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典型性别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考察

2016-10-25 02:13白笑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雌性雄性词典

白笑

(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汉语里典型性别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考察

白笑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文章首先通过对性别词在方言里的情况考察,把性别词区分为三类:典型性别词、一般性别词和边缘性别词,并依据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归纳出上述三类性别词的成员。然后对这些典型性别词进行历时考察。结果是无论在共时平面上还是历时平面上,典型性别词中都存在着不对称现象,文章对历时平面上的不对称现象做出了解释。

汉语语法;方言;性别词;不对称

一、典型性别词的共时分布调查

范畴是一个认知概念。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建一个范畴,其内部成员的地位是不对称的,实质是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1]。对于汉语这样缺乏形态的语言来说,分布标准和频率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

分布标准指在句法中无标记项可出现的句法环境比有标记项的多,至少是一样多;频率标准指无标记项的使用频率比有标记项的高,至少一样高。

我们对性别词(即能够区分性别属性的词)与动物名词(牛、羊、鸡、鸭、马、驴、狗、猫、猪)的搭配情况进行共时考察。为了使各方言区都能有所覆盖,根据已经出版的方言词典和专著,并结合考虑次方言区的划分和地理位置的分布,我们在南方各方言区分别选取2-3个方言点;在北方方言区选取了11个方言点,共计25个方言点①各表格中空缺的内容是暂未调查到的或当地本就没有的说法。。

(一)粤方言

表1 粤方言性别词使用情况

考察到的粤方言中指称雌性只有1个词“乸”,是粤语区特有的性别词。指称雄性有2个词:“公”和“牯”。“公”普遍适用,“牯”只在东莞话中搭配牛羊,有时特指小公牛或小公羊。所以,“公”的使用频率和分布范围大于“牯”。

(二)闽方言

表2 闽方言性别词使用情况

考察到的闽方言中指称雌性有1个词:“母”;指称雄性有6个词:“公、角、牯、雄、犅、翁”。“公”在泉州话中搭配狗、猫和猪,在福州话中搭配牛;“角”在福州话和泉州话中都可以搭配家禽,在福州话中还可以与狗、猫和猪搭配;“牯”在潮州话中搭配鸡鸭以外的动物;“雄”在福州话中可以搭配鸭、马、狗和猫,在潮州话中搭配鸭;“犅”是福州话和泉州话特有的,用来搭配牛;“翁”只在潮州话中搭配鸡。所以,综合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公、角、牯、雄”相当,且高于“犅、翁”。

(三)客家方言

表3 客家方言性别词使用情况

考察到的客家方言中指称雌性只有1个词“嫲”,是客家方言中特有的性别词。指称雄性有2个词:“公”和“牯”。“公”在两个方言点都只搭配鸡鸭,在梅县话中还可以搭配猫;“牯”在两个方言点都可以搭配鸡鸭以外的动物。所以,“牯”的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高于“公”。

(四)赣方言

表4 赣方言性别词使用情况

考察到的赣方言中指称雌性只有1个词“婆”。指称雄性有2个词:“公”和“牯”。“公”在两个方言点中都搭配鸡鸭,在新余话中还搭配狗,“牯”在两个方言点中都搭配牛和猪,在南昌话中还搭配狗。所以,“公”和“牯”的使用频率和分布范围相当。

(五)湘方言

表5 湘方言性别词使用情况

考察到的湘方言中指称雌性只有1个“婆”。指称雄性有2个词:“公”和“牯”。“公”在两个方言点可以搭配牛羊以外的其他动物;“牯”在两个方言点搭配牛羊,在衡阳话中还可以与猫搭配。所以,在使用频率和分布范围上,“公”大于“牯”。

(六)吴方言

表6 吴方言性别词使用情况

考察到的吴方言中指称雌性有3个词:“雌、娘、母”。“雌”在三个方言点普遍占优,“娘”在义乌话、宁波话中都可以搭配牛、鸡、猪,在义乌话中还可以与猫搭配;“母”只在上海话中使用。从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来看,“雌”大于“娘”,“娘”大于“母”。

指称雄性有3个词:“雄、公、郎”。“雄”普遍使用,“公”在上海话中搭配牛和鸡,在义乌话中搭配猪;“郎”只在上海话中搭配猪。从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来看,“雄”绝对高于“公”和“郎”;“雄-雌/娘”在吴语区表现得非常突出,这一现象在其他方言区中都是没有的。

(七)北方方言

表7 北方方言性别词使用情况

考察到的北方方言区中指称雌性有7个词:“母、草、骒、女、水、牸、乳”。指称雄性有10个词:“公、儿、牙、叫、骚、犍、牯、郎、男、牤”。“公、母”的使用频率和搭配范围最为广泛。“儿、骒”相对用来搭配马,“儿”在太原话中还搭配猫。“叫、草”相对用来搭配驴,“草”在兰州话和南京话中也搭配狗;“牙、母”相对搭配狗和猪。可以认为这三组性别词中的“儿、草、牙、骒、叫”搭配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差不大。

“犍、牯”只搭配牛,“郎、男、女”只搭配猫,这5个词分布的方言点至少为2个。“牤、牸、乳、水、骚”仅在某一方言点搭配一种动物,所以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最低。

(八)小结

分析上述各方言性别词的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以及成对出现和常用字使用情况,其中,“公-母”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雄-雌”。同时,又因为这两组词的中心义素能区分“性别”属性,往往成对出现,且分布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我们称它们为“典型性别词”。

诸如骚、叫、乳等性别词往往利用转指来指称性别,如“叫”指称雄性,是因为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只有雄性会鸣叫,或者雄性发出的鸣叫声往往高于雌性,所以用“叫”这一特征来转指雄性。它们的分布范围很小、使用频率很低,我们认为它们是性别词范畴中最不典型的成员——边缘性别词。

我们确定了性别词范畴两端的成员,那么剩下的就属于一般性别词了。在使用频率和分布范围上,南方方言区中的婆、娘、嫲、乸①粤方言中普遍使用的“乸”通常被释义为“雌性”,但我们考察了其本义,《广东通志·风俗志》:“广州谓父曰爸,亦曰爹;母曰妈,亦曰乸”。所以也应归入亲属称谓名词。[28]、郎、儿是称谓名,如“嫲”指祖母,虽然包含性别义素,但不是核心义素。牯、骒、草(騲)、牙②牙,即豭,本义为公猪,后用来指称雄性动物。[29](豭)等来自古代汉语的动物专名,它们中包含牲畜名和性别,如“骒”本义指母马,性别义素也并非是核心义素。在双音节化的影响下,现代汉语会给这类词后加上一个类名。一般性别词相较边缘性别词,它们至少还含有一定的“性别特征”义。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分类:

表8 性别词类别及各类别成员

二、典型性别词的历时考察

根据上文考察结果,汉语典型性别词只有三对:“雌-雄”、“公-母”、“男-女”。不过因为“男-女”主要用于人的性别划分,因此,这里我们只考察“雌-雄”和“公-母”两对典型性别词。

(一)典型性别词在上古时期的使用情况②本文采用王云路、方一新的汉语史分期[30]。

我们借助北京大学语料库CCL,对上古时期的经典著作③调查所用的上古文献包括:《周易》《春秋》《诗经》《国语》《孟子》《左传》《论语》《公羊传》《吕氏春秋》《周礼》《大学》《楚辞》《礼记》《谷梁传》《战国策》《淮南子》等。中“雌-雄、公-母”的出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具体情况如下:

在上古文献中,“公”没有典型性别词用例;“母”仅有1处典型性别词用例:

(1)五母鸡,二母氦,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孟子》

“雄-雌”的性别词用法共计31例(合并了重复用例)。这组词有两种用法,一是作定语,直接修饰名词,所修饰的名词多为禽鸟类,如雉、鸡、鸠、鸱等,亦可以修饰其他动物,如虺(音huī,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狐等。如:

(2)雄雉于飞,泄泄其羽。——《诗经》

(3)南山崔崔,雄狐绥绥。——《诗经》

(4)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左传》

(5)雄虺九首,倐忽焉在,吞人以益其心些。——《楚辞》

尤其是,所修饰的名词的范围从动物扩展到无生命的事物:

(6)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楚辞》

(7)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淮南子》

例(6)中“雌蜺(霓)”指彩虹外环色彩暗淡的部分,与之相对的有“雄蜺(霓)”,指的是彩虹内环色彩鲜盛的部分。例7中“雌节”是古代道家的处世哲学,外示柔弱而待时应变之道。

二是“雄-雌”这组词经常以对举的形式出现,表示雄性和雌性,意为“雄的”“雌的”。如:

(8)谁知乌之雌雄。——《诗经》

(9)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墨子》

所以,在上古时期“雄-雌”作为典型性别词,其使用频率和分布范围远高于“公-母”。

(二)典型性别词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

我们考察中古文献④调查所用的中古文献包括:《齐民要术》《三国志》《世说新语》《百喻经》《山海经》《搜神记》《文心雕龙》等。,“公”的典型性别词用法只有1例:公蟹;“母”的典型性别词用法较上古增多,出现了4例,可以与猪、蟹等搭配:

(10)九月内,取母蟹,母蟹脐大圆,竟腹下;公蟹狭而长。——《齐民要术》

(11)母猪取短缘无柔毛者良。——《齐民要术》

同一时期“雄-雌”的典型性别词用法共计48例(合并了重复用例),仍处于强势,使用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可以修饰的名词以禽鸟类居多,如鸭、鹅、雀、鸳鸯、凤凰等,也可以修饰其他动物,如~狗。

(12)野鸭,雄者赤头,有距。——《齐民要术》

(13)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搜神记》

(14)可索西郭外独母家白雄狗,系着船前。——《搜神记》

这一时期,“雄-雌”开始修饰植物,没有繁殖或生育能力的植物称为“雄”,“雌”与之相反。如例(15)中“雄麻”。例(16)中“放勃”指雄花放出花粉,“去雄”即去除雄花。

(15)凡种麻,用白麻子。白麻子为雄麻。——《齐民要术》

(16)既放勃,拔去雄。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齐民要术》

这一时期,“雄-雌”仍可以修饰无生命的事物,如例(17)中“雌黄”与之相对的是“雄黄”,是两种常常共生的矿物,被称为“矿物鸳鸯”。此外还有“雄剑”“雌锁管”等。

(17)雌黄治书法:先於青硬石上,水磨雌黄令熟。——《齐民要术》

(18)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搜神记》

所以,在中古时期,典型性别词仍以“雄-雌”为主。“公-母”的典型性别词用法有所发展,但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仍然远低于“雄-雌”。

(三)典型性别词在近代的使用情况

我们考察近代文献①调查所用的近代文献包括:《梦溪笔谈》《朱子语类》《朴通事》《天工开物》《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曾国藩家书》《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等。,“公”的性别词用法有4例,直接修饰名词,名词只能是“鸡”;“母”的性别词用法有11例,搭配范围增加了羊、蝎子、大虫、狗、猪、蝗虫等。总的来说,“公-母”所修饰的都是动物(或昆虫)。

(19)邵武某人作省元,“五母鸡”用“亩”字,孝宗大怒,欲驳放了。——《朱子语录》

(20)我想昴日星是只公鸡,这老妈妈子必定是个母鸡。——《西游记》

(21)买二十个好肥羊,休买母的,都要羯的。——《朴通事》

(22)李透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水浒全传》

(23)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着骂道:“你这贱母狗,做甚么倒骂我!”——《水浒全传》

(24)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红楼梦》

同一时期,“雄-雌”的典型性别词用法共计48例(合并了重复用例),使用频率有所增高,搭配范围也有扩大。可修饰的动物(昆虫)名词增加了蛹、虎、孔雀、犀等:

(25)雌锁管便是牝,锁须便是牡。雄谓之牝牡,可见。——《朱子语类》

(26)凡蛹变蚕蛾,旬日破茧而出,雌雄均等。雌者伏而不动,雄者两翅飞扑,遇雌即交,交一日、半日方解。解脱之后,雄者中枯而死,雌者即时生卵。承藉卵生者,或纸或布,随方所用。——《天工开物》

(27)两个小虎,一个在窝内,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水浒全传》

(28)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乃雌雄两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开处,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西游记》

(29)他的名色也多:有兕犀,有雄犀,有牯犀,有斑犀,又有胡冒犀、堕罗犀、通天花文犀……——《西游记》

例(25)中称雌锁管为“牝”,锁须为“牡”。其实“牡-牝”也是近代汉语以前一组重要的性别词。“牡-牝”分别指称“雄-雌”,从修饰大型动物扩展至无生命的事物,通常把凸起的称为“牡”,凹进去或较平的称为“牝”。如例(30):

(30)邱陵为牡,溪谷为牝。——《淮南子》

锁管是凹进去的,故以“雌”修饰;锁须是凸出来的,则用“雄”修饰。因此亦可看作是性别词用法。

此外,还开始用来修饰人,如例(31)中“雌儿”是对青年妇女的轻薄称呼,相对应的有“雄儿”:

(31)好个大肥喏!”西门庆也笑道:“干娘,你且来。我问你,间壁这个雌儿,是谁的老小?”——《水浒全传》

可修饰的无生命名词范围也有扩大,如:

(32)轴上凿齿分配雌雄,其合缝处须直而圆,圆而缝合。——《天工开物》

(33)四将参谒。闻太师曰:“自来征伐,未尝有败。今被姜尚打断吾雌鞭,想吾师秘受蛟龙金鞭,今日已绝,有何面目再见吾师也!”——《封神演义》

(34)一听贾琏要同他出去,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内,出来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红楼梦》

例(32)选自《天工开物·甘嗜》,“轴上凿齿分配雌雄”指的就是轴端凿有相互配合的凹凸转动齿轮。例(33)中“雌鞭”是一种武器,对应的有“雄鞭”。例(34)中“雌锋”指剑的名字,对应的有“雄锋”。

在近代汉语中,“雄-雌”使用频率仍比较稳定,搭配范围有所扩大,所以仍然是主要的典型性别词。同时,“公-母”的典型性别词用法继续发展。

(四)小结

从历时考察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在使用频率上,典型性别词“雄-雌”优于“公-母”。“雄-雌”的使用频率高且较为稳定,“公-母”的使用频率低但在不断提高。如下表:

表9 典型性别词在上古、中古、近代的使用频率

三、结语

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总体是对称的,不对称是局部的,对称中又有不对称。在性别词范畴中,有指称“雄性”的,那么也就有表达“雌性”的。如“公”与“母”相对,“雄”与“雌”相对,“儿”与“骒”相对等等。这些是对称的情况,而且是普遍的。

通过上述方言和历时考察:我们也发现了性别词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亦存在不对称现象,归纳如下:

1.共时角度下的不对称:第一,同性别的词内部的不对称,如“公”在各方言区均有使用,而“雄”只在吴方言和闽方言中使用。第二,方言区内部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雄性义词与雌性义词数量上的不对等。除了吴方言外,都是雄性义词要多于雌性义词。如湘、赣、客家方言雌性义词都只有1个,而雄性义词有2个或3个。第三,一般性别词内部的不对称,雌性义词相较雄性义词,使用频率高,分布范围广。

2.历时角度下的不对称:第一,“雄-雌”的性别词用法要早于“公-母”出现,在“公-母”中“公”的性别词用法晚于“母”出现。第二,在使用频率上“雄-雌”一直处于强势;第三,在搭配范围上,“公-母”仅限于动物,而“雄—雌”已从动物,扩展到植物、非生命物体。这两组典型性别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31]中仍然表现出不对称:

表10 典型性别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搭配范围

3.古今常用性别词的不对称:历时平面上一直是“雄-雌”较“公-母”处于强势;而共时平面上正好相反,“公-母”较“雄-雌”处于强势。

历时上的不对称必然和其语义演变有关。雄,《说文》,鸟父也,从隹厷声。雌,《说文》,鸟母也,从隹此声。可见“雄-雌”的本义就是指雌性或雄性的禽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典型性别词的用法。母,《说文》,牧也,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本义为母亲,又由“母亲”义引申出雌性义。公,《说文》,平分也,与私相背,本义为公正无私。“公”在上古也有“公爵”义,由于公爵赐予男子,故隐含着“男性”义素,据此引申出雄性义[32],所以我们认为典型性别词是由一般性别词发展来的,“雄-雌”的性别词用法来自于动物专名,“公-母”的性别词用法来自于称谓名。

同时,我们发现“公”发展到雄性义比“母”发展到雌性义更为复杂,这也就说明了“公”的性别词用法晚于“母”出现的原因。或许正是由于“公”与“母”没有同步发展,才使得它们在历时上的分布范围和使用频率都不及“雄-雌”。

[1] 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 李荣,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 李荣,詹伯慧,陈晓锦.东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荣,冯爱珍.福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 王建设,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下[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4

[6] 中国语文杂志社.潮州方言[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 李荣,黄雪贞.梅县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8] 邱锡凤.上杭客家话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9] 李荣,黄雪贞.南昌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10] 邵 宜.从赣方言看表示动物雌雄语素的词性及其功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05):48-52.

[11] 鲍厚星.长沙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2] 李永明.衡阳方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3] 许宝华,汤珍珠,游汝杰.上海方言词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4] 方松熹.义乌方言研究[M].杭州:浙江省新闻出版局.2000.

[15] 汤珍珠.宁波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6] 李永勃,沈媛.汉语中对动物雄性、雌性及幼仔称谓的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02):121-122.

[17] 李荣,尹世超.哈尔滨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8] 李荣,沈明.太原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19] 贺巍.洛阳方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20] 孙立新.西安方言研究[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

[21] 李荣,周磊.乌鲁木齐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2] 张文轩,莫超.兰州方言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3] 黄尚军.成都方言词汇[M].成都:巴蜀书社.2006.

[24] 朱建颂.武汉方言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

[25] 李荣,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6] 李荣,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7] 李荣,汪 平.贵阳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8] 伍巍,王媛媛.南方方言性别标记的虚化现象研究[J].中国语文,2006(04):321-332.

[29] 史俊.“牙”与“豭”的音义考辨[J].绥化学院学报,2005(02):83-85.

[30]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3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2]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责任编辑:倪向阳)

H17

A

2095-4476(2016)09-0063-07

2016-08-25;

2016-09-12

2015年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白笑(1992— ),男,陕西延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雌性雄性词典
连续超促排卵致肾精不足伴生育力低下雌性小鼠模型制备和比较研究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被做了手脚的“结婚礼物”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河南一种雌性蚜蝇首次记述
萌物
漫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