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应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2016-10-21 01:39沈玉清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博物馆

沈玉清

【摘 要】当今我们对未成年人提出德、智、体美的要求,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德、智美是有其渊源的,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内涵上有所扩展和延伸,且更多地注入了时代特色,但是其基本内核始终未变。本文就博物馆应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担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担,尤其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综合竞争力较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化的较量与竞争。如何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放大其隐喻战争能量。面对当今形势,博物馆人应当仁不让,勇敢挑起传承民族文化重任,为祖国建设培养千千万万的“四有”新人。

下面谈谈个人几点想法:

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未雨绸缪,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可谓是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史,其文化底蕴丰厚,是本民族一笔可观的文化遗产。如何利用这笔可观的文化遗产,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博物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一词频繁出现,而我们现在提出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洋节裹着商业的内核,频频侵袭本土文化,引起本土文化极度恐慌,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影响更甚。有识之士则提出了“捍卫本土文化”,可以说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悲哀。强势文化为什么能轻而易举的席卷弱势文化,问题出在哪?这里面肯定有一个空壳理论,占与不占之分,严格意义上讲,是我们忽视了民族文化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和表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民族心理的具体表象, 心理因素是潜在形态, 他反映着共同的民族本质,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内容。洋节的渗透,我们表面上看是未成年人在寻求新鲜与刺激,追求时代感,局限于单纯的娱乐概念。其实不然,实质上他们是把其政治、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压缩打包后抛给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成年人,以此来消融其民族记忆。

二、加强未成年人传统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追溯周人,就有“敬德保民”的道德观,“德”在历史文明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现在要求未成年人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并把有理想、有道德放在了首位,这个理想、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古人所说的“德”。但是在今天,我们不能简单等同,这是由于时代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延伸。我们当今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人心、民族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千年师圣孔子育人理念也以“修己以安人”为处事之道,也就是先修炼自己再想法去让别人安乐,也是德为先。孟子在承接孔子衣钵的前提下,又发扬光大地提出了博爱思想。孟子曾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爱广而推之。还有墨子提出兼爱思想,这些都构成了本民族的基本道德观。诸如自强不息,悬梁刺股的苏秦、孙敬;捍疆卫土、善良勇敢的霍去病及孔融让梨谦让品德等等。这些应是传统道德观在社会实践中的不断延伸和拓展,是民族道德观的精髓,应予以传承。

我们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教育,应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以传统道德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

三、博物馆应加强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

翻开中国历史,荡漾其中,通篇皆是爱国诗篇。这点只要我们有一定历史知识,均不难发现,上至远古时期,下至夏商、战国时期,汉代乃至于近代史抗战时期,爱国主义就像一个永远不落的太阳,一直悬挂在炎黄子孙心中,延续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程。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更多的承担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尤其宜昌博物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30家爱国教育基地之一,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中国非常深厚的文化思想基础上的。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国最早的一部元典《易经》里就有“其辞危”内容,指的就是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当时指“忧位”,忧统治者的地位能不能维持。孔子有“忧道”的忧患意识,就是忧患尧、舜、禹、汤、周的道能不能继续,所以孔子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慨叹。孟子把这种忧患意识发展为“忧民”思想:“君轻民贵”,君王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后来这种“忧民”思想逐渐发展成为“忧国忧民”的思想。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是以君王为本位的,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在那特殊的时代,这种思想——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熱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侮。这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现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基本上均实行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和参观环境,那么博物馆陈列除改进和完善其基本陈列外,还应结合时代要求,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类专题临展,配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素质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临展内容可考虑传统文明展、现代科技展、国情展、生态文明展、英模人物展、行风展等展览内容。形式上除采用传统方式外,还应充分利用当今科技发展成果,提高展示效果。此外,应遵循未成年人教育规律,特别要注重其参与性和互动性。现在未成年人,接触面广,知识积累一般与其年龄不相符,仅靠传统说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现在办临展,博物馆人首先要去掉一个临字,要树立科技办展理念,多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让未成年人在动手、动脑过程中身不由己地接受教育。传统意义上叫“寓教于乐”,今天只是方式上有所革新而已,如今时代是多媒体、电子时代,我们在展览中大胆采用现代技术,展现其丰富内涵,多用动,少用静方式来解决展览说教味浓、形式单一枯燥问题。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博物馆
博物馆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