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图娅
摘 要: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开来,这就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冲击,这一点在高中生物这一学科教学上尤为明显。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坚持的是教师本位的思想,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師往往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常常是将考试大纲作为授课的指导,这是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结果,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使用探索性的教学方法,构建探索性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索课堂;多问多思
所谓探索性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而是要针对知识点引导学生,使学生能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并自主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构建探索性课堂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以期为高中生物探索性课堂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改变传统观念,进行探索教学
教师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大纲作为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对构建探索性课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高中生物课堂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生物课堂需要学生用一种抽象的、微观的视角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真正地实现新课标改革的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难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做实验或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等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难点;教师也可以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生物现象举例,这样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多问,构建探索课堂
教师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有问题才能有进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学生从这些环节中发现自己还不懂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再针对这些疑问逐一讲解,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对于探索式课堂的构建也大有裨益。比如,教师在进行“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这一章节的讲解过程中,植物在阳光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而植物夜间的呼吸作用则是将氧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这两个过程是相反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两种生物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的转变、发生的场所等进行思考,谈论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并对学生的一些结论进行总结,最后根据学生的答案给出正确的答案。光合作用是利用叶绿体吸收阳光进行生物反应,因此光合作用只能发生在绿色植物中;而呼吸作用则需要线粒体中的酶进行催化,因此呼吸作用就不仅仅局限于绿色植物,它适用于所有的生物体。通过这一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还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探索式教学。
三、完善硬件设施,保障探索教学
在进行探索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能需要大量的教具、标本或者是模型,这就对传统的教学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因为只注重讲解,所以教室的空间较小,可以应用的教具或者实验物品也比较少,因此教师要想进行高中生物的探索式教学,就必须完善教学的硬件设施,为教学提供保障,这是当前探索式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除却硬件设施中的问题之外,在配套的软件设施上,也要尽量提供一些教学辅助,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探索式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就需要用到显微镜、植物叶片的样本等,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配套设施做保障,探索式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是很难推行的。因此,教师和学校要一起努力,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为探索式教学提供设施保障。
总之,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并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积极地寻找更多构建探索性课堂的方法,不断地完善探索性教学,使探索性课堂逐渐发展成一种教学体系,更好地为高中生物的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罗美玲,陈菊英.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7).
[2]王紫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57-258.
[3]罗玉明.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2(6):27-29.
[4]慕晓茹,王娟.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环境教育,2002(3):38-39.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