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卢芹在北京当了保姆,月薪4000元!”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河北省灵寿县砂子洞村及周边村镇。
再仔细一打听,这个村同卢芹一样在北京、石家庄等大城市从事家政服务的村民有23人,她们一个月的收入比以往在村里一年的务农收入还要高!
砂子洞村是河北省社保局驻点帮扶村。2016年以来,在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刘宾志的带领下,在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砂子洞村通过发展家政服务业,找到了一条符合山区农村特点的精准脱贫之路。
立足实际展优势
砂子洞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海拔500多米,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241户、802人中,有贫困户105户、341人,贫困发生率42.5%,村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
“砂子洞既不通公路,又没有场地搞农产品加工,庄稼还是靠天收,靠啥子脱贫?”进驻砂子洞村后,工作队在实地走访过程中经常听到村民这样说。
很多村民希望外出打工,但因为没有专业技能,往往只能从事洗车、保安等临时性、低收入的工作,对家庭的帮助不大。还有不少妇女也有外出打工的强烈愿望,当听到工作队说起附近村子的一名妇女在外从事家政工作,每月收入稳定时,满是羡慕的神情。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硬仗,驻村工作队就是要当攻坚克难的“突击队、排头兵”。抱着尽快让贫困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信念,工作队在逐户走访村民确定扶持对象、了解致贫原因的同时,主动与乡亲面对面交流探讨脱贫方案。
结合自身掌握的政策资源,工作队认识到,在劳务输出常态化、市场化之后,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妇女和新成长劳动力群体,而城市家政服务、技工非常缺乏。同时,如果能让村民先接受培训后再安排就业,就可以实现劳动力的高素质输出,稳定脱贫。因此工作队提出,要对村民“帮一把”、“推一把”、“扶一把”:即帮助村民找到一个就业脱贫的好路子,尽量帮助村民克服惧怕心理,把村民推到培训就业的路子上,在村民技能提高后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走稳这条脱贫路。
攻克难关树榜样
“半辈子生活在大山深处,如何在陌生的大城市立足?
保姆是伺候人的工作,会不会受气?
家政服务都是“单打独斗”,雇主拖欠工资咋办?”
工作队把发展家政服务业的点子向村民一介绍,立马引来了很多村民的质疑。
驻村队员一边耐心地向村民解释,一边联系华北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对村民进行培训后再安排就业。
村民大多付不起培训费,工作队利用政府针对华北地区家政市场服务人员短缺,对家政培训机构进行财政补贴的政策,在众多家政培训机构中优中选优,谈条件、减费用、保就业,并请培训机构领导亲自到村动员招生,打响了扶贫工作头炮。
看到政府这么贴心的服务,村民王大姐感激道:“要不是政府给我们机会,免除我们的费用,我们连起码的家政常识都不懂,如何在大城市站住脚?”
当回忆起自己当初走出大山,独自到大城市闯荡的经历时,卢芹仍有些紧张:“半辈子都待在小山沟,一说要去首都,这心里总是发慌。害怕走出家门,更害怕和城里人打交道,总怕城里人嫌咱‘土。”
卢芹说,她在驻村工作队的动员下下定决心做保姆,经过25天培训,她签约河北闫潇家政公司,战战兢兢地到了北京。
驻村队员们明白,心理关是保姆走出去需要克服的一大障碍,也是“推一把”的重要内容。
闫潇家政公司的创始人——闫潇,一个从西柏坡走出来的农民,自费学习家政,最后成功脱贫。工作队拿这个鲜活的例子引导村民,鼓励村民,让大家认识到,只要勤学苦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医生、司机也是为别人服务,保姆也一样,并非低人一等。”
工作队还一点点地介绍家政服务的基本知识,国家出台的鼓励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在大城市当保姆的优势和潜力等,让村民看到通过家政融入山外大城市的可行性和美好前景,正确认识并接受新生活。
在组织村民到石家庄培训的前一天,村民的各种疑虑、担心、恐惧集中爆发,咨询电话、来人不断,一天之中,多次重复。工作队把这种情况当作农村妇女走出大山前的正常现象,逐个解答,甚至上门做全家人的工作,保证次日大家登上进城的汽车。
针对部分村民担心在雇主家受欺负、怕损坏雇主财物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协助河北闫潇家政公司,以公司名义与雇主进行业务接洽并签订协议,家政服务员工资每月均由家政公司统一发放,并为每个家政服务员购买了家政综合保险——服务员在工作期间对客户造成的损害最高赔付10万元,对服务员自己造成损害最高赔付5万,保证走出来的村民能够安心就业。
在接受了系统培训学习后,卢芹以自信和所学的专业知识轻松通过了“面试”,让北京的雇主欣然决定雇佣她。留下来的卢芹消除了刚走出大山时的恐惧,很快融入城市生活。“他们都喜欢我,除了给奖励,还允许我每个周末回趟老家。”
一刻脱贫容易,彻底脱贫却难。要想找到好工作,有稳定的就业机会,必须过技能关。
39岁的陶环珍已经逐渐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要知道,今年5月,她刚从砂子洞村来北京当保姆。
培训前,陶环珍文化不高,没有接触过家政工作,也没有相关技能,更掏不起学费。
驻村工作队把技能培训作为就业脱贫的基础环节,要就业,先培训,杜绝低水平输出。因此,要搞家政服务,就要先到规范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工作队在石家庄举办砂子洞村精准脱贫公益培训班,安排学员们离家进行家政服务系统学习。25天里,陶环珍学习了职业道德、护理、营养、礼仪等基础理论知识,又学习了家庭餐制作、家庭保洁、孕产妇及老人护理、家电使用与维护、居室美化等多项基本技能。
“有了技能,才能有自信心。”驻村工作队心里有一个坚持,技能是就业脱贫的“金钥匙”,是优秀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本,也是找一份心仪工作的“敲门砖”。工作队就是要把最管用的技能,送到贫困人员手中,还要不收费、少收费,让百姓受益,让村民脱贫。
授人以渔为分忧
家政服务让村民靠技能脱贫了,驻村工作队马上把这种做法复制到其他人员。
一些不想上大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找到工作队,请求驻村工作队给予帮助。驻村工作队借鉴家政扶贫的经验,积极利用国家对职业培训投入加大的政策,通过厅内负责职业培训综合管理的处室牵线搭桥,将初高中毕业生输送到石家庄高级技工学院接受职业教育,免交学费,这一方式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村里一个女孩子选择了自己心仪的计算机多媒体制作(影视制作方向)专业。办完入学手续后,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生在穷山沟,肯定一辈子没出路了,万万没想到工作队给了我一次重新选择生活道路的机会,太好了!”
家长们看到不用交学费,就能上一个好的技工学校,孩子的前途有了希望,心中也非常高兴。
路子通了,学费免了,钱挣到手了,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稳定脱贫的脱贫方案开始深入人心。8月份省人社厅在灵寿县开办电子商务培训班,砂子洞村一下子就来了6名村民;县扶贫办近期准备开办以家政培训为主的多项技能培训活动,前来报名的人员已达30多人。家政培训探索出的脱贫新路子,正在集聚能量,在更大范围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