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不为人知的六大真相
用电价格是高耗能企业和资源省份关注的焦点。通过降低电价来救经济成为地方政府频频使用的招数,尽管被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头痛医脚,无济于事。关于电价,以下6个真相需要知道。
有关专家和研究机构对中国电价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金砖国家及周边主要国家进行了对比。总体结论是,中国电价总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电价结构来看,其中,工商业电价处于中等水平,居民电价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中国工商业用户承担了对居民、农业的交叉补贴。目前,全国平均销售电价为每千瓦时0.66元,其中大工业电价0.66元,一般工商业电价0.81元,居民电价0.56元,农业生产电价0.46元。
从销售电价总水平看,按美元对人民币汇率6.6换算,中国销售电价总水平约为每千瓦时0.10美元,高于越南(0.08美元),与美国、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基本持平,低于巴西(0.12美元)、法国(0.15美元)、日本(0.20美元)、菲律宾(0.21美元)、德国(0.24美元)等国家。
其中,工商业电价处于中等水平。中国工商业电价为每千瓦时0.102美元,高于美国(0.07美元)、越南(0.08美元)、韩国(0.08美元),但低于德国(0.16美元)、法国(0.12美元)、日本(0.16美元)等国家。
居民电价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居民电价约为每千瓦时0.085美元,低于美国(0.12美元)、法国(0.18美元)、日本(0.23美元)、德国(0.37美元)。
由于国家制造业竞争重回视野中心,劳动力、能源等制造业的关键投入要素视为成本竞争的关键等。美国的制造业回流,加剧了中国相关方面对自身制造业竞争力的焦虑。
由于页岩气革命,美国主要用成本较低的天然气发电,发电成本约为每千瓦时4-5美分(100美分等于1美元),而中国主力电源为燃煤机组,发电成本约为6美分。尽管美国的发电成本低于中国,但中国销售电价水平与美国大体相当,主要因为中国输配电成本较低。此外,由于中国工商业用户承担了对居民的交叉补贴,中国工商业电价比美国高45%,美国居民电价比中国高41%。
具体数据为,中国销售电价总水平约为每千瓦时0.10美元,与美国基本持平。其中,中国工商业电价为每千瓦时0.102美元,高于美国的0.07美元,中国居民电价约为每千瓦时0.085美元,低于美国的0.12美元。
中国制造业的另一竞争者为东南亚国家。除了越南,其他主要国家的平均销售电价均高于中国。
东南亚国家中,电价最低为越南的电价为0.48元,比2013年略为上涨,2013年电价为0.462元。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越南电价较低,但其供电可靠性较低,竞争停电。以天然气发电为主的泰国电价水平较高,平均销售电价为0.778元人民币(下同),其燃气发电占比约为60%-70%。越南和泰国均为东南亚重要的制造业国家。
缅甸的工商业实行阶梯电价,电量为1-5万千瓦时的价格为0.748元,5-20万千万时的价格为0.898元,20-30万千瓦时为0.748元,用电超过30万千瓦时以上,价格为0.599元。
老挝的工商业电价分为三类,最高的为娱乐业,为1.040元,最低的为高压的工业0.538元,其他服务业为0.704元。菲律宾的电价高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其中马尼拉公司的平均销售电价为1.255元(不含税)。
电价不能简单作对比,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比如,美国自页岩气革命后,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下降,燃气发电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导致整个发电的总体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得销售电价下降。中国富煤贫油少气,一次能源价格本身比人家高,加上燃煤火电环保设施投运,燃煤发电的平均成本高于美国燃气发电成本。
在东南亚,泰国依赖燃气发电,而东南亚地区的天然气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所以泰国的电价远高于中国。欧洲部分国家的需要从海外进口资源,例如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或者需要靠更高成本的光伏来发电,发电成本就高了,所以欧洲电价普遍是比中国高。
电价不能简单作对比的另一大原因是,中美两国居民收入差距大。尽管中国与美国的电价水平基本持平,但相比而言,美国民众的收入水平比中国的高不少。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比东南亚国家高,但是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电价水平均高于中国,可见电价与收入水平不能简单类比。也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民众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中国的居民电价需要维持较低的水平,需要维持目前的交叉补贴。
实际上,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价定律”,绝大部分商品都是可贸易商品,商品在国际之间基本可以自由流动,按照汇率换算、扣减运输费用后的价格是基本相当的。电力虽然不能广泛进行贸易,但是发电所需的原料煤炭、天然气等均可以进行贸易。
但是,劳动力是不可贸易商品,各国对劳动力流动给予极大限制,因为不能自由移民,从而造成了居民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
关注制造业的竞争力,劳动力成本是最值得比较和重视的因素。统计显示,自2005年以来的十年期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五倍,比1995年涨了15倍,由于担心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成本套利下降,一些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已经把他们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或搬回自己国家。过去十年,中国电价的变化幅度不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降低企业成本。201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两次降低电价:一次是1月份,通过实施煤电价格联动,燃煤机组上网电价、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3分钱,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近300亿元。另一次则目前正在组织实施,通过统筹利用取消化肥优惠电价等腾出的空间,再次降低电价,涉及降价的21个省份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1.05分钱、大工业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1.1分钱,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约170亿元。两次降价合计,可减轻工商企业电费支出负担470亿元左右。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大用户的电力直接交易亦明显降低电价,去年的交易规模达到约4300亿千瓦时,今年预计规模达到1万亿千瓦时。如果每千瓦时降5分钱的话,就可以减少企业用电支出285亿。
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部分电解铝企业更是争取到更低的价格。
在内蒙古,新建电解铝企业争取到罕见的低电价。当铝价为11500元/吨时,通过市场交易,发电企业交易电价0.15元/千瓦时,用户到户电价0.25元/千瓦时,相当于0.0378美元。这是世界范围内罕见的电价水平。但这并不能解决其市场饱和而带来的需求不足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说,市场需求下来后,靠电价来解决企业的问题,是本末倒置。把降电价和救工业连在一起本身是错误的,相当于头痛医脚。电价再降,市场依然是饱和的,产品还是卖不出去。
正因为如此,各省轮番定向降低电解铝等企业的用电价格,不同的资源省份可能陷入无休止的降电价竞争。有观点认为,这种行政手段强行降电价对电力市场化改革伤害最深。
郑新业进一步指出,指望降电价来救工业,对于个别行业、个别企业可能有用,例如电解铝。但这一行业最需要的恰恰是最需要调结构、去产能的。
相关专家指出,电价改革、降低电价本质上是提升效率,减少浪费,减少决策失误,改善成本结构,也就是去除掉电价中不合理的因素,使电价回归到正常的价值。
短期内,因为电力装机的过剩,以及煤炭价格低迷,具备很好的降价的条件和基础。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还有一些电价上升的因素。其一是煤价,目前是以燃煤发电为主,煤价现在处于历史的低位,那么煤炭价格将来会不会回升?其二,燃煤发电带来污染,环保标准的提高,会增加发电成本。相对而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更高,如果它们的占比提升,整体的发电成本将会推高。其三,偏远地区需要继续做好电力供应,这些地区的电力普遍服务均需要不同省份之间的交叉补贴来支持。
(《南方能源观察》文华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