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态经济化是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生态经济化主要以土体的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的对象,并基于此,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而生态经济平衡是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客观条件。本文将从生态经济化的重要性,土地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及土地生态经济化的任务进行分析,论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化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经济化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任务
随着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对怎样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从生态经济化的角度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更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生态经济化是指把相关的技术和政策同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与土地相关的活动结合起来,既考虑将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经济化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利益,同时也注重同资源环境的联系。
1 生态经济化是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生态经济化旨在把土地的生态规划和经济规划进行结合,使得土地的经济目的和生态环境目的能统一。生态经济化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生态经济化是在注重效益的整体性上提出来的一种现代化的模式,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利益先协调,促进双向的发展,保障长期和短期的效益的稳定,追求平稳又全面的土地经济的效益。第二,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性。不同于传统的只追求效益的经济模式和无限压榨土地的利用方式,生态经济化在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保证生态和经济双头并进,不单只追求经济目标,不单单为了生产而生产,既重视经济发展的规律,又严格按照生态的规律行事,该模式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不是追求特定的商品,这种满足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基本物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使土地进行生态经济化,能够有效的避免土地无节制的滥用和开发,避免土地资源的枯竭。第三,将土地资源集中利用。从传统的注重数量和速度的土地发展模式转向经济生态型后,资源的输入和产出比就更加的受到重视。将土地的资源进行集中利用,真正的把利用和保护相融合,严格的按照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指导思想进行发展。
2 土地的生态经济系统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所有活动的载体。作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对象,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自身有着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想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就要在整个过程中严格尊重这些规律和特点。
土地的生态经济系统是针对某一特定空间将土地的生态系统和土地的经济系统相整合而成的,兼具两种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新系统。如今我们所指的土地生态系统并不是那个天然的,人类活动没有触及的生态系统,而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和建立的人工土地生態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因此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具有上述两个系统融合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要意识到,人类进行任何活都不能脱离了整个的土地生态系统,因此不论任何的人类活动,都必须依照土地生态系统能提的条件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分别作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同人类活动有着巨大的联系。
人作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受益者,在整个系统中,同一一般生物一样依赖 生态系统,但同时人类有具有改造土地生态系统的能力,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协调土地经济系统和土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最终能协调发展,最后直至相互融合成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3 土地生态经济化的任务
土地生态经济化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作为最终的目标。通过对土地实施有效的生态经济化,以保证土地生态的平稳性和经济的持续性为前提,实现土地在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统一和协调。
3.1 保障生态的稳定性和经济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国策,和适应当下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生态和经济双方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涵和本质。生态的稳定性和经济的持续性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注重生态发展的稳定性是由于土地的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只要按照这些规律,才能保障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进而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一旦生态系统德尔稳定性受到了破坏,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不能实现,甚至引发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灾害。因此人们在利用土地生态系统时,要严格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的规律,以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前提使得生态稳定性和经济持续性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目前人类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都是人们只顾经济的持续发展却忽略的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而造成的。
3.2 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相互统一
由于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的能力逐渐增强,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欲望也就不断的在增强。但由于人类不合理和开采和利用,导致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资源和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土地生态经济化的实施过程中,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奖达成统一并相互转换。生态是经济目标实现的前提,人类只有提高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目标,才能为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将土地的资源合理的运用,同时又保持土地生产力的状态,使其能良好的保持和发挥。经济目标是生态目标实现的体现。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可将经济发展的成果用于提高生态状态,为其提供目标在,技术等必要的条件,从而保证生态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红丹,杨晓红,汪黎黎.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在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比较.《贵州农业科学》.2015年9期.
[2] 杨皓,张贵军,葛智超.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涞水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24期.
作者简介:魏元珏(1976—),女,汉族,四川绵阳人,厦门大学硕士,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内外经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