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革家人传统体育文化

2016-10-21 05:28刘振坤孙海波李欢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

刘振坤 孙海波 李欢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革家,不属于中国56个民族范畴,是贵州省5个待识别民族之一,现仅有人口5万多。革家人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革家武术(革家拳、革家棍)、芦笙舞、踩亲舞、迎亲舞、板凳舞、对歌、斗鸟、斗牛等体育项目。本文对黄平县革家人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梳理革家人聚居地区传统体育资源,为后人研究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体育政策提供参考性资料。

关键词 革家 传统体育 文化

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居住着一支鲜为人知的、稀有而有待识别的、现今仍保持着古老的氏族制度的社会群体——贵州省黄平县革家人。革家,不属于中国56个民族范畴,是贵州省5个待识别民族之一,据统计,全国革家总人口为50000余人,黄平县境内就有21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3.2%。革家,黄平土著民族之一,约2万余人。他们居住在一片深山老林环抱的村落里,他们自称“哥摩”,汉族称“革兜”、“革家”,苗族称“嘎斗”。革家人千百年来崇拜太阳,供奉弓箭,身着铠甲式服饰,崇尚武功,祭祀祖鼓,据传为“羿的后人”。他们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祖先沿袭下来的氏族制度和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自己考究的婚丧嫁娶和祭祀礼仪,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歌舞和革家武术。

一、革家传统体育文化历史背景

革家人傍高山而居,倚莽林而住。長期以来祖先们过着狩猎生活,经常于野虎猛兽斗争。同时由于不时受到强族的压迫和杀戮,“革地强族一日缩三尺,三日缩九尺,吃不了,穿不能[1]。”为了在挣扎中生存,他们出于自卫的需要,在棍、棒、刀、剑、枪、箭等方面练就了不同寻常的武功。在日常生活劳作之余,革家人出于娱乐需要,革家人通常以芦笙舞、板凳舞、斗牛、“跳海”、“气裤”等项目来活动。

二、革家传统体育项目

(一)革家武术

据传革家老前辈,只要棍棒在握,就可刀枪不入。与之相邻的苗族语有“嘎斗帮捞假”之说。汉语就是:“革兜能打拳。”据革人习性,武功多为代代相传。革家武术主要以套路形式出现,其内容有拳术、棍术、大刀、小双刀、杆子(梭镖)、挡把、弓箭、头巾等。拳术套路短小精悍,多为一去一还为一套,上下左右对称,演练时一气呵成。从拳术内容看,多擒打、绊摔,手法有楼、抱、挟、按、冲、插、抄、绞等[2]。

棍是体人的重要兵器,有齐眉棍、双节棍、牛尾棍等,动作有舞龙、挑劈、绞、扫、压、点、戮、别、拦、抬等。牛尾棍乃革棍一绝,棍长和牛尾长度相近,打练起来,七绞下盖,劈拦挑扫,气势勇猛,动作灵敏,独具一格。其传授多在秋收结束后的夜间。由于不传外族,本民族内也保守,故不少已失传。原先为36路,现只剩12路,每路由十多个动作组成。

(二)芦笙舞

又名“踩亲舞”。在革家节日节庆里,革家男女通常在芦笙坪上几十或围城一个大圆圈,或各自为阵地踩圈吹笙演舞。每对后生身后都有2-6人不等的异姓姑娘跟着踩芦笙。通过芦笙舞传递感情,沟通婚姻渠道。在吹踩芦笙舞中,若前面的后生中意身后跟着步舞的某位姑娘,就有意地轻踩一下她的脚尖。通过这种示爱的试探,如果这位姑娘不肯接受后生的爱意,就佯装不知,不予理睬。若她喜欢上了这位后生,就用手轻轻在他的背上拍一下。之后的芦笙舞中,随着男女之间的踩脚拍背这种无声的爱意越加热烈,他们就双双离开芦笙场,带着初恋的羞涩感,去田间地头互吐衷肠。

(三)板凳舞

板凳舞是革家妇女们在喜庆、欢乐的场合中一种专用舞蹈。这种舞蹈进退有序、舞姿泼辣、机动灵巧、踏跳自如,舞者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

(四)跳海

革家人在地板上或院坝上画上田、土丘块,并在上面进行跳海。

(五)气裤

是一种游泳比赛,方法是把完全打湿水的裤子用绳索捆扎住两个裤管和裤腰口,从线缝中往里吹气,直到将裤子吹胀,即成了游泳比赛的气裤了,参赛中,看谁的“气裤船”载人游得越远,就是优胜者[3]。

(六)射“发达鸟”

所谓的“发达鸟”,其实就是画一个模拟的裸体女人画像,然后由阴族长和阴系护卫用弓和弩比赛射箭,如射中画像中女人的嘴巴,就表示这个家族的人有口才,能说会道;如果射中的是女人的乳房,就表示这个家族有吃有穿,大富大贵;如果射中的是女人的阴部,则表示这个家族人丁兴旺,子孙发达[4]。

(七)斗鸟、斗鸡、斗牛、赛马

在节日节庆里,革家人民通常会进行斗鸟、斗鸡、斗牛、赛马这些活动[5]。

三、小结

通过梳理,革家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项目众多而独特。革家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人民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填补了未识别民族革家人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研究。下一步研究内容是对革家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现状进行调研。

参考文献:

[1] 高国璋.革家的历史和风俗[J].贵州文史丛刊.1990(3).

[2] 曾佐希.武术奇葩——(亻革)家拳[J].中华武术.1994(03).

[3] 黎平.漫步且兰黄平[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4] 默夫.弓箭部落革家人[J].杉乡文学.2010(7).

[5] 郭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