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相聚

2016-10-25 09:10鲁引弓
江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莫莉洛克小孩

鲁引弓

美国西雅图,秋天的早晨。

从窗棂透进这屋子里来的第一道阳光,穿过凌乱的客厅,落在餐桌上,落在冒着热气的早餐上,也落在16岁中学生方朵儿的睫毛上。

这让她眯起了眼睛,于是,有那么一刹那,她恍若置身于清晨时分上海自己的家中:

也是这样穿窗而入的阳光,也是这样落在睫毛上,突然脸颊好像被妈妈海萍亲了一下,是妈妈在唤她起床,“快快起来啦,洗脸刷牙吃早饭,上学要来不及了”……

朵儿睁大眼睛,上海消失,此刻坐在她对面的住妈莫莉那张宽阔的脸上正在淌下汗水。

这位大个子住妈已忙碌了一个早上了,现在她正手忙脚乱照料桌上三个闹腾小娃吃早餐,他们是8岁的杰克、6岁的妮可和4岁的查理。

而餐桌左侧的沙发上,住爸巴德先生坐在那堆乱衣服中央,在看手机。

这是忙乱一天的开场。

这里,是高中留学生方朵儿如今在西雅图的HOMESTAY。

朵儿已经在这个家住了快一年了。

如今她快住不下去了。

如果你还记得朵儿最初的留学经历,你或许会有些奇怪。朵儿两年半前不是去了澳大利亚,入住墨尔本舅舅家,入读当地一所高中的9年级了吗?

是的,但后来情况有变:一年前朵儿从澳洲来到这里——美国西雅图附近的一座小城,入读奈特利高中,现在她已是12年级了。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朵儿爸妈方园、海萍调整了女儿的留学路径?一是因为语言问题,住舅舅家生活虽方便,但家里全中文环境,朵儿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缓慢,比不上那些住校或住HOMESTAY的学生;二是出于申请大学的考虑,美国名校多,如果高中在美国读,那么将来无论是申请名校的成功率,还是生活、学业对接,会有利得多。

正因为这样,一年前朵儿转学美国西雅图,对接奈特利高中11年级,并由当地教育机构安排,入住莫莉一家的HOMESTAY,准备一年后申请北美高校。

“玛丽,你为什么不吃?”此刻住妈莫莉在问朵儿。

朵儿抬起头,迎着眼前跳跃的阳光,轻声说,有些冰。

她是指泡麦片的牛奶太冷,因为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冰凉的牛奶里泡着一些麦片,这是她的早餐,这一年,每一个早晨她面对的基本都是这一款早餐。

住妈莫莉伸手向朵儿指了指三小娃面前的盘子,三只盘子里各有一个煎蛋,上面洒了一些火腿末。

莫莉不好意思地解释为何朵儿没有,她说,玛丽,不好意思,冰箱里只剩三个鸡蛋了,明天去买。

朵儿轻声说,没有关系的。

而她心里想,这又不是第一次了,又不只是今天的鸡蛋,许多次啦,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偏心眼,抠门吗?

她还想,我的确不是你自己的小孩,但我食宿费又没少缴。

心里这么想,但朵儿脸上又淡淡笑了一下,说,他们比我小呀,该多吃点。

莫莉瞅了她一眼,点头,指了指摆在她面前的一只小面包。

朵儿懂她的意思,即,嗨,玛丽,今天你多吃个小面包。

朵儿觉得眼前的这片阳光晃眼得厉害,它落在麦片上,还落在那只瘪瘪的小面包上,好似映照出了它们打发人的实质,狗屎啊,早餐。

朵儿瞥了一眼自己搁在餐桌旁的书包,书包上挂着一只小小的卡通“天屎”钥匙扣,那是一坨长翅膀的屎状钥匙链坠。从初中起朵儿就把它挂在自己的书包上,一直带到了美国,因为她好喜欢这坨软软的萌物,既low爆,又好似有那么点态度,蛮逗的。小孩都喜欢。

现在朵儿伸手摘下“天屎”,随手把它放在自己的早餐旁。她拿起调羹舀了一下麦片。

莫莉注意到了朵儿的这个小动作。三小娃也看到了“天屎”,他们惊喜地伸出小手想要去拿,这也是他们超级喜欢的东西,平时他们总瞅着姐姐书包上的这一小坨“天屎”,超想去捏抓。而她总是避开他们。

这女生不爱说话。莫莉此刻看着朵儿低着的头,心想,好像自从她住进这个家后没多久,就不爱说话了。

莫莉用手势止住了自家三个闹腾小娃,说,查理妮可杰克快吃呀,还想不想吃了?妈妈一早起来准备早餐,你们知不知道妈妈辛苦?

朵儿一口喝了麦片,起身,拎起书包,拿起“天屎”,往楼下走。

莫莉在背后喊住了她。

朵儿回头,看见她的脸在笑着,但有些许红涨,她指着那只小瘪面包说,怎么面包不吃了?

朵儿看了一眼移到东墙上的那道阳光,轻声说,我不饿。

这天中午,在COSTCO超市做收银员的莫莉,面对这个时间段顾客稀少的店内空间,那些巨大的货架、冰柜,五光十色的蔬菜,突然又想起了早晨餐桌旁的那张小小的脸、那似在回避的眼神。

莫莉感觉心里的憋闷又升起来了,她想,我怎么她了?这样整天不声不响的,好似把她自己封闭在一个小气泡里了。

她想,哪怕你觉得这样才安全,但让我和这个家不自在了,越来越不自在了,对我们有什么看法啊?

她想,什么意思啊,把那坨“天屎”放在餐桌上?

站在收银台前的她轻晃了一下身体,对着空中呼了一口气,好似在吹一团小小的冷空气。

她又想到老公巴德心不在焉的脸色和三小娃的闹腾劲儿,她想,我已经够烦了。

于是她掏出手机,找到了一个中国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她说,我是莫莉,你是玛丽的妈妈吗?

这是上海的午夜时间,海萍接到了这个说着英语的电话。

海萍的英语听力不是很好,她模模糊糊地听懂了一些,但没完全明白莫莉的意思,只知道她在说自己女儿在她家不太讲话。

于是海萍连忙说,莫莉女士啊,谢谢您,这么关心朵儿,我这女儿比较内向,她在你家里不太说话可能是她比较害羞,怕英语讲得不好就不好意思开口,希望你们多跟她讲讲话。

海萍不知道自己的英语表达得对不对,那头的莫莉有没听懂。

放下电话,海萍愣了一会儿,她想,这个住妈想说什么呢?

这一夜,在后来的睡眠中,海萍又梦见了女儿方朵儿。

而梦境与之前许多个夜晚梦见她时一模一样:在大洋彼岸读书的朵儿,像她小时候讨要糖果一样,讨妈妈答应让她回来。

梦境中的朵儿背着一只红色双肩书包,睁着懵懂小鹿般的眼睛,小小的脸上有一丝可怜神情,她在问,妈妈,我想回来,我可以回来吗?

即使在睡梦中,海萍都感觉到有一股酸楚气息从鼻翼一瞬间冲到了心脏里,漫卷成下坠的气流,让身体失重,于是她对朵儿喊:那么就回来,快快回来。

海萍在心痛中醒来。窗外的路灯灯光穿过窗帘缝隙透进屋来,身边的老公方园在轻微地打鼾。刚才梦中的酸涩气息似乎已溢满了房间。

天还没亮吧。海萍微睁开眼,心想,西雅图那边应该是中午,朵儿应该在学校吃午饭了。住妈莫莉刚才来电话说她不爱说话,不会是不开心吧?应该不会吧。

在迷糊与清晰交错的思绪里,海萍回味着刚才梦中女儿的声音,它犹在耳畔,让忧愁弥漫。她想,是朵儿此刻在隔空对我说话呢,还是朵儿又在想我了?会不会那边有什么不妥?那边是几点钟?

海萍一向对母女间的第六感有提心吊胆的敏感,于是思绪在这黑夜里迅速清晰起来,而刚才梦中带来的隐痛感还没从身躯里逸走,她拉了一下被子,在虚空中对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小身影说:“回来,回来”,好似安慰宝贝,也好似在哄自己。

而另一边,她听见心里掠过一声嘀咕:回来?回来怎么办?

这是另一道闪电,它让睡意顿消。

海萍在黑暗中睁大眼睛。是啊,如果哪天小囡真的站在自己面前,泪眼汪汪地问“妈妈,我可以回来吗”,真的回答她“快快回来”吗?

忧愁像覆盖在身上的这床被子,绵密可感。海萍知道自己心里深处的担忧。其实从女儿去了海外第一天起,她就开始了这个担忧——害怕这小囡哪天突然开口要求回来。

这小人儿是海萍每天的朝思暮想,她虽心疼她小小年纪人在他乡,但更害怕她回来。

她知道,梦境中自己这么爽快地答应,恰恰是因为事实上无法答应得这么轻快。

窗外,一只夜鸟在咕咕地鸣叫。

海萍想,回来?回来怎么办?进得了哪所中学呢?又得去哪儿托人找门路呢?还跟得上这里课程的进度吗?还对付得了漫天考试和排名吗?还PK得了这里训练得像考试运动员一样的小孩吗?难道晃悠在家里……

吊灯在黑暗中闪着幽幽的光泽,天花板仿佛低垂到眼前。海萍轻声说:宝贝,再坚持一下,妈妈知道。

秋天的风正掠过北美西海岸透彻的蓝天。

秋阳照耀着奈特利高中门前的大片草地。方朵儿从课间休息区敞开的玻璃窗前,闻到空气里有树林、海洋的气息。

这是中午时间,穿窗而入的阳光为休息区蒙上了一层明媚的暖色,映着满屋神情各异的孩子脸,金发、黑发、白肤、黄肤、黑肤,他们在说话、吃东西、拥抱、亲吻……喧哗声浪,汹涌着闹哄哄的青春气息。

方朵儿正坐在临窗一角,直披黑发,大眼睛,小脸蛋,灰色套头衫,有些瘦。

与妈妈海萍在大洋彼岸梦境里的情形有些不一样,现在的她还没有想着回来。

如果说这一刻她确实想起了家,那是因为面前这份悲哀的午餐,以及与饥饿感一起滚滚而来的郁闷。

这是一块冷硬的比萨。

在此刻满屋的明媚光线下,它像极了一块锈铁。

比萨上抹洒的蕃茄酱已经干冷,如果把它拿去物理教室的微波炉里热一下,可能会更干硬,更像锈铁。

但即便如此,它也来之不易。

这是她昨晚好不容易从住妈莫莉家的晚餐桌上留下来的。

这真是一个奇葩之家,至少在朵儿现在看来,自己还没彻底抓狂已属神经大条。

其实,对于朵儿而言,昨天那顿早餐没有自己的煎鸡蛋,还真是小事一桩,更让她不舒服的是,比如:住妈莫莉知道每天早上往自家三小娃书包里塞点什么吃的东西,让他们在幼儿园、小学当午餐,但却好像记不住寄宿在自家的这个中国女生也需要吃午餐。

其实,从朵儿一年前由当地教育机构“留学生事务处”安排住进这家HOMESTAY的第一周起,她就不指望这家人会为她准备带去学校的午餐了,但在蛮长的一段时间里,她是多么希望这家人能从前一天的晚餐中留下一份给她当第二天的午餐,但没想到,连这也做不到。事实上,不少寄宿在清贫家庭中的同学就是这样带午餐的,这是最基本的配置,但朵儿所住的这一家却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那是因为每天不管住妈莫莉做了多少量的晚餐,一旦上桌,这家人总如席卷残云,吃个底朝天,他们好似永远不明白可以给这个外国女生留一点作为她明天的午餐,也好像忘记了根据寄宿协议,这个中国学生带去学校的午餐需由他家提供,她的住宿费里已包含了此项支出。

对于这一家的晚餐,朵儿有如下观察:

一、住妈在COSTCO超市做收银员,每天下班后,得先去三个地点接三小娃,然后赶回来做饭,时间比较赶,所以大都用超市出售的半成品比萨饼坯烤一下,或者心急火燎地煮一锅意面,洒点蕃茄酱,就算主食了。这比萨饼或意面上桌,分成每人一块或一盘,就无所剩余了。

二、这家三个闹腾小娃食量较大,无论什么东西上桌,呼拉一下就没了,当然,如果朵儿不需要带饭,她也会承认这是三熊娃的亮点,不挑食,什么都吃,住妈的比萨或意面永远是一个口味——蕃茄酱味,但三小娃从不抱怨。

所以,昨晚如果不是住爸巴德出差回来,意外地带回了一大份牛肉馅饼,莫莉做的比萨是留不下现在摆在朵儿面前的这一小块的。

这毫无疑问。

昨晚,朵儿见桌上多出了一份比萨,就飞快地把它盛进了自己的餐盘,才留作了今天的午餐。

它来之不易,虽然像一块锈铁。

此刻朵儿瞅着它,心想,今天它帮自己省了4美元。

是啊,否则朵儿就得像平时中午那样,去学校订餐部买那里的汉堡、三明治、寿司,每份4美元至6美元。

这样的计算,朵儿已娴熟于心了:由于莫莉家不提供午餐,自己每天就要多花四五美元,一个月就近百美元,换成人民币不少了。朵儿知道妈妈海萍会心疼的,因为住宿费里本已算进了午餐。

我们可是工薪家庭呢。朵儿的纠结也在这里。

其实这个年纪的中学生与大人的心思是一样的,她想着的事,总想有个结果,尤其去年刚来这家HOMESTAY的时候,朵儿曾几次向住妈莫莉提过带午餐这事,她相信莫莉是听懂了,因为莫莉答应晚餐多做点,但是,莫莉到底多做了多少朵儿可没感觉出来,因为每天的晚餐依旧被一扫而空。所以朵儿也就不想说了,不好意思再说了,但心里因为这事没结果,她无法不在乎。

朵儿想,还有什么好说呢?是因为你太忙,顾不上,还是太省,还是无心,还是有意,还是看不起我是中国小孩?可能都有,也可能你会说全都没有。但不管你怎么说,我心里有数,又不是只有这一桩事,所以我不想说了,说了也没什么用,但别以为我不知道,正因为我知道,所以我不想跟你多说什么。

所以朵儿在这个家里言语渐少,尤其与住妈莫莉之间。

她最知道为什么我不想说话。朵儿心想,她还装作不明白跟我妈告状,好不好笑啊,幸亏我妈英语不好。

昨晚妈妈海萍与朵儿通视频时,说了莫莉来过电话。海萍这人有些主观,她问朵儿,你是怕英文说得不好,所以不太敢跟他们说话吧,朵儿,胆子要大,他们不会笑你的,要多跟住妈一家聊聊天,这对提高你的英语口语有帮助。

朵儿嘴上回答“嗯,是的”,而心里想,我现在明白了,一个人高不高兴说话,其实跟口语好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她怕妈妈担心,连声答应,好的,我知道了。

“嗨,玛丽。”

一个穿连帽套头衫的男孩,从休息区那头向朵儿走过来,可爱地伸着一只手臂,来了个轻巧抛物手势,向朵儿晃了一下手里的东西。

朵儿笑笑,说,洛克,老奶奶又做好吃的了?

这个被叫作洛克的中国男生,大眼睛,面容灵气,长得蛮好看,挺像TFboys的王俊凯。

洛克说,那当然。

他手里的东西是一只红蓝双色饭盒,里面装着两块苹果派,精致、丰腴,溢着棕色糖酱,上面铺的烤苹果片像层层花边,还点缀了樱桃和草莓切片,有珠光宝气的质感。

朵儿知道他又来显宝了,他在得意他的HOME-STAY呢,另外,这也是他为了让她尝一下,因为他知道她家不提供午餐。

他就是这样好人。所以朵儿很配合他的心情,发自内心地叫了一声:“哇噢”。

人与人的运气是不能比的,每次在这个休息区遇到好心肠的洛克,朵儿都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比如,与自己的“奇葩之家”相比,这位洛克撞上的住妈竟然是一位厨师!而且还是退休的厨师老奶奶!有的是时间和爱心。

这就使得他带来的午餐,哪怕是最简单的寿司,都漂亮到让奈特利一众中国小孩羡慕得快要昏过去。

洛克真是太好运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可爱,到哪儿都招人喜欢,住妈喜欢他。

此刻朵儿对着苹果派,吐了吐舌头,像只小猴般伸出手掌笑道,吃点。

洛克在她身边坐下,把饭盒递给她。朵儿从苹果派上掰了一小块往嘴里放。洛克说,拿一块去好了,我吃一块够了。

沁人心脾的甜美让朵儿瞪大眼睛,她对洛克惊呼道,哇,超级美味!

在奈特利高中,朵儿与洛克比较熟悉,上科学、数学、COOKING、微积分、计算机课程时常碰在一起,两人的强项都是理科,比较聊得来。但朵儿知道自己与这男孩还是有本质的差距的,这差距就是脑袋本身,怎么说呢,他应该是科学家的那种脑袋吧。

这小帅哥永远这么乐呵呵和好心,在这所学校里很有人缘。朵儿在一堆中国同学里比较喜欢他,知道他比自己早一年来奈特利,是从广东的一所国际高中过来的。

但她觉得他的口音像北方人,长得也不像广东人。

现在,朵儿咬着苹果派,心里在说“洛克,你真好运”,而嘴上就问了这个疑问:洛克,我听过你跟同学讲广东话,但你又有北方人的口音,你是哪里人呢?

她以前从没问过洛克的老家在哪儿,包括他的中文名是什么。这个学校的中国学生很少想起来问彼此的中文名,有点怪吧,人到国外就是这样的。

洛克怔了一下,用有点搞笑的,又有点自诩的口吻说,我嘛,是蛮有来历的,真的,这里面还有个丹尼尔老师。

洛克一边拿起饭盒里另一块苹果派准备吃了,一边准备给朵儿讲讲他的丹尼尔老师。

但今天他没有讲成。

因为这当儿七八个女生正从他们桌旁走过去,她们看到了朵儿和洛克坐在这里乐呵呵地聊天。其实朵儿刚才也注意到她们了,她们是从休息区右侧的“国际学生办公室”走出来的,都是中国小孩,走在前面的高个漂亮女生穿着黑色短风衣,戴着黑线帽,她叫蒂娜,朵儿知道她的中文名是杨冰。

现在杨冰冲着他们笑道:嗨,洛克。

杨冰的眉目在生动地跳跃,神情与照进这屋子里的阳光一样明朗,她走过来,潇洒地一伸手,拿过洛克手里的苹果派,掰了一半往自己嘴里放,把另一半还给洛克,并问他,星期天跟我们去看三文鱼回流吗?

星期天?洛克耸耸肩膀,说,蒂娜,星期天上午我要去社区做义工,教老爷爷老妈妈学英语。

他又扭头朝向朵儿,仿佛求证道:玛丽,这个星期天我们得去蒙德社区英语班帮忙,是不是?

朵儿点头。她也在那个英语班做义工,还是洛克介绍过去的呢。这里的高中需要“义工学分”,比朵儿早来一年的洛克知道去哪儿当义工,所以带朵儿一起在蒙德社区英语班辅助老师教学,班上学生大多是随子女移民过来的中国老人。

朵儿笑着,问杨冰,嗨,你们去哪儿看三文鱼呢?

杨冰好像没听见,她在与洛克商量:那么,下星期天你有没时间呢?

朵儿微笑着听他们说话,但其实,这个英文名叫蒂娜的中国女生杨冰最近这一阵让她有些发怵。

因为她感觉近来杨冰突然对她有些冷面了,而原本两人是挺要好的朋友。这个开朗的漂亮女生,其实是奈特利高中第一个跟朵儿说话的人。记得朵儿刚入学的那天早上,在教室门口,杨冰笑着对她说,嘿,我是杨冰,也叫蒂娜,你的发卡很可爱,现在中国都流行这个吗?

原本两个人一直蛮要好的,朵儿还去杨冰家玩过。杨冰5年级就来西雅图了,她不住HOMESTAY,她与另外三个妹妹住自己家,她爸在这儿买了房子。

朵儿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杨冰突然对自己转冷了。即使朵儿主动搭话,她也爱理不理,顶多“嗯哈”一声。这也太怪了。朵儿觉得不太舒服,还因为学校里不少中国女生听杨冰的——即使杨冰不是男生眼里的女神,也一定是女生中的老大。正因为这样,朵儿感觉那些女生也与自己有些疏远了,她们眼神闪闪烁烁的,好像自己怎么了。

难道就因为我成绩比她们好?也不会啊,国内女生们会在意这个,但在这里她们不会。

现在,杨冰和洛克说话,一直没接朵儿给她的笑脸。

杨冰看自己邀不动洛克去看三文鱼,就耸耸肩,说,好,那以后再找机会吧。然后,就带着那些要好的女生们一起走了。

洛克将半块苹果派塞进嘴里,笑道,我自己才吃了这么点。

朵儿说,谁让你这么好心,这下你可要饿着了。

洛克拿过朵儿面前的那块比萨饼,说,那我吃了哦。

他就把这块像锈铁一样的面饼一口一口地吃掉了。

在朵儿后来的回想中,她怀疑这一天后面发生的事,可能与分享“锈铁”、苹果派的那种易使人误解的气氛有关,她有点八卦地猜想:杨冰是不是对洛克有点那个?

这天下午3点钟,学校放学了,朵儿背着书包,沿着操场后面的马路往公交车站走,她准备去那儿乘车,回HOMESTAY莫莉家。

快走到车站的时候,几个女生“呼拉拉”地从她身后走上来,越过她,往前走,强劲的风势让她避闪了一下。

她们中当然有杨冰。

朵儿注意到,原先在她身后有说有笑的她们在掠过她之后,就没了声音,一个个一声不吭地往前走。其中那个穿蓝色冲锋衣的米娅还回头看了朵儿一眼。

朵儿到车站时,发现她们已经在那儿了。朵儿想跟米娅说话,刚开口问她有没看最近的《头脑特攻队》,杨冰就贴过来说,你说我什么?

朵儿一怔,她注意到杨冰发红的脸蛋上好似闪烁着无数小火苗。朵儿说,我没说什么呀。

杨冰说,你总在说我还装没说,当我是傻瓜啊。

朵儿心里的火气也在上来,瞅着她,说,我怎么你了?

杨冰伸手轻推了她一把,说,了不起什么呀,问个作业都不愿意讲。

杨冰这突然的举止和言语,让朵儿蒙了。杨冰又推了她一把,这次用力比较大,朵儿打了个趔趄。杨冰说,了不起呀,还有,别整天黏着洛克说我坏话。

朵儿心想,我哪有啊,原来你喜欢洛克呀。朵儿伸手反推回去,脱口而出,你喜欢洛克啊?我和他又没什么,你去喜欢好了。

朵儿眉目间的锐利,让杨冰心里的火苗往上腾。杨冰攥住朵儿的手背,把她撞到候车亭的玻璃板上。

在一旁等车的几位男生注意到俩女孩的争执,都“哎”地叫起来,把她俩拦开。

切。杨冰甩开手,瞥了朵儿一眼,带着同她一起的那几个女生穿过马路,往一百米开外的星巴克走。

朵儿脸庞通红,脑袋里“嗡嗡”响:怎么了?怎么回事?她犯什么疯了?

后来坐在36路车上,朵儿发现自己手背上有一块乌青,发闷的那种痛。

到沃尔玛站,朵儿下车,等换乘17路车。站台上没有别人,秋风吹荡,有些冷,面对车来车往的马路,她实在忍不住了,“呜呜”地哭起来。她手拎的方便袋落在地上,那只蓝色小饭盒掉了出来。她泣不成声。她发现自己在呢喃:“妈妈。”

三天后,临近中午时间,海萍正在李行长办公室里与领导谈话,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那头是一个低沉的女声:您好,是潘海萍女士吗?我姓董……

海萍低声说,我有事,在开会。心想,可能是骚扰电话。她揿掉了手机。因为李行长在跟她谈的事,与她关系重大。

这是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上海分行行长办公室,深棕色的宽阔办公桌,长排书架,阔叶绿植,墙上挂着书法作品“志在千里”……海萍是银行的普通职工,平时很少来领导这儿。

李行长戴着眼镜,有些胖,他告诉海萍这次竞聘她被选上了,分行想派她去金山支行做副行长。

竞聘上了,这似乎在海萍的意料中,又好像在意料外,但去金山工作,则完全在意料之外。

竞聘演讲是三天前举行的。这次上海分行拿出了较多的部门副职,让员工竞聘,比如个人金融业务部、公司金融业务部、银行卡业务部的副经理岗位,以及青浦支行、金山支行的副行长等职位。

报名参加之前,海萍是有犹豫的,因为没把握。这样的机会,如果是前几年,对海萍来说胜算会更大一些,她的年龄更有优势,但那时候朵儿正一路小学、中学、中考,接送、补习、陪跑,海萍的精力全围着朵儿转,哪还有别的心思啊。人这一生,无论哪个年龄段,都有它不可抗拒的逻辑安排,而机会可不是这样,一晃眼,几年过去,如今这里是一茬茬的年轻人,连90后都已经登场了,不少小娘子机灵,好强,学历也高,并且能说会道,所以这两年竞聘上来的不少是她们。

以海萍的性格,没那种主动性,低调惯了,当群众惯了,安安分分地做好自己的那点工作,上班来人,下班回家,也还凑合,当然偶尔也会对自己在单位的处境有些在意,比如,那几位近年提拔上来的小娘子,收入比她高很多。她知道那些岗位虽然考核要求高,但以她在这里做了这么多年的业务能力、经验、资历,不会比她们更应付不了,只是她不会向领导要,不主动,不声不响的,所以每次单位岗位调整,她都会被忽略过去。

但这一次不一样,一则岗位多,连那些业务能力比她弱太多的都在报名,二则岗位年薪对她的吸引力比以前大,因为最近这一年部门经理年薪又列高了一层级,当然,工作压力也有所增加。

海萍想,如果一年奖金多10万至20万,那么朵儿的生活费就有了,接下来,朵儿要开始读大学了,更需要钱。

这么一想,她心里就有些急切了,也更有些不平了,凭什么每次老实人都吃亏,又没少干活。

这是人到中年的压力。于是她就去报名了。

结果,竞聘那天,她的演讲很动人,因为给人实实在在、恰如其分的感觉,就像她这个人,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偶尔派给她做点什么事,别人就会感觉出她的靠谱来。其实私底下喜欢她的人也不少。

她在演讲中这么说,“以前没来参与过,这次为什么突然来竞聘了,是因为女儿去了国外,自己有些时间了。女人到这个年纪,才发现一个女人最好的、适合做事的时间实在没多少,围着小孩、围着家里转,不转也不行,留给自己的时间少,而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有了……”

底下的很多女同事听出了共鸣。于是都觉得她该上。是啊,她早该上了,她比那几位张扬的看着就舒服很多啊。

果然,今天领导约谈,说投票出来了,票数很高呀,想安排她去金山支行当副行长,因为那里需要她的经验和资历,再说,另外那几位竞聘上的女同事家里小孩还小。

海萍心里喜悦、犹豫、纠结交错:

去金山上班?这样的话,每天要转地铁、公交,花几个小时在路上折腾,累不说,家里也不可能顾上了,方园怎么想?

她有些心烦,但转念想:支行副行长,也是个机会,甚至从后面发展来说,必不可少。

所以,她对李行长说,很感谢领导,但还要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因为上班的地方比较远,可能会影响到家里人的生活安排,自己和老公两边的老人年纪都比较大,所以要征得他们同意。

李行长笑着点头,表示理解,说,好,你好好考虑,我等你的消息,这事也不急,要上任,也要到明年1月份了。

海萍从李行长办公室出来,走下楼梯,心里又有些不爽了:这次陈娜也上了,她的情况跟我一样,她小孩也在国外,为什么她可以不去金山而要我去?

这时,海萍的手机响了,接听,是一个女声:你好,是海萍女士吗?我姓董。

海萍想起刚才在李行长办公室里接过她的电话,现在对方去掉了自己的姓氏直接称呼“海萍女士”,像是在营造亲切感。

海萍问,哦,你好,什么事?

电话那头的女人说,真的不好意思,我是方朵儿一位同学的妈妈,有些事想跟你讲。

海萍一愣,一边说“哪个同学的妈妈”,一边将朵儿初中、小学不少同学的妈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那头说,哦,海萍女士,我在你单位对面,我现在可以过来吗?我想当面跟你聊聊。

对面?海萍有些奇怪。透过银行落地玻璃门,她往外面看了一眼,中午时分的马路上,车辆、行人不是很多。

是的,我在你对面的蓝江文化大厦下面,我马上过来。这个女声说。

她不仅知道海萍上班的地点,好像还掌握了银行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表,她是谁啊?

海萍问,你好,是哪位家长,有什么事吗?

海萍现在心里有事,不太有情绪跟她会面。

海萍想,可能是朵儿哪个初中同学的妈妈吧,那个班级有个家长最近得了肺癌,“初中家长微信群”里最近在商量捐款。这些小学、初中家长群,可没随各家孩子毕业而散伙,家长们至今还在群里交流信息,比如留学啦、选专业啦,有些谈得来的还经常聚会,个把还想结亲家呢。

海萍问,不能电话里说吗?我中午还有事。

海萍说的是实话,现在她急着想打个电话给方园,问他要不要去金山当这个副行长。

那头的女人有些直拗,说,只一点点时间,我过来了。

三分钟后,她出现在海萍面前时,海萍觉得很奇怪,不认识,没见过。

这是个与海萍年龄相仿的女人,在柔和地笑着,但气质的底子里是硬朗的,是属于那种穿套装、利落的女人。

事实上她确实穿着一袭烟灰色套装,项间系着一方蓝彩丝巾。

她伸手过来,握海萍的手,说,朵儿妈妈,不好意思,这件事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小孩不懂事,实在对不起,对不起啦。

她不停鞠躬的样子,使她像个日本女士。

海萍没明白她在说什么,看着她满脸惶恐和谦卑,傻眼了。

这女人说,我小孩因为一点小事,与你们家朵儿发生争执了,还推搡了,把朵儿弄痛了。

海萍听清楚了她的话,但一下子对接不上。朵儿不是在西雅图吗?

海萍问,推搡?你们小孩是谁呀?我女儿在西雅图哪。

这女人说,我女儿也在西雅图,在奈特利中学,她叫杨冰。

这下海萍明白了,但心里还像在做梦,这女人说朵儿跟同学在那边闹矛盾,什么时候的事?朵儿怎么没发微信跟我们说?

海萍问,怎么了?闹什么不愉快了?

因为双方孩子都是女生,哪怕这女人提到“推搡”这个词,海萍也没觉出厉害程度。

这女人嘴里还在忙不迭地道歉,看得出她替自家小孩觉得有多对不住。

她说,朵儿妈妈,就是大前天的事,伤可能没有,女生之间的拉扯,也不会有多大的力气,只是我们女儿个子比较大,可能有点蛮,把朵儿弄痛了,实在对不起。

她说得吞吐,海萍倒是踏实下来,一是女生拉拉扯扯,不可能是什么真的打架;二是这人倒是挺有修养的,有些小孩打了同学,家长还不认呢。

于是海萍放缓口气,反过来宽慰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怎么不知道呢?小孩嘛,还都是小孩,闹闹别扭,说不定过两天就好了。

哪想到这女人抬起头看着海萍,脸上满是小心翼翼。她说,是学校打电话过来反应这个情况的,学校是当回事的。

这让海萍一怔,问,为什么打架,学校没说吗?

女人叹了一口气,说,据说主要是跟问作业有关,还说好像跟个男生有关,我想不会是两个女孩都比较喜欢那个男同学吧,唉,怎么说呢,应该说是我们家的这个不对……

啊?海萍呆住了。这事一下子让她觉出不对劲了,是啊,要不这个妈会上门来吗?

什么情况?海萍心想,问作业,小器了不肯告诉同学?男生,别是交男朋友了?还打架,还被人打痛了?学校反映问题来了?什么情况?

海萍几乎想立马打开手机,赶紧找Wi-Fi,联线,追问朵儿。

那女人瞅着海萍变化了的脸色,连声说:“对不起!朵儿妈妈,是我们小孩不对,没教好,我看是我家那边帮管的人有问题,没管好……”

海萍问,是你们住的HOMESTAY?

她说,不是,我们小孩住自己家,你看看,其实我也跟你一样傻眼了,连学校都打电话、发邮件过来,说我这个女儿因为同学间的小纠纷而生事,我都傻了,我从来不作兴小孩这样的,我们小孩原来是很乖的,很好说话的那种,你看看,现在成这样了,你说说那边看管孩子的人有看好吗?还说看得很好呢,这样的人能看好吗!朵儿妈妈,实在对不起。

她嘴角轻撇了一下,接着说,不仅没看好,还以为不要紧,开什么国际玩笑,我知道北美地区对这种学校里的打闹事件是看得很严重的,这不,电话都打到我这儿来了,我也不知道后面会怎么处理,校方说还需调查,让我先对小孩进行心理教导。以我的感觉,如果严重的话,小孩可能会被学校警告,朵儿妈妈你知道吗,三次警告小孩就会被遣返……

这样啊!海萍失声说,那朵儿她们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学校不跟我联络?

女人说,朵儿没事,错的是我们,是我们杨冰先推搡她的。

现在海萍开始心疼女儿了,她还一下子想到了前些天在美国开庭的“加州中国小留学生欺凌同学案”,心里就乱了。她想,原来朵儿是被人欺侮了,真的没伤着吗?

而这女人,犹豫了一下,好似求情,对海萍说,如果那边接下来再来调查了解,朵儿妈妈,能不能让朵儿帮我们说说,说我们杨冰认错了,会改的,朵儿妈妈,否则我们杨冰会被送回来的,她前面已经有一次警告了。

现在海萍明白了,这个家长挺有修养是有原因的。是在私下商量,想淡化摆平这事,因为担心学校继续调查。

海萍嘴里嘟哝道,我得问下朵儿这事。而她心里则是不痛快的。她想,如果真的有事,家长这样商量,也是违反那边规则的,媒体不是说“加州中国小留学生欺凌同学案”中就有这样的情况吗?

海萍脸上的神情似乎让这女人看出了她此刻的想法,这女人突然就哭了,她站在银行大厅墙角的立柱旁,泪如泉涌,她呢喃,朵儿妈妈,要帮下我们的,我们错了。

她还说,那边看孩子的人有问题,这样的人能看孩子吗?

这个女人说她叫董胜男。

她没说她的职业,家在这座城市的哪里,只透露了她有一个女儿叫杨冰,也在遥远的奈特利中学。

等她从银行大门出去后,海萍赶紧来到银行三楼的小会议室,这里有Wi-Fi,而且没人。

海萍打开微信视频,“叮叮咚”,向朵儿发出连接呼叫,但朵儿那边没回应。

这个时间点,朵儿应该在HOMESTAY她的小房间里做作业,也可能小房间信号不好。

海萍想,也可能她手机在充电,或者在洗澡,所以没听见。

海萍心急如焚,联了半个小时,却一直没等来朵儿的回应。银行午间休息时间结束了,她只好下楼去上班。

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海萍在柜台里忙碌得无法停歇,而耳畔的“叮叮咚”仿佛一直在响,不安和疑惑时时浮上心来。

于是这个晚上,方园下班回到家,就面对了海萍摊在他面前的这份疑惑和焦虑。

方园的表情是一样的惊讶,啊,朵儿吃亏了?问作业,不肯讲给人家听?小女孩就这么小器?争风吃醋?还这么小的人哪,喜欢男生了?怎么可以啊?

夫妻俩在分析这事的过程中,心里越来越毛。纠纷?小心眼?男生?早恋了?推搡,这不就是抢男朋友吗?那边还真的是这样开放啊,女生要抢男朋友的?这是什么中学啊!

他们恨不得立刻赶过去问,朵儿,这是怎么了?受伤了没有?

他们恨不得立刻让学校警告那个先动手的女孩,你以为在国内啊,想欺负人就欺负!

这个时间点,西雅图那边已是半夜,朵儿应该睡着了,所以他们没视频连线朵儿。

海萍想起了中午时董胜男哭泣的脸,现在觉得她蛮精明的。

海萍对方园说,原谅?她女儿她没教好,危机公关倒是做得挺快的,她女儿被家里宠成了“霸王花”,万一朵儿心理受影响,要她负责。

方园的想法却与海萍不一样,他说,如果事情不是太重,那还是淡化好,否则变成了一个事件,众目睽睽的,也会影响小孩的心情,朵儿一个人在那边,还是太平一点好。

海萍说,那也不是你想淡化就淡化,你以为是在国内啊,由你们自己说了算?

她想到董胜男说她家在西雅图是有房子的。她说,那些有钱人还以为是在国内,什么事都可以摆平。

虽然海萍对“淡化”其实也理解,但对这一点蛮不爽。

夫妻俩越想越急,再计算那边的时间,是早晨5点,待会儿朵儿就醒了,然后匆匆起床,就要搭车去上学了……这样看来,一大早不该让她心乱,那么,就等她今天放学回家后,再与她谈。

夫妻俩盘算朵儿那边放学后适合长聊的时间,正好是上海的中午,而中午海萍方园都在单位里,那么,就请假赶回家来吧。

这么想妥之后,海萍给朵儿发了条微信:今天放学后,妈妈爸爸要跟你视频通话。

办妥这些,海萍感觉好像还有什么事没做完,一下子又想不起来。等到洗脸刷牙时,才想起今天本来还有一桩事要跟方园商量,那就是自己可能会有一顶“小乌纱帽”,但得去金山支行上班,去不去呢?

她问方园。

方园也是单位里的群众,他有些高兴老婆升职了,但是如果每天在市区与金山之间赶来赶去,那也是辛苦的。

他拿不定主意,就说,要不再想想,到底去那儿有什么实惠?

是的,今晚心里好像已没空间想这事了。与大洋彼岸女儿的麻烦相比,其他好像都不那么紧急了。

一只海鸥从窗前掠过去,在暮色中像一片轻捷的纸片,窗外的树木在迅速暗下来的光线中成了剪影。

朵儿坐在自己房间的窗前做作业,小书桌上亮着一盏台灯。

朵儿的小房间位于莫莉家二楼的最外侧,靠近扶梯。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一张椅,许多衣服垒在床边,因为衣柜太小了,放不下。

朵儿做了一会儿作业,想到今晚爸妈要跟自己通视频,就站起身,准备先去浴室洗澡。

昨天晚上妈妈视频呼叫她时,她在洗澡,没听见。今天早上看见了妈妈发来的微信。朵儿不知道爸妈找她有什么事,因为平时约定的通话时间都是星期六晚上,上海那边正好是星期天中午。

朵儿拿起换洗衣服,走出房间,顺着幽暗短窄的过道,往扶梯方向走。浴室在楼下。

朵儿听见三小娃在餐厅那头吵闹。这三小娃让她心烦。当然刚来的时候也喜欢过他们,外国小孩,金发,蓝眼睛,像洋娃娃一样,多好看啊,但一天天下来他们就让她心烦透了。

因为他们老是来捣乱,比如在她做作业的时候,溜进她的房间,从后面“啪”地推她一下,然后跑掉,希望她去追他们,或者来抢她绘着图的纸,嚷着自己也要画。

其实中学生朵儿自己也还是小孩,她不会且没时间、精力哄小娃,所以心里就恼。而三熊娃却好像从惹她恼火这事中觉出了乐趣,还因此玩HIGH。他们这是在作弄人呢,还是因为没人陪玩所以喜欢她?

朵儿的恼火还在于,住妈莫莉、住爸巴德压根儿不管这些小孩围着她吵,好像压根儿不在意自家接收的这女生读书需要安静。

刚才朵儿做作业时,查理就“啪嗒啪嗒”跑到她的房间来,要爬到她的床上去玩,而杰克趁机进来翻她的书包,想找那只“天屎”钥匙扣,结果两熊娃被她拎起来,关出了门外。朵儿希望等会儿与爸妈通话时,熊娃们可别吵着要进她的小房间来。

朵儿走到扶梯口,在小孩的嬉闹声中,听见住爸住妈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争吵。

在这个家里,住爸巴德先生多数时间里像个影子,他是附近一家货运公司的司机,经常出车去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不出车的晚上,他不是沉默寡言地待在沙发上盯着电视体育频道,就是在看手机,三小娃似乎也知道老爸是个闷人,所以很少缠他。只有当住妈莫莉与他争吵的时候,他突然而发的暴躁之声像雷鸣一样在屋子里滚动,你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感。

每逢这时朵儿总是感到心悸和难堪,不知自己这个寄居者,是装作没听见呢,还是去劝一声?装作没听见是不可能的,在这么个房子里怎么可能没听见这般风暴袭过呢。但去劝的话,她这个中学生可不知该如何劝起,因为这两口子争执的,除了小孩,还有花钱、家务,以及挣钱少。

住爸巴德其实是一个很英俊的男人,但他心不在焉又略有心事的沉默样子,会让身边的人着急。住妈莫莉是个上班忙碌、下班持家、快累趴下的女人,她对他可能有些心急吧,比如有一天朵儿听见她在骂他:我们总不能永远租房过日子吧!你爱我吗,爱我吗?

他们这HOUSE是租来的,为了减掉点房租,所以他们也做HOMESTAY接收外国学生。有时候在住妈住爸的争吵声中,朵儿会忍不住同情住妈莫莉一点,虽然自己不喜欢她,但同情还是有一点儿的,因为看着她那样忙乱。朵儿想,莫莉起早摸黑的,最初嫁给他是看他长得好看吧?

此刻,朵儿拎着装有换洗衣服的塑料袋,走到了一层。

现在她听见在这吵闹声中,还有一阵阵摇滚乐从一层顶头那间小房间里传来。朵儿知道那里住着一个来自巴西、头上扎着许多漂亮小辫的女生,名叫布兰妮。

布兰妮与朵儿年纪相仿,不同的是,她来这里的高中作两个月的短期访学。在朵儿看来,这其实是来西雅图玩。确实,布兰妮平时总是在外面玩,或者带同学来这里。他们在这里聚会的时候,音乐声大到让朵儿明白了巴西人为什么爱跳舞。因为那种音乐让人血在烧。当然,他们聚得多了,也吵到了朵儿写作业。

今天朵儿走到浴室旁时,住妈莫莉突然从楼上下来了。

她是不想跟老公吵了,于是甩手而下,脸上还带着怒气。她看见了正准备洗澡的朵儿,就没头没脑地说,嗨,玛丽,从今天起,洗澡不能超过10分钟。

在幽暗的过道里,朵儿看着莫莉红通通的脸,呆住了。

莫莉说,你每次洗澡花太多时间了。

对于朵儿的洗澡时长,莫莉有意见,这是朵儿知道的,因为小女孩妮可告诉过她,妈妈说你洗澡时间太长了,妈妈在给我洗澡的时候这么说。

现在莫莉亲口说这事了。

朵儿有些发蒙,她注意到莫莉的脸上还带着刚才与老公吵架的余怒,所以显得很严厉。

朵儿没吱声,但向莫莉摊了摊双手。

莫莉以为这女生没听懂,就伸出手指,做了一个数字10的手势,说,10分钟,够了。

朵儿看见三个小孩子这时像三只小猴,正从扶梯上方探着脑袋看她们。他们中的妮可,学妈妈莫莉样,老三老四地向她伸出手指,做了一个10分钟的手势。

朵儿说,啊,10分钟?不够洗头发。

莫莉说,我都够了,你怎么不够?

朵儿心想,这奇葩这么省。于是说,我平时洗澡也没花太多时间呀。

莫莉皱眉,摇头说,太长了,有时都超过半个小时了。

突然,朵儿感觉手里的衣袋被人一拉,抢走了,是杰克。杰克像个小疯子“咯咯”地笑着,往楼梯上跑。朵儿伸手去拉他衣服,心里恼火,没觉得这有什么好玩的,一点都不好玩。

杰克已跑到了扶梯的上端,像只机灵小猴,“刷”地攀在上面了。三小娃在“咯咯”地笑。

莫莉向杰克摇手,说,拿下来,杰克。

杰克没理妈妈。

有什么好玩的,别以为这是在你们家,就可以这样作弄外人。朵儿心想,她扭头不理这熊娃,继续对莫莉说,10分钟洗头发不够的。她抚了一下自己的长发。

莫莉看着她,摇头,坚决地说,够了。

小心眼。朵儿用中文嘀咕了一声。

朵儿对莫莉说,最少得15分钟。

莫莉摇头,指了一下扶梯上的小孩,说,每天晚上你洗澡花那么长时间,然后上楼走动,吵到查理睡觉了。

朵儿眼圈都红了。那三小娃在扶梯上摇晃她衣袋的声音,让她委屈到想哭,她想,你家既然这么嫌弃外面人,那你们向教育机构申请做HOMESTAY干吗?

朵儿有些倔了,说, 15分钟。

莫莉看着她,眼睛转了一下,好像想到了一个折中办法,她指着一楼右侧的一间空屋,说,要不这样吧,你搬下来住,多洗10分钟,这样也吵不到查理了。

她在谈条件。

朵儿瞥了一眼那间房,它比楼上自己的小屋要大一点。朵儿心想,搬就搬,搬下来没准还清静点,省得三熊娃老是窜进来,省得老是听你们吵架,虽然一楼光线比较暗。

于是朵儿点头,说,好的。

莫莉说,那么多洗10分钟吧,还有,要记住,每次洗好澡后,要打扫好,擦干浴室地面。

朵儿感觉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了。她听见莫莉在对扶梯上的杰克吼:“把玛丽的衣服还给她,听见了吗?”

她听见莫莉不耐烦地冲上去,把衣袋从杰克手里夺过来,杰克哭了。

这个晚上朵儿洗澡的时候,一直在哭。

泪水与水流在一起流淌,她在水声中大声说,我要换HOMESTAY。

后来,她听见门外有人小声地打门。她侧耳听,是妮可。这个小大人,她是提醒自己时间到了吧。这小女孩,人小心细,感觉比她妈还操心这个家哪。也可能穷人的女儿早当家吧。这小人儿在朵儿面前,有奇怪的主人优越感,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比如,妮可在餐桌上说冰箱里的草莓酸奶是她的。朵儿知道她这么说是因为刚才她看见自己拿了草莓酸奶。再比如朵儿喜欢吃牛油果,从厨房拿过几次用来配饼干,妮可就说自己也喜欢,所以也是她的。最让朵儿火大的是,这小人儿还老模仿她的口音,以示她英语有口音。

朵儿没理门外的声音。对着门,吐了一口唾沫。

后来朵儿蹲在浴室里一边擦地,一边想,你们也没多爱干净,这个家有这么干净吗?

是的,这个家一点都不干净,这个家就像一个刚打完仗的战场,凌乱、蒙灰,杂物随地堆放,确实像战场,而且是无心再战的战场。

朵儿心想,莫莉,你去看看你们家的冰箱吧,你怎么不打扫好,擦干净?

那冰箱是朵儿心里的惊惧。每次打开门去拿牛奶时,冰箱内侧隔板上的霉花,以及一些食物上的霉斑,让她害怕它们最后都被这屋子里的人吃下去了。

朵儿擦着地面,泪水滴下来。在这浴室里,她大声说,必须换,搬走,否则不读了。

到晚上8点钟的时候,妈妈海萍、爸爸方园的视频呼叫来了。

朵儿已经坐在了自己的小书桌前,收拾好哭泣过的面容,让自己笑着,让他们看不出来刚才受的委屈。

朵儿接通视频对话,就看见了爸妈的脸在晃动,那边是中午时间。

她还看见了家里熟悉的客厅、天花板上的吊灯,墙壁上的装饰画……它们仿佛散发着一缕缕暖热气流,穿屏而出,让她鼻子发酸,想依偎而去。

她对着他们笑,问,老妈老爸,你们没上班吗?

爸妈的脸庞挨在一起,凑成手机里满满的一框,他们在说,没啊,正在家里,朵儿你还好吗?

今天又不是星期天。朵儿有些奇怪。她告诉他们,我很好的。而她心想,他们有什么事呢?可能是要关照我选什么大学专业吧,这是他们最近盯着的事。

老妈海萍神情急切,她问,朵儿,你不是被同学打了吗?

朵儿一怔,没啊。

有没伤着?

什么?

不是有个叫杨冰的,与你闹矛盾了吗?

这你们也知道了?朵儿对他们晃晃头,说,还好啦,没多大的事,就推了我两下。

有没伤着?老爸问。

没哪。

真的没有?爸妈睁大着眼睛,脸上像笼着一团乌云。

手上有点乌青,现在都褪了。朵儿说。

给我们看下。

喏。朵儿向他们一晃手背。

手机屏里,爸妈脸上情绪激烈,他们在问,怎么是没多大的事,你那同学怎么可以这样!到底发生什么了?

朵儿想起那天车站里杨冰气急的脸色和那副跩样,心里有气在升起来,就是啊,“霸王花”,也不知这朵奇葩到底在想什么。

而她嘴里却告诉爸妈,因为一点小事,那人偏激了。

爸妈问:到底是什么事,那个杨冰这么蛮?学校都联系她妈妈了。

她妈妈?朵儿心想,难道是杨冰妈妈告诉他们的?怎么可能,她妈居然找到了我爸妈!

朵儿轻甩了一下头发,笑着宽慰他们道:真的没什么大事,就是推了我两下。

爸爸方园叫起来,朵儿别骗我们!人家家长是很郑重其事来道歉的,不会没什么事的,否则学校不会找她家长。

海萍和方园很知道这个女儿去了那边之后懂得报喜不报忧,这么个小孩就晓得这点了,想想都心疼,所以,现在必须盯着追问。

他们的头凑在手机屏里,眼睛直愣,像一对忧心忡忡的夜鸟。

于是朵儿说,哦,我初中老同学岳丽星期天从蒙特罗中学过来我这儿玩,我给她看了手背上的乌青,结果她在朋友圈发了微信,为我不平,她有同学转发了,结果就被传回我们学校了,所以学校就过问了,但现在好了,喏,现在乌青都没了。

朵儿又向他们晃了一下手背。

但,现在对于方园海萍来说,事儿可不能这么轻易就过去。他们异口同声地问,学校态度怎么样?那个女生到底为什么事跟你过不去?

朵儿只来得及回答第一个问题——“学校问过了,不知道会怎么批评她,可能还好吧,事情不大嘛”,就被妈妈海萍打断了。海萍单刀直入地问,到底是因为问作业呢,还是因为一个男生?是男生吗?

朵儿脸红了,摇头说,不知道她,反正我不是。

妈妈急匆匆的语气,好似穿过手机屏幕,涌到了朵儿面前。妈妈说,朵儿,我们是读书来的,朵儿,我们不能谈恋爱的。

朵儿连忙摆手,不耐烦地说,我又没有。

爸爸明显拉了妈妈一把,可能他感觉她太直接。他说,朵儿,我们小小年纪出来读这点书不容易,妈妈爸爸和你都吃了苦头,所以要一门心思在读书上,否则就不值得吃这场苦了。

朵儿懂他话里的意思,连忙回答说,我知道,但根本没有这事,你们太八卦了。

妈妈还在问,哪个男生啊?

朵儿真蒙了,嘟哝,那个男生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是杨冰可能有病。

她这么说,让妈妈又感觉到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了。妈妈说,你那边环境跟国内不一样,要识得人,特别是有些同学,那种富二代、没心思读书的,跟我们不一样,要离他们远一点。

爸爸“呵呵”笑起来,想放松一下绷紧的气氛。他说,对啊,朵儿,在那边爸妈可没办法给你把关了……

朵儿说,知道。而心想,OMG,还要来把关啊,好像我什么都不懂。

爸爸说,哪怕现在与谁谁谁很要好,也要识得人,防人之心要有的,我们家的小孩一直就只是读书,比较单纯,慢慢要留点心眼,有些小孩去那边是混混的,不要和他们搭伴。

朵儿知道他说得对,但心里有点烦了。他们不放心的样子,让她心烦。

妈妈说,那个男生也要离得远一些,人家要谈恋爱让他们去,这不是在中国,没老师管着这事,我们朵儿懂事,我们是来读书的,每年要花20万,我们不可以早恋的。

妈妈说这些的时候,朵儿眼前闪过洛克的脸。她想,天哪,他还不知道人家把他当作了早恋男主角吧,这是哪一出啊!无论是杨冰还是爸妈,都太可笑了。

朵儿说,我不是说没有嘛,妈妈,真的没跟什么男生闹绯闻,我单身!

妈妈感觉出了女儿的不好意思,就想到了另一个话题。她说,还有,对这件事,也别声张了,如果校方来了解,最好淡化,我们是女孩子,不喜欢事儿多。

朵儿懂,其实她也怕被人关注,好在这事除了校方过问,这两天也没多少同学议论了,尤其外国同学可能还不知道,除了那几位杨冰的死党这两天不太搭理她。

现在爸爸放轻了口吻,说,安安静静才能读书,朵儿,咱们再熬过大半年就可以上大学了,这阵子咱们的重心就是选择专业,申报大学。

提到专业,爸妈一下子就转向了这个话题。

他们问,朵儿,这两天想好读什么了吗?

想好了,心理学。朵儿回答。

心理学,为什么选这个?两张脸又挨到了一块儿,在手机屏里齐声问。

朵儿知道他们不认同。

但她不喜欢他们这样的话语方式,因为这使她感觉只要是她选的他们都认为不对,因为他们已想好了让她学什么。

朵儿就说,因为我想对照一下自己心里的病。

对面的爸妈好像瞬间愣翻。这让朵儿有些想笑。

爸爸开说,心理学这个专业太窄,就业面不广,再说,这个专业对语言沟通能力可能有要求,英语不是咱们的母语,以后在美国工作的话,语言表达和文化差异永远是我们华人的短板,所以啊,朵儿,学这个就不太有竞争优势。

妈妈笑了一下,说,怎么你们这些小孩都喜欢心理学?朵儿,你以前初中那个班的家长们最近都在群里纳闷,为什么自家小孩都想读心理学。也真是怪了,无论在国内读高中的,还是在外面留学的,都说要读心理学。

朵儿撇了撇嘴,说,那当然,因为他们也想对照自己心里是不是有病。

爸爸可没觉得朵儿这话有多好笑,他有些皱眉,他在回答妈妈的问题,他说,那只是这些小孩这个阶段似懂非懂的,对人的心理好奇罢了,其实做心理研究是很枯燥的,哪有这么好玩,学这个专业以后找工作也不容易,哪怕回来也不好找工作。

朵儿问,为什么?

呀,咱中国人可不太看重心理问题。爸爸笑了笑,说,心理上的事我们这边以前都不太当回事,即使当回事,咱中国人心里的事儿也太多啦,要看也看不过来啊。

朵儿没笑,她不太明白他在说啥。但她知道爸妈在强调选专业与找工作的关系,其实这也不是今天的新话题了,已经唠叨了好久了。

所以,朵儿知道他们接下来要引导的方向是——商科、计算机。

果然,他们开始说“商科和计算机”了。他们的逻辑一如既往:哪里都需要会计、计算机工程师,再小的公司也需要,所以好找工作,所以要读商科和计算机。

朵儿对他们嘟起嘴,表示反对。

其实朵儿也没多喜欢心理学,但她不喜欢当会计和计算机工程师则是肯定的。

她对爸妈嘟哝道,我不喜欢,我不喜欢算账,我学计算机也学不到最好,因为我比不了那些男生。还有,我又不想在这里找工作,我要回上海,去上海工作。

她这么说的时候,听见了熊娃查理在拧门把手,想要进来。她回头看了一眼,心想,有病啊,说我晚上洗澡吵到他睡觉,怎么不说他吵到我呢,吵到我通电话,吵到我做作业。

朵儿像个小孩,对正跌跌撞撞进来的4岁查理心烦意乱,由此她脑海里突然掠过刚才浴室的水流,自己的眼泪,悲催的午餐,吃到要吐了的蕃茄酱比萨意面,杨冰的冷脸,妮可模仿自己的口音,住妈住爸吵架的声音……她扭头又回望了一下身后已敞开的房门,心里憋闷。这里有什么好的?她感觉眼前无边的茫然在升起,好像漫长的无助在这间屋子里弥漫,而屏幕里的他们却看不见,他们哪看得见啊。

于是她对他们嘟哝道:这里有什么好的!我不想在这边找工作,我要回上海!

爸妈脸上掠过古怪的表情,他们吱唔着,好像不知该说什么。

稍停了几秒钟,爸爸说,朵儿,要不你问下你米娜表姐,她在斯坦福大学已经读了好几年了,会比较清楚像你这样的读什么专业好?

妈妈显然觉得这主意不错,也跟着说,你也可以问下方芳姑妈呀,她在外面待了这么多年,最知道了。

朵儿感觉这屋子里有些闷热,她瞥见查理笑眯眯地伸手去拉床上的小猪抱枕,她从敞开的房门听见住妈住爸又开吵了,她想到明天还要搬到楼下去住……她心里无限低沉,就转开了选专业的话题,问妈妈:妈妈,我圣诞节能回来吗?

海萍有些意外,说,再熬大半年就是暑假了,那时你已经被大学录取了,你暑假回来我们去旅游。

朵儿嘟哝,好几个同学圣诞节都回去的。

海萍没来得及想为啥懂事的女儿今天说着说着突然提圣诞节想回来。

她劝女儿,圣诞假时间太短了,来回机票要1万块钱呢,不划算。

她心想,朵儿不是不知道圣诞假期才两个星期,扣去路上来回四天,还不够倒时差呢,这小孩以前可不这么撒娇。

海萍没答应,还有一点理由她没说出来,那就是担心女儿这么个中学生在路上倒腾不安全,自己心里不踏实。

所以,她没答应。

后来,在海萍的回想中,这是女儿去美国后第一次突兀地说要“回来”。

它与梦中出现的具体情境虽不太一样,但“回来”,这字眼和情绪,是一样的。

方园QQ连线在美国的妹妹方芳。可她不在家。

他就给方芳发了条微信:

“朵儿读啥专业好,你再给点建议,还有,你让米娜给朵儿吹吹风。”

三年前因为朵儿留学的事,方园方芳兄妹俩曾有过分歧和不开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隔着万水千山,这份彼此的不快渐渐转化成各自心里的忐忑,之后,慢慢地淡去了。

当然,如今方园偶尔也在心里对妹妹这样说:怎么样,方芳你现在看到了吧,在国内像我家这样的中等生,如果不早点对接海外高中,怎么可能去申请世界名校呢?所以啊,一家人同心协力吃点苦,是必须的,不付出什么都得不到,那些送小孩出去的人家都是会算的,算来算去还是决定“小别离”,让小孩出去读,那是没办法,也是办法。

他相信妹妹方芳现在对这一点已有所明白。

所以最近这一年,他与妹妹时有联络,比如咨询申报学校和专业的事。

现在妹妹方芳呢,在这个问题上也很热心。她的建议非常明确:最好读商科和计算机,因为好找工作呀,如果想在北美留下来,就尽量别选那种虚飘飘的专业,哪怕它听起来有趣;也别选那种对语言交流、文化心理特别有要求的行业……所以,最稳妥的是财会和计算机,技术活嘛,即使不善言语。

妹妹的这些观点方园已心领神会。他今天联系妹妹,最主要的还是想托她关照米娜向朵儿吹风,因为他知道自家小孩主意是蛮大的,这个年纪也比较逆反,哪会喜欢结结实实的东西啊,喜欢的是 “远方和诗”,大人说多了反而会抵触,相反,他们会更听同龄人的话,小孩是看样的。

方园知道外甥女米娜读的就是商科。

方芳在去斯坦福大学的路上,看到了哥哥发过来的这条微信。

从湾区自己家开车前往女儿米娜入读的这所学校,并不是太远,一个小时不到的路程。

方芳在马路上等红灯的时候,看了一眼手机,就看到了哥哥的托付。哥哥的焦虑在这一刻让她生出比较强烈的感慨:是啊,都是为了将来能在这里工作。

方芳由此眼前掠过了自己这20年来与老公季平原、女儿米娜在这异乡打拼融入的情景:读书、找工作、安家、育儿,然后终于落下脚来……这一番艰辛,就像此刻这条自己正飞奔而过的马路,切实,具象,每一米都掠不过去。

她眼前还掠过哥哥方园、嫂子海萍、侄女朵儿的脸。一代代人接踵上场,从彼岸到此岸,从此岸到彼岸,各怀无法言语的心思,仿佛循环不息。

此刻在这条阳光照耀的马路上,方芳有些伤感,何况她今天心里本来就有烦事儿。

因为,此刻她要去大学劝阻女儿米娜回国。

现在可以看见校园外围那些葱郁的树了,方芳又瞥了一眼放在副驾驶座上的手机,心里闪过哥哥方园微信里的字句,她想,这条微信不就是劝女儿的最好依据吗?

她想,你看人家这么不容易都要来美国读书,而你已经在这里了还要回去,你说好不好笑?

方芳眼下的心烦意乱,是因为一周前女儿米娜的决定所致。

米娜告诉她,自己要去上海一所大学做5个月的交流生。

米娜说,有学分的,在巴黎、上海两所大学之间,我选择了上海。

这令方芳脱口而出,这哪能行,上海最近雾霾这么大!

于是,在随后的这些天里,方芳的忠告像一波波浪潮向米娜袭来,这让米娜怀疑妈妈是不是这些年其实一直生活在国内,要不然她从哪里搞来这么多个担心的理由:怕空气,怕牛奶,怕食物,怕穿马路,怕……天哪,要知道,自己小时候就是寄养在上海外婆家的,从1岁到6岁,还读了上海的幼儿园,那时候还是小baby不也过来了吗,不是好好的吗?

米娜可听不进妈妈的理由,因为米娜也有自己的理由。

于是她干脆不理会妈妈在电话里的大呼小叫了,她说,我要去,我是大学生了,你看看人家老外爸妈,谁像你管得这么多?!

方芳坐在学校的草坪旁,等女儿从图书馆过来。

秋天上午的阳光落在草地和树木上,是明媚的一片光影。方芳略暗的脸容,不加修饰的发型,与她穿的蓝黄色冲锋衣,构成一个忙惯了生计、不拘小节、已融入美国随意着装风格的中年主妇形象。

方芳举起手机,照了照自己的脸,心想,晓得早上出来的时候化一下妆,女儿会在意老妈来学校的形象,可惜出来急了,没顾上。

猜你喜欢
莫莉洛克小孩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菲菲生气了
傻瓜,你不觉得我也很爱你吗
云小孩(上)
懒小孩
鱼头和鱼尾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