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2016-10-25 10:54:00史滨伟张瑞王珊珊宋红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肌电值无牙颌颞肌

史滨伟 张瑞 王珊珊 宋红权

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史滨伟1张瑞1王珊珊2宋红权3

目的 临床分析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例无牙颌患者,选择常规方法进行垂直距离确定,选择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作为基准位,每间隔0.5 mm,确定13个垂直距离。结果 经过分析后得知,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离、咬合力呈正相关性,标准化咬肌、颞肌前束肌电值和垂直距离呈负相关性。结论 针对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越大,最大咬合力就越大,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不是最大咬合力产生区域。随着垂直距离逐渐增加,咬肌活动显著下降,颞肌前束肌电活动没有咬肌明显。

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垂直距离

在临床上,对无牙颌患者,实施全口义齿修复,必须确定正常咬合距离。目前,主要选择下颌姿势、语言、投影测量、吞咽等方面进行确定。截止目前,息止颌位法,是肌电活动最低时,所确定垂直距离,并被认为是正常垂直距离。在下颌功能性运动过程中,咀嚼肌肌电和咬合关系、垂直距离关系不太确定[1]。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5月收治的10例无牙颌患者,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1.4±1.5)岁。选择标准:单颌无牙颌,或无牙颌患者,在口内有部分余留牙,有修复、治疗需求,计划分期拔除。在需要拔除余留牙中,对以上稳定咬合,可清晰反应拔牙前垂直距离。患者无咀嚼不适。

1.2 方法

确定颌位关系:选择常规发进行取摸,制作塑料暂寄托,患者选择端坐位,两眼平视前方,嘱托患者进行吞咽动作,将下颌放松,选择游标尺记录患者鼻底到颏的距离,减去3 mm后,则为正常咬合垂直距离,记录为M位。

咬合力、肌电测试:医师指导患者进行紧咬运动,感觉颞肌前束位置、咬肌位置、肌束方向,选择乙醇擦拭测试区皮肤,沿着肌纤维方向,在颞肌前束区域、咬肌中部粘贴双机表面电极贴。在患者右手腕粘贴参考电极。患者选择端坐位,在金属板中部设置压力传感器,指导患者下颌退位后进行最大紧咬,对咬合力进行测量,记录颞肌前束肌电和咬肌肌电,每次测试后,休息3 min左右[2-4]。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垂直距离和咬合力关系:垂直距离越大,则无牙颌患者咬合力越大,当垂直距离增减1.5 mm,则咬合力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1所示。

图1 垂直距离和咬合力关系

垂直距离和咬肌肌电和颞肌前束肌电关系:垂直距离越大,则咬肌肌电活动显著性下降,且颞肌前束电活动变化不大。垂直距离增减3 mm,才发生颞肌电活动明显变化,咬合垂直距离增减1 mm,则咬肌出现显著性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垂直距离和咬肌肌电和颞肌前束肌电关系

3 讨论

咬合垂直距离和咬合力关系,根据本组实验表明,无牙颌患者咬合力和垂直距离具有正相关性,无牙颌患者的正常垂直距离,并非最大咬合力颌位。如果垂直距离大于1.5 mm,则最大咬合力存在明显变化,这表明垂直距离小于1.5 mm,并不使肌纤维能够产生最大收缩力。垂直距离逐渐增加,咀嚼肌长度也相应拉长,在肌纤维中,肌球蛋白丝、肌动蛋白丝所形成交联数目相应增加[3-6]。

垂直距离和咀嚼肌电关系,根据本组实验,垂直距离越大,则咬肌电值明显下降,然而颞肌前束变化并不太明显。如果加入咬合力因素,则发现垂直距离标准化咬肌、颞肌前束肌电值和垂直距离呈负相关性[7]。这表明,在控制,或不控制咬合力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因咀嚼肌电和咬合力肌电具有负相关性,则咬合力大小,会影响咀嚼肌电值。所以,控制好咬合力,使其处于恒定水平,再测量咀嚼肌电值,对评价咀嚼肌电方法更加。

在本组实验中,对10例无牙颌患者进行测定,经过分析后得知,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离、咬合力呈正相关性,标准化咬肌、颞肌前束肌电值和垂直距离呈负相关性。这说明,针对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越大,最大咬合力就越大,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不是最大咬合力产生区域[8]。随着垂直距离逐渐增加,咬肌活动显著下降,颞肌前束肌电活动没有咬肌明显。在临床治疗全口义齿时,需注意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

[1]周年苟,曾利伟,焦纪兰,等. 角度评估咬合垂直距离的探索性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3,31(6):585-587.

[2]钱明,徐军. 两种常用确定垂直距离方法与拔牙前记录的比较[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4):580-582.

[3]吴燕. 固定与活动义齿配合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外医疗,2016,35(5):92-93.

[4]李晓婷. 口腔进口种植体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价值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35-36.

[5]李娟娟,高鹏. DIO种植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06-107.

[6]陈晓东. All-on-4种植即刻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5):2009-2011,2015.

[7]牛志兴. 不同冠根比种植单冠修复体的疗效观察[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76-77.

[8]金涛.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和疗效探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00-101.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Occlusal Vertical Distance and the EMG and Bite Force of the Chewing Muscles

SHI Binwei1ZHANG Rui1WANG Shanshan2SONG Hongquan3, 1 Dental Department, Nangang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2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 China, 3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occlusal vertical distance and the EMG and bite force. Methods 1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the vertical distance was determin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he norm alocclusal vertical distance was chosen as the reference position, and the 0.5 mm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13 vertical distance. Results After the analysis that no edentulous patient with the vertical distance, bite forc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asseter, temporalis anterior bundle of EMG values and vertical distance was negativelycorrelated.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no tooth jaw, the greater the vertical distance, the greater the maximum bite force, the normal occlusal vertical distance, not the maximum bite force producing region. with the vertical distance increased, masseter muscle activ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terior temporal muscle EMG activity of masseter muscle is not obvious.

Electromyography of chewing muscles, Bite force, Vertical distance

R 783

A

1674-9308(2016)26-0097-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6.059

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2013379)

1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口腔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 黑龙江省医院门诊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3 黑龙江省医院整形颌面外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张瑞,E-mail:1113828220@qq.com

猜你喜欢
肌电值无牙颌颞肌
早期磁—电联合刺激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盆底电生理评估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7:46
无牙颌患者数字化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
改良式翻皮技巧对颞肌下颅骨修补术中颞肌功能的保护作用
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系统医学(2021年3期)2021-04-20 03:15:36
颞肌下半剥离颅骨修补术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颞肌的处理
光明中医(2016年24期)2016-12-23 02: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