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惠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及费用的耗能情况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的耗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骨科术后; 预防; 优质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100-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53
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主要发生在双下肢。目前,我国患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越来越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临床手术以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非常高,这也许和患者年龄、手术类型、时间等有密切关系,其中手术类型非常关键。根据相关临床数据统计证实,普外科手术以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19%,神经外科手术为23%,股骨骨折为47%,髋关节成形术为50%,膝关节成形术为6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但能够引发肺栓塞,并且会遗留后遗症。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94例患者,对当中47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干预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18~76岁,平均(55.3±7.6)岁。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57.3±6.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笔者所在科室成为“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全面落实APN连续排班模式,一共分为三个工作时间段,采取弹性排班制度。临床护士护理患者采取“大包干责任制”[1],从以往患者呼叫护士服务转变成为护士积极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采取这次研究的目的。(2)责任护士在手术之前认真评估,确定高危人群,手术以后为患者提供床上擦浴、皮肤以及洗脸护理等相关服务措施,全面落实基础护理。(3)大部分患者对手术以后相关并发症情况不是非常了解,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性无充足认识。因此,在手术之前,应该向患者讲解骨科手术以后有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栓塞,让患者自我提高意识,注重手术以后的康复治疗,使临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尽可能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另外,对于高危患者重点应该采取健康指导,让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手术之前避免进食高糖、高胆固醇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除烟酒。(4)临床护理人员为了能够使患者以及家属密切配合术后康复训练,要安排一名经过短期骨科康复培训的主管护师,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①坐姿锻炼法:坐在椅子上,将腰背挺直,双脚前掌放在椅子前面地上高大约15 cm的书本上。吸气,将双脚脚跟抬高,尽可能向上抬高。缓慢呼气,脚向下压,一直到小腿有一种被伸展的感觉。之后在将脚跟抬起,重复这个动作,每组15次,一共两组;②站姿锻炼方法:直立,将小腿收紧,采取踮脚运动,每组15次,一共两组;③仰卧锻炼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双脚向前勾,感觉到小腿肌肉紧绷,停顿,一直到肌肉颤抖发酸,双脚足背下压和停顿,每组15次,一共两组。上述动作对下肢血液循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次/d,保持小腿轻微酸痛感觉最佳。(5)做好出院指导和跟踪随访,出院初期每隔1~2周跟踪随访1次,之后改为每个月1次,一直到6个月以后,继续指导患肢后期功能恢复以及主动活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采取《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问卷,包括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健康教育,调查患者对每项内容是否满意,问卷共发放94份,回收94份,回收率100%[2]。(2)手術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情况,完全缓解:疼痛感全部消失,疼痛分级达0度低危,Wells评分为低危,彩超检查未并发这种疾病;明显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能够降低1或者2个级别,Wells评分显示危险,彩超检查未并发这种疾病;轻度缓解:疼痛依旧存在,可是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下肢肿胀(++),Wells评分显示高危,彩超检查未并发这种疾病;无效:疼痛未明显缓解,下肢肿胀(+++),Wells评分显示高危,彩超检查未并发这种疾病[3]。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明显缓解例数+轻度缓解例数)/总例数×100%。(3)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高耗能:住院30 d以上,费用在5.0万元以上;较高耗能:住院25~30 d,费用在3.0~5.0万元;正常耗能:住院15~25 d,费用在1.5~3.0万元;低耗能:15 d以下,费用在1.5万元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的耗能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干预以后,干预组的正常耗能情况和低耗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通过临床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基础护理,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进而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另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临床护理团队凝聚力明显提高,进而获得一种成就感。
文献[4]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明顯降低,责任护士将高度责任心以及细致的工作作风贯彻到患者整个围术期护理工作当中,手术前增强对患者的评估、确定高危人群以及对患者采取手术前的健康教育等,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的耗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总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周军,王娟茹.骨折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1(8):59-60.
[2]赖维丹,林星梅.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路径表格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93-295.
[3]吴晓英,王玲,徐国英.示范病房变革护理模式后护理量测试和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7-29.
[4]刘杰杏,吴仙蓉,陈柳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护理[J].现代医学卫生,2010,26(10):1519.
(收稿日期: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