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开亮
【摘要】 近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更新小学教学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具有生活情境、故事情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动脑主体探究,“师友”小组合作、思维碰撞等自主建构新知.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动手操作、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运算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主要侧重于数学定理和公式的灌输,辅以习题强化训练,这虽然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但是并没有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主动思考和运用,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探究式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情境作为主要的引导方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集中学生的精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的设定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可以引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童话故事,等等. 但是问题的设定不能太简单,导致学生失去了思考的兴趣;也不能太难,否则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的形式在力求新颖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这样才能使探究性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向学生展示两个停车场的平面图(如图1和图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平面图分别是什么图形,并尝试计算图1、图2图形的面积. 图1为我们已经学习掌握的长方形,同学们很容易就能计算出面积,图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还没有学习,教者可以发放图形硬纸片与小刀,让“师友”合作小组尝试探讨.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者设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停车场图形,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与有用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师友”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移一移再组合成规则的长方形,看一看、比一比就能发现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图2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图2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实现由旧知到新知的知识迁移,在同学们动手操作、主体探究、共同研讨交流中建构新知,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算理.
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价值观.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来引导并带动学生的思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的思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还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精力不容易集中,因此教师应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此外,学生是探究式教学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构建者和探究者,教师只是情境的创设者和关键性问题的引导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还原“数学生活”原型,在“数学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预设一个花果山的场景,齐天大圣在考众孙猴. 花果山上有一棵大树,大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类果实,孙悟空让徒弟们说出每一种果实的个数,然后又追问每种果子是果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教者在不经意间将同学们带到了喜闻乐见的《西游记》中,与神通无比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一起做数学、玩数学,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的调动,个个情绪高涨,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
三、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教者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新知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价值,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学习了“税款、保险费”等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小红家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金额是1000元,保险费率是每年0.3%,一次电路故障烧坏了2500元的电视机,保险公司赔偿了2000元,那么小红家实际损失了多少元?这些实际生活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能够使学生的头脑更加灵活,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运用自主探究获取的新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帮助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技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合作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在课堂上设置“师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使每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取长补短,使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都得到发展. 在“师友”合作中共同探讨知识的来龙去脈,掌握数学算理,在合作中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正确表达、客观评价的能力,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最大的调动每一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老师科学合理的处理教材,还原数学原型,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与故事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师友合作,共同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