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CTO Bob Kruse:从“好看”到“被看好”的距离有多远?

2016-10-26 00:36撰文曹锦
新能源汽车新闻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池新能源

撰文/N.E.S 曹锦

观致CTO Bob Kruse:从“好看”到“被看好”的距离有多远?

撰文/N.E.S 曹锦

在对观致CTO(首席技术官)Bob Kruse进行完专访的当天晚上,我在该品牌的官网上观看了由余文乐主演的观致5 SUV广告视频。

对于已经十数年没有追过星的我来说,即便余文乐就站在面前,可能也不会有多激动。不过,这则广告却让我莫名涌起了一种共鸣——“你知不知道,从‘好看’到‘被看好’,要付出多少?”这第一句广告语恰好也道出了观致和Kruse的心声。如今,即便有余文乐“救场”,观致的品牌价值也很难在短期内被消费者所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处女座的Bob Kruse所坚持的技术路线简直显得有点“固执”。不过,也正是在观致饱受质疑的状态下,这种“固执”似乎反倒令人难以反驳。

从通用到观致——“试驾后才决定加入”

收到Kruse的邮件是在早上7点多,每天从这个时间起,他便开始了作为观致CTO及新能源汽车事业部负责人的繁忙工作。他通常会在每周三、四来到常熟基地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讨论。“今天的会议安排实在太满,所以咱们最好在20分钟内吃完午餐。”在专访当天的13:00,Kruse在厂内已经空荡荡的食堂里带有歉意地说道。

这个直率的美国人于1978年就已步入汽车业,曾担任通用汽车北美电气中心总监、全球动力总成执行总监。从1995年开始,他便经常性地到访中国,但留下工作这还是第一次。

“在观致刚开始找到我时,我的态度并不确定,直到我试驾了他们的产品。”他所说的“产品”,便是观致3五门版,也就是该品牌的第二款车。“我已经和汽车打了30多年交道,这款车的驾驶体验让我印象深刻。”在当时,股东方已经和他探讨了汽车电气化的愿景,并认为他可以负责规划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新能源车型的数量前所未有的多。在成熟车企中,观致是一家全新的公司;而在一些宣布要造车的非汽车企业中,观致又是一家成熟的车企。”在Kruse眼中,观致的价值被掩盖在了“普世价值”之下。“观致就像一颗钻石,可是却还没有被发现。事实上,我的主观夸奖也没有太大意义,从第三方来看我们所获得的国际奖项才有意义。”的确,观致在最初几年便已获得了安全、设计、互联等方面的国际奖项,这对于一家新车企来说已属难得,但是其品牌接受度却未能随之增长。“一个不知名的中国品牌卖得这么贵”,始终是媒体和消费者的普遍观点。对此,Kruse显然没有想过妥协——“低质低价的路线从来就不是观致的选项,这样的理念在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上也会延续。”

再谈成本与价格——“必将大幅降低”

不可避免地,我们还是谈到了关于价格的问题。

一直以来,观致的产品价格和品牌知名度都被认为是压制销量的关键原因。在各大车企打着“性价比之战”的当下,不少人仍会将本土品牌与“廉价”画上等号,纯电动汽车更是如此。在北京车展上,雷诺-日产CEO戈恩就曾明确表示,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低价的电动汽车,而该公司也会为此调整新能源产品架构。在试驾过观致5纯电动工程样车后,我从其性能、配置及350公里的续驶里程中,感受到了比观致5燃油版级别更高、可相当于进口纯电动汽车的水准,这让我对于观致纯电动汽车量产后的成本控制提出了疑问。

即便对于Kruse来说,这也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因为这是各个国家的汽车行业都在面对的问题。“我们没有神奇的‘药方’可以随意调整成本,因为这需要全行业来共同解决,但我们的前提还是必须保证品质。”他表示,未来50年内,所有私人交通都会实现电气化,而汽车行业正在比其他行业更加快速地推进电气化,造车成本一定会随着产业链的完善而走低。“我是一名‘汽车人’,见证了各项车载科技的出现和淘汰。在刚开始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时候,它的成本是2500美元,只有高端车型才会搭载;而现在,它的成本只有125美元。当产业链完善后,成本必然会大幅下降。”他认为,目前政府的补贴是必要的,因为第一代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非常昂贵。同时,他自然也听说有某些企业出现了“骗补”行为:“我知道有些人言行不一,但这不是观致要做的。”

在Kruse看来,观致的产品比具备相当标准和性能的合资品牌产品价格普遍要低5000元左右,但即便如此,不被消费者“买账”的情况也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确,中国的消费者非常看重品牌,我们也的确需要做很多品牌建设的相关工作。不过,购买观致的产品可能反倒帮助你在后期少浪费一些钱,因为我们会一直坚持严格的品质标准。”

话虽如此,观致在今年2月份那次并未引起太好效果的官方降价,还是说明了一些市场策略的问题。“一步到位”的理想固然美好,但既然价格存在可调整的空间,在最初推出产品的时候还是应当适度拉低门槛,以免留下一个“高冷”的印象。

新车明年9月上市——“正在加速申请资质”

在北京车展上,Kruse宣布了在第四季度将有至少100辆观致3 Q-LECTRIQ 样车上路,用于工程测试。而在此次专访中,他透露称该车型的上市时间为2017年9月。新车上市后,将同时面向私人市场和其他合作伙伴,同时也将争取进入政府采购名单。

近期,国家发改委仍在对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进行审核,而发放资质的关键前提则是需要其产品搭载的电池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对此,Kruse表示,目前他们与供应商仍处于申请阶段,但在明年9月新车上市前一定会拿到资质,而今年推出概念车也是为了让整个流程可以加速进行。至于观致的电池供应商,至今仍处于保密阶段。“我们采用的是本地的技术和本地最好的电池供应商,符合国际标准。”而早在2014年,韩国LG化学就曾表示已获得了向观致供应电动车电池的订单。

在谈及产品时,Kruse还将观致3电动车与特斯拉Model 3相比较:“观致3 Q-LECTRIQ与特斯拉Model 3很相像,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会比后者更早交车。”不过,在我追问观致3电动车能否与Model 3形成同级竞争时,参与车型研发的工程师则表示,观致产品的价格肯定会比后者要低。“我们在设计、制造工艺、产品性能和安全等方面都可以与国际品牌直接竞争。至于价格,绝对会更加亲民。”而此前,特斯拉宣布的Model 3价格为3.5万美元,续驶里程约合346公里,与观致3电动车350公里的续驶里程相当。当然,动力性能还得另当别论。

不过,在Kruse介绍产品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在他所提及的方向及愿景中,并没有涉及原本宣布同期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对此,他明确表示,即便部分城市的推广政策和市场接受度都倾向于插电混动产品,目前观致也还没有相关的研发计划。“如果要我预测的话,中国政府还是会逐渐倾向纯电动汽车,而非混动或者插电混动。或许我们还不知道未来最终哪种类型的电池会胜出,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一定只能是纯电动汽车。”

无人驾驶已经启动——“解决方案超乎想象”

当谈话进行到后半阶段,我们已经从观致扯到了更为宏观的话题上。Kruse以他30年‘汽车人’的视角,告诉了我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看法。

“中国政府的交通解决方案最终还是只会落在纯电动汽车上,但是,汽车电气化只能作为改善环境的其中一步。”Kruse认为,如果持续使用燃煤发电的话,优化内燃机反倒会比推广电动汽车更有助于改善环境,因此,发电方式的转型也是关键课题。“目前,我们能看到中国政府也在发展其他清洁能源,因为只有改变发电方式,电动汽车的‘零排放’才会有意义。”

在谈到中国消费者普遍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时,Kruse举了个例子:“如果我能给你一部一周只需充一次电的iPhone,你想要吗?”在我理所当然地点头后,Kruse拿起一台Macbook放在了我的手机上方。“但它是这样的尺寸,你还想要吗?”这个道理对电动车也一样,令中国消费者感到焦虑的续驶里程,在工程师眼中只是个数学或者物理问题——无非就是增加电池而已,而电池也直接影响着电动车的成本、重量和体积。“比起天天背着一个笨重的大家伙外出,你应该宁愿给你的便携式手机每天充电吧?”Kruse表示,在美国有80%的人日均开车40英里,这个数字在中国或许只有40公里左右。现在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已经不再是只能满足日常通勤的程度,对于长途驾驶也有了更多的解决方案,例如密集的充电桩规划和快充技术。另外,针对目前热度甚高的无人驾驶,Kruse透露称,观致正在和国内及国际的合作伙伴发展无人驾驶项目,根据签署的合约,尚不能透露合作方是谁,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公布更多信息。

依照规划,观致距离GEV平台的首批产品下线还有4年多的时间,这4年中,不管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内燃机的发展还是消费者的用车习惯,都必然还会迎来颠覆性的变化。毫无疑问的是,这4年对于传统车企来说会是一场苦役,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将超乎想象。战役不谈胜负,只论去留。相对于成熟企业,观致所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

的确,观致目前的亏损状况正在逐步好转,但管理层和股东方或许仍需要极大的耐心。因为尽管如今的资本市场不乏“一夜暴富”的现象,可实业公司却纷纷陷入瓶颈。在了解了Kruse所描述的观致后,我自然希望这类原则分明、坚持正向研发的本土车企能在不久的未来成为一则成功案例。口碑和品牌价值的积淀固然难能可贵,但肯定不会单纯建立在奖项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产品的市场保有量,这也是观致目前所面临的课题。

最后,还是借用余文乐念出的观致广告语结尾——“既然不想做芸芸众生中的某某,那就拼命成就无可复制的你。”

猜你喜欢
电动汽车电池新能源
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若干条款的商榷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有用的电池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电动汽车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Ⅺ)——锂空气电池与锂硫电池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