年龄均值为(45.51±1.25)岁。B组15例患者男女分别为11例、4例,最小和最大患者的年龄分别为37岁、68岁,15例患者年龄均值为(45.43±1.32)岁。将A组和B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比较,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剂量控制方法
A组15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实施人工设定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管电压设置为80 kV,使用脉冲透视(15脉冲/s)组合式摄影程序,B组15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实施机器默认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管电压设置为63~65 kV,脉冲透视设置为30脉冲/s,摄片为6帧/s。使用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同时配置穿透电离室型实时剂量监测系统,采用9寸影像增强管对患者的头颈部实施血管造影检查,峰值管电流以及峰值管电压采用机器默认曝光控制进行自行调节。使用Seldinger技术对患者的股动脉实施穿刺,分别对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以及超选颈内或颈外动脉使用5F普通造影导管进行正位、斜位、侧位以及三维全脑血管造影,其中颈总动脉造影流率为4~5 mL/s,总量为8~10 mL,颈内动脉造影流率为3~4 mL/s,总量为6~8 mL。
1.3评估指标
分析比较两种剂量控制方法下的X射线辐射剂量。
1.4统计方法
对两种剂量控制方法下的X射线辐射剂量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比较方法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结果使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和B组比较可得,组间基值管电压、总面积剂量乘积、摄片总帧数及总入射表面剂量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透视时间及摄片序列数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比较两组剂量控制方法下的X射线辐射剂量(±s)
表1 比较两组剂量控制方法下的X射线辐射剂量(±s)
总面积剂量乘积(cGy·cm2)A组(n=15)B组(n=15)组别基值管电压(kV)透视时间(min)tP 81.27±0.32 62.86±0.75 87.4422<0.05 17.54±12.35 17.48±12.54 0.0132>0.05 6889.58±2269.58 14351.74±5438.61 4.9041<0.05
表2 比较两组剂量控制方法下的X射线辐射剂量(±s)
表2 比较两组剂量控制方法下的X射线辐射剂量(±s)
组别摄片序列数摄片总帧数总入射表面剂量(mGy)A组(n=15)B组(n=15)tP 9.35±2.89 9.62±2.41 0.2779>0.05 375.24±99.11 462.62±155.78 1.6576<0.05 429.234±152.62 1105.68±415.61 5.9173<0.05
由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辐射剂量较大,易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显得尤为重要[4-5]。
该研究为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患者X射线辐射评价与剂量控制方法的关系,对该类患者分别实施人工设定曝光条件、机器默认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研究中发现,在人工设定曝光条件下进行剂量控制,A组的透视时间以及摄片序列数的结果和B组无显著差异,但A组基值管电压的数值显著高于机器默认曝光条件下的数值(B组),且A组的总面积剂量乘积、摄片总帧数以及总入射表面剂量显著小于B组,组间的比较结果存在差异,这说明相比于使用机器默认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使用人工设定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可显著减小辐射剂量,且不易影响图像质量。同时有研究证实[6-10],合理使用脉冲透视功能可显著减小辐射剂量,该研究将脉冲系统由30脉冲/s改为15脉冲/s,且同时缩小透视视野,研究发现,总面积剂量乘积以及总入射表面剂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降低了X线辐射剂量。朱栋梁、卢建华等[11]在“脑血管介入造影检查中患者X射线辐射评价与剂量控制方法”一文中分析了降低辐射剂量的控制方法,其通过研究发现,其中b组摄片序列数(9.56± 2.36)、摄片总帧数(454.31±152.35)、总入射表面剂量(1107.25±432.21)mGy,A组摄片序列数(9.37±3.02)、摄片总帧数(375.67±98.99)、总入射表面剂量(424.63± 155.33)mGy,其实验结果与该院结果大致相同。相比于使用机器默认曝光条件控制辐射剂量,对患者实施人工设定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每分钟透视剂量、每帧射影剂量、每序列帧数及总辐射剂量,通过实验结果其认为,为控制X射线辐射剂量,减少患者受到的X射线辐射剂量,在对脑血管病变患者实施脑血管介入造影检查时,应适当增加管电压,降低摄片数量,并且在透视检查中应采用低频率脉冲透视。将此研究结果和该研究进行比较可知,无显著区别,均认为采取人工设定曝光条件进行剂量控制的效果更佳。
总结上述研究内容得出,为降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患者及医护人员X射线的辐射剂量,应适当提高管电压,降低摄片数量,采用低频率脉冲进行透视。
[1]丁志伟.DSA脑血管造影影像质量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1下旬刊):4773.
[2]李岳勇,陆建勋,韦忠恒,等.介入方法兔急性脑梗死模型的制作及CT灌注成像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1):866-868.
[3]陈秀花,石海燕.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0):2476-2477,2480.
[4]刘朝来.EICA迂曲的影响因素及迂曲指数对CAS围手术期影响[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5]张艳.体外超声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评价[D].河南:郑州大学,2014.
[6]刘昊.320排动态容积CTA与3D-DSA对颅内小型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7]史跃,蔡廷江,黄玉杰,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形态学特点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J].解剖与临床,2011,16(5):363-366.
[8]孙志强,陈信坚,陈友三,等.320排动态容积CT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评价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2,27(11):1183-1186.
[9]赵海玲,王之平,王君松,等.永存颈内-基底动脉吻合的CTA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65-1068.
[10]邢娜.SCD40L及sP选择素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前后的变化及意义[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
[11]朱栋梁,卢建华,陈胜利,等.脑血管介入造影检查中患者X射线辐射评价与剂量控制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16(3):246-249.
Evaluation of X-ray Radiation and D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
LU Xian-gu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uqian,Suqian,Jiangsu Province,2238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ray radiation and d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June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0 groups(group A and group B).A group,B group of patients were manually set exposure conditions,the machine default exposure conditions for dose control,compared to the two dose control method of X-ray radiation dose.Result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group based value of tube voltage,total dose area product,taken piece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frames and the entrance surface dose results are different,P<0.05).Conclus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patients and health care workers,reduce the radiation dose of X-ray in the examination process,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improve the tube voltage,reduce the number of films,the selection of low frequency pulse.
Whole cerebral angiography;X-ray radiation;Dose control
R743
A
2096-1782(2016)09-0068-03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09.068
2016-08-15)
卢贤贵(1981.5-),男,安徽芜湖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