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丝绸之路敦煌之元代妇女服饰及头饰

2016-10-21 13:40王唯宁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敦煌

王唯宁

摘 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所以元朝的服饰也比较特别。它打破了之前各个朝代单一的传承,这种融合为后世的服饰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文章试对丝绸之路敦煌之元代妇女服饰及头饰进行研究。

关键词:丝绸之路;敦煌;元代妇女服饰及头饰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29-01

蒙古族在建立元朝入主中原之后衣着服饰受到汉族的影响,穿着服饰逐渐变得丰富,并且日趋华丽。蒙古族服装的主要特点是以长袍为主,不论男女,上下一体。蒙古族妇女大多穿左衽窄袖长袍,右衽,为了挡风,常采取立领,为了骑马,所以下摆做得比较宽大。袍服内穿套裤,而这种套裤大多是没有裤腰和裤裆,仅有两条裤腿,穿的时候用带系于腰际。不论男女皆著靴,保留了骑马民族的特点。元代汉族妇女服饰还是沿用宋朝的制度,简素质朴,大多以素色的粗绫布帛或是以暗花为主,形制为交领、右衽的大袖或者窄袖衫,外套为半袖、衣长至膝的半臂,时称半袖衣,还有套窄袖的褙子、衫襦、披云肩,下著百褶裙,内穿裤。足则穿浅底鞋履。后来由于受蒙古族妇女服装的影响,则穿色彩较灰暗的粗布或绢做的左衽、窄袖长袍,腰束大带,同时还流行各种单、夹棉的对襟衣和半袖袄。

元代的贵族女子一般都是戴皮帽,穿貂皮袍。这种袍子比较宽大,多左衽,袖口比较窄,袍长曳地。袍子常用织金锦、毛织品或者丝绒制作,并套用红、绿、黄、鸡冠紫、胭脂红、泥金等色。在元代,染织、织绣、丝织、毛织、棉织等工艺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丝织中则以织金最具特点。元末熊梦祥在《析津志辑佚》中记载:袍多是用大红织金缠身云龙,袍间有珠翠云龙者,有浑然纳石失者,有金翠描绣者。春夏秋冬,金线轻重,单夹不等,其制极宽阔。袖口绣以紫织金爪,才五寸许窄。两腋折下有紫罗带栓合于背,腰上有紫枞系。此袍谓之礼袍。这种礼袍不论是图样或是做工都比较华丽,对当时的服饰文化也是一种推动。

蒙古族由于深处寒冷的北方,所以不论贵贱、男女冬天都有戴帽的习俗。暖毛的材质则有貂、鼠、狐、羔等。暖帽的形状有尖顶、平顶、圆顶等。并且在顶上饰有缨或带子。暖帽戴的时候经常与衣服配套使用。比如穿浅色毛绒衫戴白金暖帽等。所以在元代,戴帽具有御寒及美观作用。

除去服装外,蒙古族妇女与契丹族妇女一样,常常把黄色当作金色使用涂在面部,时称“佛装”。这种习俗受汉族妇女黄妆面饰的影响,同时又与当时盛行的佛教有关。到了元末,蒙古族的统治逐渐衰落,这种黄粉涂额的装扮也随之消失。之后的妇女一概以淡妆为主,面颊也不施朱丹粉彩了。

元代妇女的梳妆,云髻高梳是主要的发式。其中也有辫发垂肩,或者戴花冠的,包髻的,形式多种多样。之中比较突出的是南人妇女中流行的盘龙髻,形似盘旋曲折的龙,俯卧于头顶,很有时代特征。在敦煌莫高窟61窟甬道南壁壁画中,妇女头梳百花髻,高髻为双丫式,上面插有灵芝、牡丹和云纹钗,不见唐宋时兴的角梳。灵芝是名贵药材,象征着长寿如意,牡丹则是深受妇女喜爱的花髻装饰,自从唐宋至元、明、清一直兴盛不衰。从此图可见元代汉族妇女或者著汉装的少数民族妇女从服装到发式都沿袭着唐宋风格,但是唐宋最多见的角梳,元朝时已经衰落。

元代最具特色的女帽就是姑姑冠。也叫固姑、姑姑等。姑姑冠上宽下窄,就好像一个倒过来细而高的瓷花瓶。他通常用铁丝和桦木制成骨架,外部用皮、绢、绒等裱糊。帽子约有五尺多高,再加上金箔珠花等饰物,走起路来,冠上的珠串会摇摇晃晃,冠顶翎枝也迎风抖动。之前古代有诗这样描写:“双柳垂鬓别样梳,醉来马人倩人扶。江南有眼何曾见,争卷珠帘看固姑。”姑姑冠也是用来识别女子身份高低的标识,依照规定只有后妃和大臣的妻子才可佩戴,地位高的女子常用翠花或者五彩帛装饰,并使装饰物飞动;地位低些的则用野鸡毛装饰。在莫高窟第332窟蒙古族供养人像中,此画有元代蒙古族女供养人像5身,其中人体比较高大的2身女像应是主像,都头戴姑姑冠,手上穿右衽交领宽袖长袍,下穿着靴,双手抄袖,持鲜花供养。前一身的长袍后襟,由一戴笠帽的蒙古族男性侍从提起,可见身份高贵,身前立一小儿持花供养。2身主像,应是蒙古贵族妇女。同时姑姑冠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用来区分女子已婚或者未婚。在不戴这种头饰时,她们从来不会走到男人们面前。因此,根据这种透视就可以把她们同其他妇女区分开。在元代灭亡后,这种冠式随之消失。

元代的妇女们还有一种头饰,称为勃哈。勃哈是用树皮或任何其他相当轻的材料做成的。这种头饰很大,圆形,有两只手围过来那样粗。有一腕尺多高,它的顶端呈四方形。这种勃哈外面裹以贵重的丝织物,里面是空的。在頭饰顶端的正中或者旁边都插有一束羽毛或者细长的棒,同样也有一腕尺多高。这一束羽毛或者细棒的顶端,装饰有孔雀的羽毛,在它的周围则全部饰有野鸭尾部的小羽毛,并装饰有宝石。一般富有的贵妇们在头上戴这种头饰,并会把它向下牢牢地系在一个兜帽上。这种帽子的顶端有一个洞,是专门做此用的。

除此之外,元代妇女不分贵贱都可以装饰假发。同时,元代还流行佩戴耳环。男女都可以戴,大部分为女者。金代的耳环,以金质为主。有的会用金丝编成圆形托座,托座顶上镶嵌着这种宝石;有的耳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金丝编成长方形框架,框架内镶嵌各种珍宝,框架顶部饰有金片花朵。元代耳环前部通常以玛瑙、白玉或绿松石等制成各种花样。妇女出戴耳环外,还戴耳坠。这些耳环和耳坠,制作精巧,玲珑新奇。此外,妇女还戴手钏,跳脱也盛行不衰,时有出土。这些首饰与配饰,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敦煌
关于敦煌的精神纪行
作品二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敦煌 敦煌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