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娜,邱志军,付 娟,胡 玲
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对社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姜娜,邱志军,付娟,胡玲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对社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岳阳市岳阳楼区8个社区的14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空巢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居家服务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比较两组老年人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正性情绪和正性体验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和负性体验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能有效提高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
网络;精神赡养;空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社区护理
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2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6%[1],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使得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上升,《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1.9%[2]。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严峻的养老现状中越来越凸显出精神赡养方面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比“物质赡养”更加强烈,空巢老人尤为突出[3]。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由于子女不在身边,长期缺乏亲情慰藉,大多数空巢老人表现为精神空虚,心灵孤独,主观幸福感低[4]。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全面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为空巢老人提供精神赡养,增强其主观幸福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采用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对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1研究对象2014年8月—2015年6月,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岳阳市岳阳楼区8个社区的14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空巢老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男36名,女34名;年龄66.65岁±4.39岁)和试验组(男38名,女32名;年龄66.08岁±4.46岁),每组70名空巢老人。纳入标准:年龄≥60岁;子女不在同一城市、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自愿参加本干预研究;具备正常的感知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家中有电脑或具备购买电脑的经济能力。两组老年人在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居住形式、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干预方法
1.2.1.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居家服务模式,干预时间为10个月,即根据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定期为老年人提供慢性病治疗、生活照料、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项目,适时进行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对老年人进行安全保护,防止摔伤、跌倒等。
1.2.1.2试验组在传统的社区居家服务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一方面,课题组成员对70名老年人进行为期10个月(约42周)的网络技术操作培训,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培训,每天2 h,每周8 h,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如文字录入、文档创建与保存、视频下载与观看等)、QQ、E-mail、微信、微博、网上购物等(详见表1),其余时间则由学生志愿者“一对一”帮助老年人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技术,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与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和健康传播的“知-信-行”模式为依据,基于老年人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利用我院的“老年网络服务平台” 整合医院、学院、养老机构、社区等有效养老服务资源共同组建一张完整的精神赡养服务网,为老年人提供在线咨询、人文关怀、志愿者服务、在线咨询、学习娱乐、医疗服务定制、家庭亲情关爱等综合服务,并采用“一对一帮助”的形式,帮助老人建立个性化的空间,建立个人的动态健康档案、亲情互动专栏等项目,满足老年人联络亲情、人际交往、社会参与、受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
表1 试验组空巢老人网络技术培训活动时间及内容安排情况
1.2.2研究工具①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5]:量表由Kozma 编制,用于测定个体自觉幸福程度。该量表含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4 个维度共24个项目,总分=PA-NA+PE-NE,得分范围-24分~+24分,为了便于计算,加上常数24,计分范围0分~48分,总分越高,幸福感越高。该量表在国内广泛应用于老年人人群,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②自行设计的评价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试验组空巢老人对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的主观评价,具体包括是否增强与子女的联系、认识更多的朋友、了解国家大事、跟踪社会动态、找到生活的乐趣、保持年轻的心态等8项内容,每个问题有3个选项,分别为有帮助、一般、无帮助。
1.2.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两样本t检验等,检验水准α=0.05。
2.1两组空巢老人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空巢老人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s) 分
2.2试验组空巢老人对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的主观评价(见表3)
表3 试验组空巢老人对基于网络支持的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与快乐感,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老年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7]。已有的研究表明: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除受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之外,来自家庭内和社会的支持,以及个人的应对方式成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8-9]。因此,如何增加家庭内和社会的支持、改善应对方式等对空巢老人进行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老年人融入家庭和社会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环境。与此同时,对于让老年人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有一个丰富多彩不与世隔绝的晚年生活环境,并使得社会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来说,网络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它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广阔的精神空间[10]。本研究中,通过充分利用自行开发的“老年网络服务平台”强大的网络交互作用,有效地整合了医院、社区、学校、家庭等各个层次的养老服务资源,建立了一个支持、帮助、建议、安全的信息交流系统,为社区空巢老人构筑一个完整全面的精神赡养支持网络,有效地提高了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由表2可知: 两组空巢老人干预前后比较,试验组空巢老人在干预后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比起对照组空巢老人的传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电话联系,试验组空巢老人可以利用微信、QQ视频聊天、个人空间等多种方式,实现随时随地与子女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模拟“近在身边”的家庭成员间沟通,建立虚拟的亲切感和亲人的“远方在场”(absent presence),从而有效地弥补了子女不在身边时的心灵空虚和失落感,降低其孤独、忧虑等负性情感;另一方面,这些新媒介与网络平台的使用,使试验组空巢老人有更多的机会投身虚拟社区,给他们认识新的朋友提供了新的社交和沟通方式,老年人可以通过在虚拟环境中了解社会“集体活动”和替代性的参与社会“集体活动”的方式融入群体,无论是交友或是聊天,老年人都可以享受畅所欲言的愉悦,网络可以让他们更方便、更快捷地扩大社会交往面,增强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于那些因为身体状况变差、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保健、娱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网络可以成为他们的精神拐杖。已有研究证实,空巢老人主观感受到的朋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遇到问题时懂得利用社会支持,均有利于增强其正性情感,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9]。此外,相对于对照组的空巢老人,试验组空巢老人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以及网上购物、在线咨询、个性化服务定制等网络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仅可以更快、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要,同时亦可有效提升老年人对自我、对年龄以及对时代的认知,使其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这种积极、乐观的应对方式,可以能动地缓冲、转移、抵消不利因素对空巢老人的消极影响,减少负性体验,使个体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增强正性体验,更好地体验幸福快乐的人生。由表3可知:试验组有91.43%的老年人认为可以帮助增强自我认知,获得成就感,有94.29%的老年人认为可以帮助找到生活的乐趣,保持年轻的心态。再者,本研究中通过网络平台充分撬动了社会各界的养老服务资源,与对照组的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相比,试验组老年人不仅可以利用平台获得在线咨询、人文关怀、志愿者服务、学习娱乐、医疗服务定制、家庭亲情关爱等综合服务,而且在这种长期的互动过程中,亦可为试验组的社区空巢老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尊老、爱老的精神赡养环境,这些均有利于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跨信仰的大问题,需要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只有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关心、关注、关爱空巢老年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利用网络技术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为空巢老人提供精神赡养,可有效提高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还将通过网络平台,开辟“互助养老”的精神赡养模式,以期在更多的社区进行推广。
[1]中国老年人口数世界第一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巨大[EB/OL].[2015-06-19].http://mt.sohu.com/20150619/n415342045.shtml.
[2]《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一半老人“空巢”生活[EB/OL].[2015-06-14].http://education.news.cn/2015-05/14/c_127800298.htm.
[3]李书宁,张彩玲.我国“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6-28.
[4]马颖,傅华,王家骥,等.中国4省市社区空巢和非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5):478-481.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订版):82.
[6]刘连龙,郭薇,刘婷婷,等.心理资本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3411-3413.
[7]陆建兰,潘清泉.城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18-2919.
[8]叶慧芹,杨芳,刘璐.杭州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6):1861-1863.
[9]陆敏敏,陈利群,贾守梅.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3B):973-974.
[10]郭晓芳.网络媒体与积极老龄化——基于老年人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12:2.
(本文编辑孙玉梅)
Influence of spiritual support model based on network support on subjective well being of community empty nester elderly
Jiang Na,Qiu Zhijun,Fu Juan,et al
(School of Nursing,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unan 414000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spiritual support mode based on network support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mmunity empty nester elderly.Methods: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a total of 140 empty nester elderly from eight communities in Yueyanglou District of Yueyang City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ly selected,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70 cases in each.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 home service model,th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spiritual support model based on network support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model,then to compare the sco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elderly betwee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luts: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s of well-being scores of empty nester elderly between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positive emotion score and positive experience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but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score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the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spiritual support model based on network support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bjective well being of empty nester elderly.
network;spiritual support;empty nest elderly;subjective well-being;community care
湖南省2014年第四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SK3063;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课题,编号:15C1396。
姜娜,主管护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单位:414000,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邱志军、付娟、胡玲单位:414000,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R473.2
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8.009
1009-6493(2016)10A-3482-04
2015-10-07;
2016-07-30)
引用信息姜娜,邱志军,付娟,等.基于网络支持的精神赡养模式对社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0A):3482-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