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炜 黄吕金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
吴炜炜黄吕金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5个乡镇共117名老年居民进行急救知识与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得分为(5.11±1.73)分,其中触电急救措施正确率(91.5%)最高,对心肺复苏正确率(7.7%)最低,生活经验和电视广播是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经多因素分析,急救知识培训经历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急救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农村老年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老年人群急救知识与技能有待提高,急需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逐步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急救知识;农村
在突发事件现场的急救“黄金时间”里,具备良好急救能力的第一目击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挽救伤者的生命,减少其致残率〔1,2〕。广大老年人群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由于自身老化改变、各种慢性疾病高发及所处地域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疗条件不佳等客观原因的影响,使其成为突发急重症、意外伤害事故等应急事件的高危人群。本研究调查农村老年居民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现状与培训需求等,分析其影响因素。
1.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5个乡镇的常住老年人群117人,男66人,女51人;年龄(67.73±6.35)岁;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②居住于农村。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失语、失用和认知功能障碍者; ②有精神障碍个人或家族史阳性者。
1.2调查工具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农村居民急救知识与需求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急救知识(急救电话、急救技能、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等)、急救知识获取途径与需求等。其中急救知识部分包括13个条目,回答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共13分。问卷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问卷内容经三位专家审阅修改后进行预调查,并针对结果再次修订问卷内容。问卷信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12,重测信度为0.781。
1.3资料收集方法2012年6~12月由调查员入户调查时以无记名方式收集。在调查前,应用统一指导语,向每位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需要的时间、资料的保密方法等。调查问卷为自填式,对文化程度低、填写问卷有困难者,由研究者按照统一方式逐条询问并记录。共发放问卷128份,收回有效问卷117份(91.2%)。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1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急救知识总得分为1~10〔平均(5.11±1.73)〕分。其中,对触电、中暑、溺水及急救电话号码等常见紧急情况的现场急救知识知晓率较高,而对心肺复苏、包扎、固定等急救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见表1。
表1 城乡中老年居民急救知识掌握情况〔n(%),n=117〕
2.2农村老年居民急救知识影响因素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与是否接受急救知识培训的老年居民急救知识得分差异显著(P<0.05),见表2。以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及急救知识培训经历为自变量,急救知识得分为因变量。
表2 城乡中老年居民急救知识得分的单因素分析±s)
进一步以性别X1(男=1;女=2)、文化程度X2(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及中专=3;大专及以上=4)、经济收入X3(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1;1 000~2 500元=2;>2 500元=3)及急救知识培训经历X4(是=1;否=2)为自变量,急救知识得分Y为因变量,采用多元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和文化程度后,经济收入水平与急救知识培训经历是影响急救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见表3。
2.3急救知识主要来源及培训意愿急救知识主要来自日常生活经验(45.3%),其他知识来源依次为电视广播(29.1%)、卫生机构宣传(11.1%)、书籍报刊(8.5%)、网络(5.1%)及其他途径(0.9%)。仅8.5%曾接受急救知识相关培训,认为有必要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者占70.1%,有意愿参加急救知识培训者占52.1%。
表3 城乡中老年居民急救知识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17)
R2=0.22
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3〕,老年人是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应提高农村老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能力。老年人随着机体老化改变,视力下降、骨质疏松、行动能力减退等退行性病变相继出现,易发生跌倒、烫伤、外伤等意外伤害事件。此外,由于老年人群罹患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急慢性疾病的人数日益上升,疾病恶化与相关并发症突发的可能性始终存在,现场处理方式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与否将影响疾病转归与预后效果。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留守老人数量的增加,应充分发挥该人群在突发事件中的互救作用。在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基层,急救体系尚未健全,医护专业人员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家人及邻居等“第一目击者”是否能及时妥善地开展院前急救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预后〔3〕。
本研究结果说明老年居民对急救知识相关内容已部分了解,并已具备初步的自救互救能力,但总体认知水平仍较低;这与国内学者〔4~6〕研究结果一致。农村老年居民应重点加强对急救技能方面的宣教和培训。本调查说明急救知识培训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宣教具有可行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急救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居民的急救能力。研究〔2,7,8〕表明,经过系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后,培训者急救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与培训前相比有显著提升,其院前急救技能也有不同程度提高。这主要由于院前急救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部分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术等专业性较强的急救技能需要经过系统的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才可完全掌握。但是,就基层乡镇而言,由于急救知识宣传或培训等健康宣教资源相对匮乏,乡镇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较难获得机会参加相关急救知识培训。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农村居民获取急救相关知识的来源与途径比较单一。匮乏的急救知识和单一的知识获取途径,影响老年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正确认识和对急救技能的准确掌握,有可能导致居民在突遇意外伤害事故时因无法科学及时施救,而影响急救效果,甚至可能产生对伤者的二次伤害。因此,在农村急救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宣教作用,需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加强急救知识特别是专业急救技能的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急救能力。低收入老年群体往往文化程度较低,获取急救知识的机会和途径较少,导致其急救能力不佳。低收入群体却由于存在生活水平低、居住环境不佳,卫生医疗资源缺乏等各种不良条件,与其他人群相比可能将面临更多的应急事件和意外伤害,更需要得到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提高其急救能力。①继续巩固和发挥现有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等在急救知识宣教中作用,强化广大农村居民对急救知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对急救相关知识的关注度和学习意愿;②逐步完善急救培训体系,在加大急救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的基础上,拓宽急救知识来源渠道,动员学校、社区、卫生院等多部门参与,充分体现基层卫生机构在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方面的作用;③针对农村老年人群文化程度不高的特点,培训内容应立足生活,通俗易懂,培训方法上可采用多元化培训手段与方式,如操作演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实践训练和讲座、图片、宣传册等知识宣教相似结合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④重视对低收入者、慢性病患者或家人等特殊群体的急救知识宣教,并提供必要的后续指导。
1张军根,王红妹.我国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的现状与趋势〔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0):1115-7.
2付享征.高血压危象64例院前急救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2):175.
3黄显凯.急诊医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屠乐微,祝雪花,姜丽萍,等.温州市民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11):85-6.
5梁晓珊,何秀芳,邓雪樱,等.广州市城乡居民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990-2.
6魏志明,谭祥娥.盐城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调查与分析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47-9.
7黄翠红,王文玓,杨芳,等.社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145-6.
8Shah MN,Rajasekaran K,Sheahan WD,etal.The effect of the geriatrics educ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training program in a rural community 〔J〕.J Am Geriatr Soc,2008;56(6):1134-9.
〔2015-11-09修回〕
(编辑杜娟)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课题(No.2011134)
吴炜炜(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老年护理学研究。
R743.2
A
1005-9202(2016)17-4324-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7.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