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雄
当前,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已经不容忽视,在为企业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时候,民营企业也开始逐渐回馈社会,尽社会责任。
2015年9月21日,为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的力量,更好的服务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联合印发《“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以下简称“万企帮万村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动员全国一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一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10月17日,在第二个全国“扶贫日”,三方正式启动“万企帮万村行动”。
一年的时间里,各地民营企业纷纷以各种形式参与脱贫攻坚,用企业的力量带动贫困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他们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扶贫新势力”。
一年间,万企帮万村行动开展的如何?有哪些亮点?企业和贫困群众有没有更好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扶贫》专访了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司长李春光。
《中国扶贫》: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并启动“万企帮万村”行动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李春光:2015年9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研究决定共同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并于10月17日“扶贫日”当天正式启动。组织和动员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是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踊跃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有效载体,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先富帮后富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的新形式好形式。
行动启动后,各级工商联、扶贫办和光彩会广泛动员,组织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签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今年1月,三方印发《关于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意见》,并召开全国性的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进行安排部署。广大民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踊跃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争当脱贫攻坚的贡献者、精准扶贫的实践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一份力量。截至今年5月,据不完全统计,“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已有2.2万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了2.1万个村,体现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体现出“万企帮万村”行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项行动专门作出重要指示,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指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很好,要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也对“万企帮万村行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国扶贫》: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李春光: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一直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积极响应,组织一大批有实力、有爱心的民营企业家发起了致力于扶贫济困的光彩事业,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要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沉,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实现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自愿包村包户”,“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职业培训补贴等就业支持政策。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工商联系统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完善扶贫龙头企业认定制度,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都对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战作出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民营企业也纷纷响应号召,全身心地参与脱贫攻坚。我们相信,民营企业一定会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中国扶贫》:“万企帮万村”行动与以往的企业帮扶、参与公益事业有什么不同?
李春光:这次“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最大特点是突出“精准”,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深入推进。
一是帮扶对象精准。这次“万企帮万村”行动帮扶的村,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村。结对帮扶到贫困村后,帮扶资源和措施重点瞄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防止大水漫灌、平均分配、撒胡椒面。二是帮扶内容精准。充分发挥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和带动贫困户增收。产业扶贫重点研究贫困户的参与机制、受益机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有关资金作为股金入股,让他们按股稳定分享收益。就业扶贫、公益扶贫也重点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三是帮扶方式精准。注重激发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不仅帮他们富口袋,还帮他们富脑袋,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到帮扶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评估等各个环节,增强他们对帮扶项目的拥有感、效益的获得感,在项目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接受市场理念、转变发展观念,不断积累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帮扶成效精准。衡量“万企帮万村”行动成效的主要标志,就是看贫困村是否脱贫摘帽了,贫困人口是否脱贫销号了,集体经济是否建立起来了。
《中国扶贫》:民营企业参与行动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李春光:“万企帮万村”行动开展一年,民营企业重点在带动贫困农户产业、就业、创业方面开展结对帮扶,涌现了很多典型。
一是结对形式多样。民营企业因企制宜,根据企业实力和产业特点,创新了不少结对帮扶形式。
整县推进:如恒大集团结对帮扶毕节市大方县,瞄准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拟三年投入扶贫资金30亿,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扶贫一揽子措施,实现2018年底整县脱贫的目标。
整乡推进:如陕西荣民集团结对帮扶定边县海则梁乡、白泥井镇,拟在“十三五”期间捐款1.5亿元,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四大工程”(蔬菜10万亩、土豆20万亩、养鸡10万只、家庭农场10万亩),实现免费医疗、扶持贷款和户均一个蔬菜大棚的“三个全覆盖”,使两个乡镇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包村推进:如贵州兴伟集团结对帮扶普定县秀水村,开创了“秀水五股”分配模式(即人头股10%:全体村民人人有股;土地股30%:按家庭土地多少核算股份;效益股30%:多劳多得一分劳动一分股;孝亲股5%:年龄在65岁以上村民均享;发展股25%:用于扩大再生产以及村民遇到重大困难时扶持);无偿捐助3.77亿元,在帮助该村修建通村公路、为全体村民新建住房基础上,将土地集中整治、资源整体开发,打造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两大产业,预计两年内村级集体经济产值可达1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提高10倍。春节假期期间,接待周边游客40万人,旅游收入120万元。
一企帮多村:如湖北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三位一体”模式(即“企业+贫困县”带动区域脱贫、“基地+贫困村”拉动整村脱贫、“村级燃料网点+贫困户”推动逐户脱贫),把贫困户纳入生物质能源产业链,使农民“从砍柴做饭变砍柴卖钱”、“从烧秸秆变卖秸秆”,计划与1000个村的贫困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带动增收脱贫。
二是围绕产业扶贫创新帮扶模式。广大民营企业在传统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帮扶模式基础上,按照精准扶贫的新要求将合作对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结合结对村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通过流转土地、集中整治、打造产业、反租倒包、就地就业等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帮助和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同时,根据精准脱贫阶段的新形势新特点,创新了不少帮扶模式。
“企业+社会组织+能人+贫困户”模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河仁慈善基金会与福建、湖北、贵州的7县(市)32个贫困村签订“联村帮扶”协议,自2016年起,连续三年共捐赠9000万元,主要支持贫困村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扶贫项目,通过与当地的能人大户合资成立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政府+金融机构+公司+贫困户”模式: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公司在湖北省罗田县打造山羊特色养殖业,以企业为平台,政府出政策背书,银行向贫困户放贷款(政府贴息),保险机构为贫困户提供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并负责市场销售,带动全县近2000多户贫困户通过养羊脱贫。
“专项扶贫资金+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江西井祥菌草科技有限公司,帮助井冈山市厦坪村组建连心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将贫困户全部吸收为社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帮助合作社建设大棚,公司负责提供菌种、技术服务和保护价回收产品,贫困户既可以从合作社分红又可以参与生产获得劳务收入,掌握种菌技能后可以自己独立在家种植,预计户均可实现年增收10000元以上。
“五个一”整村带动模式:湖南开源浏阳河农业产业集团在武陵山片区推行“结对一个行政村,组建一个合作社,培植一个产业,帮助一批贫困户,兴旺一块经济”模式,通过联办开发公司、组建合作社、引进科研院所、设立公益基金等形式,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实施20多个项目,组建专业合作社21个,带动9县14村2万多农户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电商扶贫模式:苏宁集团采取“互联网+线上线下平台+农户”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电商扶贫,计划在苏宁易购电商平台上线100家“地方特色馆”,未来三年建设100家苏宁易购直营店或服务站,促进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等上网、进城,同时利用自身物流体系、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分析等优势,全面提升电商扶贫能力。
三是广泛开展就业扶贫和公益帮扶。许多工业企业因自身产业难以与“三农”直接结合,往往选择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或公益捐赠的形式参与行动。
公益扶贫:如中国泛海集团发起了“泛海助学行动”,计划从2016年至2020年,捐赠15亿元资助30万名大学生,在山东、湖北、广西、重庆、贵州、陕西6省份,每年分别捐赠5000万元,资助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应届高考大学新生。
就业扶贫:如山东东海伟业集团,在贵州省织金县投资创建东伟服装厂,吸纳周边1400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按最低每月2000元工资计算,每户年均增入24000元,可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中国扶贫》:如何评价万企帮万村这一行动?如何确保企业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实现自身良性发展?
李春光:“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一个双赢的制度设计。一方面,民营企业可以给贫困村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理念,帮助贫困群众接受市场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增强致富能力。另一方面,这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影响力。同时,贫困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投资需求和消费增长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扶贫向善,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引领风尚,值得我们共同努力。
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可以拉动经济发展,但如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还需要下功夫。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要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能笼而统之、“大水漫灌”,要防止扶富不扶穷、扶农不扶贫。
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不能简单送钱送物。要带动贫困群众一起干,共同设计项目,参与实施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与能力。要研究建立贫困户参与机制、受益机制,制定特惠政策,帮助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建立稳定的收入渠道,光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