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菊
[摘 要] 香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科学严谨,务实高效,富有特色,将从香港职业教育的资历架构、行业能力标准、课程开发流程三个维度分析其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影响,揭示香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特点,以及在市场导向、政府统筹管理方面的启示。
[关 键 词] 资历架构;行业能力标准;课程开发流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1-0042-03
香港职业教育由于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其在“资历架构”下构建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科学严谨,务实高效,富有特色。下面根据笔者在香港职训局考察学习的情况,就香港职业教育运作模式中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特点作简要分析。
一、资历架构是香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
为提升劳动者素质,鼓励各行业从业人员终身学习,促进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通,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挑战,香港政府教育局于2008年5月5日正式推出了资历架构认可制度。该制度将资历架构分为七个等级,涵盖学历及不同行业所需的资历,见表1。
根据资历架构的不同级别,再制订出资历架构相应级别的通用指标,通用指标包括四项内容,用以说明同一级别资历的共性要求。每项又分为1~7级,对应资历架构体系。现以资历架构第四级为例,说明香港资历级别通用指标的构成情况,见表2。
表2说明香港“资历架构”的通用指标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阐明了同一级别的共同要求,这些共通要求即构成该级别的资历。这一体系是以行业为主导,根据行业及工作能力要求,由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及业界共同制订的。再由各个行业制订业内需要的能力标准,并明确应达到的标准和资历之间的衔接阶梯。在此基础上,提供大量不同范畴及不同级别资历的课程,这些课程获资历架构认可。所以说,资历架构是香港教育机构进行相应课程设计的前提。
二、行业能力标准是香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
以“资历架构”通用指标为基础,各行业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要求制订出不同行业的能力要求和标准,即行业的《能力标准说明》。在行业的《能力标准说明》制订过程中,业界担当了关键角色。他们组成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协同香港职训局,对市场和业界的需求、人员数量、质量和技术要求等进行调查、咨询与研究,制订出各行业的能力标准,并以“能力单元”的形式体现,每个能力单元具体描述了该项能力所需要的指标。以“物流行业——空运及快递从业员能力标准说明”为例,其主要职能范畴共10项,分别为:运营管理,物流方案规划及设计,营销、市场推广及客户服务,货代运输及处理,货物安全及保安,出入口文件处理,保险及法律事务,电子物流,职业安全及健康,品质管理。其中每项职能又划分出若干能力级别。如“营销、市场推广及客户服务”就具体分为5个能力级别,10项职能范畴共计47个能力单元。每个能力单元均详细说明了该单元的应用范围、级别、学分和能力要求等。详见表3、表4。
“资历架构”下的行业能力标准是行业专家参与制定的,更贴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香港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紧密地依托行业,以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设计及编制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同时,这些课程需要通过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评审后才获授予开办。如某课程评定为资历架构某一级别后,表示该课程无论内容、学习成果、 师资、学校资源等都已获得质量保证。为此,香港教育及培训机构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筹备及投放大量资源发展及设计这类认证课程,以确保课程开发的高水准和精细化。
三、规范的流程是香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制度保证
从课程开发的准备,到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再到最后的課程审核及复审,香港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环环相扣,严谨规范,从而保证了课程开发的质量。
首先着手课程开发的准备。香港职训局要针对近两年社会各级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然后协同政府统计处一起对各主要行业的人力资源供求情况、行业及地区需求情况和入学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所开发专业的课程目标、课程水平,供各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参考制订培训计划。课程目标确定后,职训局召集业界、商会、专业学会、行业代表、雇主、雇员成立课程顾问委员会,协调课程的定位与学科发展。
其次进行课程开发的组织。首先,由香港教育局协同职训局成立课程开发小组,草拟课程纲要、课程结构。课程开发小组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会充分考虑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是否与行业所需能力衔接,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衔接,为学生就业、升学及终身学习提供横向综合、纵向衔接的学习单元。在学习内容设计方面,为了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还设计了评价表、观察记录表、学生作业笔记、习题、实验和实习任务书、工作样本、测验、观察记录、面谈考核等。
最后通过课程审核。在香港,所有职业教育课程必须通过学术评审局的审核,才可成为资历架构下认可的课程,才能正式推出使用。审核的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结果、课程性质与架构、与现存课程类似程度、每门课程概要、教学方法、评价准则、课程管理方式、教学资源等,形成课程建议书,提交审批。
课程推出后,课程开发小组还要与行业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复审。复审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管理、学生表现、毕业生就业情况、雇主评语、课程需求调查报告等,以确保新课程适合行业需求。
四、对我们当前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启示
市场导向、创新实用是香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特色。香港的职业教育从课程开发前的人力资源调查到课程设计中以“能力标准”为依据,再到课程开发完成后的审核、复审,全程都有行业人士参与,充分体现了他们遵循市场导向、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香港政府不仅全程参与和指导课程开发,而且给予极大的资源保证,从而形成了在政府推动并扶持下的市场导向的香港职业教育运作模式。这一模式首先确立了政府的统筹管理地位,其次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应有作用,市场对行业和职业教育的引导作用非常强大,使香港职业教育自觉遵循市场的需求,这一切是香港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崛起的关键所在。而我们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课标制定、课程开发等,缺少政府统筹规划、社会广泛支持、企业主动参与、校际强强联合,很多教学改革只凭一地之力,一校之力,甚至一专业、一教师之力,难以确保开发的课程具有普适性,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需要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这是此次香港考察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