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闯
[摘要]《小王子》是一部充满哲理、向往童真的著名童话。电影《小王子》的成功改编,让原著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意义延续。电影既保存原著富有法式浪漫和哲思的基调,又将原著主题进行通俗化演绎,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根据互文性理论,电影作为文学作品的广义表现形式,存在多个“前文本”,并与这些前文本形成互文关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电影《小王子》创作过程中的互文性体现,包括电影与原著的互文、电影与社会和人性的互文以及电影与受众的互文。
[关键词]《小王子》;电影;互文性
电影《小王子》由“功夫熊猫之父”马克·奥斯本(Mark Osborne)执导,改编自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于1942年所著的同名小说,于2015年上映,主要讲述一个正在被成人教条世界所束缚的小女孩认识了神秘的飞行员邻居,被他所创作的小王子的故事吸引和感动,从而开始一场寻找小王子的奇异冒险。而飞行员回忆和讲述的小王子的故事忠实于原著:来自遥远星球的小王子,与一朵玫瑰相伴,后游历宇宙,遇到各种奇闻趣事,最后来到地球,驯化了一只狐狸,与一条蛇达成了死亡协议等。影片巧妙地将原著小王子的故事过渡到其中,用新颖而又通俗的改编传递出原著的精髓。马克·奥斯本成功地对法国经典进行了跨文化改编,使影片融合了美式的精美画质、娱乐精神和法式细腻的情感,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取得了超高的艺术效果,成为原著经典的延续。
影片的成功主要源于其表现出的原著的忧郁基调、对社会和文化理解的融合、对不同受众审美的满足等,总之,电影《小王子》与多个元素形成互文关系,从而完成其对经典的致敬与创作。
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首先由法国解构主义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通常用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后由于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广义的互文性概念,文化作品的互文性摆脱了文本的局限,也可以有电影、绘画、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互文性的衔接也延伸到文化、社会甚至受众心理等元素与文化作品的相互关联。
一、精神契合:电影与原著的互文
根据互文性理论,如果把原著小说作为前文本,而把改编后的电影视为后文本的话,那么由小说向电影的过渡也体现了一种互文性关系。
(一)主题:忠实原著——批判成人世界,找寻童真
原著作者在序言写道:“请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孩子”,指明该书的主题是童真。无可否认,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多元的,由文学改编的电影受到时间、观众审美等因素影响,都不同程度地对主题进行了简化,而电影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可能也会出现多元理解。正如《小王子》问世以来,无数读者从不同角度对其主旨进行过阐述和解读。但电影《小王子》并没有背离人们心中的那个形象,忠实地坚守了原著的灵魂与神韵,完整地表达了对成人世界冷漠、虚妄、盲目、贪婪和教条的批判,始终围绕批判与童真的主题进行叙事,这是电影与原著在主题上的互文性。《小王子》的成功改编并不完全在于对原著内容的再现。事实上,电影中现实世界的故事线占了绝大部分篇幅,原著情节并未超过整部电影的三分之一。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电影改编在主题上锁定的对美好童心的歌颂,与原著的价值框架形成互文关系,而电影采用的新故事架构也与原著主题契合。
(二)动画风格:捍卫原著经典形象
在马克·奥斯本执导的《小王子》上映之前,已有五部《小王子》问世,最早一部由苏联在1966 年拍摄。前五部电影,包括全球出版的部分译本读物,都对小王子的形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原著中的全部插图所体现的经典小王子形象,是作者随同文字一同创作出来的,插图与文字都是原著的精髓所在。所以,马克·奥斯本在影片中讲述小王子故事的部分,全部采用了与原著相符的黄色系的温暖色调,并以折纸定格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力图留存和捍卫小王子在人们心中无法颠覆的形象和魅力,这也是该片能被本无期待的书迷们所接受和推崇的原因之一。另外,书中许多重要的插图场景都被电影保留,比如书中看上去像帽子的蟒蛇吞大象的插图,再如小王子要求飞行员画的保证玫瑰不被吃掉的羊,这些经典画面令人震撼而又难忘,它们都在影片中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影片创作团队将现代CG技术和传统定格动画交替运用:童年小王子采用暖色调定格动画,小女孩采用冷色调CG动画,对比鲜明。随着飞行员对小王子故事的展开,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风格在不同的视觉语境中闪回,现实与过去、快速与舒缓、真实与虚幻交替呈现在观众面前,“童心”(定格动画世界)和“现实”(三维动画世界)最终融为一体。在小王子形象和动画风格上,原著也与电影产生了互文性关系。
(三)语言与配乐:体现原著精神
电影《小王子》的成功也得益于选用了原著中小王子充满哲理、隐喻人生的经典对白。原著小说行文简洁流畅,语言富于诗情和哲理。特别是其中小王子真挚淳朴而又富有哲思的语言,更是赋予小王子忧郁、诗意和神秘的特质。导演深谙对待经典文本的处理方式,并未对小王子的语言做任何改动。电影根据叙事情节选取了一些重要的情节或隐喻中的对白,配合画面和音乐,即便寥寥数言,也足以触动人心。
另外,影片的配乐也致敬了原著精神。顶级配乐大师汉斯·季默(Hans Zimmer)领衔的音乐创作团队为影片打造的唯美梦幻而又极富浪漫法国气息的音乐获得极高口碑,配乐时而轻柔放松、温暖治愈,时而伤感哀怨、催人泪下,时而紧张刺激、欢快激扬,精准地捕捉到电影要表达的意涵,发挥了配乐应有的效能,尤其是对片中细腻的情感细节处理,配乐恰到好处,温馨而又悲怆,令人动容。影片当中最能触动人心的情节,包括逃离B612、离别狐狸、被蛇咬到等,直至小女孩雨中追寻被抢救的飞行员、放飞星星重返B612,都在精彩绝伦的背景和音乐中深深打动了观众。
二、隐喻与批判:电影与社会和人性的互文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改造……每一个作品都存在于前文本的预设背景之中”。那么,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导演和主创会重新审视原著作者所处时代与当今社会的差异性,力求寻得情感共鸣,继而延伸到各自的创作空间。互文性对“原创”观点持批判态度,所有作品都存在多个有互文关系的社会或人性元素,而电影的创作就是这些元素的综合构建,电影即成为创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注脚和态度。
(一)隐喻:构建互文关系的依托
电影基本保留了原著中的隐喻和象征部分,又加入了创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理解。《小王子》对成人世界的深刻批判与丰富的隐喻和多解性为电影增添了神秘与魅力。但影片中所体现的多处隐喻,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对其理解会受到知识背景、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影响。在原著中,爱、友谊、死亡、权力、金钱、名声等诸多隐喻互相交织,使《小王子》成为成人与儿童可以共同阅读的童话宝藏。电影依然以隐喻的形式,表达了创作者对爱、友谊、死亡等涉及事物存在本质的立场和价值判断。《小王子》的隐喻性表达充满了智慧和批判色彩,如,玫瑰隐喻爱情,狐狸隐喻友谊与智慧,蛇隐喻死亡,沙漠隐喻净土,水井隐喻生命与理想,国王隐喻权力,虚荣者隐喻名声,商人隐喻金钱(原著中小王子遇到的六个行星上的六个人在电影里被缩减为三个)。这些隐喻对象广泛存在于我们身处的社会与生活当中,创作者利用隐喻方式阐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观点,暗藏了创作者对生活、爱情、人性、社会的诸多见解和感悟,也期待引起受众群体的共鸣。
(二)批判:现实与虚幻世界双重解读
电影通过批判成人世界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畸态来表现其礼赞童心的主题,无论是小王子部分对人性和价值的思考,还是小女孩部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都统一于“美好童心”的主线,因此,由于相同的价值框架和统一的表达意向,现实与虚幻世界的不同批判并不产生矛盾。如前文所述,小王子的世界处处包含了隐喻,这些隐喻既明确又隐晦,相对抽象地批判了人性当中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引发人们重新思考与审视社会与人生。而小女孩的世界更加符合当今世界的大多数社会形态,具有现实指向和时代内涵。无论是母亲、小女孩、邻居、路人还是工作狂等角色,都被世界的冷漠与疏离深深异化,在名利面前人们丧失判断与思考,变得麻木不仁,折射了当下的社会现实。电影从首个情节即开始引领观众进入批判语境,一对普通母女为了孩子考进名校苦苦坚持,可怜的小女孩的生活机械、僵化而不自知,学区房、计划表、补课班等熟悉的画面使观众产生共鸣,批判当今社会教育理念的扭曲和人生价值判断的荒谬;而飞行员“怪老头”的出现,打破了小女孩的认知世界,因为飞行员是全篇唯一一个童心未泯的成人,但邻居的躲闪、警察的无奈也反映出社会的冷漠与人性的丧失;片末小女孩进入二次元世界寻找到已长大成人的小王子,此时的“王子先生”已经被商人主宰的物欲社会熏染,舍弃童心,用一连串“我在工作……”的喊叫掩饰着内心的焦虑与恐惧。这个情节也是影片想要传递的信息,当工业文明与高楼大厦湮没了人性的纯真,成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被工具化、程式化,同时人们内心是空虚和浮躁的。
三、对话审美:电影与受众的互文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必须与潜在的观众进行心理对话,这种对话伴随创作活动的始终。而观众存在社会背景、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因此创作者试图寻找到进行作品艺术定位的共识性关键词,获得国际性的普泛价值,并应用到电影创作当中,这是对大众审美和期待视野的互文。
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特别是商业动画电影,基本是拒绝甚至排斥小众文艺风格电影,而青睐合家欢式的全年龄段电影。为迎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影片至少进行了以下改编:(1)双主线叙事。电影创造性地将现代性的丛林都市作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场景,新编了小女孩通过老飞行员了解和寻找小王子的故事,使电影突破了原著的抽象思维和晦涩的语言,创造出亦真亦幻的双重镜语,拥有了一部符合大众审美的动画电影所需要的冒险和想象元素,从而具备了对全年龄层观众的吸引力。(2)主题延展。在电影的后三分之一部分,追寻童心的主题逐渐升华为爱与成长,这也是多数受众群体喜闻乐见的主题之一,小女孩在寻找小王子的过程中找到了勇气与希望,学会了宽容和理解,爱与成长并不违背童心主题,而是给这一主题更加清晰的答案。(3)结局圆满。原著留有悬念的神秘结局,在影片里得到重新演绎,也是满足大众对圆满结局的期待。长大成人的小王子并没有回到玫瑰身边,而是被物欲异化,电影让小王子找回童心并回到B612,同时也赋予每一个观众回归纯真与爱的机会,观众的愿望在影片中得到满足。(4)动画风格多样。电影将体现美式风格和娱乐精神的CG动画加入其中,虽然没有破坏原著的精神内核,但也遭到许多质疑,无疑是冒险之举。但CG技术和定格动画的巧妙结合,却让影片焕然一新,使观众在不断挖掘自己的阅读记忆的同时,不会深陷小王子的忧郁情绪中,两种动画风格的交替呈现既符合大众对动画电影的审美要求,更会让普通观众的审美情愫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 邵长超.互文性理论的发展阶段、现状与问题分析[J].理论界,2015(11).
[2] [法]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M].周克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 [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 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