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演讲语篇的互文性分析*
——以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为例

2016-10-25 11:56张全峰
外语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文用词互文性

张全峰

(长春大学,长春 130022)

政治演讲语篇的互文性分析*
——以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为例

张全峰

(长春大学,长春 130022)

本文以中美俄3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语篇为对象,通过分析共时状态下3国领导人针对国际热点问题发表演讲的互文性修辞策略的异同,揭示互文与政治语篇的相互关系。对比互文性发现,从政治语言学角度讲,以“和平发展”为主题构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政治语篇将成为今后的一个显著特征。

政治演讲;语篇;互文性

1 引言

政治语篇在国外一直是前沿性热点研究。俄罗斯学者在政治语篇的跨文化研究中做过大量的前沿性工作,为学界做出贡献(王金玲 2009:91)。进入新世纪以来,以van Dijk和Foucalt 为代表的欧美学者研究政治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如何借助政治语言进行阐释与传播,为政治语篇在话语分析领域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曹霞等 2014:12)。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的提出对话语分析具有划时代意义(Kristeva 1984:60)。正如D’Angelo所说,当今所有话语评价分析理论,包括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后结构主义批评和后现代主义批评等,虽然方法与路径不同,但它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都强调语篇与语篇资源或语篇与语篇受众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即互文性(D’Angelo 2010:31-47)。互文性的提出,可以视为重新划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辛斌指出,“读者认为眼前所读文章只不过是众多阅读文献中的一个节点,是所有社会知识交织的节点,文章与其说是作者写就的,不如说是社会多语篇互文形成的;而作者眼中的文章互文性绝非是作者之死的结果,而是作者有意识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他们策略性地指涉其他语篇,目的是促成读者的特定反应”(辛斌 2012:25)。

本文采用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互文性和传统修辞学中的互文性修辞理论,以中美俄3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语篇为对象,通过考察情感用词、引用、经历体验用词、利益需求用词、价值信仰用词和副语言等因素,分析共时状态下3国领导人针对国际热点问题发表演讲的互文性修辞策略的异同,揭示互文与政治语篇的相互关系,尝试构建政治语篇中政治性互文与互文性政治的解读模式。

2 政治演讲语篇的互文性分析

2.1 语料描述

笔者以中国知网为统计源,按论文主题的相关性,统计中国学者关于政治、语篇、政治语篇、互文性、政治互文性和政治语篇互文性的论文,结果如下:

表1 相关论文数量统计表

如表1所示,以政治、语篇与互文性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只有1篇,该文从名人语篇及民间故事的引用论述中国领导人在2013年3月莫斯科演讲时的互文性特征。这种互文可以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互文修辞(刘家嘉 2014:130-131)。此外,很难在中国知网上见到以真实语料为基础,以语篇分析为例证的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互文性分析。

2.2 3国领导人引用性互文对比

我们依据联合国会议框架中各国领导人针对国际热点问题的主题进行分类,统计3国领导人在演讲中使用的引用性互文。

表2 3国领导人引用性互文统计表

Fowler强调,“某类词或某种结构以一种不同寻常或引人注目的频率在文中反复出现,它们会起到积累性的作用,产生一种突出效果”(Fowler 1996:95)。当这种频率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言语的多或少、意义强调的增添与减少就会对话语主权构成影响。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领导人对“和平”与“发展”两个词语的重复次数为49次,几乎是俄美两国领导人重复次数的2.5倍(二者相加为19次);中国未提及“恐怖”与“中东(伊斯兰)”,而美俄对此的论述频率则达到73次;中国认为“乌克兰”问题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应属于“前苏联”范围内的事务,“由前苏联遗留问题造成,应由兄弟俩自己解决”(梁强 2015:91),因此也未提及。因为乌克兰是俄罗斯利益的重大关切,因此俄罗斯领导人提及5次。但美国显然更关切乌克兰局势,所以提及8次。这些数字恰好和关于“联合国”的提及形成互文: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提及联合国的历史作用,其意义不言而喻,中国13次提及联合国,显然肯定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但美国却只提及7次,这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极力肯定联合国作用并26次提到联合国相比,形成鲜明的历时性互文。俄罗斯领导人则25次提及联合国,开宗明义地指出联合国的宗旨与要义在前苏联促成的雅尔塔会议上形成,矛头直指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缘由。这既是一种引用性互文,同时也是对美国领导人7次提及联合国、8次提及乌克兰的互文性反证。

如果一般性互文更多体现在文本之间的引用上,即在时效上产生一定程度延宕,那么在此次3国领导人的同场演讲中,作为引用性互文,“美国”或“奥巴马”则立即成为俄罗斯领导人演讲中多次批判的“前面有人提到”或“之前的演讲人”。这种批判性互文针对的恰好是美国极力宣扬的“民主”(16次)。而身在其中的中国,在整个演讲中不仅没有提到任何具体国家,而且在“恐怖”、“人权”、“信仰”(宗教)和“中东”(伊斯兰)问题上依然采取克制性的“零表态”。如果按照辛斌的互文性网络结构理论,中国领导人的演讲符合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与历届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的正式讲话构成历时性互文。

可以看出,互文对比显示出3国领导人不同的政治态度,互文性因此具有政治性:一方特意强调的,可能是另一方特意规避的;同时,这种强调与规避比直接批判更符合外交礼节,但却可表达各国长期坚持的政治理念。这里,我们看到,即时性互文特征更显著地表现为一种对比关系。在国际政治中,本国话语与其他国家的话语始终处于博弈中,多处提及和互文性验证与反证(引用性互文)能够更有效地解释其语篇意图,而能够获得话语主导效力的国家才能更有效解释自己的政治意图(孙吉胜 2008:41-57)。但通过观察表2可以看到,“联合国”、“秩序”、“和平”与“发展”也是3国在此次大会上多次强调的主题,无论中美俄3国的最终措施如何,“维护国际秩序”和“和平与发展”是3国的共识。

2.3 3国领导人评价性互文对比

我们引入演讲时长、情感表现力用词、经历与体验用词、利益需求用词、价值信仰用词、副语言和认同效果7个语用因素,对比分析3国领导人评价性互文的特征与功能。

在演讲时长上,显然3国领导人都没有遵守联合国15分钟的发言规定,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更详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美国领导人的发言时间几乎是中国领导人和俄罗斯领导人的两倍,因此,美国领导人的词频自然要高一些。3国领导人在情感表现力、经历体验、利益需求和价值信仰等用词的数量上差别不大。但从演讲角度来观察中国领导人与美国领导人的互文性,仍然可以发现以下显著不同:美国领导人此次使用较多的手势语,更加注重强调语气的转换和抑扬顿挫等副语言,同中国领导人较少使用身势语形成对比。但在其长度近两倍的时间里,赢得的掌声却只有10次,比中国领导人少5次;按掌声计算,中美两国领导人演讲的接受与认同比率大致为3:1。我们认为,中国领导人的讲话既较好地传达隐性话语评价,也更好地实现演讲互动。这一良性互动的基础来自于一天前演讲的语篇篇际互文。

表3 3国领导人评价性互文统计表

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中国领导人已经用较短的篇幅(1,921字,比此次演讲少近一千字),大密度地阐述中国关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发展观念,如66次提及“发展”, 8次提及“合作”和6次提及“和平”。更为重要的是,用7个“利益需求用词”和具体的数字来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我们知道,“利益需求用词”及引用“具体数字”不但在演讲语篇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互文中能够更有说服力地为读者或听者传递作者或演讲者的隐性评价,能够更好地把作者或演讲者网络化的知识背景与读者或听者构建成互文性结构。而与作者或演讲者的互文性结构一旦建立,读者或听者就会对其有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与认同”。在中国领导人这次较短篇幅的演讲结束后,有近三十位各国领导人等候与中国领导人握手会面。这便不难理解中国领导人与美国领导人的掌声密度对比(3:1)有篇际互文效应的因素。可见,政治中互文性效应一旦形成,会有很大程度的延展性——这种延展性的互文也影响美国领导人的演讲。尽管美国领导人使用几乎3倍的时间尽力表达美国价值观,但他依然在演讲前就谈及到自己的演讲会“话比较直”。这也是弱化其演讲负面效应的评价性互文策略。

俄罗斯领导人在演讲结束后获得听众唯一一次但时间较长的掌声。并不是俄罗斯领导人本人不受国际社会欢迎,而是其演讲的批判性及针对性具体而强烈。从互文角度看,完全是对美国做法的全面批判,并波及到中东和北约等国家和地区;这类非此即彼的强烈互文文体让受众多少有些“掌声即占队”的尴尬,不如中美两国领导人演讲中普世、中性的文体(如“和平与发展”等)更容易通过掌声表达认同与共鸣,但在俄罗斯领导人演讲后,持续十余秒的掌声也依然表达受众对普京的敬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3国领导人都使用传统意义上的引用性互文和评价性互文,表达本国的政治立场和话语主导权。差别在于,俄美领导人主要通过批评性互文、互文性验证与反证来获取受众对本国的政治立场的接受和认同,从而获取更有效的话语主导权。而中国领导人多采取 “强调与规避”的互文策略,既强调自身发展的政治理念,又采用隐形评价的互文功能、规避政治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因此,从政治语言学角度讲,以“和平发展”为主题来构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政治语篇将成为今后的一个显著特征。

曹 霞 孙启耀 辛 丹. 政治演讲语篇责任型情态的人际意义研究[J]. 当代外语研究, 2014(4).

梁 强. 乌克兰危机的前景、影响和中国的应对[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5(3).

刘家嘉. 跨文化语境下中国政治语篇互文性研究——以习近平语篇为例[J]. 理论观察, 2014(4).

孙吉胜. 话语、身份与对外政策——话语与国际关系的后结构主义[J]. 国际政治研究, 2008(3).

王金玲. 俄语政治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学刊, 2009(3).

辛 斌. 英语新闻语篇互文修辞功能分析——从评价理论的视角[J]. 当代修辞学, 2012(3).

D’Angelo, F.J. The Rhetoric of Intertextuality[J].RhetoricReview, 2010(1).

Fowler, R.LinguisticsCriticism[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Kristeva, J.RevolutioninPoeticLanguag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AStudyontheIntertextualityofPoliticalSpeech— A Case Study of the Speeches on 70thAnniversary of UN

Zhang Quan-feng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ase study of the speeches by the leaders on 70thAnniversary of UN, which illustrates the intertextua-lity and the strategies of those speeche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political texts.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political texts are characterized by “peace and development” as the general theme.

political speech; text; intertextuality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联合国框架下国际热点问题的中西方政治讲话语篇对比研究”(11YJAZH090)的阶段性成果。

H030

A

1000-0100(2016)05-0051-3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5.016

定稿日期:2016-06-17

【责任编辑谢 群】

猜你喜欢
互文用词互文性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苍凉又喧嚣:《我与地坛》中的用词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写话妙计之用词准确
注释、参考文献与新闻类学术语篇的互文性研究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中美经济类网络英语新闻用词的对比研究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