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艳
摘 要:中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由许多原因导致的,包括教育制度、人才选拔方式、传统观念等。然而,学校、老师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这其中,实践能力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必不可少。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而培养实践能力主要依靠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对中学生培养实践思维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陶冶学生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关键词:实践思维;实践能力;理论实际;陶冶情操
一、培养实践思维与实践能力
何为实践?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实际去践行,即实实在在地做。实践思维就是遇到问题不仅可以从思维的角度去思考,还可以从实践层面来分析。也就是说,当遇到不会的问题,要时常想一想能不能通过实践来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计算、分析、思考等;所谓实践能力,浅显易懂地理解,就是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总会有一些图形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弄不明白,一遇到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柱体、长方体等的局部周长、阴影部分面积、切割的体积、容积等问题时就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计算。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用另外一种思维去考虑,不会算或算不出来,就自己做一个图形来实际操作,一维空间上计算很困难的东西,放到二维空间中,有了实在的物体作为参照,那么计算起来就变得容易多了。与此同时,自己动手做的东西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些特殊的物体制作出来后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比在纸上计算更加直观,也更加高效。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就是在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养成一种全新的思维习惯、掌握一种全新的实际能力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学生一旦具有这种能力,那么对于其今后的长远发展是如虎添翼。因此,学校应该多组织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论是日常教学活动,还是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活动。
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即实践是联系主观意志与客观世界的连接点。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同样需要通过实践将我们所掌握的理论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或者通过实践检验我们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等。中学生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会自觉地将所学应用到實际中。例如,学生在游览某烈士陵园,在参观的过程中会有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讲解,学生之前学习过该烈士的伟大事迹,如今听到了更为翔实的解说,看到了烈士曾经穿过的衣服、草鞋,拉开栓的枪,甚至是烈士曾经走过的山坡等,这会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将自己学习的知识与参观的烈士陵园或他曾经生活的年代结合起来,从而获取完整的知识,构建完整的历史画面,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将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客观事实联系起来,加深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甚至有可能改变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另外,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可以验证学过的知识或理论,最常见的形式是理科学习中的实验课程。初中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在每一个实验反应后,老师都会拿一些化学原料做实验,并且抽出一两个比较典型的实验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操作。例如,在学习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老师会先教学生理论知识,即二者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并且在班级现场用试管进行实验。但是,初中学生知识储备还不足,对于这种“两瓶无色液体倒在一起却产生了蓝色固体”的现象不一定完全信服,所以在老师安排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亲自操作后,看到生成的蓝色沉淀物,才终于相信以上反应。这样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达到了求真知的目的,而这自然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
三、陶冶学生情操
学生在参与各种户外实践活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接触自然、陶冶情操等。如今的初中生有相当一部分迷恋于网络,不论是网络社交还是网络游戏等,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青年时期的学生本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掉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坏习惯。例如,学校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以及高雅的生活情趣;学校组织的篮球、排球、足球比赛等,学生可以在赛场上展现力量与技巧,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来自身边人的称赞要强于网络社交或游戏角色的虚拟成功。总之,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可以带给学生身心上的改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的现状应该逐渐被逆转,可以通过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来改变,逐步塑造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养成“带着实践去思考,带着思考做实验”的好习惯。培养了实践的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理论与客观世界相结合,以求得真知。而且,实践活动还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身心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丁明明.建立中学社会实践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章玉安.深化中学生社会时间活动[J].教育学原理,2011(3):12-14.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