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歌剧得到了飞速发展,而钢琴是一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的乐器,在歌剧作品中常使用钢
琴作为伴奏。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声乐作品钢琴伴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巴山蜀水要解放》为例,探讨了我国歌剧作品中的钢琴伴奏艺术。
[關 键 词] 《巴山蜀水要解放》;钢琴伴奏;中国歌剧
[中图分类号] J6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1-0057-01
思维架构对于钢琴伴奏表演非常重要,演奏者必须对乐奏的伴奏特点予以了解,对乐队总谱进行参考,通过对比钢琴伴奏谱和总谱来研究伴奏的手法,将伴奏音乐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确定下来。
一、把握前奏和间奏的音乐特点
前奏中左手织体对乐队伴奏的竖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对竖琴演奏的模仿主要通过连续上行琶音演奏来实现,其目的在于对主人公的情绪进行烘托,并对唱腔进行一定的铺垫。因此在演奏时要注意放松手腕,保障触键的流畅轻盈,体现出竖琴音质中的柔美,尽量使音色更加透亮、圆润。谱例如图1。
从21小节开始音乐进入中段,从散板进入了快板,本文以(间奏一)21-25小节为例进行分析。该部分的伴奏织体基本等同于乐队,弹奏时要注意体现出音乐的穿透力,敏锐地控制琴键,随着音乐的起伏而鉴别力度。为了演奏出长号、大管齐鸣的气势,左手进行连续八度下行,并保障八度音的音响层次和充分振动。以图2谱例为例,在弹奏时不能赶抢和拖沓。
二、把握唱腔伴奏的音乐特点
(一)掌握板式的变化手法
在对该部分进行伴奏时不仅要对唱腔的板式变化进行了解,同时也要分析钢琴伴奏谱。总谱中的女声二重唱帮腔声部主要通过右手伴奏旋律来代替,为了对戏曲板式的愉悦、活泼进行衬托,左手使用16分音符跑动。左手要通过轻盈果断的触键把握句末处的渐慢,铺垫中段的快板唱腔,而右手则对人声合唱的效果进行模仿。
(二)掌握托腔保调手法
在作品的中段快板部分,乐队伴奏主要是用二胡、中阮和琵琶3种乐器,主要的伴奏手法是“垫”。此时的钢琴伴奏要借用这种手法,为了对中阮和琵琶的拨弦进行模仿,主要是用双手跳奏,保持中弱力度。唱腔声部和右手生活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包括情绪、力度和速度。具体谱例见图3。
(三)掌握拖腔伴奏手法
作为我国戏曲唱腔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拖腔能够使音乐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该作品的慢板部分也是结束部分,钢琴伴奏主要使用滑奏触键的方式,运用包裹唱腔的、相对密集的旋律线条16分音符来营造一种充满期盼的情绪,并通过滑奏的触键手法来模仿二胡和竖琴,谱例见图4。
《巴山蜀水要解放》是我国歌剧作品的一个代表作,对作品的钢琴伴奏艺术应该积极运用各种伴奏手法,同时体现钢琴伴奏的独特效果,将钢琴的伴奏织体丰富、声区音色多、多声功能强的特点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宋诗楠.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价值[J].黄河之声,2016(2).
[2]曹明明.歌剧《江姐》的音乐与表演特征[J].北方音乐,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