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红/文
泰安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赵红/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2015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近年来,泰安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总抓手,以搭建高层次创新平台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全市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但是,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城市相比,泰安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还较低,从而影响了发展动力的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对此,泰安市将“创新型城市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作为今后五年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强调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最近,泰安市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对全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推进创新型泰安、幸福泰安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十二五”时期,泰安市从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科技园区建设、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泰安市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持续增长,2010年到2015年,R&D经费投入分别为30.07亿元、38.99亿元、50.4亿元、59.89亿元、66.98亿元、67.0亿元,五年间的增速均高于当年度GDP增速。2014年、201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到总研发投入的92.62%,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五年间,全市464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盘子,获无偿科技经费支持逾5.16亿元,实现逐年递增,其中2015年达到1.38亿元,比2011年提高3.4倍。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泰安特色塔型创新体系建设在探索中起步,编制完成了《泰安特色塔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泰山创新谷建设方案》。启动了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通过组织、优化和整合科技资源,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目前已在全市重点产业领域累计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75家。大力推进科技投入机制改革,设立1000万元成果转化先导资金,参股成立“国泰民安创投基金”,已有8个高科技项目落地。完善泰山科技创业资金运行模式,扩大资金规模,健全风险补偿机制,2015年为19家科技型企业担保贷款6000万元。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泰安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见》,大力实施“1351”工程,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10家,夯实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根基。一批发展潜力强、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推动泰安市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在新信息、新医药、节能与环保等领域形成了泰安市发展新兴产业的亮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十二五”内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333.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长到26.85%,比“十二五”初提高6.7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个百分点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4家,比“十二五”初增加68家。
重视科技园区建设。目前,泰安市已拥有1家国家级高新区、1家国家级农高区、2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2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4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3家山东省院士工作站、22家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立了1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总孵化面积约48.5万平方米。启动了泰安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已分两批培育认定产业技术研究院75家。泰安市被批准成立国家级“中国(泰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泰安高新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矿山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构建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市场占有率高、综合效益好的矿山装备企业集聚区。泰安农高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泰安市成为全省第4家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地级市,探索形成了“泰山农业模式”。
推进科技交流与合作。五年间,泰安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优质科技资源,华中科技大学泰山技术转移中心和上海大学、西安交大泰安技术转移分中心共建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泰安麻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正式启用,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泰安中心签约建设,“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落户泰安市,康平纳集团“纺织数字化染整装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泰安市首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新泰市建成了“武汉理工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肥城市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建了“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肥城分园”。先后举办“武汉-泰安”、“山东大学-泰安”、“上海大学-泰安”、“北京-泰安”等校地科技对接交流活动和两届泰安校(地)科技合作对接交流及成果推介会,达成合作意向300余项。
(一)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一是科技创新平台欠缺。泰安科技创新平台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层次的创新平台比较欠缺。目前全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达到了36家和17家,而泰安市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二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总体规模小,服务能力和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特别缺乏产业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咨询评估、技术转移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咨询等较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三是科技成果转化难。在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技术市场发育不健全,技术交易不活跃,转化渠道不畅,加上资金短缺等因素更加剧了成果转化的困难。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纵向看,尽管近年来泰安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全省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占比低、发展不平衡。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66个百分点,更远低于济南、青岛、烟台等先进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不到全省高企总量的4%,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的大集团、大企业相对较少。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高新区、泰山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5.82%、46.45%,而个别县仅仅达到17.56%。另外,工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多为资源型传统产业,优势产品不突出;招商引资的项目属于高新技术范围的比较少,能够真正形成产业带动能力的还不够多;高新技术产业链关联度还不够高,产业特色和聚集效应不够突出。
梯度气象观场站:102 m气象观测铁塔与地面自动观测站,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观测,以此来分析未来天气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作出预警。通过对气象数据分析,可以针对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的分配,预测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农作物进行干预及保护,提高农业收益。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从整体看,泰安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优势创新型企业少,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弱。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强。一些企业存在短视行为,重当前轻长远,重生产轻研发,重视厂房、设备、利润等有形财富,而忽视技术专利、信誉、品牌等无形资源。二是技术创新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能够获得现实利益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只追求短、平、快项目,不敢冒险开发市场发展潜力大、风险大的高新技术项目。三是有的企业能力有限,没有能力进行创新。四是企业间缺乏科技创新合作的沟通交流机制,产业链配套协作性不强,围绕重点企业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
(四)创新资源不足
创新资源的丰歉决定创新绩效的高低。从泰安来看,一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泰安尤其严重缺乏原创型技术研发人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而且人才分布不合理,大学、科研机构、事业单位人才较多,企业、产业集群及特色产业的专业人才短缺现象突出。市内科技创新机构在数量、规模和功能上不能完全满足区域创新发展的需要。三是专利少。特别是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相比全省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
(五)创新环境需优化
一是支持、激励和约束创新主体方面的体制机制需完善。比如,市场准入不公平抑制中小企业创新领域的扩展;市场监管不够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到处泛滥,创新企业利益严重受损;技术市场发育不健全,功能不完善,使得供需双方信息渠道不畅,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实施缺少必要的中间环节;产学研合作协调新机制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尚未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泰安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义取利、诚信忠实、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区域文化特征,但也具有“守成有余、创新不足”的文化弊端。而且,急功近利的问题、少量科技腐败的问题以及科技界的官本位现象、追求论文数量的现象等,也都影响到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正确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握一个目的,两个关键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其中,关键点之一就是“创新”。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并包含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关键点之二就是“驱动”,在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也就是说,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与科技创新不能划等号,必须是科技与经济融合,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和社会成果才叫科技创新。
创新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因为创新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重大创新往往投入大、耗时长、见效慢、风险高。对此,要防止几种不良倾向:一是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二是好高骛远。只有各方面条件和制度、环境日趋完善,才有可能形成创新的基础和氛围。三是盲目冒进。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创新路径,违背规律“抄捷径”往往欲速则不达。可见,创新是科学发展之路,要用科学的理念对待创新,用全面、长远、联系的方法推进创新。
不能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对立起来。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自主创新就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开放创新,开放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应有之意,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开放创新也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企业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开发出高端产品,才能摆脱配套加工模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因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对此,泰安市要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盈利模式创新,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以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生物育种等四大产业领域为重点,通过争取财政投入、引进风险投资、吸纳银行贷款等方式,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并集聚各级各类科技资源予以重点、优先支持,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强”的科技型“小巨人”,为泰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储备坚实的后备资源。要大力实施“1351”工程,即利用3-5年时间,培育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300家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000亿元,增强泰安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根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支持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平台,培植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形成规模经济和特色优势。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积极发展互联网工业。实施工业强基和智能化提升工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努力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矿山,研制一批智能装备和产品,培育一批车间级智能制造企业,开发一批智能制造新业态,建成一批智能制造服务和应用平台。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加大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企业培育力度。努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物流成本等,为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三)积极构建特色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一个从科技研究开发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过程。因此,在加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现有研究机构、科研院所的作用,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构筑以国内外高校优势学科与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研发力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塔尖”,以泰山科学院为“塔体”,以日益壮大的企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塔基”,各种科技发展要素有机结合的具有泰安特色的“塔型”科技创新体系。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双百”目标,即:引进100家研发团队;与100家高校、科研院所结成创新联盟,为企业、高校、科研、金融等各方资源的合作交流打造坚实平台。同时引进3-5家国内外风投公司,打造具有科研开发、成果孵化、技术转化、市场交易、人才培训和高层论坛六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要统筹整合市内、市外两方面资源,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充分发挥国有资源的基础支撑作用和民营资本周转灵活、反应灵敏的优势,确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顺利起步、尽快运转。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靠人才。泰安必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用好现有的、培养自己的、引进急需的、留住关键的”原则,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一是要积极探索“科技联姻”新模式,走开放合作之路,争取更多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到泰安来,以人才引领和支撑泰安市创新发展。二是依托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和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战略和“借智兴业工程”,着力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团队、产业领军人才和实用技能人才。三是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定向培养示范基地,针对企业需求定向培养,直接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四是利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吸引相关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和专家,到泰安市开展企业创新和科技创业指导。五是创新人才激励方式。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竞争择优机制,建立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及产业化程度作为重要的分配标准,实行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让一流人才、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六是要高度重视创新型教育。因为创新型教育是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为此,要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基础教育,倡导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速发展职业教育。
(四)进一步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对经济发展有极强的带动力。泰安市提出2016年市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对此,一要突出发展重点,把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形成工业新的快速增长极。二要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运用高新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提升煤炭、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平台建设为重点,开展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人才培训、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及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技改由生产制造环节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抓好一批重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三是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着力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打造凸显特色优势的战略产品和重点产品,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扩张。四是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解决好传统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提升一批传统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支撑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平台,培植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优势产业集群,带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形成规模经济和特色优势。
(五)优化创新环境
一是重视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强与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强高技术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完善各类平台和载体建设,提高科技服务发展能力。二是加强支持创新的政府引导,完善推动科技创新的体制改革、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提供优质、完备、高效的公共服务。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观念,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政策引导,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帮助企业解决创新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对科技投入政策的研究,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采取项目扶持、贷款担保、股权投资等方式,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三是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建设。四是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建立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保护与打击体系,切实维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五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评价和管理机制,完善科技奖励制度,重奖重大科技成果。六是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广泛宣传科技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一个人人敢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创新文化氛围。
本文为泰安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成果15skx002。
(作者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