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6-10-21 08:28栗冬冬
科技风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栗冬冬

摘 要: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精髓,然而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不够,导致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少之又少。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就要从传统文化入手,文章从中学古诗文教学出发,力求发现并解决现代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古诗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要地位”,“古诗教学发展现状”,“ 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发展古诗文教学的措施”这三方面谈谈自己对古诗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活动

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洗礼中历经考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瑰宝。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文人的优秀诗词曲赋中认识古人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学习古人在遇到罢免贬官时的心态,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所散发的光芒。

然而,要想达到语文学习中古诗的教化功能,还需要我们从各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提高学生兴趣出发,在多媒体教学的引导下多元化教学,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积累古诗,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古诗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要地位

初中阶段语文新课标中所录入的古诗可以说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古诗作为语文教学中必可不少的內容,对学生的品德形成、语文素养以及文化智力水平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古诗经典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精神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养也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古诗教学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使学生汲取古诗有益文化精髓,进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山川河流、社会生活、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诗词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画面,其意境久久回味。它不仅能让学生热爱美好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枕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还能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我国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达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古诗教学发展现状

古诗教学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式。但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古诗教学并没有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多数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按照新课标列出的篇目进行机械式地背诵,没有过多的对其进行讲解,因而学生也就很难充分感悟到其背后所隐含的传统文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分的强调考试大纲中的内容,注重逐字逐句讲解,却忽视始终古诗所体现的意境美。另外也有一部分教师过分的重视讲解每字每句,从描绘的画面到诗人的情感,却很少拿出时间举办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定位古诗教学,既要抓住古诗“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要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进而达到古诗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发展古诗教学的措施

(一)强化吟诵,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只有对古诗充满兴趣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古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的平仄押韵,诵读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其自身的古韵美。教师可以开展朗读教学,通过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音调、停顿等判断对古诗的理解深度,进而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句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是怎一个“美”字了得!古诗意蕴翩翩,学生只有多读几遍,在大声读的过程中才能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达到一种新的高度。通过诵读,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将自己的感情表达不知不觉中表达出来。

另外,重视朗读教学首先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特性,尽可能的让学生读出不同。教师不能只做一个引读者,更多的是同学生一起参与进朗读的过程中,做一个组织者与合作者,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渐入佳境,培养兴趣,同时也领悟古诗的真正内涵所在。

(二)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手段在当前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普遍的。如果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会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传统手段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中有“日照香炉生紫烟”,该句中不少学生会误将“生”写为“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简单的书写错误呢?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该古诗意境的不理解。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把该古诗的意境以动画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见阳光下一炉紫烟徐徐升起,其景象美不胜收,进而学生便可更好地体会作者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的原因。所以在古诗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生动形象理解到诗词的表层画面感,还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作者的情感,进而体会到其字字句句背后所蕴藏的感情、所深藏的传统汉语底蕴,达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三)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需要在长时间的文化熏陶下形成的。要想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和传统文化的优越感,仅仅利用课堂时间是不够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展开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把学生的课余生活做得多姿多彩。教师可以尝试设立国学小组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国学小组这种形式帮助学生更方便、更全面的认知我国传统文化。在小组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关于经典诗词的阅读讨论课程,让学生尽情交流自己的所感,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除此之外,国学小组要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开展主题诗词鉴赏会或者借助我国传统节目来丰富对古诗文的积累,像中秋节举办关于月、圆的诗词大赛。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进行古诗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古诗的意境,发掘古诗文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为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申素芳.倾听古诗感悟古诗[J].沙棘:教育纵横,2010年12期.

[2] 忻传辉.试论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05期.

[3] 陈慧,刘文俊.语文课堂:值得反思的几种教学行为[J].湖南教育(中),2011年07期.

[4] 曾令辉.论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修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