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6-10-21 17:51程咏梅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预习导语高效课堂

程咏梅

【摘 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设计;预习;导语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一、备课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当做到吃透教材,细心研读,了解作者与背景,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课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理解、欣赏,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来确定教什么,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训练重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

二、课前预习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要想达成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要重视预习,教给学生方法,养成预习习惯。通过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还应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大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老师、同学请教,老师要以各种激励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养成习惯。如果学生能基本完成以上要求,则在课堂上的学习会变得轻松而愉快。所以,预习效果好,不仅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更为高效课堂做好坚实的垫基工作。

三、精妙设计导语,吸住学生心

(一)激趣设疑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用高超的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短小精悍,直奔重点

导语设计简短,语言精练,抓住题眼,直奔主题,不必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思想意义等面面俱到。过于冗长的导语,往往喧宾夺主,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

(三)利用多种手段营造氛围

教师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形音并茂,展示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生活场景,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景、入情,融入其中,产生共鸣,收到好的效果。一堂课的导语设计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吸引住学生,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四、优化教学过程

(一)精心巧设计

教师应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谓是环环紧扣,条理清晰,新颖简洁,设计巧妙。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二)灵活用方法

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执教者要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 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四)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依据课文特点,恰当选择结尾,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篇好的文章,应是“凤头、猪肚、豹尾”。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高效的课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的艺术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采用的结尾方法有:归纳式结尾、照应式结尾、悬念式结尾、比较式结尾、激情式结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针对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于之相适应的教学结尾,就更能深刻地表现课堂教学的思想内容,加强课堂教学艺术魅力,在同学们心中燃起旺盛的探求的火焰,取得课虽终而意不尽的效果。

六、作业布置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练习非常必要,不仅使学生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拓展题还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使学生提高能力、掌握知识,作业过程完全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应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桃子,通过三种作业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通过教材同步作业,养成自我检测、自我激励的习惯;通过课外阅读学习、摘抄作业,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通过课外练笔或日记作业,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

高效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线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高效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们付出开创性的努力,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构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課堂还需要语文界的同仁们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预习导语高效课堂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