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6-10-21 04:25达娃玉珍
俪人·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数学

达娃玉珍

【摘要】对于每个人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终身受益,因此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教师都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比较强的学科,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觉得数学学习比较难而放弃甚至排斥数学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当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建议,希望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策略

学习习惯主要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不断反复练习形成的,也是个体进行自动化学习的重要行为方式。如果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成人而言,往往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控制以及自身的努力自觉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学生而言,自觉性不够强,自我控制意识薄弱,而且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差,往往通过自身的努力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和培养。下面笔者主要以数学教学为例,总结了几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每个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自己也会自觉、主动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应该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注重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独特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游戏情境,将本堂课的一些新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使学生通过游戏实践活动而对新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理数大家庭”的教学情境,也就是说让学生分别扮演分数、负整数、负分数、正分数、整数、负整数、零等几个角色,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划分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又比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任意画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量出每次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们进行一个小互动:“同学们信不信你们只要任意说出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就可以马上回答出另外一个内角度数。”听到老师这么自信,很多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老师很可能在吹牛,因此都想考考老师,结果很多学生试了以后,教师都答对了,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好奇。这样下来,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导入今天新课程的内容,更好、更快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2积极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课外活动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①举办数学故事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課余时间广泛收集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故事,当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幅图画或者一些材料,让学生们自己编写数学故事,这样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们收集这些数学故事以后,再讲给其他的学生们听,学生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大大提高。②自编数学小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数学学习体会自己编写数学小报,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数学趣题或者错题,也可以直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当然这种数学小报基本上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然后再分工抄写、美化。③参观访问。人们实际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参观、访问一些企业或者专业户,使学生能够充分明确数学知识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们一起访问养鱼专业户,带着学生参观鱼塘,并且让学生帮着养鱼户配置饲料,计算养鱼尾数、鱼塘面积以及养鱼的利润等等。而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帮着养鱼专业户思考如何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利润。使学生统计养鱼户近几年来的年收入。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数学学习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将数学学好,为此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乐学,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

2.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以往很多数学教师都仅仅重视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以往引导学生探究某个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病没有跟上教师的步伐,总是在做一些和数学学习无关的事情,也没有关注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自然不高。因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数学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进度,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反而有的学生慢慢开始养成了不喜欢听讲的坏习惯。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应该跟学生们强调课堂纪律,叮嘱学生应该有一个端正的坐姿,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发言。如果发现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应该适当提醒学生,让学生自己来约束、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宗旨以及基本内涵,注重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另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主动权,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年龄特点,多为学生预留一些探索空间,使学生通过质疑、预习等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1.1指导学生预习。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上新课之前,备课组应该提前准备好导学案,然后再通过设置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比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节:①首先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基本概念,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②独立自主学习数学课本中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概念和一般表达式。③回顾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解。④独立学习课本上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或者解,而且应该适时渗透预习要求以及读书方法,并且附带一些相关的自学检查练习,自学练习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学练习结果再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再为学生们解答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2.1.2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乐学、好学。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环境,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如,学习“正比例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到操场集合,找两个同学同时在同一个起跑线起跑,半小时后让学生们观察这两个同学跑步的快慢和路程。然后教师这时候再提问,“同学们,如果现在给你们一个秒表,可不可以计算这两个同学跑步的路程?而且他们跑步的路程是否和速度有关,具体有什么关系?”通过这种跑步活动就可以很好的引出“正比例”的数学概念。

2.2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般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都比较简短,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仔细阅读,认真深入分析,比如一些篇幅比较长的阅读材料题,还是证明题、辨析题、实际应用题等。比如,对于数学应用题,教师应该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罗列好一些阅读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教师列出的问题引导下阅读数学材料。如果一些数学应用问题比较难,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进行阅读,而且应该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形式、图表、口述等方式将每个关键词和关键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掌握数学阅读的要点。比如,某供电局电力维修人员需要到一个塘岭(距离30km左右)抢修电力,技术工人先骑着摩托车走了,15min以后抢修车再载着抢修需要的一些材料出发到目的地,最后技术工人和抢修车一起到达。已知抢修车是摩托车速度的1.5倍,试问摩托车、抢修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教师可以为学生们罗列出一些关键词,便于学生们思考,比如数量关系、未知量、已知量、整个问题的等量关系,如何设未知数等。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學生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2.3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

作业是数学学习活动后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必须的、最基本的一项学习实践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自己以前学习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的学生并没有明确做作业的主要目的,态度也不是非常端正,做作业经常就是代、抄、拖等,如果是会做的题目可能马马虎虎,如果是不会做的题目基本上就不动笔,有的学生甚至都好高骛远,简单的题目会做但是做的不对,复杂的题目就的对,但是答的并不全面,这些都属于不良习惯,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做作业环节,做习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总结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思维方法,通过原理的方法认真做作业,不仅要求作业卷面应该保持整洁,字迹要工整,书写规范,而且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养成严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例如,解方程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在草稿纸上进行演算的良好习惯;解完一道问题时,应该养成“答”的规范习惯。如果学生作业整洁,同时做题正确率比较高的话,教师应该经常表扬,给其他学生做榜样。具体而言,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审题,看清楚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再解题。教师讲解每道例题的时候,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们练习审题,并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而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应用自己以前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也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才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乐学、爱学的状态,养成良好、科学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邢金山.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初探[J].剑南文学,2011(1):140.

[2]陈彩凤.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J].成功教育,2011(7):178.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