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湘军的特点探析

2016-10-21 15:32郭秀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曾国藩特点

【摘要】清末湘军是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地主武装,它不同以往的八旗、绿营,它有着“别具一格”、“独辟蹊径”的招募遣撤制度、选将制度、训练制度、编制制度等,成为取八旗、绿营而代之的劲旅,最终成为清王朝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并成为近代军阀产生的鼻祖。

【关键词】曾国藩;湘军;特点

古代中国曾是军事相当发达的国家之一。“以武功定天下”的清朝统治者也相当重视军队建设。但到了19世纪60年代,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清政府的正规军八旗、绿营损兵折将,镇压无力,反动统治摇摇欲坠。1853年,丁忧在籍的曾国藩被任命为湖南团练大臣,负责帮办团剿“匪”事宜。曾国藩目睹绿营军的惨败,他决定改弦更张,另辟蹊径,创建一支新军,与太平军争雄于大江南北。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曾国藩练成水陆两军共17000余人,号称“湘勇”,即后人所说的“湘军”。1854年2月,湘军正式出省作战,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劲敌。

从湘军的创建过程及所取得的战绩,我们可以窥见湘军不同于八旗、绿营的独特之处,归纳起来,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域性、封建性特点鲜明的募兵制

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面前,清军之所以一败再败,毫无抵抗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八旗、绿营的腐朽。基于此,曾国藩决心建立一支“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新軍,曾国藩在创建湘军时,效仿明朝戚继光编练戚家军的“束伍练技”成法,用募兵制代替世袭兵制。

从募兵标准来看,曾国藩主张首先招募乡野老实之人的募兵标准,因此,曾国藩规定:招募兵勇须取具保结,造具府县、里居、父母、兄弟、妻子名姓、箕斗,清册名结,附册以便清查。这种类似于“保甲法”的募兵制度上,紧紧捆住兵勇们的手脚,使他们不敢犯上作乱或临阵脱逃。从招募地域来看,曾国藩主张原籍招募,以乡亲邻里关系组建成军,就是想利用乡土感情和封建地域观念所固有的排外心理来维持军队的团结,增强军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同时,曾国藩制定了湘军官兵俸禄优于绿营兵的制度。另湘军兵士负伤有抚恤,攻城掠地有赏银。曾国藩如此厚饷养兵,军心自然稳定。当兵、卖命、发财成了湖南农民的一大副业。

二、突出封建道德,不拘资格用人才的选将制度

曾国藩在湘军中实行了一套独特的选将制度。首先,选将需有严格的标准。既要湘军将领誓死效忠清王朝,又需将领具备勤劳仁爱、廉洁奉公、是非分明、简默朴实、坚忍耐劳这些素质。其次,成立营务处,以储备和培养人才。曾国藩认为“这人可以培养的,就把他放到营务处,使他学习军务,做将来出任将帅的预备”。为了培育人才,他把有军事才能的人都罗致到他的幕府,把长于治军的人安置到营务处锻炼。营务处的主要任务有二:施号令,执军法。在营务处可直接从战争中学习军务,来为出任将领做准备。曾国藩说:“营务处之道,一在树人,一在立法。……树人之道有二:一曰知人善用;二曰陶熔造就。”曾国藩通过营务处培养了一批得力将领。

三、强化后勤保障的军事编制

针对清朝绿营编制的弊端,曾国藩在湘军编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第一,模仿戚继光军队编制之法,采取以“营”为基本单位的兵员定编制度。清朝兵员定制不一,造成平时军队难以进行必要的训练,战时统帅难以合理使用和调配兵力。鉴于此,曾国藩在编练湘军时,一律以“营”为基本定编单位,营以下设“哨”,哨下设“队”,每营500人。这样的军队编制,平时利于训练,战时利于调遣。

第二,在湘军的编制中,实行长夫之制和帐棚之制。曾国藩为了缩小对立面,加强湘军的镇压职能,实行了长夫之制和帐棚之制。长夫负责搬运军需物资,是加强军队后勤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近代军队建置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帐棚之制”规定,湘军每营共用夹帐18驾,单帐80驾。此制度便于士兵的训练和管理,一旦有警,又便于迅速集结和调动部队。

第三,曾国藩为了使湘军行军打仗无后顾之忧,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后勤机构办理军需,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以偏师而最终成为劲旅,提供了后勤保障。

四、以灌输纲常名教为核心、以提高作战技能为重点的军事训练

曾国藩在创立湘军之时就立志要练就一支“以忠义之气为主,而辅以训练之勤”的新式武装,以此与勇猛善战的太平军相抗衡。因此,他特别强调训练的重要性,并且要让湘军勇士熟练掌握各种技艺和阵法。这主要源于湘军训练制度的四个特色:第一,十分重视军队的训练。曾国藩认为有兵不练与无兵同,兵不练精与不练同,强调军队不仅要训练,而且要练精,兵不练精不出战。第二,曾国藩认为常规训练是控制军队的重要途径。他规定湘军每天按课程操练,不得间断。手订营规、家规,命令官兵严格执行。第三,曾国藩十分重视精神训练。他把军营纪律与封建道德揉合在一起,强制灌输,教化士兵。第四,曾国藩针对士兵文化水平低下的状况,他把军纪、营规等等编成通俗易记的“顺口溜”式的歌曲,教士兵们唱,使之深如人心。

从以上可以看出,湘军独特的编练体制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将领针对清军兵制的缺陷、湘军作为勇营的特性以及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实用性、针对性很强,所以它能够使湘军在内战中去的战绩与发展,以偏师而最终成为清王朝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慕南. 中国文化史丛书[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 149.

[2] 罗尔纲. 湘军兵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99.

[3] 中兴名臣·曾国藩[M]. 呼和浩特: 内蒙古出版社, 2004: 119.

[4] 梁绍辉. 曾国藩评传[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7.

【作者简介】

郭秀(1985—),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曾国藩特点
跟曾国藩学修身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曾国藩的“愚笨”
曾国藩吃牢饭
曾国藩背书
曾国藩遭奚落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