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境遇

2016-10-21 12:37王晓真
山东青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现代意义

王晓真

摘要:孝是中文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孝道文化其中的合理内核,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孝道观,发扬孝道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道;新型孝道;现代意义

自人类社会的出现,已经出现了孝的启蒙,孝字在甲骨文里出现,至今已经3000多年。孝是象形文字,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子”字,寓意当父母老了之后,子女搀扶着老人,以尽孝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传统孝道文化的一些思想早已不适合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核,孝道文化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加切实可行的内容,从而向现代社会转型。

一、古代孝道文化的含义

家庭是人民开辟伦理秩序的起始点。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道是我国道德的核心,统治者以孝立国,普通人民以孝立身。长辈和子辈的关系是一个上下垂直的纵向关系,是五伦关系中唯一一个基于血脉的伦理关系,是其他家庭伦理关系的基础。

对于孝道文化,每个人有个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其基本释义,应该包含其两个基本方面,其一,养亲,其二,敬亲。 养亲即赡养双亲,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赡养。“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①。孝在当今社会,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孝顺。即顺从父母,不违背于父母的意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②”单单赡养老人,连犬马都能做到,尊敬老人才是人比动物更高级的地方。可见,敬亲和养亲共同属于孝亲的内容,但是敬亲是比养亲更为高层次的孝。“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③敬即尊敬,其前提是顺从父母。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子女不能专行,在做事之前一定要先请教长辈。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④孔子认为在侍奉双亲时候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的确,当子女长大成人时,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独立性思维,可能会和父母的观点不同,发生冲突。在我国的传统孝道文化中,父母的话大于天,即使违背了礼,作为子女也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⑤“父母有过,谏而不逆。”\+⑥当父母的做法违背礼时,作为子女只能婉言劝告,若是父母不接受,只能照做,这种行为被儒家称之为谏亲。子女在劝谏父母时,一定要态度恭敬,采取一定的说话艺术,不可让父母生气,若因劝谏父母而使父母动怒也是不孝的表现。

二、 孝道文化的时代意义

孝道文化的动因从伦理学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交换互惠。父母养育子女,希望子女将来能够赡养自己,给自己一定的回报,子女对父母的养育心存感激和爱,所以赡养老人。第二,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好人,这种心理让他想要完善自己,做一个君子、孝子。第三种则是为了遵守道德和法律而遵守,因为法律的强制力和社会公德的约束而赡养父母。这三者之间并非割裂开来,而是相互关联。一个人的孝心可以同时符合其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三种情况。但是无论如何,孝道文化对于个人品格的完善、家庭的美满和社会的和谐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从个人层面,孝道文化完善自身品德。每个人都有想做一个好人的欲望,这种欲望驱使他不断去做好事,完善自身。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己”,正如王阳明所说,是“真吾”而不是“私吾”也就是道德自我、自己的品德\+⑦,这种利他之心驱使他们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内圣外王”的人。孝心是一个人的基本美德,人格道德的完美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一生的追求。一个具有完善自我品德的人会无私利人,一切对他人有利的他都会去做,因此对父母尽孝,让老人颐养天年,是一个人完善自身品德的必然。

從家庭层面,孝道文化维持亲子和谐关系。孝道文化指的是子女对长辈的侍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长幼观。在我国传统社会里,等级社会非常森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今天,我们依然要保持对长辈的尊敬。孝道是维系家庭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尽孝来增强长幼之间的情感交流,维持亲子和谐关系。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将成为下代人的榜样。父慈子孝是我国传统文化所追求和倡导的父子关系,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交通更加发达,但是却有很少人能够时刻陪伴父母。甚至每当父母生病时,子女才能暂时抛下手中的工作,见上父母一面。即使给了父母丰富的物质,没有给予精神赡养的养亲,又怎么能说是做到了孝呢?

从社会层面,孝道文化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第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能够带动社会的和谐。一个有孝心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善恶,明是非的人。一个有孝心的人身上背负着家庭的责任,这种责任可以将成为自我约束的动力,调节和控制一些非理性行为,有益于社会和谐。第二,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养老制度却并不完善,机构养老虽然在养老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在数量上还有一个较大的空缺,质量上也参差不齐,不少机构在安全上也存在很大的隐患。目前来说家庭养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主要的养老模式。而且从情感上讲,老人对子女倾注了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更愿意接受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天伦之乐。因此,在现代社会倡大力导孝道文化,有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三、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孝道文化

传统孝道文化产生于我国的封建社会,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上层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被烙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甚至一些有愚孝的倾向。在传统孝道中,父权是至高无上的,父子之间并没有真正平等的地位。我们在学习孝道文化时,要看到其积极方面,又要看到消极方面,在继承孝道文化的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观去看待问题,以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坚持“取其糟粕,去其精华,古为今用”的原则,根据当今时代的具体情况,创新和丰富孝道文化的内容,使我国的孝道文化更加贴近生活,成为现代家庭侍奉父母的一个指导原则和精神。

孝道文化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的人格之上。从法律上讲,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父子之间也是如此。但是在传统孝道里,父母对子女有生养之恩,子女是属于父母的私人财产,无论是情感还是生命。古代包办婚姻正是父母把子女的感情视为私人财产,有绝对的指挥权和领导权。更有“卖子葬父”的故事被后人当作孝子的典范传颂,深思其中的道理,难道不是将孩子的生命当作私人财产了吗?在今天,家庭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彼此有着独立的人格,不存在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彼此相互尊重才是和谐相处的法宝。

孝道文化应该坚持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相统一。孝是子女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心甘情愿地付出。父母对我们生养之恩,乌鸦尚能反哺,我们也应该对父母尽自己的孝心,让他们颐养天年。儿时,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现在我们不仅要回报父母,就要力所能及给予父母最好的照顾,对待年迈的父母多一份耐心。当我们事业上有了进步,父母会表现的比我们更开心。陪伴是最长久的爱,在工作之余给予父母更多的陪伴,多和父母聊聊天。

孝道文化应该坚持自律性和他律性相结合。虽然法律明文规定,子女必须给予父母物质和精神赡养,甚至规定回家探望父母的最小周期。但是处理家庭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情感,这是法律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常回家看看更多的是一种倡导,而非强制。子女尽孝是来自于父母的爱和感恩,单靠法律的强制始终不能让老人有温暖的感觉,只有发自内心的孝心才能真正起到关爱老人,赡养老人的作用。

孝道文化的建立还应该全社会来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在新型孝道的建立上应该大力宣传,出台相关法律和措施,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良好的孝道风气。近年来,政府在孝道文化的传播中采取了多方面、全方位的传播,社会风气已经越来越好。我国在孝道文化的在节日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母亲节和父亲节,设立一个可以休假的节目,让子女来陪伴父母亲。其次,在孝道的问题上,社会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以孝道为导向,鼓励、倡导人民去尽孝,以村委会和社区为基本单位举办和谐家庭的评选,树立典范和榜样,号召全民学习。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活动,让孝道之风吹每个角落,走进每个家庭。

[注释]

①《论语·为政》.

②《论语·为政》.

③《大戴·礼记》.

④《论语·为政》.

⑤《孔子·问政》.

⑥《礼记·祭义》.

⑦《王阳明全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0页.

[参考文献]

[1]《孔子·问政》.

[2]《礼记·祭义》.

[3]《大戴·礼记》.

[4]王阳明.《王阳明全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0页.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山東 青岛 266061)

猜你喜欢
现代意义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浅析居友的道德生殖原则及其现代意义
关于女性主义的剖析
论周公思想文化及其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