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玉琳
摘 要:阅读教学就是一个设疑解疑的过程,是一个提问对话的过程,所以教师课堂的提问技巧是极其重要的,是教师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形成的独特艺术。教师通过一问一答进行引导和对课堂的控制,这样有利于使学生精力集中,有的放矢。因此,在给体校学生授课时要掌握一些提问技巧。
关键词:提问技巧;写作思路;难度适当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形成的过程。其中,主要环节是感知、认知、内化。心理学研究发现,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状态,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都发展得不完善。因而,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向他们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又不能奢望过高。体校生的性格容易冲动,学习上喜欢简单明了直接,一旦遇到稍难的问题不易解决,就会立刻选择放弃,这和他们在训练场上的表现完全相反,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提问法是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在讲解中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思维,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而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就实现了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就课堂而言,针对体校生学习耐性不足,自学能力弱这一特性,提问对话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有效地设计课堂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一问一答进行引导和对课堂的控制,这样有利于使学生精力集中、有的放矢。因此,在给体校生授课时要掌握以下几个提问技巧:
一、紧扣写作思路
教师提问是帮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课文的脉络给问题的提出安排了次序。教师提问要紧扣作者思路,不能始末颠倒,这不利于完善体校生的思维模式,如果教师提问的跳跃性过大,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导致混乱,则不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二、言简意赅,有的放矢
这里主要指教师所提问题要有针对性,设计问题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语言简单明确,不拖泥带水,尽量不添加繁杂的书面用语,使用大白话提问,保证学生能听懂问题,另外要切中要害,不要拐弯抹角。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体校生的语言水平不高,若是提问时不言简意赅、笼统抽象,他们的思维不能切入主题,不能根据问题领会文义,老师就是在做无用功。
三、难度适当,有梯度性
十三四岁的学生在智力与思维发展上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但是由于体校生的知识积累不够,能力稍显不足。所以问题设计要深浅适度,体校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力都相对较弱,因此,太过复杂的问题学生无法理解,或者回答不出,失去了探究的欲望。而太簡单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辨能力的提高又没有帮助,因此,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性,例如,在讲《最后一课》分析人物时,教师如果直接问“小弗朗士从哪些地方体现了爱国思想?”,就显得唐突,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换一个问法“小弗朗士上课前有什么表现”学生很快就能讲出,接着问“上课时什么表现”学生又能很快找出,之后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学生就能归纳出“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很快能意识到是自己内心的爱国情感被激发的原因。做好有效的问题设计,需要老师在备课时认真细致,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提出的问题应该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并且要有探究性和启发性,还需要教师随堂对问题回答的效果做到心中有数,灵活提问,如果学生在这时回答得很好,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那就应该将问题难度稍微提升,如果效果不佳,就将难度降低。
四、思考性和趣味性并存
教师在提问对话时,要注意紧扣作品中心,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动脑筋的积极性,不仅要“善设疑”还要“设善疑”,这里的“善”强调的是“趣味性”。兴趣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好奇心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呆板平淡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相反,如果在提问时注意趣味性,使学生有新鲜感,就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如教丰子恺的《竹影》时,让学生理解童趣,在讲到华明将自己的影子描成一个大青蛙后哈哈大笑的反应是童真童趣的表现,学生一时没能产生共鸣,这时增加一个问题:“如果是一个大人将自己的影子描成青蛙,他会做何反应?”学生会说“赶紧涂掉”“怪自己技术不好”,通过儿童和成人的对比,学生很快能会心一笑,切实理解了“童趣”这一主题。面对有趣味的质疑,学生不会将他当作问题而感到有压力,反而思路一触即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来说,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师提问是否到位,是学生能否理解文章和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去反思和总结,形成行之有效的提问模式。
参考文献:
[1]蒋宗尧.教法运用与学法指导基本功[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石义堂.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