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娟
摘 要:新课改至今,小组合作教学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合作,“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思想品德;具体运用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学形式,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下面将结合教学实例,详细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体验交流
思想品德课程是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的。在道德、心理健康等板块的新授课中经常会应用到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进行体验交流。因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
我的经历:11岁时,数学考试得了59分,心情沮丧。12岁时,玩伴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破后跑了,我被冤枉,气愤。
小组讨论:
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那时的心情呢?请小组共同讨论,挫折是什么?
以上小组合作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小组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认识得到提高。
二、思维碰撞
发展理论强调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和交往发展起来的。当个体在环境中进行合作时,产生了社会认知上的冲突,进而导致不平衡现象,此现象反过来又激发个体认知上的发展。参与者讨论时会出现认知冲突,这些冲突也会解决,而其中若有推理不足之处也会被提出来并加以修正。所以,当学生发生思维碰撞时我们要进行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有三种情况:
1.值得争辩的问题
教学中,面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老师通常会设置冲突性问题,这时学生的意见就会出现分歧,此时就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教学。
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第三框《难报三春晖》,面对“听妈妈的话就是孝敬父母的表现”这一观点,有学生认为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爱他们就应该听话;有学生则认为,对父母有意见应该提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内合作讨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共同探讨,最后教师引导他们达成对正确观点的认同:父母的话必须遵守道德和法律,我们不能盲目地顺从。
2.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法律、国情部分的学习中,有很多专业知识、专业术语,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往往不能多角度、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
如:人教版九年级第四课《了解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第一框《对外开放》中教学的两个环节设计。
环节一: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展开想象,“离开世界,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维度,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科技、教育、资源利用、就业等各个方面)
环节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帆发出这样的疑问:
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甚至会比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更便宜,这样的出口,这样的制造,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利润,多少福利?
不仅我们的“走出去”需要反思,中国的“引进来”也遇到了挑战:
中国是外资最乐于投资的市场,中国从中受益匪浅,但外资进入中国也对本土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视频)
设问:面对曾经熟悉的品牌渐渐消失,本土品牌被并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路在何处?(小组讨论,多角度分析:国家、企业、消费者)
本次教学中一共开展了两次小组合作教学,第一次: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展开想象,“离开世界,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小组合作教学在此运用的目的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第二次小组合作教学:面对曾经熟悉的品牌渐渐消失,本土品牌被并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此处是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讨,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对外开放,认识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3.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对课本的内容和知识提出自己的质疑,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需要我们依靠小组合作教学,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二框《艰苦奋斗的精神》中相关链接部分介绍了驻港部队:大渡河连
大致内容:官兵衣服破了自己补,用具坏了自己修,菜板裂了,战士用铁丝扎好接着用,商店10元钱一个的拖把,战士用碎布条自己扎。
上课时,有学生提出质疑:艰苦奋斗精神是需要的,但驻港部队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老师最终引导学生理解了艰苦奋斗和合理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让学生明白部队的这些做法除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之外,也是一种锻炼意志,保持斗志的做法。
三、综合实践活动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但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限制,单个的学生个体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1.主题实践探究活动
人教版初一上第一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制作和设计班级公约和班徽。首先,每个小组成员一起设计班徽和班级公约,设计完后,每个小组上台汇报各小组的设计意图,最后,全班讨论,投票选择班徽,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对班徽和班级公约进行讨论修订,最终全班及班主任共同通过才能生效。
2.公民法制实践活动
公民法制实践活动要集合全班的力量,分成若干个小组共同合作完成。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其次,以小组为单位阐述、交流、投票表决确定班级研究的公共政策问题。再次,将全班分成与信息渠道数量相等的小组。
四、生教生
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认知精制理论指出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重组或精制。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即向他人解释材料。
目前,生教生有以下两种具体操作的方法:
1.组内生教生,通常采取优秀学生教潜力学生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关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等问题,有学生在理解上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时就可以采取生教生的方式。在復习课中,通常的做法是组内优秀的学生到老师处讲明解题思路,扫清知识盲点和误区,然后优秀学生教次优秀学生,组内循环,直至潜力生也学会。最后,每组的潜力生面向老师或全班汇报,以此来纠正可能存在的误区,促进潜力学生的学习。
2.组间生教生
在新授课中,我们将一课的重难点设计成若干个学习任务或探究话题,组内首先带着任务进行自学,自学后组内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或意见不统一时,小组可以邀请他组的优秀学生到本组参加讨论,或派出本组的优秀学生去他组学习交流,以帮助本组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是目前小组合作教学在新授课与复习课中的一些运用,这里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做了一些阐述。当然小组合作的模式还可以运用到平时课前课后的组织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1]孙岚.把握认知冲突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7).
[2]刘克士.创新高效课堂:学习金字塔理论有感[J].学周刊:中旬,2014(7).
[3]陶超.认知精制理论提高英语成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