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荣
摘要: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在高中阶段,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审美培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98-02
学生进入高中,美术欣赏的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完全去欣赏一些艺术作品。学生可能有自己偏好的艺术风格,但是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具体美在哪里,也不能对该艺术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及表达出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只能从浅层的视觉效果去欣赏艺术作品。就如有的年轻人爱好某样东西但是说不出理由一样。学生在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时的表现往往是肤浅地赞叹要么就是无动于衷,这种现象已经是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常态。由此可见,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具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虽然审美教育已经得到重视,但是具体的审美教育实施力度还比较弱。实际上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不可估量的。
1.1 当前《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已经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涵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和生活情趣,升华人类的精神情感。而且我国早在1996年6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到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在审美这一主题的研究上,我国许多的学者也提出了学生应当学会审美,并且对如何审美等课题也作了许多的探索和阐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可以奠定正确的方向,因此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1.2 高中美术欣赏课实际是通过欣赏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带着培养学生审美的目的,依据学生现有的审美水平制定教学的内容、方法等,使得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有所提升,逐渐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独特之处并且能够将艺术作品传达的情感内容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体会到无处不美。
2.高中美术欣赏课的现状
2.1 纵观我国的教育现状,学生受到最大的压力是来自于升学的压力,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大学成败在此一举。美术欣赏课在高中充其量也就是让学生在紧张的课业当中舒缓精神的课程,学校和学生对真正的美术欣赏课并不重视。根据对学生、教师的采访,他们对美术欣赏课态度和行为是矛盾的。在美术教师看来,美术课程也非常重要,但是学校和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师很难深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欣赏课堂上,学生基本上也是我行我素,可以说美术课几乎成为学生的自习课[2]。虽然有的学生和教师意识到这种情况,并采取了行动努力去上好这门课程,但是迫于繁重的课业,只能不了了之。最后的结果是,美术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美术欣赏课则是名存实亡。
2.2 由于高中是学生的特殊阶段,学校按照我国高中教育的要求开设了美术欣赏课。高一高二年级相对高三课业没有那么繁重,学校在美术欣赏课的安排上基本上是每周一节,到了高三就已经没有美术欣赏课了。在高中美术欣赏课内容上,包括让学生学会欣赏名家画作、书法篆刻的等。内容实际上也较为丰富,但是美术欣赏仍然停留在基础的层面,学生没有系统的美术知识以及实践绘画等技能。从美术欣赏课程的安排上看,学生要通过美术欣赏课培养审美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较低。
2.3 面对不利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师的心态以及教学的方法都会受到影响。根据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调查,美术教师上课有多种教学模式,例如"教师讲、学生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 "教师主导"教学等。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但是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仍是占主导地位,而且讲授的美术作品欣赏内容只是皮毛中的皮毛。如果学生真的要深入学习美术欣赏,高中的美术课堂远远不够。
3.培养高中生美术欣赏审美能力的措施
3.1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和环境里,教师始终要记得的是,既然开设了美术课堂,就要自己的努力去教学生。首先,从简单的地方开始入手。通过典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活动。高中生对典型的美术作品的熟知度会高一些,因此,教师在欣赏课堂上,对典型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构图、线条、用色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讲解,有时对作品进行精讲并突出重点可以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高中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最初产生的感觉是感性的,因为艺术作品首先带来的是视觉上的冲击,进而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思想。在此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对作品由深入的了解。教师也可以适时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欣赏石雕艺术时,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或者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同样展示图片,并对《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达芬奇的创作背景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有名之处在哪里。通过教师对艺术作品的降级分析,学生对如何欣赏美术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以后碰到艺术作品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欣赏。
3.2 美术教师在教学的形式上进行改变。高中生接受的文化课程都是以老师讲为主,一直处在这种状态,再加上高中时期独有的一些心理特征,可能会产生一种疲倦的情绪。美术教学本身是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欣赏的美的活动,教师可以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进行艺术欣赏,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欣赏活动时,通过各式各样的图片、音乐、电影、文学作品等形式辅助教学。换句话说,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激发学生欣赏期待心情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审美的境界。学生接受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愉悦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發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兴趣,学生进而对美术作品欣赏产生立体的感知,这就实现了对学生的审美培养。例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教师,可以播放符合这一画作背景的音乐等。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中教育体制当中要求开设美术欣赏课,就已经说明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关注。但是,要真正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美术教师面临的教学环境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始终要坚持美术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雪媛. 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湖北师范学院,2015.
[2] 袁坤. 试论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