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馥姿 乔璐璐
【摘要】在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无古不成今,“一带一路”的由来要追溯到古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民族,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探究古代中阿贸易,鉴古观今,对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各国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代;中国;阿拉伯;贸易;关系
早在西汉时期(前202-8年),张骞两次出使西汉,开辟了横贯欧亚大陆,连接东西的贸易交通线,即陆上丝绸之路。这条丝路与唐宋时期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我国古代与亚欧国家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古代中国和阿拉伯地区间的贸易往来也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日渐密切。
一、汉朝
中阿之间的贸易往来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和阿拉伯地区就有了初步了解,并建立了互使关系。据有关史料记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曾派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使得中国人对尚未到达的阿拉伯地区有了初步了解。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从而加强了西域各国同内地经济、文化的联系。由于政治影响,丝路畅通,西域的胡麻、胡葱等植物和骆驼、马的优良品种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铁器等工艺品也源源不断输往西域,这使得中阿贸易往来在丝绸之路上形成一派繁荣的景象。东汉时期,公元97年,汉西域都护班超派使者甘英出使大秦,由于安息船人的误导,甘英未到达大秦,但却到达条枝(波斯人称阿拉伯为条枝)。通过中外使节的互通,东汉时期中国对阿拉伯地区有了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使中国外交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优秀文明也开始融入中国,汉朝时期的中阿贸易往来为之后的中阿间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唐朝
唐王朝建立后,国力强盛,成为东方最强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唐朝时期,中阿之间的贸易往来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且唐朝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相当发达,所造船只较大,承载量大,完全具备远洋航行的条件。为适应现实经济的发展需要,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及多样化的怀柔政策,使得中国与欧亚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使得这一时期中阿之间使者往来频繁,中阿贸易往来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吸引了大量阿拉伯商人。唐代中阿贸易有两种形式。一为进贡与回贈,二是自由贸易。自由贸易的形式促进了中阿之间的商品流通,同时也促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繁荣无比。通过丝绸之路,阿拉伯商人带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有象牙、宝石、香料、明珠、琉璃等,而从中国运往阿拉地区的主要商品有丝织品、瓷器、茶叶、铜铁器皿等。瓷器是中国继丝绸之后向阿拉伯出口的另一重要商品。唐代,瓷器的制作工艺已经成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为唐代瓷器的典型代表。阿拉伯人对中国瓷器称赞不已。《中国印度见闻录》说,中国精美的瓷碗,如玻璃杯那样晶莹,隔着碗也可以看见里面的水。伊本·白图泰说,中国瓷器是世界上最好的。这可见阿拉伯人对中国瓷器的称赞和喜爱。同时,阿拉伯人在很早以前,就把瓷器作为中国的代表。
唐朝中阿贸易往来频繁,对宗教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时期,有许多来华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定居长安城,被称为“蕃客”,而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之为“蕃坊”。唐朝的蕃坊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国政府管辖和领导,同时坊内伊斯兰教与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密切结合。有史学家认为,蕃坊的伊斯兰教虽属外来民族或侨民之宗教,但它是中国伊斯兰教史上最早的穆斯林组织形式。唐代由于众多阿拉伯商人侨居于此以及蕃坊的形成,大大推进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正是阿拉伯商人。他们以经商为主的方式在中国传教,他们不仅将阿拉伯的香料、珠宝等带到中国,在贸易的过程中无时不刻地渗透着伊斯兰教精神。
三、明朝
明朝初期,政府十分重视同外国交往。永乐五年,明太宗朱元璋设立四夷馆,专门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邻国语言文字,并培养专业翻译人才。
由于明朝政府制定的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以及“厚往薄来”的外贸政策,吸引了许多阿拉伯使者来华。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一代,阿拉伯各国遣使中国达40次以上。永乐年间(1403-1424),埃及布尔及系马木鲁克王朝使者来中国访问。明成祖设宴招待,命五日一给酒馔果饵,所经地皆置宴。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埃及锁鲁檀(素丹)阿失剌福复遣使中国,明政府赠给素丹“彩币十,表里纱罗各三匹,白氇丝布,白将乐布各五匹,洗白布二十匹”。素丹妻子及使臣递减。可见,明初中国与阿拉伯非洲地区的友好往来频繁。
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在“海禁”政策下中阿贸易往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朝贡贸易,二是郑和船队到阿拉伯地区互市。朝贡贸易是这时期阿拉伯商人来华贸易唯一合法的途径。
明代中阿贸易往来的另一形式,即郑和船队到阿拉伯地区互市。同时,明代中阿使节来往频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也属郑和七次下西洋。永和三年,自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把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中国文化带到了亚非国家。每到一个国家,郑和便把明成祖的信递交给国王,并代表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受热烈欢迎。郑和在最后一次下西洋,携带瓷器等物,乘古里国船到麦加,往返一年,到“买到各色奇货异宝,麒麟、狮子、驼鸡等物,并画天堂图——即天房图真本回京”。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克尔白的天房是每个虔诚的穆斯林一生想要到达朝觐的地方,郑和带着使团到麦加和克尔白访问,对中阿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由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使得中阿贸易关系好景不长,双方往来日趋减少。
中阿贸易关系源远流长,在古代的各个时期都得到体现。中阿贸易关系自汉朝开始,到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再到因明清政府的“海禁”政策由盛转衰。历史的长河见证了中阿关系的发展以及中阿之间深刻的友谊。转眼今日,中阿合作论坛已经成立11年,中阿之间的合作不断地发展和深化。面对国际形势复杂深刻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作为同样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都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使命,今后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必然更加频繁。相信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深厚长久友谊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民族的共同努力,中阿战略合作将会不断加深,中阿人民将会共享安宁、祥和、富裕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高红梅. 唐以前中阿贸易关系概述[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民族历史研究, 2006(3).
[2] 郭应德, 著. 中国阿拉伯关系史[M]. 张甲民,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
陈馥姿(1994—),女,广东汕头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经贸。
乔璐璐(1988—),女,山东胶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言文化、阿拉伯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