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富
【摘要】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课堂,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质量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诵读的角度,通过有效的诵读教学策略,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情感世界 有效策略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这也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事务中。当学生读的书多了,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相应会有所提高,就像古人们总结的道理“读书百变,其义自见”。由此可以看出“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新课标中就把“读”放在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上,要求学生不断的去读,去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认知,得出自己的感悟。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事务中把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扩充学生读书面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把“读”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处。
一、有效导读,激发学生阅读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热爱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语言,热爱这些文字中掺杂的感情,这也是语文教学和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更认为这是我们教育过程中的最终追求。语言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如果一个学生连自己民族的语言都忘记了,那我们又能依靠他做些什么。我国的母语教育从中学抓起,中学生对母语的情感与老师对母语的情感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在有着深厚的语文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自己对母语的积极地情感传递给学生们。
比如,进入初中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章是《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示了文学的魅力,但是我在讲解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初读,掌握必要的生字词语,疏通文本含义,提升学生的阅读情感。易错的字:憧、裨、博;易写错的字:衰、聊、聚、商;常用词语:阅世、浏览、诠释、缩影、千姿百态、人文、风景线、结晶、憧憬、裨益、潜移默化、智商、危言耸听、共识。只有对这些词语进行初步感知,才能让学生对文学的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感知文学的魅力,从而在内心深处激起对文学的喜爱,最终有效理解文本内容。
二、仔细研读,引发学生阅读共鸣
情感是语言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中流动的血液。文章是作者情感的寄托也表达,更是作者内心活动的载体。所谓的研读也是牢牢的抓住文章中的情感,深刻的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情感与书中的情感相互碰撞。
比如,在对《陋室铭》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在学习之前要对刘禹锡的生活以及创作背景进行相应的了解,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生活落魄的时候,居住的房屋逐渐变小,最后只剩下小小的一间,但是作者并没有消沉,而是安贫乐道,追求着高贵的人生品质。于是,在研读的时候就要深层次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这句话。要想很好地理解这就话,就要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文章写道自己的居住地并不简陋,逐步分析之后就能得知“陋室不陋”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环境优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第二是交友情趣方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情趣方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教师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不断研读,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相应的情感交融,从而有效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的丰富情感。
三、反复诵读,升华学生阅读感情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语言的教学,你可以不在意学生学会的多少字,多少词,你应该在意的是学生领悟到什么。優秀的课文是作者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情感经历锻造后的结果,是永远不可磨灭的痕迹。在中学生的语言学习中,主要追求的情感理解,然而,我们语文的教学活动往往注重的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恰恰在情感这一环降低了要求,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本末倒置。所以对文章的朗读中必须要把情感熔炼其中,把冰冷的语言化成火热的情感。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的学生其实是十分的喜欢诵读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掌握诵读基本方法,这就使得学生在诵读中无法融入自己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法布尔的《松树金龟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动植物都是非常感兴趣的,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来认识这篇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等内容,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综合感知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在阅读的时候,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反复诵读,促使学生充分了解金龟子的外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个情感丰富的课堂环境,就没有学生语文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经得起学生揣摩的情感环境,一个能让学生情感迸发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导读、品读、研读、诵读,打造一个情感丰富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明忠;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D];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2]吴全红;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13年第3期。