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提出以来,我国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点燃了创业创新激情。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璧山小微企业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归类,结合我区小微企业在创业创新舆论氛围和激励机制建设上的经验,在席卷全国的创业创新热潮下,提出了重庆区县如何从以上两方面入手,构建一个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发展综合体系,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日可待。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创业创新 舆论氛围 激励机制
一、璧山区小微企业发展概况
为确切了解我区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本课题组向一部分小微企业发放了198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37份,除去无效问卷和作废问卷,有效问卷106份。就调查问卷的内容而言,该调查问卷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受教育专业、职务等。
(一)基本信息
2014年底,璧山小型微利企业总户数3049户,从业人数24392人、注册资本2.96万元,涉及行业类别主要包括家居保洁、母婴护理、蔬菜、林果、禽兔等,解决就业17571人。目前,已有61户达到了工信部中小企业标准。
(二)人才队伍情况
1、性别比
从对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来看,在我们调查的106个企业的管理者中,男性占51人、女性占55人。
2、年龄分布
从年龄分布结构的角度看,在这106个企业管理者中,20岁以下的有1人,20到29岁的有52人,占调查总数的49%,30到49岁的有46人,占调查总数的43.3%,50到59岁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4.7%,60岁以上的有2人,占调查总数的1.8%。
3、文化水平分布
从这些企业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分布结构角度来看,初中学历及以下的有2人,高中学历的有12人,大专学历的有61人,本科学历的有29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2人。
4、受教育情况
从企业管理者受教育的专业分布来看,出身中文、法律专业的有8人,农学、医学类专业的有11人,经济类专业的有29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有22人,其他专业的有36人,分别占调查总数的7.5%、10.3%、27.3%、20.7%、33.9%。
5、职业分布情况
就职务分布结构而言,我们调查的对象是企业董事长的有7人,总经理的有78人,业主的有10人,财务管理的有5人,其他类的有10人,以上几类职务占调查总数的比列分别为6.6%、73.5%、9.4%、4.7%、9.4%。由于部分人在担任一个职务的同时兼任其他职务,所以,总计110个职务。
(三)涉及的企业性质
就企业形式来看,在填写这106份问卷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有48家,个体工商户有44家,其他性质的企业有14家。
(四)涉及的行业类别
就企业涉足的行业而言,广告业有2家,零售业有29家,服务业有21家,建筑业的有8家,制造业的有30家,娱乐业的有3家,教育卫生业的有4家,餐饮及旅游业的有5家、计算机业的有3家,其中零售型、服务型和制造业相关类型的小微企业占比较高。
二、璧山小微企业舆论氛围营造和激励机制建设的举措
(一)“四方造势”,打造小微企业舆论新氛围
造势,就是要突破思维,形成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舆论新氛围。
1、通过各类会议造势
璧山先后在全区组织召开各类会议,形成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舆论新氛围。主要包括:小微企业税企座谈会,目的在于宣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征集企业涉税服务诉求;小微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和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目的在于帮助研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推动非公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微企村的新年座谈会,作用在于向返乡过年的农民工和微企业主征求意见。可以说,不同类型会议的召开,让全区上下形成了一股“创业无时不有,创新无处不在的浓厚氛围”。
2、通过培育典型造势
选择一批发展好、潜力大的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培育项目,如璧山的康达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程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不断通过技术革新来改善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像这类企业就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所以就要大力培养和宣传。
3、通过向下对接造势
重视基层的宣传推介工作。如璧城街道就通过农村院坝会、宣传车、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班组宣讲等方式,让广大劳动者知晓微企政策、知晓《意见》主要精神。目前,区内各镇街形成了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微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
4、通过奖励帮扶造势
璧山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文件涉及的奖励和扶持措施,严格兑现奖励帮扶标准,对入驻新打造楼宇产业园的小微企业给予场地、租金和水电气补贴,对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等四类重点人群创业享受创业补助和创业扶持贷款政策,同时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积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流程,建立科技创新的良好机制。
(二)璧山小微企业发展的“三大激励”机制
1、“1+3”政策扶持机制
“1”就是你出资本金成立微企,带几个人一起创业;“3”就是政府给三条优惠政策:一是补贴3万元,二是按资本金1:1的比例提供贷款,三是企业运转时返还与资本金等额的税。该项政策让璧山很多有梦想的创业人踏上了创业路,借助创办微企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同时降低了创业成本,减少了创业风险。
实际案列:“1+3”政策激励机制让普通人的梦想变为现实
欧国义是璧山机械加工厂的一名齿轮工。让欧国义没想到的是,“1+3”政策扶持机制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创业之初,她算了一笔账,“自己投入10多万元,政府补贴3万元,启动资金不用愁了。再加上返还的税,几乎相当于零成本创业。”凭着10多年的齿轮加工經验,欧国义开始租厂房、购设备,2011年他创办的奇翔机械有限公司在青杠落地。从最初的10名工人到现在的50多名工人,从第一年50多万元的产值到现在一年7000多万元的产值。短短4年,“菜鸟”已变成了“雄鹰”。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优惠政策与帮助,她的企业才会成长得如此迅速,欧国义走过的路,也是璧山加工型微企中的缩影。
2、微企孵化服务机制
为将创业者的愿望孵化成现实,从2011年至今,4年的时间,璧山建立了2个市级微企孵化基地,6个区级微企孵化基地,已有97户微企成功入驻。为扶持微企发展,入驻孵化园2年内,除按时缴纳水电费外,可享受免房租、物业管理等优惠,新申办微企入驻还可获得资金补助2000元。同时大学生入住孵化园还将享受贷款补贴政策。
实际案列:孵化服务机制为重点人群构建新型创业生态系统
彭郁潇毕业于重庆大学艺术专业。她创办的重庆市郁灏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8月搬进璧山工业园区微企孵化园,两年内免房租费和物管费,只需要缴纳水电费,还拿到了3.4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刚开始投入的8万元现金已基本赚回来。如果行业符合后续补助条件,叠加享受完所有的后续扶持政策,可以享受到大概50万元的补助。可以说如今的微企孵化平台已脱离了早期单纯享受房租、财税等政策支持的孵化模式,已形成更个性、更完整的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造富工场。
3、创建微型企业的培训机制
“为提高微企存活率,璧山提供了多个免费培训平台。”目前璧山区的微企培训主要依托四个主体,一是区就业服务中心安排的专家培训、技能培训;二是区委党校联合微型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三是政府邀请区内外创业成功人士,为微企经营者提供创业经验交流平台;四是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培训。
实际案列:微企创业培训让零经验者成功创业
杜永群是江北区人。2012年,他到青杠街道走亲戚时,萌生了种植葡萄的念头。于是在当年年底申请了微企,决定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葡萄园。没有技术、资金短缺,从未接触过农业,都是他面临的大难题。“如何计算成本,如何学习种植技术,如何规避风险……”,需要一样一样的了解,然而在璧山开办的微企培训课堂上,通过与专家里手的交流,杜永群的疑惑也一个个被解开。2014年7月14日下午,在杜永群位于青杠街道沙坡村的杜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葡萄园里,前来采摘葡萄的市民络绎不绝。随着微企政策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壮大的微企队伍更需要政府的科学帮扶。培训,让创业者们获得了前进的“一鞭之力”。
综上所述,璧山在小微企业的舆论引导和激励机制建设上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兄弟区县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但是,目前,融资难、销售渠道不畅、缺乏管理经验等仍是制约我区微企发展的瓶颈。这需要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政策机制,从而更深层次解决舆论导向偏离、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持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从而让大量怀揣创业梦的“草根”,不因机制和舆论问题而“卡壳”。
三、进一步营造小微企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激励机制
(一)完善政策扶持、创业服务机制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区县应建立惠企政策清单,将各项政策文件及其办事指南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全面公开,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更新。切实落实扶持资金,把补助和优惠兑现给小微企业。如璧山区国税局主动将政策送上门,帮助创业者申请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还将企业多缴的税款及时退回。截至2014年,璧山小型微利企业总户3049户,应享受小型微利优惠户数631户,实际享受629户,受惠面99.68%,累计减免税额达到128.99萬元。
2.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在服务上,做到“创业之初做保姆,发展之中做导师,成熟之后做保安”,引导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务服务。进一步简政放权,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在孵化基地内设立人社、工商、银行等部门公共服务窗口,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者提供"保姆式"服务;二是商务服务。吸纳知名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行业专家组成创业指导团,免费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导师式”服务;三是法务服务。专门组建法务服务团队,在专利商标、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免费“保安式”专业法律服务。
(二)营造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1、各区县努力建设好微企网站,引导社会舆论关注
网络有利于弘扬企业的主旋律,做好舆论引导。各区县可以“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网”为蓝本,建立本地区的微企信息网站,网站内容要涉及国家对微企扶持的政策、本地区微企申报流程、地方小微企业发展帮扶措施以及本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的年报等内容等,让想创业、敢创业的人找到踏入创业之路的敲门砖。同时,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将已成型的微企发展理念、发展的产品等在网站进行介绍,并不定时推出新增的微企,增大企业知名度。
2、商业银行主动宣传金融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创业氛围
小微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信贷额度小、贷后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银行一般不愿意办理小微企业贷款。但是随着市场主体的竞争变化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服务,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这就需要银行主动作为,持续宣传和推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经验和成效,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权利,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例如,安徽颍淮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推出E惠农商投融资平台,通过吸纳社会闲置资金,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3、通过举办项目推介活动和创业大赛,着力营造创业氛围
重庆各区县可以片区的形式举行微企项目推介活动和创业大赛,这种形式既可以让兄弟区县学以致用、扬长避短,还可以通过媒体牵线搭桥,获得相关公众、机构的关注、支持,迅速获得资金、吸引人才。同时,获得创业导师、风投机构的专业指导,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简介:李春勤,(1988—),女,汉,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单位:璧山区委党校 , 讲师,研究方向:政府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