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历框架的现实意义、内涵与功能

2018-11-06 10:45黄娥
成人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资历终身教育

黄娥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立一套鼓励和支持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和培训制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资历框架是破除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制度瓶颈的重要抓手,是对社会利益重新调整和配置的一种政府手段。其内涵可以从资历系统、终身学习和学分银行几个方面来理解。建立资历框架的主要功能在于:教育标准和职业标准融合,调和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加强人才流动,精确人才配置;打破教育不连续衔接现状,建立开放灵活教育体系;加快教育可视化路线建立,鼓励全民终生学习;支持跨国资历互认,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关键词】终身教育;资历框架;资历;学分银行

【中图分类号】G72;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8-0009-05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知识为本的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由此,对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知识、技术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因此,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新时代的要求: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重要指导思想,建立一套鼓励和支持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和培训制度,贯通教育体系内部的通道以及保持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使人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能够通过多元、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提高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高社会资源配置占比。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要建立一套鼓励和支持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其中资历框架作为“促进现有各种资格间交流沟通,提高资格的透明度,改善教育和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1]是终身教育制度建立的基础制度,是确保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成果能够获得官方认可的相应的资格证书,能更好地促进人才的流动。资历框架是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资历联系并整合在同一个系统中的框架,根据学习成果的权重和指标划分到相应的资历层级中,“可以提供一个协调、整合、可比较的资历系统; 形成各层次教育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统一评价标准,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促进个人的终身学习,进行学分的累积和转换”,[2]是保障教育质量,促进个人终身学习,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

一、建立资历框架的现实意义

1.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迅速更新,以知识为本的经济体系逐步形成,社会逐渐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经济、生产、服务呈一体化发展趋势。这不仅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同时也使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社会的这种进步对生产者的技术、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人才结构需求日益多样化,要求人们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人们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通过建立资历框架,适应社会教育和培训的多样性,便于人们在教育机构和培训部门之间或在劳动力市场之间获得资格,满足知识信息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2.破除制度瓶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经过一系列教育实践和改革,我國终身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大多停留在口头提倡和文件批转层面,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仍面临着体制与机制问题。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的关键在于打破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之间的隔断和壁垒,将教育资源有序和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以提升人们的知识、技能、价值,进而提高生活品质和精神教养程度。建立资历框架可以“形成学校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智联衔接和沟通的全国统一的终身教育体系”,[3]是将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之间学习成果沟通和联系起来的一个桥梁,根据不同层次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技能、能力水平形成统一标准,既保障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同时又打通各级各类教育学习通道,让学习者清楚得知课程的定位及水平,进而制定适合自身继续深造发展的学习线路图。从而打破教育内部条块分割,各个教育、培训机构各自为阵的现状,资历框架中以学分银行为最核心制度,可以对学习成果进行认定、积累、转换,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从而为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做好政策准备。

3.国际合作逐步深入背景下,疏通人才交流与合作通道

随着知识经济全面、迅速的发展,政府间国际交流、合作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间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方面交流日益加强,同时也促进了学习者和雇佣者之间的跨国流动。人员的流动不论是在跨阶层、跨地区,还是跨国家的流动中都对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人员在市场的自由流动是一种隐形的知识和信息的流动,能够激发区域、全国乃至全球社会创新与经济发展活力。资历框架对教育和培训领域资源的整合以及资历的兑换和互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间、国际间人才的流动,进一步提升地方或区域人才竞争力。为此,各国政府制定一套通用的、透明的、可对比的资历互认标准,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的资历对接和互认,同时为各国间打通学习者和劳动者自由流动的通道,使国内资历框架与国际对接,从而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目前已有很多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地区已经建立了不同层面的资历框架,既明确各层次教育知识、技能、能力级别和标准,同时又与国际资历框架对接,促进区域学习者和劳动者的流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态。

4.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要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效率和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词。而资历框架的建立是打通多元化综合培养人才的通道,资历框架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即包含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资历框架的核心价值在于让每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用一种可视的外显方式呈现出来,使外界能用统一的标准对个人的能力等级做出判断,至少从资历等级或资历类别在最低程度上能够表示。这种最大化程度识别劳动者能力能有效提高劳动力市场配置效率,使每个人能够尽其才,能够在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其最大价值。保证教育体系产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保持平衡,是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

同时,在另一方面,现阶段国家人力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据个人已获得资格。资格能够表征学习者的学历过程、学习经历、培训和工作经验,学习者通过已获得资格能够主动的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水平进行识别和判断,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发出的所需人才信号和自我提升需求,在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中,能够更加自由的规划和获得学习空间,加速我国人力资源强国进程。

二、资历框架的内涵

资历框架,顾名思义就是将所有资历联系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形成的一个教育体系。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是对社会利益重新调整和配置的一种政府手段,代表着社会绝大部分群体利益,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结合起来;同时清楚的给出资历的层级结构和每一层级标准,对教育系统中的各项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要厘清资历框架的内涵首先要弄清其与资历系统、终身学习、学分银行的关系:

1.资历框架和资历系统

资历一般指的是资格和经历。“欧洲高等教育区资历框架中对于资历的定义是:“一种学位、文凭或者其他相关权威部门颁发的某种证明文件,用以证明持有者拥有某些特定的学习结果,通常在成功完成了某个高等教育的教育计划后得到。”[5]也就是学习者在国家授权的教育或培训机构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正规评估程序评估后,已达到该资历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标准,便可授予某种资历证明,是对学习者的继续教育或培训的一种正式认可,该资历证明具有法律效益。而资历框架是由一系列资历等级和规则构成的层级体系,根据资历高低级别将各资历在纵向维度上联系起来,同时通过一系列运作标准将不同类型资历在横向维度上联系起来,旨在整合资历、教育资源,推进终身学习纵深发展。资历系统所包含的外延大于资历框架,不仅包含资历框架,同时还包括制定、实施关于资历、学分系统、质量保证机制、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实施办法,将教育和培训与个人学习和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其他机制等有关政策的各种方法,具有综合性、联动性。资历框架是资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资历系统架构的基础,而资历系统是资历框架实际有效运作的保障。

2.资历框架和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古代和西方教育思想中就包含着终身学习思想,而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思潮起源于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提交的《關于终身教育》的提案,提出“终身教育”未来发展的五项基本目标,“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的关系的一种协调,是作为人才发展培养的重要战略手段。而资历框架是对终身学习思想的一种外化表达方式,将所有学习资源、学习成果整合、转化成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格,支持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应对全球化、迈进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资历框架将教育资源整合,学习者以资历需求为导向,通过教育资源平台,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时间、自愿选择学习地点,获取更多的有关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资源、建议和引导,这更能激发学习者学习主动性。灵活、分散、多样的学习模式是实现终身学习的路径,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年龄、专业情况制订适当的学习计划,达到相关资历所规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后,认定获取学习成果。通过正规学习获得资历后,学习者进入劳动力市场,透明的、可对比资历更有助于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甄别所需人才。

3.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是资历框架最核心的制度,是实现资历转换和对接的重要载体,其主要作用在于对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是资历框架有效运转和落实资历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的重要手段。资历框架则是学分银行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分银行作为一个以开放、灵活和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平台,具有学习成果存储与兑换的功能。以资历框架为标准从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对学习者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认证,确保资历框架运行的质量,同时发挥学分银行固有的存储和兑换功能,当学习成果积累的质和量达到一定资历的标准后,便可通过权威机构兑换相应的资历证书。

学分银行制度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其重点就在于如何界定和认证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这是学分银行工作开展的前提。“学习成果是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经历,完成一定学习任务获得的或者能够表现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体系”,[6]而各级各类不同学习成果就是根据资历框架的子框架标准进行设置和学业完成后进行评估。学分银行中的学习成果基于资历框架的子框架输入,经学分银行的积累功能后转向成果,最后由学习成果转向某一相关资格而输出,形成基于资历框架的学习成果输入——成果积累——资历输出的循环系统。

三、资历框架的功能

从系统科学分析和方法分析角度来看,资历框架是整合和编排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体系,修补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隔阂,具有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历框架的功能组织;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加速人才流动、精准人才配置,建设终身教育体系采取的一种宏观教育政策。其自身包含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功能要素,每个点如何相互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反应是资历框架的功能目标,也就是资历框架系统目标会对系统结构提出相应的要求。因此,清楚明了的资历框架目标是建立资历框架的前提。

1.教育标准和职业标准融合,调和教育和劳动市场供求矛盾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和经济多元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智能化,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亦更加复合化,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个人从学习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个人发展过程,还牵扯到国家教育制度、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劳动规范制度等各个方面。人才的培养和配置仅仅依靠教育和教育资格证书制度已经不能完全让学习者很好地适应动态的劳动力市场。已获取的资格证书是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具体位置的信息表征,学习者能不能完全进入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岗位与人才选拔制度密不可分。同时教育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劳动力层次和结构需求相匹配,获取的能力资格证书能不能完全反映学习者的能力模块,都是造成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影响因子。资历框架是打通现有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贯通教育系统人才输出和劳动力市场流入的综合资格标准,覆盖各级各类资格。以资历框架为基准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标准体系都需要紧密结合职业标准,对该资格对应的行业现状、行业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景进行制定。教育内容的编排与行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也都与行业能力标准紧密结合,即使学校教育输出不偏离市场需求,又便于劳动力市场甄别所需人才的能力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破除教育和行业脱节的供需矛盾。

2.加强人才流动性,精准人才配置

随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人才流动模式趋于常态化。人才流动的数量增多、速度加快、空间范围更广,跨国、跨区域、跨行业的人才流动强度逐渐增强,以适应经济飞速运转速度。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分析来看,人才流动是一种投资行为,从知识转移视角来看,人才流动的本质是知识转移,强调人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资历框架根据学习成果的复杂程度、级别和类别,从高到低划分10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成效性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清晰描述。以资历框架为基础的多轨制、多元化、相互衔接国家教育和培训制度,不仅拓宽学习通道、提高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节约教育成本、提高学习效率,更是增强了知识的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才的流动。同时,资历框架作为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国家层面规范化、制度化的基本参照,基于资历框架的能力为本学习成果开发模式是对以学科为本学习成果开发模式的解构,赋予学习成果等级清晰、能力标准明确、认证转换灵活的新活力。一个学习成果由多个认证单元、若干基本单元能力标准模块构成,不仅能够反映学习者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更能够准确反映学习者所具备的能力标准指标。学习成果开发更是将行业标准和教育标准保持一致,以保证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人才供求的平衡,至少在人才培养和需求上实现精确对接。

3.打破教育不连续衔接现状,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资历框架应运而生的主要目标在于调和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不同资格体系和层级间条块分割现状,提高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与培训体系间的联系,破除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间的壁垒,构筑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间的桥梁。立足于现在和未来,适应现代教育和培训系统的多样性,便于人们在不同的教育、培训部门及劳动力市场之间获得资格,打通获取资格的横向路径,打破只能通过正规教育获取资格的传统,开创基于学习成果获取资格新格局,可通过在职培训、成人学习、职业资格培训等多种非正式教育获得学习成果并得到认定,创建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转变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以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条块分割的传统模式”。[7]

资历框架是由一系列学习成果构成,资格认证转向成果输入,这一转向对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或培训的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学习者来说,以需求为导向进入多元化的学习系统,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建议或学习计划,更加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学习进程,完成学习并通过权威部门认证后,还能登录学分银行平台自主申请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服务,更好地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对于教育系统来讲,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模式注重從知识本身逻辑来组织课程或教学,而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课程开发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发展需求,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理论与实践联系更加密切,课程表达以模块化呈现为主要方式,课程开发的方向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适应性,这一系列转变将更好地保证学习者学习行为和知识结构的连续性。

4.加快教育可视化路线建设,鼓励全民终身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人们劳动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知识、技术水平。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十九章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第四节明确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积累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建立资历框架,全面破除教育内部条块分割、壁垒高筑的现状,使资历框架成为实现各级教育和培训体系学习成果转换的工具,构筑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桥梁,将多种渠道如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校外教育整合在个人的学习成果或表达在获取的资历中,使人们所受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工作、生活服务。在另一个程度上,同时公民可通过资历框架更加清楚的审视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这样既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的认知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知道如何再获取自身所需资历,同时也能帮助用人单位更加清楚明了的识别所需的人才。建立教育可视化路线,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构建。

5.支持跨国资历互认,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在经济和文化等其他方面交流合作加深,为了促进各类人才跨国学习或流动的需要,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各国纷纷致力于学习者资历跨国互认和学分互认的统一能力标准建立。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迁移科技人力资源持其资历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资历的互认以及对于不同资历的评价措施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科技人力资源迁移带来区域聚集效应的主要障碍。”(邱秧琼,2012)现颁发的资历没有能够清楚的为资历持有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该资历所含的知识、技能、能力详细信息,导致人才与劳动力市场没有达到最优匹配,在教育和培训系统复杂多样的背景下,通过一纸文凭进行人才的市场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教育资源的浪费,产生教育过剩现象。因此为了提高资历的透明度和可评估性,使资历能够进行量化比较和兼容性评估, 资历框架系统应运而生。

由于全球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多样化发展,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着的各国人才所持的资历如何与人才接收国家对接且能正确的对接,并能够承担与资历等级相当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与资历的国际互认机制息息相关,而国际资历互认的关键点在于资历的实质等效性与国际可比性,还有质量保证和信息交流机制。2008年4月23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发布《关于建立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的建议》,欧洲资历框架包含8个层级,每个层级都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描述,同时在欧洲资格框架运作与实施方面,又强调其他成员国根据本国教育和法律的实际情况以欧洲资历框架为元框架设定本国资历框架层次,从而实现各成员国资历框架通过欧洲资历框架为桥梁实现对接。在实现资历对接的同时,为了保障欧洲资历框架能够有效的运作,还贯彻落实了严格的质量保证机制,欧洲资历框架的建立推进了资历的国际互认进程。

总之,资历框架是国家政府层面加速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的强有力战略举措,是打破教育体系内部和外部分化局面,突破长久以来因体制机制的壁垒所导致教育资源难以整合瓶颈的重要路径。因此,应切实推进资历框架建立工作,建立符合国情的资历框架,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开辟多主体共同建立资历框架的新道路,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确保教育过程、学习成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凤翔.国家资格框架中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等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5):3.

[2][3]张伟远,傅璇卿.基于资历框架的终身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的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4(1):47—52+96.

[4][7]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5]袁松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04—112.

[6]阚阅.欧洲资格框架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64—66+79.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资历终身教育
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