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学仙
[摘 要] 2013年底以来,省委组织部牵头在全省村级党组织中开展“合作股份”,通过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注入股本金的方式,找到了新时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创新、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与加强政府支持保护功能互补的有益探索。当然,发展“合作股份”经济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基于此,笔者经过调研,结合沧源县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 合作股份 经济发展 举措成效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30-02
1 基本情况
1.1 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总面积244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9.2%;辖6乡4镇,1个农场,90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833个村民小组,597个自然村,农村總户数36487户,农业总人口143748人,农业劳动力87601个,总人口18万人。 2014年,全县GDP实现 327083万元,同比增10.9%(可比价),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6974万元,同比增6.4%;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50337万元,同比增19.2%;三产业89772万元,同比增4.6%;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28612万元,同比增12.1%。农业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6元,同比增14,1%;农民人均纯有粮432公斤,同比增0.5%。年末,农村常驻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16平方米。
1.2 基层组织: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党组织501个,其中村级党总支36个、党支部54个。截止2014年12月,共有农村党员5811名。
1.3 项目概况:沧源县在省、市下发关于开展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工作的通知后,于2014年3月份及时制定出台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强基惠农“合作股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了该项工作,明确了8个责任部门在8个村开展了“合作股份”试点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各乡镇、责任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全县强基惠农“合作股份”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 主要做法
2.1 安排部署及时。我县高度重视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工作,将其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狠抓推进,县委立足实情,积极谋划,合理布局,精心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县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两次推进会议,逐一听取了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多次在全县性的会议上强调要全力做好“合作股份”的推进工作,特别是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对下步如何全面推开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工作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在相关业务培训上亲自作了相关业务的专题辅导,并对2015年的“合作股份”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2 业务培训到位。在省、市先后开展强基惠农“合作股份”“红色信贷”培训后,我县及时举办了全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暨强基惠农“合作股份”“红色信贷”培训会,各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县委书记对开展“合作股份”的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流程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授课,8家责任单位分别结合自身职能进行了专题辅导,并将培训材料汇编成册发放到各基层党组织。
2.3 调研指导充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县委领导多次带领相关责任部门深入到试点村进行摸底,视察项目推进情况,全面掌握全县“合作股份”开展情况,深入了解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全县24个试点项目涉及经济林果种植、牲畜养殖、产品加工、铺面投资、人畜饮水、农业用水等多个领域,指导试点村以村集体经济实体为依托,与企业或农户进行合作,目前共成立“农村综合服务开发部”等经济实体1个。
2.4 大胆探索实践。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以强基础惠群众为根本目的,坚持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美丽家园、扶贫开发、基层党建等挂钩点“多点合一”,在全面盘活村集体的各种资产资源、深入分析所处的区位优势等基础上规划出符合本地发展的“合作股份”试点项目,理清明晰“合作股份”股本来源,合理确定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因地制宜,围绕实施好旅游开发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乡村建设和沿边开放融合战略,充分依托景区景点、民俗旅游村等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积极探索旅游“股份合作经济”模式。同时,挖掘潜力,自我加压,在抓好8个责任部门试点村的基础上,要求每个乡镇至少选择1个村作为试点开展“合作股份”工作,而班洪乡试点6个村实现全覆盖。
2.5 落实责任,量化目标。在乡镇实行挂钩联系制度,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推进会,确保每个村至少有1个成效明显的合作项目;县直部门量化帮扶任务,帮助本单位扶贫挂钩联系点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挂钩联系点协调至少1个项目或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
2.6 严格督查,规范考核。制度推进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的实施意见,健全年度考核办法,合格率在60%以下的,取消年度党建工作评优资格和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评优资格。
3 取得成效
3.1 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在全县24个试点中有23个试点采取的合作方式为由村委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成立村集体经济实体,并由村集体经济实体代表村委会,作为“合作股份”持有者出资,与其他公司或个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公司,进行合作生产经营,其中:村集体经济实体代表村委会直接与公司合作的有2个,直接与农户合作组建专业合作社的有14个,和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有7个;有1个试点(县工商局试点)采取村委会直接作为投资主体与农户组建村办企业的合作方式开展“合作股份”工作。2014年底,全县村集体资产总额约19198.9496万元,村均约206.44万元(此数据,不包含林木资产项),其中:固定资产11646.07万元,比去年增0.9%;村集体经济总体实力逐步增强。勐省镇8个行政村中,2个行政村流动资产达100万元以上,4个行政村流动资产达10—20万元,2个行政村流动资产达5—10万元。
3.2 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逐步减少。2014年底,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08539.355万元,比上年增10289.355万元,增10.47%;全县农民所得总额90320.685万元,比上年增12507.575万元,增16.07%。班洪乡,在全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项目17个,已获得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可见效的集体经济项目5个,14年底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纵比可知,相较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了数倍。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逐步减少。力争在2016年前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3.3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24个试点项目涉及经济林果种植、牲畜养殖、产品加工、铺面投资、人畜饮水、农业用水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紧密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扶持了优秀农业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为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3.4 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集体收入的增加大大增强了村集体的服务功能,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3.5 推进了农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试点在项目实施中,普遍实行了“一事一议”、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措施而“合作股份”经济实体的收益,是按40%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30 %用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经费、20%用于增加村组干部补贴、10%用于村经济实体运转和扩大再生产来运作的。这就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进程。
4 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
4.1 存在问题
4.1.1发展基础差。由于我县是集山区、边疆、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长期以来,受基础设施、资源、区位制约和项目存量少等影响,在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创办实体等方面难度较大,发展基础薄弱。许多村集体经济处于“空壳”状态,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现象突出,基层组织运转保障难,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难以维系。
4.1.2认识不到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部分党员群众村级班子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思想不解放,对争取扶持项目和结合实际创新发展办法不多,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耐心,欠缺长远谋划。村民多年以来都习惯于传统产业种植模式,面对新兴事物存在着畏难情绪、有强烈的后顾之忧,信心不足。
4.1.3集体资源存量少。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农村目前土地承包到户,林地等资源确权到户,属于村集体的资源很少,多数村没有集体土地等方便入股的集体资产,需要依托扶贫项目或用项目资金的方式入股,但扶贫项目大多是公益设施建设,建成后很难为村级集体再创造。
4.1.4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有一定实力的经济组织不愿意让村委会以村集体经济实体的形式入股,怕影響自身管理和经济利益。加之试点单位开展的“合作股份”工作量小、质弱,运行不够规范,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成效。
4.1.5村民培训引导不足。笔者认为这是最突出的问题: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依托市场运作的转变调整,但农村严重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经纪人、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必要的培训引导机制,农业干部和群众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现象突出。
4.2 几点建议
4.2.1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先导。说实话,就是要让老百姓意识到“是什么让他得实惠”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坚决抓、解放思想大胆抓、强化措施持久抓,充分拿出真抓实干的劲头,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切实把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起来,实现农民增收。
4.2.2强化学习研究,总结试点经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基惠农“合作股份”作为一项新举措,应该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的原则,按市场规则运作,用政策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要避免用行政命令推进工作,因此应主动加强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不断总结24个试点村的试点经验,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抓好经验的学习与推广工作,切实把决策者、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及农村居民培育成,具备一定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经营型人才。实现,在有限的集体资源中盘活存量,做足增量;用科学的管理、技术的革新提高单产经济效益,解决集体资产管理缺位上的“盲点”,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4.2.3大胆探索实践,主动破解难题。全面推开“合作股份”工作,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要先行一步,做到“应干尽干、应推尽推”,条件和基础不完全具备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打牢基础,确保有计划地抓紧开展起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扎实做到“5个凡是”:凡是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方式方法都鼓励大胆探索;凡是有条件的村组、社区都要开展;凡是涉农部门都可以牵头开展;凡是涉农的资金资产资源可以转化为股份的都可以作为股本;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种养大户等都可以作为合作对象。
4.2.4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作用。新农村指导员的作用就是提供技术。而通过调查,目前下派的新农村指导员大多发挥不了作用,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他们普遍认为,“我只要为村上搞到或多或少的发展资金就行,其余无所谓”。这固然重要,但究其下派目的而言,更多的倾向应是,提供发展经济的技术支持。比如:在发展烤烟片区,可以下派多名烟办指导员,以此类推,林业、茶办、畜牧、工商管理、税务、包括教育等,按村级发展规划、实施项目需求派出指导员。切实发挥新农村指导员的真正作用。
4.2.5坚持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的原则。客观地分析: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与村委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显著,有一定关系。为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严格村级财务的使用和管理是关键,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加大村集体资金投入力度,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两促进”。
4.2.6遵循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原则。尊重农民合作社、企业和群众意见,由村级组织和农民合作社、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平等协商,合作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应坚持依法、公开、透明原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公开公平、接受监督,保障工作长久、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