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目前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在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全区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国企改革,特别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从而提振经济增速、引导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
一、当前内蒙古国有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区国有企业发展也面临着较大困难。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6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1%。全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从经济效益来看,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7%,降幅低于全国(-7.8%)1.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6.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0%,降幅高于全国(-21.9%)78.1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76.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41.8%,分别高于全国(35.6%)6.2个百分点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6.5个百分点。从今年前4个月看,全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1%,与全国持平,但低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8.1个百分点。从经济效益来看,前4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5%,降幅高于全国(-5.5%)6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13.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0.1%,降幅高于全国(-7.8%)52.3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56.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8.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4.2个百分点。
可见,我区国有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呈现明显下滑,国企改革步履维艰。如果不推进国企改革,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的处理就难有突破性进展和根本性变化。所以,当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
二、内蒙古推进国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措施
我们知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是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现实情境做出的抉择。2010年二季度以来,我区季度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23个季度在波动中下行。一方面,供给不足的弊端已经凸显,区内的供给能力不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或者是不适应居民对优质消费品和服务的需要。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升级消费需求出现外溢的情况。要努力创造新供给,这种新供给不光是从无到有,还是一个从低质到优质的转变。另一方面,目前还存在供给不足的诸多因素制约着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低效或无效产业、企业占据了大量的生产资源,还有一些滞后的制度因素也制约了企业的活力。因此,要使国有经济重新恢复增长动力,必须从供给侧发力。
(一)国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供给侧改革为我们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企有着重要意义,也将开启经济增长新周期。我们认为,当前国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
从短期来看,要尽快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规模减税、放松垄断和行业管制,多方面降低对国企的供给约束。
从中期来看,应通过市场化手段,让生产要素从那些成熟和供给老化的产业,尽快向新供给形成和新供给扩张阶段行业转移,更新供给结构。
从长期来看,则应该深化供给侧改革,减少对劳动、土地、资金、管理、技术等各生产要素的供给抑制,提高供给效率,让上述五大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开启经济新一轮上升周期。
我们在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应当明确的是:一是新供给的主体是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经济组织即企业;二是新供给的形态是生产,是实体经济;三是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是搞好企业、增加新型供给;四是供给侧改革的内容是放权、减税、让利、扭亏。通过减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根据市场供需去增加供给;把原来国资掌握的部分行业放给市场、放给社会,让社会民间资本愿意投入企业增加供给。在政府体制、财税、金融与保障改革等方面,通过供给结构调整,宏观调控着力、激活微观活力,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给。五是供给侧改革内在动力来自两方面,外部动力是政府,内在动力是企业。即通过改革来构建新动力,通过调整来设计新结构,通过创新来提供新供给。
只有这样,通过供、求两侧相结合的调整方式,我们推进国企改革才能找到其外延和内涵,也就找准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二)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
当前我区国有经济面临的最突出矛盾不是总量矛盾,而是结构问题。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对于国有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消化过剩产能开始。我区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两年多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特别是煤炭、钢铁、石化、建材等重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今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围绕重点,综合施策。一是要进行分类指导,处置不同类型的过剩产能,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供给是手段,消费是目的,把消费刺激起来,不是用投资刺激,而是用供给刺激,扩大市场消费消化一部分。二是要引导企业减量化生产,兼并重组,优胜劣汰。三是要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做好分流人员安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2.各级政府支持国企供给侧改革,从降低成本开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是作用于微观,而不是宏观。企业负担过重,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以往的一些行为造成的,这也是企业减负多年来效果并不明显的原因。各级政府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关键点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积极做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融资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企业人工成本等项工作。以煤炭资源税为例,目前,我区税率为9%,而周边的陕西、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分别为6%、8%、6.5%、2.5%,东北三省均为2%。因此,需要进一步降低税费成本,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及企业服务性收费标准,完善鼓励优惠企业降成本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切实创造优化“降成本”的制度环境。
3.提升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需要三管齐下。企业如何提高生产能力,如何提升供给侧管理的手段,需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在制度因素方面,政府与国企实施市场化改革。在新的时期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核心,来促进供给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以此生成经济社会升级版所需要的有效供给环境条件,解除供给约束,推动改革创新、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各级政府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市场活起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给,也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同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实施国企股权多元化和国有控股减持工作;国资监管部门以“管资本、管股权”为主,不再干预企业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公司治理,形成具有自生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二是产业因素方面,调整供给结构。供给侧结构改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结构改革上。调结构属于供给侧管理的一种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就是要让资源更多地流向有需求、有前途、效益高的产业,从传统产业流向新兴产业。只有当企业间要素配置更多地配置到优质的企业、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全社会的效率才会提高。长期以来,我们对国企进行的战略性结构改革解决的其实就是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三是在产品上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供给质量。如果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从供给侧去激活新需求,就不可能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通过资本市场的激励、政府的政策引导,真正实现技术创新。同时,要大力鼓励“工匠精神”和“精致生产”,提升精细化程度,来不断满足市场新的需求。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