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星
摘 要: 数学是高中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采取多元策略,具体论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所谓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牢固掌握相关知识,还能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考察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评价标准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身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而非教师的知识传授量。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需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调控课堂教学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良好地调控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为了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之外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及学习方法是否合理,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促使学生各项素质协调发展。
例如:教学“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下列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理解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模型的相关概念,懂得如何判断具体的问题是否满足二项分布的条件,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协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数学概念,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发现知识的乐趣,进而逐步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是一门非常理性且严谨的学科,且来源于实际生活,并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探究科学知识、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合理制定上述三个目标,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增强。
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通过与他人协作以共同进步的学习方式。其中为了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老师合理地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中,坚持与其他教育模式有效结合起来,采用多元策略,有效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坚持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情境创设模式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予学生,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学“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教师可通过引入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如“同学们,你们是独生子女还是有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呢?”听到这样的问题后,学生踊跃回答。由于答案众多,老师进行了具体统计,得出了5种答案。之后教师再问到:“同学们,如果我随机念你们的学号,那么有多大的概率念中独生子女呢?如何挑选范围为班或小组,那么概率又分别是多少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想到了之前所学“统计”中的相关知识,开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将本节课学习目标代入课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在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十分活跃,但课后作业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新知识理解程度较低,而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缺乏针对性。那么,该如何调整课堂教学练习,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师设置练习内容时,应遵循指导性原则,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人而异,保障练习内容的针对性,有利于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现代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高中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所以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将抽象的数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有效实现知识动与静、快与慢的相互转化和融合,突破数学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课堂数学知识,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教学《圆锥曲线》相关内容时,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进而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规律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锦子.高中数学课程多元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J].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2012(3):11-12.
[2]裴云姣.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中学数学,2007(Z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